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爱在路上,有诗和远方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0831
曹方成

  

  

  

  一栋楼,一个人,与一群人,感动着一座城市。

  华银国际大酒店,离沪昆高铁湘潭北站10公里;离湘潭火车站3公里;离黄金水道湘江1公里。屹立在湘潭市韶山东路,护潭广场南侧,坐南朝北,混凝土框架船形结构,主楼呈扇形,像一张风帆。在这里,湖南华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付锡文,与近千名华银员工,演绎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

  2016年,以酒店为主体的湖南华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拥有华银国际大酒店、华银视听歌城、华银宾馆、华银酒店、华银花业等2亿多净资产,年营业收入一亿多元,远远超越同城星级酒店,成为同行的佼佼者。

  我揣着采访本,走进大楼,进入大厅,刚在一张广告前站定,一个声音贴在耳边:先生,请喝茶!一杯热茶递在手心。我盯了一眼:女服务员,40岁左右,穿着华银的工作服,满脸笑容,她把热茶递给每一位进入大厅的客人。我一口喝下,心暖暖的。好的心情,从这一刻开始,留连忘返。

  我不勇敢 谁为我坚强

  一个雨天,320国道湘潭市宋家咀桥上,一辆运煤车轮胎打滑,把一辆迎面驶来的摩托车撞飞,摩托车上约30岁的驾驶男子当场死亡,趴在泥泞里,死者身旁躺着一个满身血肉模糊,奄奄一息,约八九岁的男孩。围观的人,水泄不通,却没有一个人上前救助。这时,一位年青人骑辆旧摩托车经过,见状,急忙把摩托车“丢”在路旁,拨开人群,当确认男子已经死亡,而小孩一息尚存后,躬身抱起孩子,冲出人群,向一辆辆急驰而过的汽车求助,拦下一辆货车,送到中心医院急救室。当孩子包扎完,输上液,亲人陆续赶来后,这位年青人就悄悄离开了。被救男孩子的母亲,辗转找到这位年青人,一个双膝跪下,感天动地!

  这个年青人,就是付锡文,湘潭市姜畬镇羊牯塘村农民。这是公元2000年,这年他26岁,穷兮兮的,一无所有,却有一颗暖人的心!

  付锡文祖辈都是传统农民。父辈六兄妹,家境贫寒,都还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奶奶撑起这个家,日子过得非常艰苦。父亲付顺初与母亲熊冬秀头两胎是女孩,1973年生下儿子付锡文。家里人多,薄衣、蔬菜、杂粮、稀饭,常不温饱。但家风纯朴,心地善良。仁孝教育,贯穿人生。寒门人家心不冷,再苦再穷,一家人总是以一颗滚烫的心对待他人,常常尽一切力量去帮助更苦更穷的人。

  付锡文少小知寒恤苦,孝敬长辈,骨子里蕴含着刚劲、执着与勇敢。他要是知道哪个孩子对父母不好,就会跑去把不孝的孩子打一顿。他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抱上锄头,田里、菜地里,到处有他幼小的足迹。家境的艰难,和父母的辛苦,加上大姐夫不堪债务的重负,上吊身亡,让他伤痛不已。他小学毕业,内心就默默地发誓:一定要挣钱支撑起这个家。他把母亲给他去中学报名的70元学费藏在书包里,装作去上学的样子,其实每天都蹲在湘鋼倒下的废渣里捡废铁,捡一斤能卖5分钱。废铁总有捡尽的时候,就改捡为收,收满一大袋,推到钢厂去卖。还卖过冰棒,收购生猪送广东等。他只身在外,总是吃最简单、便宜的食物,把赚到的钱,全部寄给了父母。

  1993年,20岁出头的付锡文,长成魁梧伟岸的身躯,满腔热血沸腾。在村办风扇网厂认识了厂花唐翠兰,穷追不舍。唐翠兰上夜班,他就裹件军大衣,睡在唐翠兰工作旁边的地上,早晨唐翠兰下班,送她到家门口才放心回去。其实,唐翠兰从工厂到家里,只隔一条马路。他的执着、坚毅、善良、勇敢,终于打动了唐翠兰的芳心。1995年,付锡文与唐翠兰结婚,第二年生下儿子付梓豪。

  有没有文化,不是决定你啃过多少书本,而是决定你有不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付锡文家虽贫,但寻求思想富有,虽然不允许他有更多的读书机会,但只要有一点点时间,就会借书、买书。他特别喜欢“史记”“五经”“四书”“曾国藩”等书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点点渗入他的骨髓。立业,一直在他的胸中缭绕。自我强大,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2002年6月,他通过市场调查,发现KTV娱乐行业方兴未艾。他需要租一个门面,此时,纺织品大楼失火后要出租,但想租的人太多。他像追他的爱情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每天坐在管这事的领导住的楼道里,不停地把楼道擦抹得干干净净,遇上领导或领导的家人提着菜、扛着米回家了,就抢着背上楼,送进门,把领导家里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他却不喝领导家里的水,不吃领导家里的饭菜,也没有钱去给领导送礼,只默默地坐在楼道里坚守。一天、二天,一个星期的坚守,也像他的爱情一样,开成美丽的花朵。他向邻居借了5千元,家人把所有的小钱都掏了出来,带着老婆和姨夫,一切亲历亲为。很快,17个装修一新的KTV包厢以“华银”的品牌,首次闪亮登场。聘请14个员工。他带着这个创业小团队,吃、睡在包厢。虽然这个行业他有诸多不懂,但他懂得用一颗心去做。为了把卫生做到极致,他跪在地下用毛巾使劲擦,擦得一块块瓷片通明透亮,客人带了孩子在地下滚一个下午,衣服仍然干干净净。他这种做卫生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每一个员工。他用一张笑脸迎进送出,让客人时刻感到温心。为让音响效果好,他闲下就看书、操作调试。音响、卫生坏境、服务态度“三好”,引来顾客络绎不绝。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华银”经营到2003年底,已收获第一桶金。付锡文仰望苍穹长思:人来到世上为了什么?一日三餐,夜眠八尺。活着就要做一个有爱、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他想: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脱离社会,没有社会的良好风气,就没有企业的发展环境,企业发展了,首先就要回报社会,造福社会,这是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从这一刻起,他确立“以爱立业,以孝治企”的八字宗旨。2004年元月,华银爱心基金会在他的倡导下成立。公司每年拿出一大笔钱用于爱心捐助。为了让大家参与,要求每月每个员工捐10元,中层捐30至50元,经理层捐100元。他对员工说:有能力多捐,没能力少捐,主要是心到了没有,如果大家都认为自己力量微薄,没必要去做,那善事就没人做了。其实,员工捐的这点钱,杯水车薪,他的目的,是要带着这个团队,开始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endprint

