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见证初心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1576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久违的太阳将金光洒向少年们跳跃的头顶,他们笑啊、蹦啊,青春的身体如同装上了强力弹簧,银铃般的笑声惊得树上的燕子簌簌展翅,羡慕地看着这群快乐的少年郎,他们正在“抢夺”一只小小的篮球,投向崭新的篮筐。篮球架下,站着一个圆圆脸戴眼镜的中年人,他欣慰地望着学生们欢快地运动着,眼中隐隐浮动着一层满意的泪光。

  要知道,几个月前,这里只剩一个破旧烂锈的篮球架,学生们仿佛将“打篮球”等运动视为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事,学校再无其它体育设施,学生们成天低着头、弓着背、拖着腿,有气无力地上学、放学;老师们也一样,个个脸色阴云密布,写板书时无精打采,粉笔断掉一截,索性拍拍手不再写了,下节课再说。那时双流永安中学那棵老黄葛树上的小燕子,看到的是一所死气沉沉的学校,每个人都抱着“做天和尚撞天钟”的思想,钟,撞得敷衍了事,毫无激情。但现在,燕子被学生们欢腾的笑声吵醒了,更被校园翻天覆地的变化惊呆了,它瞪大了亮晶晶的眼睛,久久注视着“眼镜叔叔”,他没有参加运动,但燕子知道,他此时内心的波澜起伏,一点都不比这些挥洒热汗的健儿小。

  他是双流永安中学的龙清明校长,是将一个颓败暗沉的乡镇中学,变得生机蓬勃的“魔术师”。但他说自己并非有一双“魔手”,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党支部书记,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坚守与奉献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忘我耕耘,让双流永安中学,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朝气。

  “二炮”部队的初心

  说起双流永安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诞生过恢复高考后双流县第一位考上清华大学的学子刘汝昆,培育了众多技术专家、著名学者及各级各类领导干部,也造就了曾受到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亲切接见的学子陈顺安。但转眼日历翻到了新世纪,由于远离城市,双流县城里其它中学的强势发展,乡镇中学优质生源外流严重,永安中学和其它乡镇的中学一样,陷入了发展危机,甚至一度一个年级连一个班的学生也招不到。怎么办?

  永安中学座落于永安镇,其地处天府新区“三纵一横”的元华路南延线上天府新区核心区域,毗邻4A级景区天府第一古镇黄龙溪,紧靠“仁宝、纬创”电子产业基地,距成都市中心22Km,距双流国际机场18Km,距双流县城12Km,是一座“以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新城”。

  2009年9月1日,永安中学正式加入双中教育集团。随即,双中教育集团向双流永安校区派驻了“第一炮兵部队”,两年后,集团决定派出第二支“后续军”,接管“战场”,让前一阶段的整改成果更为坚实巩固,开创更大胜利。

  领导找来龙清明谈话,问他是否有信心去永安啃下这块硬骨头?说真的,一开始龙清明心里是没有底的,作为时任双流中学校长助理,永安中学的现状和传闻他当然知道不少,学校里稍有能力或有门路的老师都在申请外调,师资队伍流失,生源更无保证,老师学生都心灰意冷……自己去打“第二炮”行吗?

  那时的永安中学,面临的是巨大的办学危机,不断有激进声音冒出来,嚷着将这么一所半死不活的学校“砍掉”,而此时龙清明竟然“临危受命”,去挑起永安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的重担,这看上去的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龙清明告别领导,这位平时和蔼爱笑的资深物理老师锁紧眉头,闷闷地低头走路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龙清明仿佛乘坐上了记忆之舟,重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1963年,龙清明出生于南充市营山县一个农村家庭,他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就懂事能干,为了改变命运,他只有刻苦学习。念高中时,龙清明每天早上拿着饭盒去食堂蒸饭,都会无比羡慕地看着那些手里捧着包子、馒头大口咀嚼的城里学生和老师,因为他们是吃国家粮的有粮票买包子、馒头,谁叫自己是农家子弟呢!龙清明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吃上国家粮!

