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农机“状元”刘少林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9799
张长安

  状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①唐代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②比喻在本行业中成绩最好的人。

  在全国各地农机生产行业,被农民称为农机“状元”的,唯有刘少林一人。刘少林现任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豪丰”是该公司生产的所有农机产品的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凡购买使用过“豪丰”牌各种农机的亿万农民朋友,都伸出大拇指,称赞刘少林领导的“豪丰”人,研制的农机质量可靠、技术先进、品种齐全、终身保修、用着得心应手。称他农机“状元”,当之无愧!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赢得口碑,胜过任何广告。

  习总书记接见 人民大会堂领奖

  2017年1月9日上午,北京,晴空万里,阳光灿烂。长安大街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心情愉悦地在天安门广场游览观光。环视四周,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城楼尽收眼底。凡来观光的游客,或情侣或战友、或一家老小、或三五知己,都会挺胸站立,目视前方,在天安门前拍照留念。天安门广场面积之大、视野之开阔,世界第一,四周建筑物高大宏伟,气势磅礴。这里是人们向往的神圣之地,游人如织,熙来攘往,好一派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景象!

  此时,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内,灯火辉煌,坐无虚席。主席台上,十面红旗分列两侧,气氛庄严热烈。上午10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健步走上主席台。在与会者雷鸣般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接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获奖代表颁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讲话……

  此时,接到国务院通知前来开会领奖,坐在台下第一排20号,年近七旬的农民企业家——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林,仍沉浸在半个小时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会前接见获奖者,並同他们一一握手祝贺、合影留念的幸福之中,他左手抚摸着被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握过的右手,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在乡下土生土长的农民,能到人民大会堂开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这是何等的光荣!让他感到自豪的是,由他领导的“豪丰”公司研制生产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装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本人也获得这项技术的二等奖。他是全国九亿农民中,唯一获得这项国家级奖励的农民,这是何等崇高的荣誉!这份荣誉超越梦想,给予他莫大的激励和鼓舞!刘少林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这个国家级大奖来之不易,他倾二十余载心血,破解了我国秸秆还田技术重大难题,它凝结了“豪丰”人的心血、智慧,是“豪丰”人共同努力拼搏的结晶。

  刘少林知道,从奖项申报、到专家组评审、行业评审、再到他本人面对专家评审答辩,评审之严格、竞争之激烈,多次获得过大奖的刘少林从未经历过。然而,真金不怕火炼,是骡子是马不怕牵出来遛遛。况且此产品口碑载道,早已是亿万农民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成为农民争先恐后购买的放心产品。因此,“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装备”,在评奖环节一路遥遥领先,专家评审组一致通过,拔取头筹!

  当晚7点,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颁奖大会新闻后,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沸腾了!员工们都为“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级大奖欣喜若狂,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他们都为有刘少林这样杰出的领路人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夸他是“豪丰”的大功臣!

  成就辉煌 硕果累累

  刘少林在农机制造行业创造了神话。三十四年前,他从三个人、三十元资金、三间破草房起家。当时仅是个会修理架子车、电机、水泵、柴油机,焊接断齿的抓钩、铁叉的修理店,逐步培育发展成现在拥有900名职工;占地500亩,六个厂区、厂房35栋、办公楼三栋、科技大楼一栋、三包服务中心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两栋、新产品展厅一栋、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628台,其中,产品加工安装自动化生产线八条;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利润2.1亿元,新产品产值率高达35%;农机产品19个系列,一百三十多个品种,是农机行业生产品种最多的企业。农机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销售网络覆盖国内一千三百多个市、县。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产值最高、引领中国农机进入精品新时代、最早实施精品工程的知名农机制造企业。把“豪丰”精铸成中国驰名商标,建成以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领军的“河南省现代农业机械装备院士工作站”、“河南豪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农机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或行业十三项产品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他们研发生产的“北方一年两熟区小麦免耕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在2009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刘少林是建国以来,许昌市600万人民中破天荒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人。他给许昌人争光长脸,让许昌人感到自豪。同为许昌人,笔者为农民企业家刘少林获得国家级大奖,惊叹不已。对他既敬佩又好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带领900位“豪丰”人,实现如此辉煌的业绩呢?带着这些问号,我强烈地萌发了采访他、宣传他的念头。

  2017年1月24日(農历腊月二十七)下午,寒风刺骨,雪花飘扬,天气格外的冷,冻得我清水鼻涕向下流。来到“豪丰”公司,我颇费周折地与在外地的刘少林取得联系,我说明来意后,他安排在春节后接受采访。

  2017年2月6日(正月初十)上午,我接到刘少林的电话约请,下午2时,我驾驶二轮电动车,顶风冒雪自市区向20公里外的张潘古镇驰去。

  张潘,乃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受曹操之迎,自洛阳移驾来此建都之地,古城近在咫尺。因当年此处是皇城根儿,曾经人口繁密,民和年丰,旧称汉魏故都。《许昌县志》载:汉献帝的张、潘二妃死后,葬在张潘西门外,张潘因此得名。又载:西为张后塚,东为潘后塚,现遗存有张潘二妃塚。

  一路上,行人稀少,一辆辆运送煤炭、砂石、水泥的重型卡车,从我身旁呼啸着飞驰而过。车轮边缘把撒在路面上的碎石,挤压得像抛出的石弹一样不时地砸到我的身上,砸得腿疼身疼,躲避不及,险象环生。嗖嗖的寒风把我的脸、耳朵刮得刺疼。三十多分钟后,我来到“豪丰”公司设有“院士工作站”的九层办公大楼前。

  一楼大厅内,屹立着一尊三米多高,通身洁白的毛主席挥手的汉白玉雕像,给人一种奋勇前进的力量!

