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南充笔记:行走嘉陵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1476
李燕燕

  记在行前

  明天将要启程去川北。我原籍四川,与这块儿关联很深。蓬安是我爱人老家,逢年过节常回;阆中我去过四次,常常一去就钻进古城再不出来。所以,此行川北并无多少新奇,倒是有种熟悉的亲切感,夹杂着一些莫名的期待。就如,期待在阆中湿润的空气中深呼吸,再爬到某处古楼的顶层,视线越过一大片黑压压的飞檐旧瓦,直达与丘陵相接的那条流动玉带。就如,期待在蓬安小城落霞碎洒的江边,看见打渔人满载而归,左手几条翘壳,右手一篓螃蟹,偶尔会有路过的大姐问句:“有黄腊丁没?”汉子张罗鱼鲜,手不停活地答:“这段那鱼太小,还是等它再长长吧。”就如,清明时节随爱人下乡祭祖,小雨纷纷,出租车颠簸着经过一侧临江的盘山道,瞥几眼金溪发电厂安静干枯的闸门,期待突见开闸放水制造出的人工瀑布。

  所有的亲切感与期待,皆与江水相关。

  下午,组织采风活动的廖老师把采风主题发给我,点开微信文档,打眼就是“水资源”几个字,原来我要采写的主题,恰好是嘉陵江,以及今天的人们对它的态度。这些恰好是我所熟悉的,但写来却常常有争议。前些天,我在某作品交流群里发了个小散文,写川北,开篇就提到了嘉陵江,“嘉陵江从明月峡的崇山峻岭出发,碧水蜿蜒一路跃进,直至悄悄隐藏于川北缓缓丘陵,一切有了改变。就像,眼前的你放下盘在头顶的银发,不再执着于流年带来的苍凉,一身蓝色碎花的棉布长裙,青丝重现,温润如斯。”一位不太熟悉的文友先是点了个赞,说这番温润的感觉是对的,但文中有处“硬伤”,很遗憾。我一惊,刚想发问,那位文友手快先给我发了个链接过来——“百度——嘉陵江源头”,点开,是这样一段话:

  “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一说来源《水经注》二十(漾水)载:‘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全长1345千米,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雅砻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

  我笑笑,放下手机。文友本意是指出我写嘉陵江的源头有误。根据科考,嘉陵江发源于陕西凤县,并非四川广元昭化区的明月峡。然而,我所写的,并非“科考嘉陵”,而是“人文嘉陵”。现代所称的嘉陵江,是泛指从凤县东河桥以下的所有河段,但根据凤县县志记载,嘉陵江在陕西省内的河段称为“古道河”,流入四川盆地才称为“嘉陵江”。滔滔江水的确可以说是从明月峡出发。2017年在广元,当地土生土长的导游妹妹指着隔江遥望的一溜群峰,“喏,秀美蜿蜒的嘉陵江就从这里开始啦!”

  流经传奇川渝的嘉陵江,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以上为上游,昭化至重庆市合川区为中游,合川至重庆河口为下游。所以,这次去川北南充一带行至的是中游。中游自有中游的独特风情。

  这样美好的江水,也值得再去看看。

  水与城

  南充城是川北的核心。我是第二次来南充城。

  上次去是在三年多前。我跟随一个采访组去了倚江而建的南充丝绸厂。2014年初,传统缫丝工艺退出历史舞台,当年4月25日,11组自动缫丝生产设备正式运行,标志着南充丝绸业全面转化为自动化缫丝生产。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工艺技术又如何进步,在这个颇具历史的百年老厂里,江水一直被人们有效利用。繁忙的车间里江水蒸腾成热气,丝丝缕缕飘出厂房的热气,在初春的微寒中又转化为润湿的空气,滋潤得一棵棵白玉兰欢喜绽放。

  “我永远记得老厂的模样,被嘉陵江和大片桑田包围着。江水灌溉桑田,农人采桑养蚕,我们剥茧抽丝制绸。黄帝的结发之妻嫘祖自古教导着大家。”一个退休的老工人对我说。缫丝机旁的“丝绸人”已经换了好几代。这几代人传承百年丝绸工艺,见证南充丝绸业的变迁。那天上午,厂里迎来了两辆来自重庆的旅游大巴,70余名游客坐上小火车观光游览,吃着“碗碗饭”,买了丝绸制品和蚕蛹带回家去。丝绸厂,南充人心中独有的“丝绸记忆”,想必一直与嘉陵江紧紧联系在一起。