  为了这个朴实的信念,龙清明更加努力地学习。转眼间,龙清明大学毕业,分配到自己之前就读的营山县中学任教,在这儿,他与同样从农村一路奋斗成人民教师的蔡海燕喜结伉俪,组成了和美幸福的小家庭。

  夫妻俩白天各自认真教学,晚上一人守着一个桌角写教案、改作业,龙清明原本以为,他们会在营山一直工作到退休,但1992年发生的一件事,令妻子萌生了“走出营山”的决心。当时岳丈突发急病,需要一种特效药,医生说成都有这种药,但當他们第二天从成都找回特效药时,岳丈已闭上了抱憾的双眼。在妻子的坚持和鼓励下,1994年,龙清明排除万难,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了双流中学的教师岗位。

  一转眼,龙清明在双流中学已经任教十几年了,春花秋月,岁月变迁,粉笔字悄悄染白了鬓发,额角也藏起了浅浅的皱纹,这时,领导忽然要让他离开熟悉的环境,再去陌生的永安镇任职,他真的有信心有冲劲吗?

  之前为了能吃馒头包子,努力考上大学,数十年来,龙清明都忘不了儿时家境的清贫,身为农村学子,他知道一个乡下孩子想要考上大学、改变命运,需要付出比城里孩子多得多的努力。已经走到家门口了,龙清明开锁的手怔了一怔,他想起了自己老师曾对他的谆谆教导,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和鼓励,而现在,眼看一所好好的中学可能要面临倒闭的危险,孩子们将失去熟悉的课堂,怎能不令人心痛惋惜?作为一名党员一位人民教师,我的初心呢?我的当初选择当教师不就是为了教书育人吗?如果我不去,那些孩子们就毁掉了!钥匙插进锁孔,龙清明吁出一口气:去永安!

  妻子得知龙清明的决定,并不意外,她贤惠而通达地表示:“你放心去做事吧,家里有我呢!”

  虽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永安中学给龙清明的第一个“下马威”,还是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刚到校门口,一股刺鼻的臭味便扑面而来,龙清明打了个大大的喷嚏,定睛一看,他差点呕吐——校门口,一下水道正突突往外冒着恶臭的粪水,犹如煮沸一般,臭气熏天。他抬脚往校园走,天刚下过雨,满校园都是稀泥浆,教师、学生一路踩来,进到教室,教室地板也立即变成了“泥泞脸”。待到“人有三急”,他才发现这所偌大的中学,教学楼竟然连厕所都没有,学生上公厕得排长龙,而公厕内部更是令人无法下脚。endprint

  校园环境恶劣也罢了,永安中学的老师对“空降”的龙校长一点都不友好,莫说欢迎领导了,就算龙清明主动给他们打招呼,老师们也只送上横眉冷对的一张张不耐烦不信任的冷脸。

  当时龙清明带了总务主任左华全和办公室主任黄超来永安,三位汉子站在脏兮兮臭烘烘的学校里,面面相觑,百感交集,他们自称是双中教育集团派过来的“第二炮兵部队”,现在终于明白了,为啥大家都说这里是“硬骨头”,唯恐避之不及。

  改善环境与重塑精神

  龙清明看着十分“丑陋”的学校,心里五味杂陈,他深知环境能改变人,环境能塑造人,环境更能创造精神能量,所以,他和两位部下商量后彼此打气:困难再多,我们都要一一克服,永安中学的原有老师对我们不了解不信任,我们就用实际行动来“征服”他们。

  遇到的阻力可真不少,将破旧危险的烂篮球架拆下来没地方放,龙校长叫人卖给收废品的,这边才在过秤,那边已经有人风言风语说要去告他了:“那个龙清明不简单,才刚来永安中学,就想变卖国有资产啊!”“苍蝇再小都是肉嘛!”难听的话,蚊虫般嗡嗡地在龙清明耳边回绕,他不以为然,一笑了之。

  为了能改变校园旧貌,从走进永安中学开始,龙清明就变成了“没有假期的人”,他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另一方面与建筑工人一道,利用寒暑假开展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整治。彻底改造排污管道、给操场铺砖、修学生食堂……忙起来,龙清明什么都顾不了,有时连续二十多天都没时间回双流的家,而那个家,车程才不过半小时,但对于他而言,每分每秒都多么金贵!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战场”,就像他说的那样,作为“第二炮兵部队”的指挥官,自己绝不能擅离职守。