  身材魁梧的刘少林,双目炯炯有神,面露微笑,衣着朴实,显得淳厚和蔼。他站在九楼办公室门前,趋前向我走了几步,热情地伸出右手迎接我。他这只手曾同习近平、李克强、温家宝、张高丽、刘云山、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手紧紧握过。

  “和你握手相当于和党和国家领导人握过手了。”我伸出右手用力和他紧握几下,感到他的手粗壮有力,布有老茧,我笑着说出自己的感受。

  “欢迎欢迎!”他听我这样说,爽朗地哈哈大笑,拉我走进他宽大的办公室。他见我的脸冻得通红,问我是怎么来的?听我说是顶风冒雪骑二轮电动车前来采访,颇受感动,边说辛苦了,边给我斟上已沏好的红茶。

  我端详着他久经风霜的脸上露出和善可亲的神色,接过他递我手中冒着热气,香味扑鼻的热茶,呷了一口,觉得香味醇厚。素昧平生,几句话一交流,因是同龄人,顿觉一见如故,我长他二岁,他称我大哥。他又给我斟上一杯热茶,把他出身农家、经历贫穷、遭受疾病、艰苦求学、受人打击、遭人鄙视、艰苦创业、投身农机事业、为农民服务等件件往事,娓娓道来……

  家贫缺粮慈母坚强

  带领儿女苦渡饥荒

  公元1950年,豫中平原大地,刚解放不久的河南省许昌县张潘镇受益刘村,由于地势低洼,十年九淹,亩产粮食仅几十斤。老百姓一年缺粮十个月,常常吃糠咽菜,食不果腹,生活十分困难。

  据村上老年人传说,这个村原来不叫受益刘,叫刘家洼。不知在哪个朝代,村上有一人在京城做大事,经常接济村上穷苦百姓,使全村受益,加之全村都姓刘,皇上赐村名——受益刘。这个传说一直影响着一个人,他从小立志,长大干出一番事业,让本村和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他是谁呢?

  1950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北风呼啸,寒冷刺骨,受益刘村一所用土坯垒墙,用麦秸笘顶的三间低矮潮湿、墙缝透风的破草房里,一个男婴诞生了。婴儿宏亮的啼哭声飞出门外,被风刮出很远,像是一声接一声地告诉人世间,我来了!我来了!我来了!他出生时家庭贫困,床上没有铺褥子,连一片床单也没有,直接降生到铺在床上的一层麦秸窝里。这个不知人世间苦辣酸甜,更不知迎接他的会是什么生活,挣扎着来到人世间的婴儿,就是日后成长起来,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刘少林。

  此时屋内没有生火,寒气逼人,冷若冰窟。母亲爱怜地把婴儿抱在怀中,用自身体温暖着爱子瘦小的身子。她年纪轻轻,刚生下婴儿体虚无力,非常需要丈夫捧茶端水照料,可此时她已是寡母。刘少林出生前两个月,他的父亲因常年患病,无钱医治,撇下五个未抚养成年的孩子,和怀孕在身的母亲,依依不舍地含爱离世。按乡下风俗说法,新生子女出生前父亲去世,叫暮生儿。家徒四璧的刘家,连买棺木的钱也没有,好心的三舅出钱买下棺木,帮忙把父亲埋葬。父亲的英年早逝,使这个七口之家失去了顶梁柱,生活难上加难。

  此时刚生下婴儿的母亲,看着16岁的大儿、14岁的二女、12岁的三女、8岁的四儿、2岁的五儿,因常年吃糠咽菜,食不果腹,一个个饿得面黄饥瘦,薄皮包骨。再端详怀中的婴儿,心里爱怜而又酸楚地说,我苦命的儿呀,本来咱家就吃不饱饭,又添一口,你爹才“走”(去世),我拿啥养活你呀……能吃饱饭的人家你不去,偏偏生在咱穷家……你投错门了……母亲抱怨儿子不该生在穷家,只是想让他能吃饱饭,说说而已。他没出生前,村上好心人曾劝母亲生下他后,送人抚养。他是母亲经过十月怀胎,从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再穷再苦,也舍不得送人,宁愿娘不吃,也要把几个孩子抚养成人。

  身体瘦弱的母亲人穷志不短,生性坚强有骨气,领着一群嗷嗷待哺的年幼孩子,在没有牲畜,没有犁耙农具的情况下,全家大人小孩齐上阵。拿起原始农具,对几亩薄地用抓钩刨,粪叉剜,铁耙搂的土办法,春种夏管秋收冬藏。风调雨顺好年景,一年两季所收粮食,只能勉强吃五个月。遇到旱涝年,庄稼绝收,一家人只能忍饥挨饿,缺吃少穿,度日艰难。

  每到寒冷的冬天,是一家人最难过的季节。寒冬腊月,飞雪扑门,凛冽刺骨的北风,像狼叫一样呼啸着刮进三间破草房里。全家七口人睡的床上没有铺褥子,身体直接躺在麦秸上,仅有两条破旧薄被,母女四人合盖一条,刘少林弟兄三人合盖一条,偎依蜷曲在一起抱团取暖,度过一个个寒冷难熬的冬夜。冬季天气寒冷,兄弟姐妹从未穿过袜子,光着的双脚常常冻伤。一件衣服老大穿小,老二接着穿,不分男女依次下传,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到最后已看不出衣服本来的原样。他们穿在身上,不合体不合身,几个姐妹,不是必须出门,常躲在家里,怕别人看见笑话。