  可惜那天行色匆匆,下午返渝,因为路况原因,车子绕着市区街巷而行。天气不好,道路繁忙,起土扬尘,周遭一片灰蒙蒙,这座倚江之城到底没能给我留下更多的印象。

  这次抵达南充市区,已是傍晚。雨水不断,汽车行进在一条沿江公路上,左侧饱满的嘉陵江一路相随。时值暮春,堤岸上尽是鲜红的三角梅和开繁的月季,让人忍不住驻足观望。雨丝缠绵,引得精巧的涟漪在碧绿的江面一圈圈密密升起。

  见我一直看向车窗外,一旁陪伴的《南充日报》记者告诉我,这条沿江公路叫滨江路,是去年才修建好的。不仅仅与江景遥相对应,更重要的是,它是城市改造的重要标志。滨江路由水泥混凝土道路改建而成,既缓解了交通拥挤状况,又有利于市民文明出行。所以,一路行来,我觉得到了一个从未来过的新城。

  从入住的酒店里可以远眺南充港。“千里嘉陵第一港”。此时一片烟雨朦胧,一座横跨的大桥格外显眼。桥是斜拉索结构,长长的桥身有百余根平行钢绞线,远看似一把古弦琴,很是优美。

  当天来的时候,就看见行程上有一栏“参观夜景”,其时颇有些不以为然。我来自山城重庆,夜里,万家民居灯火为背景,层见叠出,构成一片高下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的海洋。夜景是重庆的名片。看过山城夜景,自会看轻其他城市类似的景致。

  初来南充的这天夜里,不仅雨水未停,甚至有风,我本不愿再出门,但同行者来自川渝之外,都想出去看看。我随众,便裹上一件外套也去了。不想,在孝心观这处观景平台,我竟追随着环绕的声光不断重复转身的动作,陷入迷景而不自知,以致雨伞伞面被大风撩起,整个上翻也没发觉。嘉陵江环绕平台而过,面向星光闪烁的林立高楼,身后皆是群山环抱。随着大气澎湃的音乐声,五彩交相辉映,如梦如幻,如诗如歌。在高楼群山之间不断游走变化的3D动态画面,将南充的人文景观,幻化成七彩绚丽的梦幻景致。

  山与城、江与城、城与夜紧密融合,让观者仿若身处魔幻之城。原来,这才是南充之夜的独特所在。

  再回到大巴车上,左右相顾,才发现一行人都被刚才飘飞的雨丝弄到身上濡湿。众人笑:“这样的景致,冒雨看也值!”

  水与堤

  我的一位南充朋友笔名叫做“果州飞扬”。他在微信上的头像,是迎着金色的晨曦站在嘉陵江的一条堤岸边,身后一片波光粼粼。

  南充叫果州?除了“果州飞扬”,我试探着问一些本地人,竟然都不太知晓这个名号的来历。倒是一次聚会时,有人说起曾经在90年代初比较有名的“果城味精”,出自南充。是了,20年前,谐剧演员沈伐用他独特的方言,让果城味精红遍全国:“佳肴伴侣,果城味精喏……哦……”至今,许多四川人尤其是南充市民,还对这个经典电视广告记忆犹新。南充叫果州,那么南充跟果子有关系吗?有,而且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夏禹时代,嘉陵江中游地区就跟果子扯在一起了,那时候中国还是一个部落联盟制的国家。彼时,嘉陵江中游一带的部族比较勤劳,较早驯化出了水果,并且广种柑桔,果子熟了,还要千里迢迢给君王送去,以表忠心。其时,被封为“有果氏之国”,蒙受殊荣,成为西南雄邦。

  第二天一早,我冒雨步行江岸,远处的确隐约可见成片果林,被嘉陵江及其支流环抱。春季多雨,江水接近堤下草岸,润泽风物。堤岸之上水草丰美,生灵欢腾一片。

  这时我注意到,我站的这个位置,恰好就是昨晚参观的几个观景台之一,亦是一段堤坝,似乎“果州飞扬”的微信头像,也是从这个角度照的。同一处地方,夜晚有夜晚的神秘,白天则有白天的开朗。这座观景台是滨江景观带上的一个亮点,也是南充城的重要滨江景观门户,位于视野开阔的嘉陵江畔,地理位置优越。