  妻子为龙清明送换洗衣服,看到他在烈日下的工地上挥汗如雨,戴着一个卷了边儿的草帽,脸膛晒得黑红,背心浸着大大的盐印子,裤腿上竟是泥浆灰点,好好一个儒雅的教书先生,竟变得像民工般不修边幅,妻子眼眶一红,晶莹的眼泪落了下来。拉着龙清明的手,看着他晒得脱皮的手臂,哽咽着半天说不出话。龙清明却对妻子憨憨一笑,挥手让她早点回去,那边工人又在叫他了,他事情忙得很,没空招呼她呢。

  妻子是万里挑一的贤妻,尽管内心百般疼惜,她依旧选择了默默支持。她知道,自己就算叮嘱一千担心一万,龙清明还是会继续操劳继续付出,她和他相爱相守多年,太了解丈夫的心了——不做到百分之百,他绝不罢休!

  寒来暑往,永安中学的老师们,像是见证魔术奇迹的观众,亲眼见证了每每放假归来,校园都会改变一次模样,一步一台阶,越来越靓丽。昔日学校操场,就是一个土坝坝,学生早上跑操,几米之外不见人——尘土飞扬如同遇到了沙尘暴;从前排污管道有问题,校门口几乎天天粪水四溢,镇上居民路过学校都掩鼻绕道走;过去学生食堂窄小得难以安下桌椅,寒风凛冽,学生们捧着饭盒蹲在台阶上扒饭,一个个鼻头冻得通红……现在,校园以靓丽动人的姿貌折服了众人的心:绿树成荫,芳草茵茵;教学综合大楼、多功能学术演讲厅、图书馆、美术厅、电子阅览室、塑胶运动场、标准化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拔地而起,一所宜教宜学的现代校园迎面而来。“泥巴学校”不见踪影,“公园学校”应运而生!

  老师们眨巴着眼睛,摘下眼镜将镜片擦了又擦,戴上后一看:没错,自己没走错门,这是永安中学,这边,龙清明带着工人栽下的二十多棵银杏树,微风吹动,树叶在轻轻挥舞可爱的小巴掌;那边,簇新的篮球架下,学生们欢声笑语,争抢投篮,给校园平添了青春动人的活力。

  如果说,学校的容貌与环境大变,令永安中学一扫“泥巴学校”的颓气,变成了风景怡人的“公园”,那么,从一开始龙清明接手学校,所面临的“人心涣散”、管理上近乎瘫痪的现状,到一步步走向“众志成城”,则是全校教师队伍精神风貌的一个大飞跃。

  龙清明来永安中学当“领头羊”之前,有好心的同事劝他“三思而后行”,说双流的教育系统内部,传言“永安中学老师刁”,像你这种文质彬彬的书生,怕是压不住场子。龙清明慨然一笑,说我又不是去和老师们吵架的,怕什么?但去学校第一次召集老师开会,他就隐隐感叹,之前同事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了。

  学校力量薄弱,招不到学生,家长怨言多,导致老师们心怀郁结,越是愁闷,动不动发脾气,越让学校口碑变坏,这是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在龙清明到来之前,老师们却已养成了一种“习惯”,他们个个都很“大牌”,上面领导还讲着话,下面老师随时站起来拍桌子、摔门、吼天骂地……

  当龙清明遇到第一桩当面给他“好看”的事,对方还未甩袖子走出会场,他也不动气,没有发脾气比谁声音大,而是声音沉稳地宣布开会纪律:“以后哪位老师有不同意见,都可以合理合法合情地提出来,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谁都不能将匪气带到学校来。”那位原本想要逞英雄,给新来校长一个下马威的老师,脸红了,讪讪地收回了脚步。

  一位自以为德高望重,年龄偏大的老师指着龙清明鼻子说:“你少惹我,我若告校长,一告一个准,校长立马在教育局挨骂!”龙清明依旧笑眯眯的,他说欢迎你到上级部门提意见,指出我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过——就算之前的校长你一告一个准,至少在我这里是不成立的。

  这位老师气得吹胡子瞪眼,看龙清明行得端坐得正,的确也无懈可击。渐渐的,一件又一件小事感化了曾经的“刺头老师”,他不由自主被折服了,改变了,几年后退了休,依旧对龙校长赞不绝口,逢人就说:“永安来了龙清明,是天大的福气!”

