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乡土作家的足迹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2873
胡道芳

  2017年10月1日早上7点20分,谭丽打电话给我说:她父亲谭明全在家人的陪伴下,静静的走了,享年77岁。家人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给子女留下最宝贵的东西是一大堆书,还有没拆的信件。谭丽要我去看看。

  谭明全是广汉市人,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搞文学创作,系川西坝著名民间文学作家、曲艺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汉民協首任主席。在广汉民协和谭明全家中,我采访了他的子女和他生前的领导和文友。

  现任四川省广汉市民协主席、四川广汉市速记秘书学院院长蒋朝参告诉我:谭老在文学创作方面执着奋进,成果辉煌。任民协主席时,他多次在民协会上讲:“我们广汉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有享誉全国第一乡向阳镇,有令全世界瞩目的三星堆文化遗址,我希望会员们开拓视野、考究挖掘,多出好作品。”三十年啦,谭明全身体力行,出了不少好作品。

  谭明全从1990年至2003年任《乡音》杂志主编,十三年间主持出刊计60多期、编纂字数达70多万字,为德阳市的文化创作、旅游宗教工作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宣传窗口。

  1998年他编撰的《西蜀风情》问世,书中记载有1994年2月10日李冰陵园在什邡市洛水镇西河村龙虎山上落成的信息,使李冰陵园一时名闻中外,来这里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一度冷清的洛水镇终成为繁华的闹市区。村民们都说这全得益于谭明全对洛水镇热情的宣传。

  2005年1月,谭明全撰写的《蓥华的传说》系列丛书向读者推出,这本书记载了川西平原富饶的山河广汉、什邡、绵竹等地的庙宇及旅游景点,广汉市三星镇白马寺经他以“藏汉团结的丰碑,千年著名古寺白马寺”的主题宣传,于2001年经政府批准对外开放,同时开展佛学交流,增进了藏汉同胞的团结。寺庙游客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谭明全的足迹遍布川西坝子每个角落,如什邡的海会堂、蓥华寺、马祖寺等地,他采写的绵竹三溪香茗茶业,《农民办茶厂》一文,使这里的“绿茶”获金奖。在采写中,有一次他刚爬上山,就遭倾盆大雨,一不小心他摔伤腿住院治疗,茶农很内疚,而他觉得乡土作家就是要近乡土,出点意外很正常。住院期间,他照样写稿件,当护士给他输液时,他悄悄对护士说:“你用大号针管,输快点,就不会浪费我的时间,还有不要让液体把我的稿纸浸湿了。”护士笑着说:“是你腿重要,还是稿件重要?液体是输进你的血管。”他说:“让我的血液变成涌动的墨水,去抒写赞扬勤劳致富纯朴的农民。”本来要住十几天院,他只住三天,瞒着医生逃了,回家写稿件。他的行动,深深感动了许多家企业和不少读者,大家支持他写作,纷纷出资支助他出书。这既使他的创作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也更坚定了他为老百姓创作的信念。

  展示着谭明全编撰著述的一本本书,曾任广汉市文化馆长的李成元对我说:这些书的字里行间,挥洒了谭老的汗水,倾注了他的心血,印证着他追求的梦想,里面珍藏着美好的传说,还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本地动人的故事,这是他辛勤耕耘的结晶,也是他对社会的贡献。李馆长当场赋诗一首:“关山有限情无限,谭曾二人去不还。余音犹在耳际绕,‘蓥华是否有续篇。”以表对文友的怀念。(曾:指曾道君是谭明全的文友,也是广汉市人比他先逝世)

  在谭明全家中,他女儿谭丽给我讲述了她父亲和他的写作团队历经半年,为了把盐井村打造成中国一流的旅游文化圣地,到绵竹清平镇盐井村去采写拯救羌汉文化的故事。

  半年奋战的成果是《中国银杏沟》这本书问世。

  绵竹市清平乡,在九顶山群峰环抱之中。乡轄5个村35个村民小组,2200多户近8000多人,总面积520多平方公里,山林占90%,禹江全长45公里纵流乡境,这里密集生长的5000余亩天然生长和人工种植的3万多株挺拔的银杏,似遮天避日的巨伞,走近银杏林,谁都会被震撼,吸引。

  在公元前十七世纪起至元朝初期,这里名氏羌太子城;公元1206年起至1935年名大坝乡;1935年起至今为清平乡〔镇〕。据史料记载:羌人三次南迁到清平。4000多年以前,羌民祖先在我国建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到十七世纪中,祖丁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他派兵四处追杀羌民,羌酋长带领羌民沿盐商的路线南迁,进入九顶山下,来到清平定居。后来,羌凫被蜀王蚕丛伟招为女婿,易名鱼凫,当了三星堆的蜀王。第一次南迁到清平的羌民为纪念鱼凫王曾领他们在清平筑寨定居,便将这个寨叫做氐羌太子城。

  这里历史悠久,羌民姓氏繁多,他们崇拜治水先贤、羌人领袖大禹,丞相姜太公,蜀都太守李冰与后蜀王羌族人孟昶等。他们在乡境内建有岐山庙、川主庙、土主庙等,祭祀羌民祖先。