  “这条景观带的建设工程还在继续。它兼顾着防洪和城市景观。”南充水务局的人告诉我。

  事实上,嘉陵江并非现在所见,春水缓流,如少女般温柔安静。相反,这条江本是中国内河中水流比较湍急的河流。据四川省气象局统计,自1485年至1949年近五百年内,嘉陵江共发生洪水133次,其中干流在773年至1949年的1177年中出现大洪水62次。不仅如此,嘉陵江弯曲的河道较多,使江水更加变幻莫测,是自古航运事故较多的河流。

  然而天佑一方,南充自古是个富饶少灾的地方。嘉陵江从北向南,自阆中入境,流往南部、仪陇、蓬安、市辖三区,南充境内较大的支流有西河、东河等。以嘉陵江为干,这些河流交汇形成树枝状水系。受地理位置和季风的影响,嘉陵江流域内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而嘉陵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特性受流域下垫面和支流洪水加入影响。南部以上嘉陵江干流的大洪水,主要由秦岭南坡、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和丘陵接壤一带的大暴雨形成,主雨区在阳平关、碧口以下至南部县以上的广大地区。每次大洪水时,阳平关、碧口至昭化一带都发生大暴雨,并且形成嘉陵江干流的大洪水。洪水在向下游演进时,若昭化以下继续发生大暴雨,两岸支流洪水的汇入洪峰向下游增大显著;若昭化以下雨量不大,则洪峰向下游加大不多,甚至洪峰向下游有减少现象。防患于未然,南充城景观带改造工程设计均位于常年洪水位262.5m以上,是一座坚固的堤坝。项目区上游约2km处有小龙门航电枢纽工程,下游约20km处有青居电站,左岸是高坪区城区防洪堤,右岸是顺庆区城区防洪堤。

  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滨江景观带改造工程位于南充市顺庆区嘉陵江右岸,项目范围南起玉带路,北至天工街,全线总长5.0km,占地约60公顷。景观设计对堤外绿地进行了深入的勘察与调研,对堤内滨江景观带的总体进行细致分类,选取重要节点进行深度设计,融入地方文化与特色,增强景观带的形象展示与城市名片功能。对外,滨江大道与基地拥有多个天桥、隧道相接,纵向连通城区与滨水区,包括上中坝大桥、白塔大桥、下中坝大桥等三座跨江大桥,整体通达性较好;对内,慢行绿道横向串联滨江景观带四大功能区,设置抗战到底广场、生态停车场、餐饮码头、亲子乐园等多种特色游步道,能够提供游客不同的游赏体验。未来,滨江公园的景观分为绿色都市展示区、活力生活互动区、文化风情体验区、滨水生态延展区四大功能区,设置不同主题展示南充城市以生态为底蕴的绿色宜居环境。

  建设中的大型湿地生态公园已初见雏形。江边堤坝按照5年一遇的水位标高设置木平台,堤坝以下打造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越过湿地栈道,便看见花台与莲池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江边,滩涂和湿地以自然野趣的方式,完好的保留着。园林清幽,绿化的基础上又有文化元素的植入。靖江樓作为观景高点,人们可以登塔远眺嘉陵江,同时它也是滨江路南端的标志性节点。

  滨江景观带,正在营造中的一幅雅致的“临江七彩画卷”,一座南充的“城市四季花园”,一张展现地方特色的“滨江生态名片”。作为塑造绿色宜居、生态滨水、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这条景观带未来将在第一时间向来访者展示南充滨江的城市印象,体验其风情、魅力和生活方式的所在。

  水与水厂

  青山坝村。崭新的机耕道两旁,是一座挨一座的果蔬大棚,田间地头时不时出现“草莓采摘”的醒目大牌子。农户们的院子,便夹在那些大棚之间,院子里种着高大的仙人掌、金黄的姜花和鲜红的月季包,人们围桌坐,洒落欢声笑语。一旁停着的各色小车的车牌表明,那些正惬意喝茶玩牌的人是外来的游客。我甚至看到一辆来自重庆的越野。

  “这里是农家乐,我们南充人周末都喜欢来这里。外地人也越来越多了。”接待人员告诉我。

  南充市第四自来水厂(以下简称四水厂)坐落在村落深处,至今仍是一片繁忙的工地。不过这座依然在建的自来水厂,已经有能力为南充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用水。