  治理一所曾经人心涣散的学校,龙清明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锦囊妙计”,相反,他很多土办法,在人们看来都挺“笨拙”的。比如他连续好几年,每天上课前都要当“门神”。

  早上七点二十上早自习,七点整,学校开大門,龙清明已经站在门口微笑迎接进校的师生了,见他天天如是,笑当“门神”,之前吊儿郎当的老师也不敢再迟到了,无形之中,规范了考勤。有些年轻老师,原本也看不上半死不活的学校,任课不认真,觉得只要能让学生坐在教室里,规规矩矩坐满一天就算功德圆满了,长期不好好备课,衣着也极为出格怪诞,完全背离了“为人师表”的古训。面对这样的老师,龙清明采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导方式,他利用课余饭后、午休时间,与老师促膝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与感情问题,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而不是站在领导位置,高高在上地命令对方整改。endprint

  等到早自习铃声响过,龙清明便围着教学楼,一间一间教室去察看学生的早自习情况。白天,他带着一张小凳子,悄悄到某个教室听课,有他坐在后面,对讲课老师而言,也起到了无形的监督作用,老师振奋精神,拿出了真本事来讲课,积极调动课堂积极性,学生竖起耳朵,听得有滋有味,更加受益。最多的一年,龙清明听了186节课,“随机听课”于他,已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即使到了现在,每周他仍保持听四五节课的高频率,深入课堂抓教学,一颗心,随时都和“一线战士”——老师与学生紧紧系在一起的。

  转眼弹指间,六年过去了,之前永安中学要招生,老师们是顶着毒日头走田埂,冒着被狗咬的危险,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家长们还一脸不情愿;现在呢?想要报考永安中学的学生多得挤破门槛,在招生的头天晚上,凌晨一两点,家长已在校门口自觉排起长龙,只等第二天开铁门,为自己孩子争取一个“好机会”。排队等候的家长中,还有一些并非本地人,为了孩子能读双流永安中学,他们提前半年就到永安镇来租房子“陪读”,就为了能取得入校资格。

  为何大家现在会如此看好永安中学呢?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双流永安中学2012年高考获成都市43所同类学校第一名,生命教育课题获全国一等奖;2013年,高考成绩全面告捷,本科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在成都市87所学校高考“增值评价”中排名第三(其中理科第一、文科第四);2014年,李玥杰高考美术总分进入全省前10名,单科速写专业分获全省第一名。王宏远高考美术总分进入全省前30名,单科色彩专业分获全省第一名;2015年周罡鑫、李江等7人上重点本科线,实现学校二十多年新突破!文化、艺体本科人数111人,首破百人大關!学生曾雯取得624分的好成绩,获双流区高考文科第四名;2016年高考本科文化成绩上线109人,首破文化成绩百人大关。文化、艺术本科上线203人,首破200大关!2017年高考再创佳绩,高考文化本科上线162人,文化、艺术本科上线211人(258人参加高考),再创新高,本、专科升学率达100%……

  家长们都说,将孩子交到龙校长手里,我们放心;同事们说,跟着龙校长做教育,我们安心;学生说,龙校长当校长,学习不再是一种强迫的苦差事,我们上心。

  将平民教育进行到底

  龙清明2011年“临危受命”挑起重担时,学生本科上线率是一个尴尬的“零蛋”,龙清明很震惊,这所曾培养过双流第一个清华学子的老学校,为何会在新世纪变得如此孱弱?他白天挨个教室巡视,不定期抽查,在高三学生里,发现了两个“苗子考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他们都极有高考上线的潜力。但那时学校寝室住宿环境实在太差了,12个学生挤住在一间屋里,晚自习下课后,大家排队去卫生间洗漱,有时排到十一点多还不能洗脸,极为影响休息和第二天学习。

  龙清明就和他带去的两位大将左华全和黄超商量,原本三人租了一套套三的房屋当宿舍,为了让这两个好苗子能集中精力复习应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他们三个汉子在一个房间里腿挨腿地搭了三铺床,三人挤着当“室友”,而将腾出来的房间,分别让给了两位高三学生,回忆当时情形,龙清明笑着调侃:“就像保胎一样保这两个学生!也要感谢我的两位同事,他们不嫌我睡觉打呼噜,那时我们每晚谈学校工作,都要谈到一两点,倒头就睡,我可能呼噜震天,害得他们没睡几个囫囵好觉。”

  龙清明一番苦心没有白费,次年高考,这两个学生都考上了重点本科,实现了“零的突破”!