  为了写好这本书,谭老他们吃住都在老乡家,爬山进村串户,从60岁至97岁的人群,走访座谈近百人次。97岁的马兴虎老人带他们爬九顶山,山路蜿蜒,似银蛇悠然躺卧,在山坳杂草中惊奇的发现了“土司城古城墙”遗址,“土司吊角楼”旧址,这一重大发现,更增强了他们爬山的信心,每天早出晚归,上山必须带干粮、水、雨具,相机,鞋上绑几圈草,防止路滑,手拄一截树枝,防止滑倒,遇到沟壑就相互扶过,晚上回到驻地马上整理当天发现搜集的零散东西,整理成文。有时写到深夜两点,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他们走平路习惯了,难得爬山的他们晚上躺在床上,身都不能翻,全身疼痛。他们在山上结识了羌汉文化传承人孟开金,孟开金有一本记录羌汉文化的手抄本近60万字。后来他们把观察、考究、搜集、阅读的材料经过自己咀嚼,巧妙构思,如春蚕吐丝作蚕。谭老创作出了作品《清平羌族与土司城》,《刘秀走清平》,《禹江传奇》电视文学刷本,共四十二节,塑造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吕雄文的作品《走进银杏沟》、《山珍在清平》、《诗意银杏沟》文章有血有肉。《羌汉文化写真》、《清平羌汉山歌选》、《地质公园九顶山》是孟开金的作品,文章原汁原味。他们三人的作品合在一起,就是一部具有浓浓的羌汉民风底蕴的羌汉文化发展史。本书最后,由吕雄文作词的歌曲压轴:“阵阵清风从大禹治水的神话中走来,吹绿柔美秀丽的身影,捧醒岐山庙圣水雨露的滋润,雨露的滋润啊,嘿、喝!团团云烟从刘秀走清平的故事里飘来,……”歌声穿透整本书的灵魂,建立高雅的视觉,展现人文历史、名胜古迹、民情习俗,让《中国银杏沟》这本书走向世界。endprint

  谭丽曾经听他父亲说:此书当时印一千册,正在盐井村开展读书活动时,大家都争抢着阅读,没想到5、12大地震把存放在村上图书室的书,全都损坏了。当时曾任羌汉山歌队队长张杨惠,为了搶救这批文化书籍,用背篼背一筐书和资料准备出山,转移到安全处。书很沉,在过堰塞湖时一个巨浪打来,背篼一偏书掉水中,眼睁睁看到书被洪水卷走,她一边抹泪,一边说:“这书是谭老师他们千辛万苦才编写成集,崭新的书,还能嗅到油墨的芳香。书,冲走了,留下的只是谭老师坚持不懈的奔波足迹,画卷般的身影。”她被解放军救上岸。《中国银杏沟》这书保留下来很少,现为珍极。古典诗人青世龙说:《中国银杏沟》这本书,堪称“德阳第一”。

  2009年1月,谭明全主编《崛起》杂志出炉,这批杂志像长了脚的飞毛腿,带着灾区人民感恩的呼唤和憨厚善良,纯朴勇敢,飞向了全国各地,走向了世界。此书由德阳市民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吕雄文作序,并参与编写。2010年1月《崛起》杂志再问世,由德阳市作协主席詹世华、德阳日报文艺副刊主编钟正林他们把脉,此书倍受欢迎。

  谭丽捧着他父亲在曲艺创作中获的獎奖含泪低声的对我唱:“胡豆开花菜花黄,幺妹回家看爹娘。她离娘家几十里,弯弯曲曲路又长,这次回家她不怕,一条马路通娘庄。”我为谭丽抹去眼泪,对她说:“这是四川清音,你父亲在歌颂正能量”。谭丽说:常听父亲讲这是他自己写的,从小时候就教我唱,现在又唱记忆犹新。

  说话间谭丽又顺手拿出一封他父亲没拆的信件给我,拆开一看,是封“感谢信”,信中写道:

  谭爷爷:您好!

  我大学毕业刚一个月,你在5、12大地震中送给我“学无止境”的工艺石头,我一直把它放在书包里,当我偷懒时,隔着书包捏一捏,手感硬,当我上班领到工资时,照样摸一摸,手感圆圆的,是你鼓励我完成了学业。地震要十年了,遇难同学坟上的杂草早已丛生。那时我们同住板房,你没少关心我,看见你的灯深夜还亮着你仍在写稿件。谭爷爷,我知道你眼睛不太好,给你寄点钱,换副好眼镜,,……你要保重身体!

  郭向东(化名)2017年9月28日

  谭丽说,父亲他没有听到学生对他的问候,但他内心知觉了。

  在5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谭明全走了一条艰难而又成功的长途文学创作路,寻找着写作的依托点:他总想着给后人留下点什么?他以写作为生,一步步走到今天,就一个信念“写”,一写终身。谭丽说,在我半懂事之时,就看见父亲一边写稿件,一边吃馒头蘸豆瓣酱,瓶壁什么也没有,他还在用馒头抹。那时都不富裕,有次我问父亲:“你每天走村串户收集这些东西有用吗?”父亲他耐心地对我说:“将来这些对国家都有好处,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用笔把它记录下来就不会丢失,只有发扬光大。”后来我也理解了他。

  谭明全他一生善良质朴,坚韧豁达,勤耕写作,走得吉祥,走得无怨无悔。他撰写了川西坝子民间文化的发展史,为民俗民风的传承发扬,为民间文学的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有的野生植物一样后代的传播靠风,江河泥沙石子的滾动靠水冲力推动,谭明全持之以恒的写作精神,在新世纪新时代必定会化为一支燃烧不尽的蜡烛,光焰闪烁去照亮后生,在“百花齐放”园中永放光彩,写浩瀚苍穹。

  责任编辑/孙明星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