  全家人为了能吃糠咽菜填饱肚子,托亲戚说合,给外村一家种红薯的农户加工粉条。把他家的红薯拉回来,全家人经过繁重的九道工序,加工提取出淀粉,制做成粉条。每加工一百斤红薯给对方八斤干粉条,赚取剩下的粉渣全家人食用。虽然粉渣已不含淀粉,没有营养价值,但能填饱肚子,比饿着强。母亲和哥哥把红薯拉回家,不管天气多么寒冷,她带着兄妹几人,把手伸进冰冷彻骨的水里,洗净红薯块上的泥土,冰得十指僵硬、生疼,像红萝卜一样通红。

  在一旁玩耍,才几岁的刘少林知道干这种活,能吃上用紅薯粉渣做的圆饼子,也学着母亲和几个哥哥、姐姐的样子,把手伸进冷水中洗红薯。母亲知道这不是幼儿该干的苦活,出于心疼之心不让他洗。可很懂事的刘少林,坚持着要出一份力,双手虽然冻红,仍然不停地继续洗。娘夸他:“‘从小看大,三岁看老。我儿从小爱动手,爱干活,不是吃才,长大有出息,能干成事。”母亲这句话,刘少林牢记心头,几十年一直激励着他干事创业。

  洗净红薯才干完第一道工序,那时没有粉碎机,还要把一块块红薯放在半截缸里,用特制的八寸长月芽儿形的利铲,握紧丁字形木把,上下垂直用力把红薯切成黄豆大小的颗粒。紧接着,全家大人小孩齐上阵,推着又厚又重的红石磨,把切成颗粒的红薯磨成糊状。

  常言说,“好小伙怕推磨。”为啥?你想啊,把一百斤红薯磨成糊状,需要四个人才能推得动的沉重石磨,要不停转圈推一个小时才能磨完。每天磨完一千斤红薯,需要用力推着走一百多华里。幼年时的刘少林,个矮,双手举着才能扶住磨杠,他挤在娘身旁,用力推着石磨转了一圈又一圈。推一天磨,全家人累得腰疼腿酸。但是还不能歇一会儿,要赶快把磨成糊状的红薯,一次次倒入大罗里,加上水,用饭碗一样大的木搋子不停地搋,把含有淀粉的汁液瀝入大缸里沉淀。剩下的才是属于他们的粉渣,饥肠辘辘的几个孩子,等不上母亲把粉渣拍成圆饼放鏊子上焙熟,就忍不住抓起粉渣生吃充饥……

  由于长期吃没有任何养料的粉渣和谷糠,严重缺乏营养,全家人面黄肌瘦,纸一样薄的肉皮包裹着身架,肋骨清晰可见。母亲看着几个儿女个个骨瘦如柴,恨自已没有能力让孩子吃饱饭,暗自垂泪。

  刘少林四岁时因经常吃粉渣掺谷糠做的窝头,致使大便几天排不出来。小肚子如鼓一样膨胀隆起,薄薄的肚皮显出青青的网状血管,双手按着肚皮,痛苦不堪地向下揉搓,以求借助外力排出大便。可这办法徒劳无益,把他憋得大哭大叫。二哥用铁钥匙给他朝外掏,一次、两次,次数一多,肛门受到创伤流血不止,疼得他不让再掏。可憋得实在受不了时,还得用钥匙掏。母亲看着给儿子掏一下,他就尖叫着哭一声,心里比刀扎还要难受……

  刘少林五岁那年秋天,患上了麻疹病,疹子从皮肤里出不来,引起发高烧。一连几天,他浑身无力,半死不活地躺在床上,不睁眼不说话。母亲摸着他的身体觉得烫手,想借钱买药救儿子,但是左邻右舍家家穷,一分钱也借不来。母亲不忍心他这样病死,抱着病儿连夜摸黑走几里路,向亲戚家借来钱。又跑十几里夜路,到一家专治麻疹病的郎中家里买回药,回家煎熬后让刘少林服下,使病情渐渐好转,伟大无私的母亲把濒危的刘少林,从鬼门关救出复生。

  刘少林的母亲虽然没上过一天学,不识字,但她具有中华女性共有的善良美德,意志坚强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子女。刘少林在以后的创业路上,以母亲为榜样,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刻苦求学同学拥戴

  从小立志制造农机

  1957年秋季的一天上午,天高云淡,秋风送爽,黄菊吐蕊,喜鹊欢唱。比同龄孩子长得高出一头的刘少林,穿着一身母亲给他洗得干干净净,缝补得周周正正的单衣,左肩斜挎着一个母亲精心缝制的书包,欢天喜地地朝着他向往已久的学校走去。母亲知道她的小儿子天生聪明,是上学读书的料,不能让他像哥哥、姐姐那样不上学,少吃几口饭也得供他读书。