  同年,他以一部分自有资金加贷款,买下倒闭的五交化大楼,装修49个包厢,以投影新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2005年,创立华银食府和华银宾馆。2007年,创立友谊广场KTV。2008年,进口日本设备设立羊牯塘洗涤厂,及湘大苗圃基地和华银花业。

  到2009年,华银资产升至上亿,付氏一家老少,一辈子也吃不完,用不完了。此时,有钱的人,开始汇入那悄然蔓延的移民潮。很多人劝付锡文,也给儿子办个外国户口。他严词拒绝说:连自己国家都不爱,还配做人吗!同时,家人也开始劝付锡文,以自己和家人过好为主,不必要再肩负起太多的社会责任了,劝他规划投资3亿多的华银国际大酒店不要建了,如建,还要贷款2个亿,何必呢,不如留下偌大的一笔自有资产好好享受。付锡文也想过放弃,让自己和妻儿轻轻松松地过好后半辈子。但他一想起同他一起打拼的近千名员工,心就发怵了:如果企业不发展,这些员工怎么办?他设想大批员工流入社会,找不到工作,导致家境困难的惨状。他还想起,那些需要得到他的资助的贫困学生。顷刻间,他仿佛看到了那一双双稚嫩的、渴望的眼睛,他彻夜不眠。他不纠结了,勇敢向前的决心坚定了。命里注定,他不是一滴水,而是一朵蕴藏着巨大潜能的浪花,选择了那奔腾呼啸的人生!

  2009年,华银国际大酒店奠基。大酒店建设过程不是一帆风顺,预算不断突破。而更大的风险在等着他:2013年,当大酒店封顶时,反腐败风暴席卷苍茫大地,酒店业一时间雪崩式下跌。政府担心他开不了业,或者开了业也支撑不了多久。社会上也有人给付锡文算了“直八字”:大楼建起来,企业就会垮下去!

  大楼进入装修期,任凭那风言碎语,付锡文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哪里要搬砖,他来了,哪里要破墙,他抡着锤子来了。几十层的楼,建材搬上去,垃圾运下来,上上下的电梯间,时刻有他推车的身影。经理们来了,领班们来了,员工下了班又加入进来了。装几十盏吊灯的时候,每晚少则几十人,多的时候一百多人,付锡文不休息,谁也不愿意离开。在这里,没有董事长,没有经理,没有领班,都是员工、战友、兄弟姐妹。累了,趴在地下睡一觉,饿了,下几十斤面,你一碗,我一碗,填饱浑身的精气神。大楼,就这样立起来了!

  今天的努力,是幸运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

  2014年,大酒店全面营业,住宿、餐饮、茶座、康体、娱乐歌城,处处生意火爆。当同城经营了几十年的最好的星级酒店,其营业额都在雪崩式下降的时候,而华银大酒店的营业收入却在呈几何级数上升,第二年就突破一个亿,2016年达到1亿2千多万元,纳税近千万。同时被全国商业酒店协会授予五星钻石企业。奇迹!奇迹!奇迹!

  其实,奇迹发生的原动力只有一个字:爱!

  什么都可以等 教育等不得

  读书不苦,读不起书的人生才苦。

  华银爱心基金会成立那一天起,付锡文就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一群会读书却读不起书的孩子。他說:如果读不起书的孩子流入社会,成功率会很低,可能会有许多孩子要成为国家和家庭的负担。他要教育部门给出一份名单,他不会听任何人打招呼,自己带着经理们一户一户上门调查,筛选出真正需要帮助的一批孩子,把钱用在刀刃上。