  龙清明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不是他到了永安才如此行事,这已经是刻在他血里骨里的烙印了,从他第一天执手教鞭,他就将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了自己的孩子。1986年,初次站上讲堂的年轻龙老师,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件事:如何将学生教得更好?

  “高中物理不好学”,几乎是学生们的“通识”了,有些女生,甚至说起物理课就紧张得脸色发白。龙清明暗自琢磨,怎样才能将物理课讲得风趣幽默、生动活跃,令大家在欢快愉悦中学到知识呢?他没有满足于自己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为了提升自我水平,龙清明用了最“笨”的方法——他从营山中学图书馆借来了砖头厚的三本“高中物理解题辞典”。好几年时间里,他都在和这堆“砖头”拼命,反反复复将辞典里每道题都做了三遍以上,直到烂熟于心,练习到了这样一个“境界”——不管什么题也不管出题角度多么刁钻,他一看都能举一反三,迅速找到突破口。这说起来并无“巧劲”,因为世间所有的巧劲,其实都建立在雄浑的基础之上,缺乏根基,万丈高楼都会坍塌,根基牢固,才可达到理想高度。龙清明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引领学生,他的学生有物理高考考满分150分的;理科综合满分300分考296分的,雄踞全省第一名;所教学生徐旭东在高中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年轻教师龙清明的物理课,渐渐成为“学校奇观”,教室里人多得“打拥堂”,窗户外还密密麻麻站着别班的学生,静默、专注、侧身旁听。有次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那时龙清明已经到双流中学任教了,他担当的是理科重点班以及补习班的物理科任老师,有次为文科班上课的物理老师去北京出差,临时请龙清明去“替补”,结果他讲了几天课,文科班的学生不干了,他们纷纷找到学校领导,说要申请龙老师以后当我们的物理老师!校领导面对学生的呼声,哭笑不得,说龙老师肩上担子已经够重了,你们不要将他压成“驼背”啦……

  龙清明在教学科研上善思勤写,总结教学经验,在《物理教师》等十多种报刊杂志发表了六十多篇论文,编写了《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等十二部书,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他的初心一直没有变过: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这是他对教育的理解,也是对学生的承诺。从教多年,“传道受业解惑”是龙清明的“为师之责”,一直恪守,而被他挽救过的学生,不计其数。

  当初在营山县中学,一个高中男生,因为某事与家里长辈意见不合,男生与自己父亲、叔爷来到龙清明房间,彼此口角升级,矛盾达到白热化程度。别的老师一看不好,赶紧去叫龙老师回来处理紧急事端。龙清明匆匆忙忙跑过来,正看见被激怒的男生手握匕首,朝自己喉咙刺去,瞬间就有鲜血溅出。他的父亲和叔爷都急得喊天,心疼之余,又是新一轮的咒骂,命令“短命娃娃赶紧将刀子放下来”!那男生也是个犟脾气,长辈越骂他,他还示威般地将刀尖越往肉里扎半分,弄得他父亲差点气晕在地。endprint

  龙清明一看情势紧急,他心里发急,言语却温和如故,对男生轻言说道:“你拿着刀子莫扎伤自己,要扎也先扎我嘛。”那男生虽在气头上,还是拎得清的,红着眼说我扎您做什么?您是老师,对我又好。龙清明点点头说,你还认我这个老师就好,说罢,他指了指那两位气得发抖的家长,说道:“你和他们两个谈不拢,咱们两个来谈谈,如何?”男生迟疑着点头同意了,龙清明毫不客气地将两位家长请到门外,由他和男生单独交流,在他细致温和的劝解下,这位气得自杀的男生终于打开了心结,答应老师今后不再偏执,不再冲动行事。