  刘少林入学以后,牢记母亲叮嘱,认真听讲,勤奋好学。开学第一学期,因学习成绩优秀,遵守学校纪律,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在同学中很有威信。他说出的话,同学们都愿意听,服他管,自幼就显示出他有率领学友的才能,全票通过选他当班长。他在读小学、初中、高中期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优秀的人格逐渐完善形成,具备了别人没有的号召魅力,同学们一致拥戴,年年当班长非他莫属。十几年的求学路,由于豪爽仗义,和同学亲如兄弟,情同手足,为他以后干事创业,众人响应,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转眼间到了1962年,刘少林小学毕业,考上许昌县三中。接到入学通知书,全家人喜笑颜开后又愁容满面——没钱交学费。母亲见儿子天天不时地拿着通知书看,掰着指头计算报到日期,可筹不到学费,暗自着急。懂事的刘少林见母亲双鬓已被几十年艰难生活的冰霜涂上白色,皱纹刻在眼角。他知道家里穷,母亲手里没钱,实在不忍心开口向她要学费。母亲无力给儿子筹措学费,比儿子还着急上火。

  此时,刘少林的大哥为全家人的生计,已去平顶山煤矿挖煤,他接到小弟考上中学要他送钱交学费的信,连忙预支工资带钱回来。当刘少林喜形于色快步去学校报到时,学校却告诉他,因晚来报到几天,录取名额已被备取生使用……无情的现实,如一盆冷水泼到刘少林头上,他看着入学新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十分羡慕。他心灰意冷,闷闷不乐回到家后,独自坐在村头一棵树下,呆呆地望着雄鹰在空中尽情翱翔,怅然若失……

  学校开学不久,刘少林所在的生产队开始收秋、犁地、种小麦。学不能上,工分还要挣。12岁的刘少林放下不能上学的郁闷,投入到秋收秋种大忙之中。那时候,他所在的生产队二百多口人,大牲畜只有三头黄牛,人还吃不饱,哪有精料喂它?黄牛除了吃青草,很少吃料,瘦得皮包骨头,露着高凸的肋巴,卧在地上打它也无力站起。生产队急着用它犁地,它却站不起来,几个壮汉有的拽缰绳,有的拉尾巴,有的用木棍打,在一阵吆喝声中把牛拉起来。谁知三头黄牛刚走到地里,又轰然倒下,任你用鞭打,叫祖奶奶,咋也站不起来。

  “等着给你端吃端喝当祖先敬你吧!”气得队长骂过黄牛,又对社员大声说道,“都回家拿绳,人力拉犁、拉耙、拉耧种小麦!”

  刘少林回家拿来麻绳,和其他社员一样,把麻绳放肩上,一手握紧绳头,头向前伸着像空中飞行的大雁一样,身体前倾,双腿一前一后用力后蹬,拉犁拉耙平整过土地,又人力拉耧耩麦。繁重的体力劳动,把社员们累得精疲力尽,坐下歇一会儿都像黄牛一样不想站起来。

  12岁的刘少林体验着农活的繁重,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他看着流传几百年,在农村一直使用的三条腿木耧的简易结构,心中暗想,七个人拉一趟才种下三垄麦,如果把耧做成六条腿,拉一趟不就事半功倍,多耩三垄麦吗?照这样计算,原本用十天种完麦,因提高了劳动效率,五天就可以种完……又一想,七个人拉一张耧,得费很大力气才能拉得动。拉六条腿耧怕要用14个人才能拉得动,这样算並没有节省劳力,功效分摊开还是一样,不行不行……用六条腿耧耩麦,得用“东方红”拖拉机才能拉得动。拖拉机只是在电影里见过,大农场才有,一般穷生产队用上拖拉机要十几年、二十年以后才能实现。虽然只是云天雾地的想想,但刘少林的心里有了制造高效率农机的朦胧念头。

  种完小麦,刘少林求知上学的梦想依然存在。托熟人介绍,他去张潘小学插班继续复读小学六年级。在这里他认识了大学刚毕业,任六年级班主任的王顺兴老师。在他的谆谆教导下,刘少林明白了知识能改变人生的命运,勤奋是立身之本,智慧和毅力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贫困吃苦能锻练人的坚强意志。

  刘少林在张潘小学一年的学习中,虽然天天仍吃黑窝窝,用开水当稀饭,但他学习特别努力。他知道困难是暂时的,要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努力学习多掌握知识,以后才能有所作为。在他的一篇名叫《我的理想》的作文里,这样写道:“我家世代种地,家人每日在田间,面向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累弯了腰,晒脱了皮,仅仅换来微薄的收入。将来我要制造出从种到收的各种农业机械,用机械耕作、用机械播種、用机械管理、用机械收获脱粒。辛苦的农民再也不使用牛犁耙地,免去用人拉耧,那样种地多省力呀……”

  这篇作文让他的老师王顺兴记了几十年,当刘少林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并被广大农民称为农机“状元”时,他激动得逢人就说:“刘少林12岁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为有他这样取得辉煌成就的学生,感到自豪、骄傲!”