  2004年夏天,付锡文来到湘潭县乌石乡铁山村光荣组,按图索骥找到定环、定宇兄弟俩的家。家里破败不堪,定环、定宇是双胞胎,1994年5月25日出生,正在读小学。2002年冬天,他们的父亲患肺癌去世,花光了家的积蓄,死后还欠一屁股债务。爷爷因老年丧子伤痛积郁于心,病在床上。奶奶年迈。母亲上要照顾两位老人,下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背负极大的经济与精神压力,没有钱,十分艰难。从当年9月开学起,付锡文派人按时把兄弟俩的学费送到学校。从小学到大学,中小学每年每人学费4千元,大学每年每人6千元,一助15年。付锡文认为,帮助解决学费只是助学的一部分,更大的一部分是精神上的,如果只把自己当作资助方看,就当局外人了。他经常带着夫人唐翠兰、儿子付梓豪,及公司的员工去定环、定宇家里看望,也常常接定环、定宇兄弟到他家来住,带他们去吃东西、买衣服、看电影、长见识,与自己的儿子一起玩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除了物质上的关怀,更多的是思想道德上的交流与引导。2012年,定环考上大连理工学院,定宇考上四川大学。2016年,定环在本校保送读研,定宇保送武汉大学读研。这一年,已基本走出困境的定环、定宇俩婉拒了付叔叔的继续资助,希望去资助那些更困难的学生。定环、定宇说:“是付叔叔改变了我们家的命运!父亲走的几年里,母亲背负起最大的压力,在两个儿子小升初的重要时刻,想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不敢想,没有底气。付叔叔一家人给了极大的支持,物质和精神都是。特别是精神上的支持,也不能说哪个更重要,缺哪个都不行。”

  华银爱心助学,以培养有用人才为目的,有严格的筛选标准,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帮助。

  2010年8月,付锡文交给人力行政资源部工作人员宾远一份名单,叫她从中选出最困难的70名学生,作为当年的资助对象。宾远接手名单的这一刻起,心里沉甸甸的。她根据父母一亡或双亡、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爷爷奶奶、或家人有重大疾病等条件选出后,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多个考察组到现场拍片、整理资料,然后集中面试谈话。面试的最后一天,70人中已有69人来到公司,最后一名始终不见踪影。打开资料袋:亚平,女, 18岁,湘乡中山学校学生,考上郴州医学院。家住毛田镇。耐心等待中,亚平来了,瘦瘦的,很矮,很黑,明显营养不良。原来她晕车,住在一座大山里,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到县城,从县城还要转车。亚平5岁时,母亲就走了,父亲患颠癞病。她一直由爷爷奶奶哺养,学费都是爷爷奶奶卖些鸡蛋、冬南瓜,东拼西凑。宾远出身寒苦,在他人的救助下读完高中和电大。惺惺相惜,一颗心与另一颗心迅速走近。借助老板的爱心平台,寒假,宾远把亚平喊来华银食府勤工俭学,除夕,她觉得有责任送一个小女孩回家团聚。早晨六点半,她带上给亚平奶奶的红包和年礼,与亚平在湘潭西站起程,到了湘乡汽车站,换乘去毛田的中巴,下了中巴,再坐半个小时的摩托车,然后步行,爬过一座大山,坡下,才是亚平的家。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出现在亚平家门口时,已是晚上八点多。眼前,两间小茅屋,泥巴土砖,厨房就是地下挖个坑,屋顶吊下个木钩,锅子有个洞,柴火正旺。宾远第一眼尽是辛酸,第二感觉就是温暖。奶奶一把抱住两个女孩,什么也不说,泪如雨下,土鸡、熟蛋与肉,一个劲地往她们碗里夹。endprint

  宾远的行动,只是付锡文带着华银员工助学的一个分镜头,华银有无数的“宾远”,常年奔走在对无数的寒门学子的助学路上。亚平四年大学期间,付锡文去过两次,其中一次是付锡文四十岁生日,那天,他带着夫人和儿子,买些肉、油、鱼等食品,去看望老奶奶,老奶奶的手断了,骨头变了形,付锡文握着老奶奶的手哭了。困难的岁月,许多人没能得到及时救助,转眼残生,他难过不已。亚平在华银的帮助下,四年大学毕业就职于一个卫生院,收入不高,但学会了尽力帮助他人。

  每年寒暑假,付锡文都会要求各部门,留一些实习的岗位,给一些受资助的特殊贫困学生,让他们在得到一份经济收入的同时,收获一份社会知识。每年小历年前,他都要把受资助的学子请到公司来,一起吃顿团年饭,发一个红包,领一些过年物资。关键是交流思想,畅谈人生,提出期望,勉励他们把握前进的方向。付锡文说:我们的资助只解决了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是精神上的帮助。希望每一个受资助的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里有他人,胸中有祖国!

  至2016年,华银累计资助贫困学子和教育事业650多万元。帮助630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出资30多万元用于“湘潭市华银杯爱心感动莲城模范教师”奖励;出资50多万元给湖南大学等高校作为奖学金;向教学条件差的湘乡翻江镇小学损款10万元;2013年,正当华银大酒店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时,遇姜畲镇金陵小学破旧的教学楼随时倒塌,付锡文知道后,立即拿出200万元资助重建。好几个经理和家人劝付锡文说:我们自己已经很困难了,为什么还要拿那么多钱去建学校?还是先保自己吧。付锡文说:任何事可以等,楼可以缓,教育等不得!