  四水厂是政府特意在沿江上游修建的自来水厂。为确保南充市民吃上“优质水、放心水”,两年前,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南充市中心城区实施水源迁建和供水保障项目,关停原有的第一、二、三水厂取水口,将主城区饮用水源上移至搬罾水源地,取水口迁建工程与市第四自来水厂工程同步实施。

  “为了输水,我们四水厂新建17公里原水管线接通一水厂,新增至一水厂的机组设备。”该厂厂长介绍道。去年,取水设施已经建成并使用。赴四水厂采访的路上,我已经提前见到了17公里“输水血管”中的一段,它藏在一段车来车往的隧道里面,若隐若现,近百万人口的供给水,就这样在看似悄无声息的巨型管道里输出。

  在简陋的临时指挥部,我看见了一张图纸。这是张俯视角度的实拍效果缩略图。图纸形象地告诉我,四水厂的取水专门“舍近求远”,特意从紧邻的一条小河河底穿过,再经过一片草甸,伸向远处的嘉陵江。

  “那条挨着的支流水质不好,可能存在污染,必须舍近求远,这才符合我们当初建厂的初衷。”年轻的项目经理说。

  在取水泵房,我站在三层楼高的圆形平台朝下俯视,一层数百平米的机房里,数十台机器轰鸣,从嘉陵江中抽取的清澈江水在其中欢快奔腾,很快,它们将在层层净化之后进入南充市主城区与西充及212国道沿线区域。移步到平台的一侧窗前眺望,可以清楚地看见取水管道所经过的那条略带黄色的河流,以及被一大片生长着矮树的草甸所隔开的嘉陵江。取水口位于小河坝村,以水量丰沛、水质优良的嘉陵江为水源,原水为二类水质。

  从图纸上看,黄色河流只有几厘米,草甸不到十厘米,可从平台看实景,一切都十分宽阔,取水工程的难度也可想而知。

  ——取水头部离取水泵站直线距离610米,已超出常规,之间还有曹家浩隔断,并且头部所在位置河床较浅,深入江心的距离较长,施工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质量,一方面采用了搭建水上钢平台的施工工艺修建取水头部,采用顶管、围堰相结合的施工工法来修建引水管道,另一方面,向上游的凤仪电站和下游的小龙门电站收集了大量的水文数据来验证取水头部位置的准确性,做到万无一失。

  ——在修建原水管道时,管道需要从已建好的防洪堤穿过,并纵向穿过嘉陵江,这也是原水管道难度最大的一段,在穿堤前,请了相关专家,经过几轮方案讨论,最终决定从两点穿破防洪堤,并采用沉管施工的工艺来完成这段管道施工。为确保一次性沉管成功,经过了数天的准备工作和严格的质量检查。

  ——中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抢险救灾工程中,一段管道经多次技术讨论,必须经过一座铁路跨线桥,成了拦路虎。在跨线桥上施工会影响铁路运行的安全,项目部多次到遂宁铁路段进行对接,寻求施工审批,同时请桥梁检测单位做技术鉴定,在施工前做到万事具备,最终一气呵成。

  ——那条隧道内的管道施工和架空管道施工,是工期中的一个关键工程,是影响整个进度的“咽喉”。为确保按时通水,施工人员24小时不离现场,轮班工作,用心血和汗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初为人父的项目经理,甚至没能有完整的半天时间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呱呱坠地的孩子。隧道内施工需要全封闭隧道,会对交通有很大影响,但该段管道施工却仅用时3天,架空管道施工仅用时7天。

  “取水上游,造福于民,本是‘民心工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也一定要为老百姓着想,否则就背离了初衷。在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的原则是绝不让老百姓吃亏,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他们。”一路跟进工程的水务局调研员说。

  南充市第四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及净水厂选址均在城市规划区上游的搬罾镇,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小情”,占地、租地、借道、排水、堆管等等,不一而足。尤其是占地征地很“令人头疼”,最开始工作难于推进,阻工的群众较多。

  “当地的许多老百姓对项目建设不理解,并且不愿听工作人员的宣传解释。”