  如今,出演过惊心动魄“刺喉自杀”的学生,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了,他永远都忘不了龙老师在千钧一发关头做出的果断决定。事后,人家问龙清明害不害怕?毕竟男生手里握着匕首啊,龙清明说有什么害怕的?学生就像自己孩子一样,孩子有时闹情绪了,老师要正确引导,只要站在孩子角度想问题,不粗暴武断地解决事端,就不会伤孩子的心,慢慢的,能将孩子引导到积极、阳光、向上的道路上来,这才是一个“灵魂工程师”该做的事。

  为了说服一个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龙清明顶着毒辣辣的日头,翻山越岭走了好几小时山路去学生家中家访,以诚意感动固执的家长;为了照顾一个贫困学生的自尊心,他悄悄往学生的饭卡中充钱,偷偷摸摸不敢让学生知道;双流永安中学初中部有几个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常常受到别的孩子欺负,他们极度自卑,为了让他们感受学校的温暖,龙清明每周都组织这几个“特殊学生”参加特设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平等与尊严……

  在双流县乃至成都教育界,龙清明的那句“辦现代平民教育”既是一种口号,更像是一种承诺。在他看来,平民教育体现了教育的人文性、大众性,而其核心,应该是公民教育:强调人的德行培养和行为规范,让学生知书达理的博雅教育,让全校职工都以平民情感、平民志向、平民素质来做教育。这是龙清明的坚守,也是所有永中人的坚守。

  实则,在永安中学,平民教育早就有着良好而悠久的传统。从永安走出来的文化名人傅葆琛,就曾和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合作领导并参加平民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和推广乡村平民教育。1939年,傅葆琛回到永安傅家坝,眼见乡村文化教育落后现状,大批寒门子弟缺失教育机会,在家乡建立起乐育小学,开启了永安平民教育的史篇。

  做平民教育这个在现在看来与主流教育理念相悖的举动来看,最重要的是勇气与责任。双流永安中学,敢为天下先,愿为天下先。昔日传统的继承中发扬,作为继承者的龙清明,对平民教育有着新的诠释:平民教育就是要教育公平,没有教育的公平,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公平;平民教育是“实用”教育,学以致用;平民教育还要做到“法制”教育,理性中保证法律和社会法制的公平性。

  办教育,真的能做到“公平”二字吗?一开始,残疾学生小雪(化名)的爷爷奶奶不敢完全相信“公平”,两位老人,都六十多七十岁的人了,摊上一个残疾孙女,日子过得紧巴巴,贫穷与苦难,令他们如同刺猬般,习惯了对人扬起满身的刺,但以龙清明校长带头的永安师生们,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老人明白“平民教育”精神的真谛所在。

  小雪命苦,她自幼患有软骨病,不能正常走路,父母离异后,将她丢给了两位老人,爷爷奶奶是永安镇附近农民,靠种葡萄维持一家生计。小雪身残志不残,她渴望读书,渴望能在校园学习,于是,三年初中生涯,都是年迈的爷爷蹬着三轮车,一大早将孙女送到校门口,由龙校长、小雪班主任和同班同学们,轮流将她背到教室去。教室在二楼,有次上楼梯,龙清明一脚没踩稳,差点滑跤,他当时身体已本能地做好准备——如果跌跤,也不会松手,第一要务是牢牢保护后背的小雪不受伤。

  小雪相当懂事,晓得老师同学背她不容易,她从早上起就不怎么喝水,一直到中午去食堂吃饭才会上厕所,就是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就这样背了三年,小雪中考时发挥失利,还差录取分数十多分。眼看她不能继续上高中了,小雪急得在家里绝食,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找到龙清明,二话不说就下跪,声泪俱下请龙清明帮帮忙,说如果高中不录取小雪,她年纪轻轻的就不活人了,她死了,我们两把老骨头活着也没意思,不如买包耗子药,大家一起死了干净!

  龙清明赶紧去搀扶老太太,对她说安慰宽心的话,请她不要着急,最后,学校领导商议之后,破格录取了小雪到永安高中部继续学习。

  其实,唱反调的声音并非没有,有人直言不讳,说龙校长,初中是义务制教育,咱们就不说了吧,现在高中你还要将这个“烫手山芋”接到手上,难道还嫌自己不够累吗?龙清明摆摆手,微微闭了闭眼,他不是不晓得,要招收这样一个残疾学生,会给自己增添多少苦累,但他无法拒绝一颗求学上进的心,平民教育,不就是要让普通民众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吗?大不了再背三年嘛!