  1963年秋,刘少林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再次考入许昌县第三中学。他瘦高的身材,穿一身不太合体,违背时令的衣服,冬季依然不穿袜子,光脚穿鞋。虽然衣服破旧,但总是朝气蓬勃,昂扬向上。

  刘少林每天上课时,认真听讲,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一丝不苟完成作业。别人去看电影,他坐在教室小柴油灯下钻研难题,反复思考,多遍演算求证,直到彻底解开。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佩服,老师表扬。

  每星期日下午,刘少林照例背到学校够吃一星期的干粮——生红薯和红薯干面。红薯放宿舍,红薯干面交学生伙房换成面票。每顿饭前,把够一人吃的红薯,装在写有他名子的线兜里,交伙房加工蒸熟。开饭时取出自己的红薯,再拿面票换窝头,买一份清水煮萝卜菜食用。

  刘少林上学期间,视同学如亲弟兄,谁没饭票,他总是伸手相帮。一次,一个同学在课外活动时,不小心扭伤脚,他背起同学到卫生院治疗,平时舍不得吃一份五分钱的豆腐菜,却舍得掏出身上仅有的一元钱,替他交医药费。还有一次,一个叫陈松记的同学胃疼难忍,刘少林背起他去几里远的医院给他治疗。他伸手相帮同学的美德,一次次感动着大家,都佩服地说:“我们班长待同学亲如兄弟,一辈子也忘不了他!”他的美德影响着大家,他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大家,都乐意和他交往,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班主任万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我敢预言,刘少林人格出众,以后肯定大有作为!”

  校办工厂学习技术

  维修农机小试锋芒

  1971年春季,刘少林所在的高中建校办工厂,组织师生搞勤工俭学,由教物理的董老师主办。校领导根据刘少林学习成绩优秀,在同学中威信高,有连续当班长的经历,实干能力强,点名由刘少林全面负责校办工厂。董老师和刘少林商量,针对当时农村已开始使用电动机、水泵、柴油机等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故障,急需有人修理的现状。挑选出七位肯动脑,善钻研的同学,共同对这些农机拆卸、组装,学习电动机线圈的缠绕、灌漆、烤漆各道工序,知道每个零件的具体功能。

  俗话说,“艺不压身。”刘少林牢记这句话,不怕脏累,认真学习钻研技术,对“车、铣、磨、刨、钳”各工种技术用心去学。他心灵手巧,一学就懂,一看就会,对修理技术渐臻纯熟,成为修理电动机、水泵、柴油机的高手。

  刘少林出身农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辛苦,对农民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知道农民指望这些农机抽水浇地、脱粒碾场。凡农民送来的带病机器,不论时间有多晚,他宁愿饿肚子不吃饭,也要一鼓作气修好。别人修不好的农机,经他修理后起死回生,农民都夸他是年轻专家。

  那年夏天大旱,刘少林家所在生产队的一台正浇地的柴油机出了毛病,趴下不会动。队长心急如焚,拿着好烟跑几里路,请来远近闻名的修柴油机高手张师傅。他根据经验,把柴油机零件拆开逐个查找病因,自认为排除故障后又一一装上。

  队长盼他手到病除,为他点燃一支香烟,讨好地塞他嘴里。

  张师傅张嘴衔着香烟用力吸了一口,吐出烟雾,满有把握地说:“发动吧,一摇就着。”

  队长急着发动柴油机浇地,拿起摇把快速发动,转速达到时,一放减压,机器依然不能转圈。

  张师傅把香烟屁股扔下用脚一踩,拿起摇把快速摇了十几圈,一放减压,机器“吞吞吞”响了几声,仍然不会动弹。他凝眉思索了一阵,又把零部件逐个拆下,一一用油清洗干净,装上后再次发动,结果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整整折腾了一下午,也没有找到病因所在,面对拆开摆放了一地的零件,无可奈何地说:“我的本事用尽了,另请高明吧。”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给你安置的酒不喝了?给你烟,吸着再走……”愁眉不展的队长,望着张师傅的背影,再看看躺在地上一堆不会说话的零件,又见日头快下山,着急冒火的蹲在路边,自言自语,这可咋办吧?

  这时,从学校回家的刘少林,见路旁地上摆了一堆柴油机零件,问队长:“柴油机坏了?”

  “张师傅修了半天,也没修好。”队长斜眼看他一下,不屑一顾地说,“你一个学生,问问也是白搭,走吧走吧,我心里烦着呢……”

  “别急,让我看看毛病出在哪儿?”刘少林蹲下拣起油乎乎的零件,一个个细心观察,用心琢磨,终于发现问题是大轴上稳定飞轮的销钉外窜挡住了油嘴,无法进油当然发动不起来。他排除故障后,一一用油布擦洗干净,按先后顺序装上拧紧。拿起摇把,只摇了六下,一放减压,随着一股黑烟一冒,“突突突……”有病柴油机起死回生,又欢快地运转起来。

  “你比张师傅都强,真让我对你刮目相看,啥时学会这一手?”队长吃惊地打量着刘少林这个毛头小伙,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少林高中毕业后,张潘公社机械厂早就听说刘少林是个人才,把他招进厂当工人。由于刘少林表现突出,被大伙推举为厂长。几年中,他进一步学会掌握了全面的维修农机技术。正当他准备大干一番时,公社机械厂解体了,刘少林只好回家继续种地。

  创业开店为农民服务

  崭露头角省报宣传

  1983年春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各地。党的各项好政策鼓舞着全国人民,人人怀着致富梦奔向小康。刘少林这个决心为农民服务一生的高中毕业生,有文化有远大志向。他看到农村分田到户,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农民与日俱增,觉得农机修理市场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本身就对农机修理十分钟爱的刘少林,积极筹划,邀朋约友,于当年3月组建了三人团队,用借来的30元钱作为流动资金,在人流较多的张潘镇一条大街上,租赁原建筑队三间临街库房,办起了“便民农机维修店”。