  “这些困难更让我们坚定决心,去和群众交流。我们与当地镇村干部一道,一次次打电话,一次次上门谈心,一次次组织开会听取大家意见,一次次与老百姓一起现场解决矛盾和纠纷。在租地赔偿中,我们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尽量按照较高标准执行赔偿,并且都是与老百姓达成协议,并以最快时间将赔偿发放到老百姓手中,从不给老百姓开空头支票。一个个的赔偿接二连三地按约定下来后,老百姓也逐渐理解了我们。经过几年的结交,老百姓觉得,我们确确实实是为他们着想。”步出四水厂后门便是成片的农田,我指着一株从未见过的如小树苗高的农作物问旁边的工作人员,他们也不知是什么,似乎比较罕见。“这是老百姓用赔偿款补种的经济作物。”调研员告诉我。

  “当初我们修这道厂门时,看见右手那户人家屋前一下雨就泥泞得很,顺便就帮着他们把路给修了,这样,那屋里的老人家出门进门也安全。”调研员指着厂门不远处的一处农舍,农舍前白花花的水泥路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显眼。

  人心换人心。听说,曾有村民半年时间失去两位亲人,又先后两次给去世不久的亲人“迁坟”,为厂址让道,甚至没有因为传统民俗有过抱怨,“人家在这里建厂,是为了咱老百姓能喝最干净的水,这是件福佑后代的好事呀,家里人在天之靈也一定能理解。”

  外迁的村民在路口做起了“农家乐”,红红火火,最终构建了我在青山坝村口看见的欢乐景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水与桑梓

  “百牛渡江”是蓬安的一张闪亮名片。

  4月26日,站在望牛岭的观景廊桥上,并没看见江中出现激烈壮观的景象。原来,再过两天才是蓬安县第九届“嘉陵江放牛节”,自此“百牛渡江”方才形成高潮。略有点失望。作为“蓬安媳妇”,我虽常回“婆家”,却因多种原因始终没能亲眼得见“百牛渡江”的盛景。一眼望去,可以看到江心凸现一个岛屿,数十头水牛在岛上悠闲吃草。嘉陵江流经四川省蓬安县,由于江水的冲刷,泥沙的沉积,终于在这一段形成2个巨大的江中岛屿:太阳岛和月亮岛。

  “这是太阳岛,月亮岛站在咱们这个角度是看不见的。岛上的这些牛都是油房沟村养牛协会的。每天牛群都会定时放出来,三三两两游到岛上吃草。太阳岛野草茂密,且很少有人打扰,是牛儿们的一片乐土。”相如镇镇长告诉我。他指着半山腰:“养牛协会的200头水牛都养在那里。”

  待到2天后的晨曦中,这200头牛将组成浩浩荡荡的水牛大军,在“头牛”带领下,争先恐后冲向嘉陵江,一时间水花飞溅,牛群如百米冲刺的选手游弋江中,渡江觅食,成为嘉陵江上独特的生态奇观。“百牛渡江”拉开帷幕,从暮春到初秋时节,清晨,数百头耕牛分别从嘉陵江岸边成群结队游上岛去,啃食青草;黄昏,牛又下水回游上岸。每年春天,总能吸引大批外来游客前来观看这嘉陵奇景。

  十年前,“百牛渡江”的场景开始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十年后,便在国内各种旅游画报上频频露脸。有人甚至从国外慕名前来。听蓬安的亲戚讲,这些年,逢“放牛节”开幕,有些狭窄的观景廊桥人山人海,颇有些“超负荷”的态势。好在,这次我看见观景平台正在扩建中。

  “百牛渡江”的兴盛,也必定带给乡野新的气象。在油房沟村,道路一旁是统一式样的农家小楼:三层楼,模样精巧,带着车库,旁边是小花园,种着花草或葡萄、豆角等牵藤瓜果。“这是村里集中规划修建的。”镇长说。正逢栽秧季节,水田里人们忙碌着。田间地头,不仅有老人,更有年轻的男男女女。

  由原先的4个乡镇60个村合并而来的蓬安县相如镇,是整个南充最大的镇,“土地流转”政策在这里得到充分利用。“百牛渡江”观景点附近的“生态园”,占地约1000多亩,土地都是村民流转出来的。“生态园”以种植和旅游观光为主业,流转土地的村民大多在这里工作。“流转出去的土地一年有近万元租金,在这里打工还能赚一份。国家政策好。”一位大姐说。说话间她正麻利地饲弄着火龙果枝,这些酷似昙花的枝条在暮春季节显示出蓬勃的生长态势,“再过一段就该挂果了。咱们这里就是草莓、樱桃、火龙果一茬一茬地出,来玩的人爱采摘什么,都可以自己动手。”