  转眼,三年过去了,小雪很争气,高考分数过了录取线,但最终因为身体原因,她只能放弃到外地高校继续读书。龙清明带着老师专门去看她,小雪精神状态相当好,她还拿现在正读着的文学书籍给龙校长看,看来她将来可能会往写作方面努力,看到小雪阳光和煦的笑容,龙清明欣慰极了,他一点都不后悔当初为了背小雪流的汗,受的累,顶住的压力。

  “铁军”诞生记

  曾经,“家长看不上、学生不愿来、教学质量差、老师留不住”一度成为永安中学最真实的写照。而其中最关键是“老师留不住”。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成为当初龙清明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龙清明率先组织了“百名教师千家访”活动,老师们走出教室,纷纷来到学生家中,与家长交流谈心,不但激发了老师“为人师者”的爱心与激情,也让家长逐渐扭转了观念,看到了永安中学老师的认真负责。

  为了培养教师,龙清明十分舍得“花功夫、下本钱”,他选送教师到各地学习取经,从省内的棠中、双中、龙泉经开实验中学到省外的南京、济南等地的重点高中,甚至美国,都有永安中学教师学习的身影;送教师入名师工作室,形成师徒结对,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和名师人格境界;对优秀教师重点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级别的比赛,每次参赛前,集教师集体智慧,形成品牌优势。endprint

  有老师在背后感叹,说自己教了半辈子的书,其实连双流之外的学校都没见识过,龙校长这一来,不但去省外学校学习观摩,连去国外都有可能!龙清明认为,要打造一支真正过硬的教师“铁军”,是需要不断开拓老师眼界的,让他们多去感受外面的新事物,學习教学新理念,改变传统僵化思维,更有助于优质教学。只要对教师队伍建设有利的,龙清明都积极争取。截至目前,全校70%以上的教师都出省学习过,回来后,很多都成了学科骨干。

  在龙清明对教师队伍的大力培养之下,昔日散漫与消沉的“残兵败将”,昂扬了斗志,饱满了自信,激发了潜力。现在,永安中学的教师队伍,已被锻造成一支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迸发着朝气和活力、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队伍!

  在双流永安中学,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所有提升的干部都必须是各科业务骨干。对于各学科带头人,学校会加大管理、引导力度。干部走进课堂听课,是每个人每周的必备功课,领导干部负责年级制度,负责学科制度,领导干部同舟并进,相互竞争,成就感在不经意间油然而生。

  近年来,这所曾濒临关闭的乡镇中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五成果调研科技兴教先进单位”“成都市合格高完中”、“成都市体育项目传统学校”、“成都市绿色学校”、“校风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而龙清明,更是获奖无数:2008年9月被评为双流县优秀共产党员、双流县优秀德育工作者,2013年12月评为双流县首届“见证双流、我的幸福生活”十大优秀人物,2014年5月评为双流县身边好人,2015年4月评为四川省第七届劳动模范,2016年7月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过往成绩,生性朴实耿直的他有几分羞赧,说自己只是真心热爱教育,选择了这份崇高的职业,也就意味着尽毕生之力,都将倾心守护这份崇高,担当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这种责任,就像龙清明在日记本中写下的那样:“农民渴望丰收,他们躬耕田间,松土除草,喷药浇水,悉心照管,把对庄稼的爱融于对丰收的耐心等待中,最终收获了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我坚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精心陪伴、耐心坚守,相信‘老师在,关怀在;关怀在,状态在;状态在,成功在。”

  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与琐碎的日子里践行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终身誓言,他叫龙清明,花白头发,双目含笑,站在冬日寒风如刀的校门口,对学生老师们点头致意。一茬又一茬从永安中学奔赴广阔天地的学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振奋斗志激情满怀的永安老师不会忘记,龙校长,他用点点滴滴的爱,浇灌出了教育的花朵,芬芳馥郁,四季不凋。

  作者简介:

  税清静,作家、评论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

  责任编辑/孙明星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