  国难天灾 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2013年4月20日23点,付锡文出差洛阳,忙碌了一天回到宾馆打开电视机:雅安地震!他第一反应:拨通助理陈勇电话:立即组织两台越野车,包括我14人,明天直接飞成都赶到雅安,你们13人歇人不歇车,雅安见!放下电话,赶忙联系机票。刘勇接到指令已是23点10分,当即挑选当兵退伍的员工,一个个紧急通知:刘尧峰、汤佳、刘明利、刘泽龙……这些汉子一个个打的赶到华银宾馆。汤佳住在姜畲,7点刚下班,9点才回到家,11点半睡了,在床上接到通知,半个小时报到。凌晨1点,华银救援队13人全部到达。铁锹、绳子、手电、锯、釜、医药箱、对讲机、简易帐蓬等救援工具齐备,每人一个背袋,一个安全帽,换上迷彩服。都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公司出差,几天就回,都没说实话。吃完一碗热面,日夜兼程,21日晚9点多,与早已等候的付锡文在雅安汇合。开一个短会,布置明天的行动计划,找到路边一个简陋的店歇脚,倒下就一个个烂泥一团。只休息几个小时,凌晨5点,留下两台车到城里采购灾区急需的物资,其余12人,坐摩的进入地震中心龙门乡。眼前,房屋一片片坍塌,到处断垣残壁,受伤的群众,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看到这一切,他们立即动手,为村民抢出屋内的物资,拆除危房碎瓦,临时修缮避难的居所。他们找到村支书,把背袋里的食品,除每人留一天的干粮、饮用水外,全部放在村上,让去分发给缺少食物的灾民。然后挨家挨户进行帮助,死了人的,给几千元慰问金,需要体力活的,一齐动手。山区农户依山而建,村与村相隔很远。余震在不时发生,当准备进入下一个村子时,山坡上的石头不断滚落,面对队员们的犹豫,付锡文坚定地说:我们是来救援的!里面的路难走,说明更需要有人进去帮助。我们分成两人一组吧,一组快速跑过去,下一组再跟上。下午4点,历尽险阻进入下一个村子,一户人家死了两人,剩下两个老人和一个孩子,两天没有吃东西了,付锡文递上慰问金,把自己背包里剩余的饼干和饮用水全部放下,其余11个队员也跟着把仅有的一点食品全部掏出放下,望着震后余生的孩子狼吞虎咽的吃相,他们辛酸而又宽慰地离开继续向前。爬过一座山,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他们连续奔波了10多个小时,一个个既累,又饥肠辘辘。选一个远离山坡的地方,疲惫地开始宿营。打开油布,砍几根树枝作支撑。几户村民闻信赶来,送来门板,棕垫,问吃晚饭了吗?队员们都望着老板,付锡文犹豫了一下,回答:吃了。他知道此时粮食的金贵,和震后村民的不易。但不一会儿,当村民还是知道这12个壮实的汉子还饿着肚子,把村里最后一点粮食和几个土豆煮熬成粥饭分发一人一碗时,他们哭了。这是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晚餐,足以让他们牢记一辈子!他们一边吃,一边流着泪,有的甚至嚎啕起来。是呀,余震仍在发生,道路不通,行囊里和村上都沒有食品,而救援队采购物资的两部车,现在音信全无,谁也无法知道,这种情况,还要坚持多少天呀!

  夜深了,付锡文睡意全无,怕吵醒队员,走到一座小桥边,楚明智跟上。12个人只剩两部手机还一点点余电,打开一部,再次与采购物资的司机联系,无法接通。付锡文忧心忡忡地说:要是……,真对不住他们,他不敢往下想,泪水就出来了。

  第二日天刚亮,华银救援队继续走村串户,帮助灾民捡拾,送上慰问金。走到一户灾民家,一个五六个月大的婴儿没有奶粉了,饿得嗷嗷地哭,付锡文安排两名队员骑摩托车去寻找购买,路遇县长,马上得到解决。十点,失去联系的两部越野车突然出现在跟前,满满地载着灾民急需的食品、饮用水等物资,队员们一阵欢呼。原来路遇塌方,手机没电,两位司机睡在车底下熬过了难忘的一夜。下午,继续走村串户,当晚就地宿营。第三日,各路救援大军纷纷到来。华银救援队悄然离开回潭。

  2014年8月3日晚12点,正准备睡觉的刘尧峰接到董事长付锡文电话:下午云南鲁甸发生7级地震,你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凌晨一点多,包括付锡文在内16个人,三台车,迅速集结,简短的安全常识教育后,整装出发。下了沪昆高速,进入昭通地区,又尽是弯弯绕绕的山路,在一处万丈悬岩边,付锡坐的车,与迎面来的车相擦,“完了!”差点车毁人亡。险路惊魂之后,继续艰难行驶,进入鲁甸县已是深夜,在加油站超市采购好救助灾民的食品,简单地休息几个小时,4日凌晨五点起床前往震区,再迟一点就封路了。离地震中心龙头山镇还有几十公里,路断了,队员们把救援工具和食品塞满背包步行。爬过一座山,兵分两组,一组由刘尧峰带4人为中央电视台栏目组送器材,付锡文率另一组进入村庄救助。路遇一灾民深度受伤,需要尽快送至临时医疗救助站,华银救援队出动4个壮汉,用双手交叉轮流抬至四公里外的医疗点。有一个老奶奶有20多筐花椒,在她心里,那是她最大的家产,为遂老人的心愿,帮她全部背到了几公里外的镇上。震中心最繁重的任务是抬尸。一户人家的儿子和儿媳都外出打工去了,只剩下爷爷、奶奶和16岁的孙女和4岁的孙子。地震发生时,孙子和孙女被埋了,爷爷用双手拼命挖掘,4岁的孙子救活了,16岁的孙女伤势过重死亡,尸体已经摆了两天,爷爷奶奶伤痛之余,希望早日将孙女送至尸源集中点转运出去火化,以慰藉亡者的灵魂。震区烈日当空,温度超过40度,尸体开始腐烂,迎面一股恶臭。他们用刀具砍下两根木料,用带来的绳子织成网状,付锡文打开一瓶白酒洒在女孩的身上,与其他3名队员一声吆喝,迅速上肩,艰难前行。要爬一座大山,走五六公里,肩痛和劳累,还有尸臭味不时飘散。过了一条小溪,刘尧丰完成任务返回时,迅速接住“老板”的扛子,一同体味华银人的博大胸怀。endprint