  天气晴好,园子里的几个大池塘已经飘满了睡莲。“池塘不光好看,里面养的鱼也多。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鸭嘴鱼——一种新型冷水鱼,肉嫩汤鲜,每斤上百元呢!”镇长告诉我,“关键还是嘉陵江水质好。”

  站在“生态园”的坡地从高处望远,隐约可见以蜿蜒美丽的嘉陵江为轴线、绵延20多公里的“嘉陵第一桑梓”。其中,为纪念周敦颐而命名至今保存完好的周子古镇,是其中的代表,也是我在蓬安行至的第二站。虽然数年来已经去过很多次,但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就像这个暮春的下午。

  条石铺就、点染苔青的阶梯,不知不觉就通到一户人家。他们门前两只风化得浑圆的小石狮,标识着悠远的岁月。朱漆木门敞开,昔日天井中种着繁华的四合院,已被几户百姓繁琐生活的细节充满。小巷进深,一旁两层民居里传出悠悠古琴声,让人记起一曲《凤求凰》。司马相如究竟是否生在此地已不可考,但为阿娇千金所求,一篇《长门赋》却露出士子性情。琴声牵动望莲池畔撒欢的小鹊,却又让我记起北宋周敦颐曾来此讲学,在理学未兴、“厚黑论”渐起的朝代,很是好奇一个曾有心入仕者,写下《爱莲说》的心境。

  身旁依旧人来人往。孩童的欢笑到底压下了隐隐琴声,商业气息到底潜入了低调的小镇。八十年代模样的门脸,售卖着古早味的馓子与麻花,柜台下却赫然印着淘宝二维码;石阶下旧着、花花绿绿的小人书,刚提醒起童年,眼角一溜看到却牌子——童趣专卖,忽然感觉口中的“大白兔”已不是先前味道。

  一路走着,看见一座石坊,上书“周子镇”。坊下麒麟,百年的精致石雕,虽经过劫难,却兴味犹存。石柱上两行手刻标语“打土豪分田地,武装夺取政权”,记录着当年红四方面军一支队伍曾路经此地,播下红色火种,后人亦送这条小巷名“红军街”。石坊一边的石壁上,两棵不知名的树将发达的根系深植于石缝,伸出的枝叶相互交融,旁边一块牌子写着“连理树”。寥寥过此的外地人见此停下脚步,情不自禁留下影像。原来,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白头到老”的愿望从古至今永不过时。一旁随意丛生甚至悬垂而下的多肉植物“胧月夜”却不知,自己在大城市花市中的身价已可以百元一盆计。

  不知不觉便走到小巷尽头,眼前正是宽阔碧绿的嘉陵江,配上对岸已渐渐枝叶繁茂的树,便可入得画了。我手捏一个“锅魁灌凉粉”,一口咬下,品着“川北凉粉”那粗犷的辣味。

  随性沿岸走,同以往一样,又见着简陋的渔船带回满满鱼获,就那样一盆盆分门别类放着。最美的还是翘壳鱼,细长流线的体形,银色的细鳞,翅与尾都染着酒红,显着开春求偶的蓬勃姿态。远处一声若有若无的汽笛声,却瞬间让江水与小巷共同在午后阳光下幻化为一个关于桑梓古镇的故事。

  水与湿地

  阆中。嘉陵江的一条支流,名叫构溪河。这是一条秀气的河流。

  我是在船上与构溪河见面的。站在岸边看河与舟行看河感觉很不一样。前者只能看见它的流动和某些侧面,后者则能够清晰的感知它的温度与灵性。

  雨后,空气很湿润,水涨船高,河水漫过河边沼泽里遍布的一人高的芦苇与树木,直逼青青草岸。被微风吹起的涟漪从河中央慢慢扩散到岸边,最终变成一朵朵小小的浪花,拍碎成附着在无名紫花花瓣上的水珠。

  構溪河是阆中境内最长的河流,带着优质的水源,路过十余个乡镇,沿岸都被列为受保护的湿地公园。之前在蓬安,我到过占地3000亩的相如湖湿地公园,那里是马鞭草和金盏菊的海洋,在闹市一侧提供给人们一个休憩散心的好地方。构溪河沿岸的湿地公园则没有一点人工雕琢的模样,一切都是天然本真的。河岸边的草丛中杂生一棵棵桑树,枝叶间鲜红得泛紫的桑椹满满当当。挨河岸百米远处便是农舍,门口栽几棵梨树,想必果实还小。十来岁的少年牵着牛,缓步走到一棵桑树下,摘下一粒桑椹,咬了一口,或许果实还带着些许酸涩,少年转手把剩下的半头扔进河里,惊得初春才出生的小野鸭一头扎进水里,老半天才从芦苇丛中探出身子,和几个同伴一起,发出稚嫩的叫声。