  招牌一挂出,吸引着农民前来修理坏架子车、坏三轮车,手中掂着需要焊接断齿掉齿的抓钩、粪叉。刘少林三人整天忙得连饭都吃不嘴里,从清早到傍晚双手不闲,一一为用户精心修理好。由于说话和气,随来随修,立等可取,技术过硬,收费低于其他维修店,嬴得了用户的好评。经用户回去“肉广播”(宣传)一传十,十传百,口碑载道,来店修理农机的农民越来越多。

  刘少林和合作者商议,为了以后能修理更多更大的农机,仅靠钢锯、扳手、钳子不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赶快增添设备。三人意见统一后,分头借来钱购买破旧简易车床一台、台式钻床一台,借来立式电焊机一台、钳工工作台一张、三斗桌一张,自己动手做货架、柜台等必须用品,各种小件工具从各自家中带来。

  凭着刘少林三人对维修农机具的精湛技术,和对顾客的热情周到服务,他们在当地16家农机维修店的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脱颖而出。大量的顾客中有本地人,还有鄢陵县、临颖县的顾客慕名而来。每天生意红火,业务维修范围逐渐扩大,维修有故障的电动机、水泵、柴油机,手到病除。各种小件农具更是不在话下。对拖拉机驾驶室、拖斗的制作也开始涉足。刘少林看到维修活多人手不够,决定招兵买马,于1983年9月招进七名学员。

  维修店生意日益红火,受到了邻近的公社农机管理站、农机供应门市部负责人的注意,便向他们的上级反映。许昌县农机局的领导闻讯前来维修店考察,果然名不虚传。局领导征得刘少林的同意,决定让维修店搬进农机管理站,使张潘在全县率先形成“管、供、修”三位一体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方便农民。此模式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全省推广,《河南日报》曾专题宣传。

  涌泉相报滴水恩

  扶危济困献爱心

  刘少林的维修店刚起步时,常因资金不足,出现困难,银行怕他无力归还,不愿向他贷款。有一次购料差400元,一时借不来,他在街头苦思冥想找谁能借到钱。

  正发愁时,附近村庄的熟人王炳俊路过,见刘少林一脸愁容,询问为啥愁眉苦脸?当他听刘少林说缺钱购料后,十分慷慨地说:“你稍等一下,我回家给你拿钱。”不大一会儿,他把拿来的400元递给刘少林,解了燃眉之急。

  刘少林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把王炳俊慷慨解囊,滴水之恩牢記心头,遇到机会涌泉相报。后来工厂发展扩大,刘少林主动把王炳俊三个务农的儿子都安排进厂当工人,並因才使用,委以重任,现在都培养成技术骨干。

  1978年春天,刘少林已生育几个孩子,急需盖房居住。农村盖房,扎房基、上梁、叠脊都得管工人饭。可他家缺粮,向邻村王玉安借来了200斤小麦,这才把三间房盖起来。刘少林牢记在心永不忘记,几十年来他把王玉安当成同胞兄弟对待,逢年过节总是带上厚礼去他家看望。节日他在外地时,委托办公室人员代他前去送礼。王玉安的母亲去世,刘少林前往他家跪到灵前祭奠。

  2012年春的一天中午,厂门口站着一个50多岁的陌生人,对门卫说进厂找刘少林,门卫不认识他不让进厂。恰在这时,刘少林的儿子在门口遇上。刘少林的儿子问过来人姓名后,脑海里浮现出平时父亲给他说过的恩人姓名,他略一思索,脱口而出:“您是五女店乡小王砦的陈叔叔吧?我爸不断向我提起您,他说你俩是初中同学,上初三那年,他交不起学费,你替他交了10元学费。他一直记在心里,要我报恩。走,快进去见我爸。”那人来找刘少林,想让小儿子进厂上班挣钱养家。刘少林满口答应,中午盛情招待。

  农村青年范二涛,父母因病先后去世,三间破草房在暴雨中倒塌,因无力修缮,借住在村办公室。刘少林闻讯后,主动找到范二涛,让他到工厂上班挣钱自立。1995年,范二涛到了结婚年龄,村上有人给他介绍对象,皆因没住房而告吹。刘少林得知情况后,为范二涛出资买来建筑材料,又找来建筑队给他盖起三间住房。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盖起住房不久,范二涛喜结良缘,一年后生子,现在一家三口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提起此事,范二涛眼含热泪,激动地说:“是刘大伯给我成了家,俺世世代代忘不了他的恩情,我要加倍工作报答他。”

  1991年,全厂职工体检时,来厂上班前就患肝病的王根铭查出肝病很重。刘少林知道后,马上安排他到郑州住院治疗。治疗期间他亲自到医院探望,又给他6000元现金,让他安心治病。王根铭感动地流着泪说:“刘大伯,我病好后回厂一定好好干,报答您对我的深情厚意。”

  1994年春节前,职工苗山全家因没粮吃几乎断顿,想向邻居借粮又不好意思张口。刘少林见他愁眉苦脸,了解到他的困难后,说:“你咋自己扛着不告诉我?咱厂的职工都是我的亲人,你言一声,我会让你饿肚子吗……以后有啥困难找我。”刘少林写了一张纸条,让他去张潘面粉厂领他存的面粉。一连三年春节,刘少林总是给他一袋面粉,让他蒸白馍包饺子。

  刘少林对在岗职工关怀备至,对退休职工也牵挂心头。每年春节前,他都备足礼品派人上门代他慰问,了解对方生活、身体现状、有无困难需要帮扶?八十多岁的退休职工韩黑丑感动得热泪盈眶,动情地说:“我上班时没做多大贡献,可少林年年想着我,他是个大好人呀!”