  天灾国难,处外有付锡文的身影:2005年邵阳遭受突发山洪,他第一时间带领公司员工把一车价值5万多元的大米和食品送到现场;2008年1月冰灾,他带领员工铲雪扫路,汗流浃背;5月汶川地震,他率先捐5万,组织公司员工开展爱心募损,将20万元善款通过希望工程办公室送到灾区;2012年怀化通道侗族村寨发生火灾,他带着员工连夜赶到现场帮助重建,损款7万元;雅安和鲁甸地震共捐款捐物15万多元。

  爱,温暧每一个细节,沐浴充足的阳光,有诗,有远方。

  孝心如炬 众人传递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感恩节,华银召开感恩大会。会议开始,付锡文提上来一个木桶,捧出一盆温水倒在木桶里,端出一把椅子,然后把母亲从后面牵出来扶着坐到椅子上,帮母亲脱下袜子,将双脚放入桶内,轻轻地刮揉。会场内鸦雀无声,只有付锡文为母亲洗脚的水音。这水音,润物细无声,像一阙美妙的乐曲,声声浸润到每一个员工的心田。

  华银创业伊始,就立下三条规矩:第一,赌钱打牌的(集体活动除外),开除;第二,打架斗殴的,开除;第三,不孝敬父母的,开除。说是“开除”,处理时人性化。有一个女工老是与家爷扯皮,部门经理上门做工作,好不了多久又闹矛盾,把家爷的眼睛打伤。这次,公司就不心软了,找她谈次话,告诉她:你这样的行为,不适合在华银工作!给她结清账后,辞退了。

  付锡文认为,百善孝为先,有孝心的人,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有责任的人,才会对自己、对家人、对兄弟姐妹、对社会、对国家,负起你该负的责任。他说:人的身体和发肤来自父母,孝是人们最首要的基本素质,是一个人的道德根本。他常提醒员工:你们中间有人常常给自己买几百元的化装品,可否想到要给父母买几十元的营养品呢?父母生病了,你们是否会以工作忙,孩子拖累,而不去侍奉、照顾呢?当有一天,你想陪父母游名山大川,可已经走不动了,想给他们吃山珍海味,可牙齿已经掉光了,想和父母好好聊聊,可耳朵已经聋了。他告诫员工:我们对父母的关爱,比起父母对我们的疼爱少多了。今后,谁不敬父母,就不算公司合格的员工。又叮嘱: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大孝!

  财务部经理唐劲松父亲去世了,付锡文亲自帮忙料理后事。晚上,他把逝者的亲属全都接到华银大酒店休息,自己带着20多个部门经理,到殡仪馆守灵一个通宵。他说,逝者不仅是唐劲松的父亲,也是我们华银员工的父亲。逝者祖藉宁乡,临终要求落叶归根,火化后,他带着经理团队,一直送到宁乡,陪上山,挖好眼,放下骨灰,填上土,放封鞭炮告慰亡灵,才离开,全当是自己的父亲一样。

  河东店员工欧小菊,老家衡阳,老公是农民,也在湘潭打工。欧小菊的爸爸突然病了,她慌了神,回去照顾父亲就不能上班了,收入就没了,家境会更加困难;不回去照顾父亲情理难容。付锡文知道后,亲自开车去衡阳,把欧小菊的父亲接到湘潭一医院,把她母亲也一块接来照应。欧小菊夫妇既能正常上班,又有时间关照父母了。

  2010年开始,付锡文要求每个华银员工,一年至少给父母写4封信。他说:从十月怀胎到降生,从一日三餐,到四季冷暖更衣,每一点都渗透了父母抚育的心血。成长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回家,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坚实的守护者。现在,我们已体味到了家庭、社会与人生的不易,要真心诚意地和父母沟通,要写出真实感情。他还要求员工无论多忙,每周至少有一次电话问候父母。

  父亲节和母亲节这一天,华银都要组织近百台小车,集合主管以上近百名管理人员,其中租几十辆的士走市内,另外有车的管理人员补五百元油钱走偏远地区,最远的到了涟源,带上员工给父母的信和公司的礼物,把温暖送到每一个员工的父母手上。还要求上门的管理人员拍一段员工家庭状况的视屏:有没有人病了?有哪些困难?员工對父母孝不孝?把平时父母和儿女面对面难于说出口的话拍摄下来,制成集,让员工集体分享。为了这一天,公司预先要忙乎许久许久。这一天,经理们个个早晨三四点钟就出发,晚上回到家,个个疲惫至极。这一天,付锡文整天紧盯着微信群里的动态,每隔三五秒钟叮嘱一句:大家今天的任务就是将自己平安带回家。直到最后一位经理平安回来,他的心才肯放下。