  舟行河中,可以感知构溪河作为湿地心脏的跳动。科考显示,构溪河是嘉陵江流域的17条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苍溪县两溪乡和龙山镇之间的侨盘山,流经阆中市龙泉、千佛、石滩、凉水、妙高、扶农,在河溪镇河溪关汇入嘉陵江,在阆中境内长79公里,流域面积达65839公顷,其中林地23356.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0.1%。河床成“U”字形,河水碧绿,流速平缓,在河道转弯处,形成宽阔的自然湖泊。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物129种,有国际二级保护和省重点保护动物多种,其中鸟类95种,爬行类8种。特别是几个水库河堰中,鹭鸶、白鹤、野鸭更多,常常是数十只、上百只群游于水面,或飞翔于山林。沿岸丘陵山区又有更为丰富的林木植物。

  青山绿水何来?河岸边的醒目位置,竖立着一块大大的“河长”公示牌,写明河道名称、河道长度、“河长”姓名职务、联系部门、管治保目标任务、举报电话等信息。“国家设立河长制的初衷,就是针对水环境状况恶化、河湖功能退化等问题。这块公示牌并非钉在这里就不动了,上面的内容会并及时更新,并随时接受群众举报、投诉、监督。”南充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说。

  “天晴风卷幔,草碧水连池。”当年,诗圣杜甫畅游阆中时曾留下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现在的构溪河依旧碧波荡漾,两岸芳草萋萋、草木葱茏。可事实上,构溪河曾遭受过严重的污染,近年来,几经修复,才逐渐恢复往日生机。

  2017年,“河长制”工作在四川省全面铺开,南充市大胆创新,开创了“记者河长”这一制度。“记者河长”是由南充市总河长办公室会同市委宣传部遴选出的,共计11名。这11名“记者河长”中,有省级媒体驻南充记者,也有南充本地媒体记者。这些河长带着记者的敏锐视角,明察暗访,深入河流干流及支流深处,探寻问题所在。

  四川新闻网南充分频道记者邓成满主要负责阆中片区的河流,他就曾与其他几位“记者河长”一起,三访“构溪河”,察看河流治理情况。

  在暗访的第一站,他们发现污水处理厂没有运行,于是找到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表露身份。工作人员解释,3天前停了电,因此处理厂无法运行。邓成满当即表示污水处理厂停运远不止3天。见工作人员不承认,他从兜里摸出一张纸巾,趴在污水处理口,伸手用纸擦拭,然后对工作人员说:“4天前这里才下过一场雨,周边的土地都还没干透,而这个出水口却‘干得起灰灰。”他们要求工作人员带他们查电表,通过电表倒查出污水处理厂的运转时间。他们发现,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转时间仅为他们上报时间的三分之一。除了污水处理厂没有按时运转,此行还发现,垃圾处理池就修建在河道旁边,污水直接渗漏到河里;在河溪镇发现河长标语公示牌不够规范等。走访回来,“记者河长”邓成满把此事形成内参,第二天一早,就向阆中市市长、构溪河县级河长当面通报。当天下午,阆中市总河长办公室就发文要求立马整改。

  “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河流保护已经越来越规范自觉,企业都将环保作为第一要务。”

  就如第二天我看到的,阆中化工厂建在一处山坡上,在这座绿化面积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花园式工厂里,建立了专门的雨水收集管道,工业用水循环使用,没有废水直排嘉陵江。

  水与时光

  这是我第五次走进阆中古城。

  千年古城被嘉陵江环抱,时光在这片古城,似乎蘊涵永恒。小小的虎皮土猫从屋顶跳下,停驻脚步,打量我良久,方才欢悦地跃到旁边老婆婆的膝盖上。

  老屋前,生长在豁口旧瓦盆里的几株粉色月季开得异常生动。月季这花原本家常,大城市的精致花坛虽能令它繁盛,却少了惊艳。唯是被年岁铭刻的旧巷旧屋,这花才显出本真的美貌。几个穿白色对襟的壮实小伙吆喝着,怀抱大缸当街走过。浓烈的保宁醋香,丝丝缕缕地从缸口的缝隙中溜出,游走一路。