  2003年春天,刘少林听说职工孙明超母亲有病,从外地出差回来,不进厂门,带着礼品先到他家看望老人。几十年来,凡厂里的职工,不论谁家老人有病,他不论多忙也要挤出时间前去看望慰问。他的高尚品德,感动着每个职工全家几代人。

  2012年9月9日,刘少林宴请工厂附近两个村庄60岁以上的老人过重阳节。席间刘少林逐一给老人敬酒,毕恭毕敬施拱手礼,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乐得老人们开怀畅笑。散席分别时,又每人赠送一套保暖衣。

  刘少林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六左右,购买大米、白面、食用油,还带着现金,去看望张潘镇两个敬老院的百十位老人,把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夸刘少林干出了大事,让他们从中受益。

  每年春节前,刘少林亲自带队,带礼品、现金,去慰问张三村的烈军属、困难户。每年还拿出一定资金帮助贫困学生上大学,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刘少林给工厂附近的古城村(汉献帝皇宫遗址)、孟庄村捐建文化活动室,每年给两个村各捐助五万元,活跃乡亲们的文化生活。

  几十年来,刘少林坚守着“施人慎勿念,受施切勿忘”、“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别人有难,出手相帮、尊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他高尚的品德、独特的人格魅力,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吸引着四面八方众多追随者跟着他干事创业。

  攻艰克难抓机遇

  维修站升格农机厂

  1985年春,随着全国交通道路大发展,张潘到许昌的乡间砖渣、炉渣路升级为柏油路后,不少农民看准商机,纷纷购买机动三轮车拉人载客。善抓商机的刘少林,了解到张潘周围几十个村庄已有百十个农民购买。三轮车经过使用,就会出故障,出故障就需要维修。他紧随跟上,带领工人掌握机动三轮车的工作原理,学习经常出现故障的差速器的维修技术。打铁需要自身硬,经过一段钻研学习,掌握了常出故障的原因和修理技术。对带病来修的三轮车,依然是手到病除,並告诉他们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减少出故障的次数。

  用户见刘少林不图挣钱,而是跟他们一心,指导如何少出故障,让他们省钱,很受感动。经他们自发地张口用“肉广播”宣传,周边几个县的机动三轮车车主都来这里维修。这期间有的车主为不让雨天行驶时客人淋雨,要求安装车厢、车顶篷。刘少林有求必应,一一给予满足,加工安装上既安全结实,又外观好看的车厢、车顶篷。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他好,他对你也好,用户纷纷称赞:“刘少林领导的维修站,技术过硬,服务周到,和用户一条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有关部门见刘少林为农民排忧解难,有力地支援了当地农业发展,受到农民的夸奖。以后遇到机会,支持他们更上一层楼。机会终于来了!

  1985年4月的一天,经许昌县农机局推荐,许昌市农机监理所的李所长,带着两种给拖拉机配用的灭火器样品,来维修站找到刘少林。要他们试制拖拉机使用的灭火器,要求一周内画出草图,交监理所审查,两周内制出10套样品交付检验,如合格,将要批量生产。

  从未接触过灭火器制造技术的刘少林,对送上门的试制任务决不放过。虽然时间紧,新领域未曾涉足,但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遇,是迈大步踏上新征程的开始。宁愿使死牛,不让打住车。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时年35岁的他,一拍胸膛,信心十足,掷地有声地说:“保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刘少林接到任务后,把15个工人分成制图、购料、生产三个攻关小组。在没有绘图工具,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刘少林凭着在上高中期间,已掌握的扎实的数学功底,加之个人的坚强毅力,经过通宵达旦五天奋战,图纸画出一张又一张,经过反复修改完善,终于画出完整的图纸。又依照图纸所标各个部位的规格要求,在十天内赶制出10套实物样品,送交许昌市农机监理所,经过试验完全符合要求。

  李所长高兴地说:“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农机维修站,在短期内能把灭火器做得这么好。”当场给刘少林下达生产150套灭火器的任务。他们按期如数完成任务后,赢得了市农机局领导的好评。

  当年10月,许昌市农机监理所又给刘少林下达生产1000套灭火器的任务,加之相邻扶沟、临颖两个县农机站订货800套,共计1800套灭火器,按时在年底如数完成。

  由于刘少林带领的农机维修店,讲信用保质量,取得了政府主管部门的信任。使之成为生产灭火器的定点生产单位,连续生产五年,产品越做越精,享誉全省。

  1986年2月,许昌县农业机械管理局领导,根据刘少林个人的坚强毅力和组织能力,知道他是个能干成大事的人,把他带领的维修店,更名为许昌县农机局农机服务站。并且安排他们研制2BX-3型畜力播种机,给刘少林锻练机会,扶上马送一程。

  按农机服务站当时的技术水平、设备状况,均不具备研制生产播种机的能力。可刘少林向十几个同伴坚定有力地说:“研制播种机是我们正式涉足农机制造的新起点,由单纯修理到研发制造,我们盼望已久走向正规的机会来到了!事在人为,还是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技术低、设备差是次要的,只要我们统一思想,树立信心,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抓住这个机遇,就一定能成功!”