  为了让华银的孝文化向广阔的社会扩散,从2013年开始,他每年从公司拿出百万巨款,进行全市十佳孝悌评选,在已评出的40位华银杯孝悌之星中,有悉心照顾婆婆的儿媳;有久病床前的孝子、孝女和女婿,分布在湘乡市、韶山市、湘潭县、岳塘区、雨湖区的各个角落。华银员工张金亮,婚后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婆婆很时尚,性格强势,两个人的思想观念讲不到一块去。媳妇喜欢辣,婆婆喜欢清淡,每次媳妇把菜炒好婆婆就嘟囔:放这么多辣椒!媳妇冷冷地回答:我喜欢!不顾及婆婆的感受。为许多家事产生争执,婆婆指桑骂槐,媳妇就采取回避办法,不打讲,不做声,有时干脆住在职工宿舍不回去,眼不见,心不烦。董事长做家访发现问题,劝她说:前半生在娘家,后半生在婆家,只要以心相待,没有搞不好的婆媳关系。做晚辈的,要多从自身找原因。通过华银孝文化的感染,张金亮变了,她认识到以前只为自己考虑,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现在回头一想,觉得婆婆也是自己的妈,自己是晚辈,对长辈应该主动去化解矛盾,用心去对待,就主动喊婆婆,与婆婆谈心,检讨自己。她心态一变,就处处细心,婆婆病了,就到医院里精心照料。婆婆的心也是肉长的,从此也把媳妇当自己女儿看,俩人就无话不说,互相关心。张金亮上班了,婆婆就主动接孙子,不要张金亮操心。一家人又和和气气。2014年,张金亮被评为华银杯十佳孝星之一。

  2014年,新建的华银大酒店全面营业,付锡文首先想到的是员工父母,从这一年元月1号起,公司每月给每个员工父母发200元的“孝心福利”。员工父母就说:付总比我们的儿女还好!付锡文听后,要求员工从2015年起,每月也从工资中拿出100元放入“孝心福利”,一共300元,由员工选择这张每月300元的农商银行卡,是由父亲持有,还是母亲持有,也有给公公婆婆的。当时有人建议,公司还在困难中,员工父母的孝心福利可以缓一缓。付锡文说,借钱也不能少这一笔钱,员工是我的家人,员工父母就是我的父母。endprint

  付锡文同样视社会上的老人是自己家的老人。每年重阳节,他都要带着员工去全市10多家敬老院,给老人们送去华银的祝福和礼物。与老人们聊天,帮助打扫房间,清理庭院环境,然后分次接到华银大酒店聚餐。

  铭记历史,尊敬老兵。2015年起,华银对湘潭61位未享受离休待遇的抗战老兵,提供每年1800元的生活补助金,每月安排员工对特困老兵家庭走访慰问,每年十月举行老兵聚会。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关爱,让共和国最后一批英雄老兵,感受到了更多的关爱与温暧。

  《史记》言:父母者,人之本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每个人都要走向生命的黄昏,时间不会回头。让灿烂的晚霞,盛开夕阳枝头。

  心似一盆火温暖无处不在。

  2016年8月23日23时30分,一位中年女士焦急地走进华银KTV河东店,问保安黄星:请问见过这个人吗?女士翻出手机上的照片说:她是我妈,叫刘伏秀,74岁,患有老年痴呆症,今天下午六点多钟走失,从傍黑挨家挨户寻到现在,没找着。我是她女儿,叫张文利。黄星说,你加我微信把你娘的照片发给我吧。张文利在照片后附言:我妈今晚在海关附近走失,身穿花色衣服,红色拖鞋,如有人见到了请收留,万分感谢!黄星第一时间把事情报告了门店经理李鹏程,李马上把图片发至华银经理微信群,在张女士后又加了一段话:麻烦大家动手加到各自的朋友圈,刚才她女儿找到我们华银来了。零点15分,群里有人说:打110吧!零点17分,正准备回家休息的付锡文看到了,马上发:不要打110,我就是!我要15台摩托车,10辆汽车,马上行动!她们既然找到我们华银来了,我们就要把忙帮到底。想一想,假使今晚走失的是我们的妈妈,我们是什么心理。赶快行动起来吧!他马上吩咐身边的楚明智,赶快划分线路。他自己先与一名经理开车去与张女士会合寻找。并吩咐,马路两旁和公園是重点。此时的华银微信群火爆起来。副经理刘泽浓:收到,河西5台摩托车待命!洗涤部经理董果:我还没有睡,马上过来,给我十分钟!陈小超:我就来,给我20分钟!谭昊:我刚到家,马上就来!同时,安排的指令也已发出,各部门经理各就各位。下班途中的许多员工看到微信,掉转摩托车车头,赶来了,短短20分钟,60多台汽车和摩托车,共100多华银人,走在潭城的大街小巷里,不停地把刘伏秀老人和她女儿的留言,发给停在各个路口的的士司机,一场全城搜寻走失老人的行动,悄然在夜幕中展开。

  主厨孔建辉分在九华一带,他带着一个员工在每条主要公路上来来回回地寻找,德公园里,没有一点亮,一个个黑暗的地方都不放过。王军与董果凌晨一点多进入雨湖公园,公园里静得有点发怵,两人各走一边,用手机对讲,一为交流,二为壮胆,一下子就没电了,只好关掉一台手机,省着另一台手机一点点余电与大部队联系。之后接到任务,赶往下摄司湘电公园一带,搜寻了几个大圈,两人都饿了,宵夜摊子上只剩4个煎饼,一人两个,几口吞下。餐饮部美女总监陈鑫,是最早出发的,一个人,来不及加一个伴当。她的任务是芙蓉大道至马家河。责任,驱使她忐忑地走向每一个角落。凌晨一点多的东方红广场很静,有三男一女,没有要找寻的老人。在工商局对门的一个小区公园里,隐隐约约看到木椅上睡着一个人,她怕失去一次机会,小心翼翼地走近、再走近:原来是一个流浪汉仰脸睡在那里,她吓了一大跳。到了罗马大帝歌城,10多辆的士停在路口,她胆子壮了,下车在一个个的哥面前询问、扫二维码加微信,转发刘伏秀老人照片。然后往马家河方向搜寻。寻找!寻找!华银人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和途径。凌晨2点多,一位在罗马大帝加入微信的的哥在二大桥上发现了刘伏秀老人,送到天易派出所。付锡文赶到亲自把老人送回家,他的车后,跟着浩浩荡荡的华银队伍。刘伏秀老人的女儿、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那种失去母亲而又复得的欣喜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说。