  踏着印下青苔痕迹的石板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经过见证沧桑的一棵棵古树,时光一点点往后退去。不知不觉,街上嘈杂的音乐声与叫卖声悄然隐去。翻新的四合院外,刻着福蟾与游鱼的四方石缸,已风化的石壁诉说着关于聚散的悲欢。可以遥想许多年前的正月间,孩子们曾在它四周欢笑奔跑,偶尔甩下手中的响炮,或有一片纸屑飞落到缸中,引得红鱼张着小嘴赶来。对年岁高的长辈来说,水缸旁的安坐与闲谈就是一个静谧的下午。那时的石缸中,有着翠绿的金鱼草,飘浮着细碎的如星星般零散的浮萍。而今,四合院是我们歇脚处的一座私房菜馆,石缸中养着从嘉陵江打捞的河鱼。一只龟用长爪勾住缸壁的层叠沟壑,奋力想要爬出,无奈身子负壳未免太重,终于仰面倒了下去。水花浅浅,却令缸中被春日妆得五彩斑斓的河鱼四散惊走。

  时光在这里遗落许多故事,更有若干人们原不知道的掌故。

  城中张飞庙,香火不断,游人感叹“万人之敌,为世虎臣”死于两个小卒之手,原来三天时间赶制“百盔百甲”、否则“杀无赦”的逼迫,也能让普通军士生出逆天之胆。当地人会告诉他们,那“百盔百甲”乃是两个军士的误会,张飞祭奠亡兄关羽,要军士们赶制的是“白盔白甲”,这样一套足矣。而张飞平日的雷霆手段,让闻军令已近绝望的手下只能“先下手为强”,于是一代英雄就此故去。

  古城当街就是“滕王阁”。然而,提起“滕王阁”,人们会想起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雄踞赣水之滨的“滕王阁”,因“序”而名扬天下,声威古今。有人便疑心巴蜀之地“滕王阁”为冒名而建。“其实不然,滕王阁不止江西南昌有,山东滕州和我们这里均有一座滕王阁,而这三处滕王阁,都渊源于滕王李元婴对故地滕州的思念修建。”当地人对我说。顺着狭窄只容一人的楼梯,相互扶携,爬上滕王阁顶层。站在廊上往下看,但见黑瓦飞檐密密相连,远处一衣带水,全城之景尽收眼底。炊烟缕缕,自然升起。乡愁难忘,皇子与百姓皆如此。

  贡院“龙门”前,高高的门槛依旧矗立,人流如织,早已失了百余年前的清净。游人吃劲抬腿跨过门槛,怀着好奇且沾沾喜气的旁观之心;当年,寒窗苦读数载的秀才们却恭敬而忐忑地提起衣角迈过门槛,热切期盼在此取一世功名兼济天下。那一年走出贡院,有人虽求得了功名,却匆匆远赴他乡,虽有誓言与思念,隔着经年的战火烽烟,经历漫漫的岁月变迁,再未与心上人相见。于是,有女子就站在老街的屋檐下,等着他,目送着百年间无数嫁娶的锣鼓喧天。

  与古城隔江对望的是南津关古镇。我却是第一次去这个古镇。

  阆中古城与南津关古镇中间只隔了一条嘉陵江,古城的华光楼与古镇的连峰楼正好相对。

  南津关古镇,历史本是相当悠久的。曾经在古镇里能看见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留存下来的不同风格的民居宅院,还有老关庙、五郎庙、白玉关庙等寺院楼阁,更有摩崖石刻、码头文化的点缀,整个南津关古镇可谓古色古香,底蕴深厚。然而那都是“曾经”了,“破”“立”之间,南津关古镇早已不复先前的模样。2010年,古镇启动重建计划,2011年开始动工,投入3亿元左右的资金,将原建筑彻底清除,用钢筋混凝土重建了一座座仿古建筑。五年时间,一个“全新的古镇”便出现在古城对面。入夜的“实景表演”是崭新“古镇”的亮点。

  每个夜晚,阆中古城悄然睡去,南津关古镇却热闹非凡。游人如织,早已没有了旧的味道,古镇却用川剧、舞蹈和皮影,以及江中璀璨纷呈的灯火倒影,重复关于那些时光的故事。

  责任编辑/廖全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