  在华银,就如一个家。付锡文与员工之间,像兄弟姐妹。员工时刻会感到来自家的温暖。员工的钱途、前途与幸福,都是老板日夜的牵挂。

  冰心这样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一路撒种,一路开花。嗅着鲜花的芬芳,人生便不觉得孤单。

  上午,女员工刘志华在118包厢做卫生,双膝跪在地下,把瓷片一块块地擦抹。这是华银做卫生的规炬,用心、用力。突然,她拿抹布的右手碰上了一块带尖的瓷片,把大拇指刮出了血。这时,付锡文进包厢试音响,见状,他马上叫人拿来创口贴包扎好,血不流了。刘志华准备继续做卫生,付锡文抢过抹布说:大姐,你休息吧,我来!他毫不犹豫就蹲在了地下,使劲擦、抹,一直把刘志华未做完的卫生做完。

  刘美,女,20岁,住湘乡农村。双抢时节,父母病了,有多亩水田没劳力耕种。付锡文带着上晚班的20多人,清晨四点多钟起床,自带干粮和饮用水,天刚亮赶到田边,帮着插秧扮禾,下午赶回来简短休息一下,继续上班。

  一女收银员夫妻经常扯皮,男的老打她。部门经理上门做工作,好不了几天又打。付锡文赶紧提着礼品进屋,语重心长地跟男的讲道理,说:你如不爱她,离婚可以;如果爱她,就不能打她,不要以为她娘家没人,就欺负她。华银,就是她的娘家!后来和睦了,这对夫妻很感激。

  黄永军,湘潭县乌石乡农民,妈妈在他三岁时离家出走了,爸爸眼睛残疾,不能干活,还有一个80多岁的爷爷。房子被风吹垮,建两间毛坯房住下。由于穷,32岁还是单身。他以前在九华一家私营企业做油漆工,做了好几年,工资一分钱都要不着。来华银做保洁工后,付锡文为他精细规划:一是努力赚钱,叮咛各部门经理,凡有加班的活都叫上他,让他多抓收入,并帮他要回了拖欠的3万多元工资;二是鼓励他内心强大起来,规划三年建起房子,四年找好老婆,钱自己存一点,公司帮一点;三是协助他理财,怕他一个单身汉,用钱无度,每月让他领一部分工资,卡放在公司财务室。现在,黄永军信心满满。付锡文常去看望他爷爷,每次去,他爷爷眼泪双流,千恩万谢。

  2009年7月5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下午一点,华银河东店保安汤光辉接到家里的电话:他才考完大学的儿子与几个同学到涓水游泳,跳下去就没有上来!正在楼上开例会的付锡文知道后,马上停会,带着身强力壮的几十个员工,陆续赶到涓水救人。都只穿一条裤叉,赤脚,跳进水里。水深两米左右,下河救人的还有派出所民警、孩子的亲人、当地村民等,两岸民众成千上万。搜寻到下午五点多,一无所获。长久泡在水里,个个疲倦不堪,当地搜救者感到无望,陆续离开。付锡文说:如果今天捞不上来,尸就会被水冲走,他父母会一辈子都不得安宁。我们华银人继续坚持!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他派人租来两条船,一幅大绳子,挂上钩子,带着大家在出事水域上上下下不停地搜寻。将近八点,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终于找着了孩子,已无生命迹象。几十个华银汉子,来不及上岸加衣服,仍穿着裤叉,光着膀子,用一幅门板把孩子抬着回家。每一双脚,早已被河里的砂粒刮得稀烂,脚板和腿上都是血痕,全无知觉。送孩子回家的路上,有三四公里沙石路,华银的汉子饿着肚子,一路走过,踩下一行行鲜红的血印。华银人,感动着涓水两岸,民众个个翘着大拇指说: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老板!endprint

  河东店两个女员工为一些小事扯皮,记仇,互不答理。晚饭后,经理把两人喊到包厢里谈话。付锡文从福建出差返回途中知道了,不回家,直接到包厢,与经理一起做工作,说,华银的员工都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不能有隔夜仇。从晚上8点到11点多,两个女员工握手言和,他才回家休息。

  2016年10月,经营了13年的华银娱乐城,因河西风光带建设要拆迁了。关门这天,他把70多个员工召集一起开结业大会。一些大龄员工忧心忡忡:店子关了,今天老板会不会找个理由,或说年龄大了,或说技能不行,或说暂时回家休息,不声不响就给辞退了?可会议开始,付锡文第一句话就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华银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员工!一颗心落地了,老员工一个个眼里闪着泪花。

  一年四季常有暴雨、山洪或冰雪天,付锡文总是第一时间督促部门经理,迅速通知每一个员工给家里打个电话,问明情况,该注意些什么。一旦有事,公司马上出动帮助。2013年8月,湖北籍女孩张勤家乡发生泥石流,父母安危未卜。付锡文一方面作好出发救助的准备,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直到报来平安信息,才肯去休息。一个普通的员工,隔省那么远,一个老总,事情那么多,却关心得那么细,没有人不感动。

  2014年一天,营销部一个女工正在上班,突然家里打来电话说,父亲与母亲扯皮,母亲一气跳到塘里了。女工急得哭成泪人。付锡文马上准备亲自开车前往。一会儿,员工家里打来电话说:没事了!不要担心了!但付锡文还是安排部门经理上门慰问,并把女员工带回去,给三天假让她多陪陪母亲。

  每年春節前,公司都开展“情系万家-——华银春风行动”,走乡串户,慰问600户贫困人家,每户一壶油、一袋米,四百元慰问金。付锡文说,贫困户大部分是因病致贫,其中许多是五保户,我们每年去一次是不够的,应该经常去看看,除了物质,再给些精神上的关爱。公司从600贫困户中又选出特困户100户,把名单列出来,分配给各部门,要求经理们带着员工每月、每季都去。餐饮部副主管陈超负责的响塘乡芳石村五保老人吴受田,无儿无女,一个人,残疾,一只手。每次去,带些他需要的东西,帮助做卫生,洗衣服。老人无意中说他没去过韶山,陈超就利用休息日,开车接老人到韶山玩一趟。过年时接老人到家里来吃团年饭。老人高兴地说:你们比我的兄弟还亲。有华银这门亲戚,老人家不再孤独。

  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华银各个门店都设置有环卫工人的爱心歇脚点,有座凳、沙发,有热饭菜的微波灶。冬有热水、暖气,夏有凉风,凉茶。付锡文带着员工,定期上街检拾垃圾,清扫街道,让大家感受环卫工人的辛苦,养成自觉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2014年,出资30万元举办“华银杯最美环卫工人”评选活动,,组织2000多环卫工人分批到韶山观看“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情景剧。激励环卫工人,更加努力建设精美湘潭。

  “爱”字,一撇,三点,一个盖,加友,合起来就是抓住心。华银的爱,把一颗又一颗心抓拢。万众一心,无坚不摧!

  爱在路上循环接力。

  说是一只蝴蝶,扇了一下翅膀,翅膀的微风,吹动了周围的小草,小草轻轻地摆动,变成了旋风,旋风吹动了一片森林,一片森林的摇晃,掀起了巨大的台风,这台风铺天盖地,势不可挡。付锡文的爱,正如蝴蝶的翅膀扇起一股暖流一样,在推动华银的员工,继而唤醒社会广泛的良知,形成一股巨大的、爱的暖流。

  夏天,一位来湘潭吃亲戚生日酒的北京客人,在大厅随意问营销经理颜爱芝,请问:附近有干洗店吗?颜爱芝说:您是不是不想自己洗衣服?我们服务员会给您洗好呀。请问您的生活规律?客人说:一般9点出门,中午回来体息一下,下午又出去办事。颜爱芝说:那您放心好了!从第二天起,颜爱芝待客人出门后,把他的衣服洗好晾在窗口,晚上客人洗澡时,衣服已折好放在床头。北京客人喜欢湘潭的小吃,颜爱芝就今天米粉,明日饺子,后天炒面,什么牛肚、猪尾、豆笋啦,一连10多天,天天换花样。北京客人说,一共多少钱?颜爱芝说:这是酒店免费供给您的。客人离店时,亲友们送的东西箱子装不下,颜爱芝又花120元买来一个包,客人要给钱,颜爱芝说,这也是酒店送的。我问颜爱芝,你花这么多钱在客人身上,公司知道吗?颜爱芝说:不知道,钱自己出。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颜爱芝说:公司对我们员工这么好,员工都自觉维护公司形象。我要做到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做到客人的心里去,让客人永远记住我,通过我,记住酒店,成为准客户,为酒店创造辉煌。她说,北京客人感觉酒店服务太好了,在聚会的那天,一个劲儿宣传华银,还把她叫去,又介绍了好几个客户,又都来公司消费了许多次。

  古历七月的一天晚上9点多,一位参加战友聚会的广州客人,入住酒店不久身体不舒服,打电话给留过名片的营销主管陶红,陶红马上从家里赶来酒店,联系救护车把客人送到中心医院。看病的人很多,等到11点多才打上吊针。病人吊针开始就睡着了,陶红一直陪护在身边,直到凌晨2点多,吊针打完了,客人醒了,问:你怎么还在这里?陶红嫣然一笑,又把客人送回酒店,自己才回家。她上了一天白班,晚上又陪护客人这么久,累得进屋就瘫在沙发上。我问她:这是客房部的事,还有值班的经理,你为什么要这样做?陶红回答:都是公司里的事,公司是员工的家,既然是电话打给了我,我就要担当!

  一天晚上,一位住店的客人在电梯间无意中看到8楼有按摩,就进入康体部,接受61号服务员做肩劳损。客人在做肩劳损按摩的过程中自言自语说:好累!61号服务员就马上主动给他做疲劳消除。客人一会儿又自言自语说饿了,61号服务员轻声说,楼下有一家米粉店。客人点了一下头,表示知道了。可客人万万没想到,61号服务员在为他换水的过程中,就自己掏腰包,很快把米粉端上来了。客人吃着热乎乎的米粉很感动,主动又加做了一个点。第二天客人离店时,打电话给康体部经理表扬61号员工说:在华银,享受到了不一般的特殊服务。并问:她这样做,你们领导知道吗?经理回答:不知道。客人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怎样把她们培训出来的呀?经理说:员工很爱自己的企业,看到机会点,都会主动出击的。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