  刘少林坚强有力,掷地有声的话,像春雷一样震撼着大伙的心。刘少林是他们的主心骨、领路人,往日干一样成一样,听他的话没错,一个个劲头鼓得十足。

  刘少林说干就干,他和五人技术攻关小组成员,端详著农村使用了几百年的旧式三条腿木耧,评价它的可取之处和不足;第二天他从河南机械设计研究院买回一套三行畜力播种机图纸,连续奋战几个昼夜,对图纸所标各个部件的功能逐一分析讨论,为满足农民的使用要求,进一步完善功能,大胆地重新设计。①把入土性能差,入土不利,易聚土的靴式开沟器,改进为用途更广泛的剪铲式开沟器;②把工艺复杂、用料多、成本高的框架式扶手,改为两单臂加一横梁结构;③为使操作时更牢稳,改单引环为双牵引环。改制方案确定后,立即投入生产。

  画出图纸不容易,把图纸制成实物更不容易。生产中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是缺少制造设备。刘少林不等不靠,没设备创造条件也要实现。他带领大家采取笨办法,用人力对金属原材料锯割、气割、抡大锤下料。遇到扁长孔,两头先钻圆孔,对剩余部分气割,然后按规格要求用锉刀锉平。对开沟铲的加工,先划线气割下料,再砂轮修磨、虎钳折弯、大炉焙烧、抡大锤成型、小锤修库,八道工序才能完成。

  刘少林身为站长,身先士卒,带领14名工人,创造了罕见的攻艰克难奇迹。为按时制造出10台样机,刘少林晚上在车间和工人一起抡锤下料,带头实干。白天外出购料时,晴天头戴一顶破草帽,雨天身披一件草编蓑衣,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往来于市农机零件供应市场、钢材市场购料;到市、县政府职能部门协调、请示工作;中午饿了,在街头买个烧饼充饥,喝点白开水就算一顿饭,困了躺在树荫下闭一会儿双眼。在大伙的共同努力下,10台畜力播种样机按时生产出来。经过田间操作试验,效果很好。既能播种玉米、大豆、小麦、芝麻,又能播种籽粒小的谷子,且下种均匀入土分散,不会密播出现疙瘩苗,每亩节约种籽3-5斤,能增产20%。1988年顺利通过市级鉴定。评语是:“综合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喜讯报告到许昌县人民政府,主抓农业的张副县长,带领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技术员一行三十多人来到张潘农机服务站。经在农田观看实地操作,包括围观的农民,都对播种机的性能给予称赞。张副县长为一个小小农机服务站,能克服困难生产出在当时比较先进的播种机,给予表扬。当场表态:“在全县大力宣传推广使用,号召已分田的农民购买。”刚过三天,许昌县政府通知刘少林:立即生产1000台播种机,为提高农民购买的积极性,每购一台,县财政补贴45元。此通知一公布,当年出现了生产、销售1300台的喜人局面。

  刘少林受此鼓舞,放眼全国平原地区,首先考虑到河南省是产小麦大省,邻近的河北、山东、安徽等产小麦省份的购买数量巨大。胸中已勾画出借此东风,发展壮大农机事业的蓝图。在参加河南省农机局在偃师县举办的农机展示、演示会上,他们生产的2000台播种机受人青睐,全部销售一空,这个产品成了他们当时的支柱产业。因人员的增加,设备的扩充,农机服务站升格更名为许昌县农机厂。

  刘少林回顾此段经历时,双目炯炯,激情满怀地说:“就是这10台畜力播种机,它开启了我们制造农机的大门,成了以后“豪丰”发展壮大的基石。”从此,刘少林掌门的许昌县农机厂,专门从事农机的研发制造。厂区扩充至六亩、工人扩大到36人、购进80吨冲压机四台、车床三台、钻床七台、电焊机四台,从技术到设备、到场地,具备了生产农机制造的能力。刘少林甩开膀子大干快上的时机来到了!

  踏上农机研制路

  勤俭办厂迈大步

  随着农民掀起进城务工高潮,农村青壮年远离家乡生活在城市,农村出现了土地撂荒现象。对故土难舍,愿意在家乡种地的种田大户应运而生,一家一户的零星地块集中到他们之手。手中有三五百亩,或更多土地的种田大户大有人在。农田连成大块,适应效率高的机耕、机种、机收。还有一些农户本身有四轮拖拉机,他们在播种季节,除满足自己种地、亲戚朋友需要外,还四处给农民耕地挣钱。购买大中型拖拉机种地,或搞运输的农户日益增多,和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购买力旺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思想敏锐,头脑灵活的刘少林看到这些现象,经过向种田大户及有拖拉机的农户,座谈摸底,调查研究,了解到他们对高效率农机具的迫切需求。他综合分析,审时度势,决定研制以拖拉机为动力,工作效率更高的农业机械,为农民服务。从哪里入手呢?他想起少年时在生产队拉耧种麦的情景,那时曾想过把三条腿老式木耧改为六条腿木耧,效率可提高一倍。可那时没有拖拉机,人少拉不动,人多划不来,想想便放弃了。现在哪一个种田大户手中,都拥有五六台大中小型拖拉机,动力不成问题,自己也有了研制能力,圆少年时实现农机梦的机会到来了。

  1988年冬天,刘少林组织工人生产其它农机的同时,带领三个技术骨干,开始研制六行播种机。当时虽然升格为厂,但基础条件较差,没有专业绘图人员,连绘图所必备的图版、丁字尺都没有。信心十足的刘少林,为了在安静的环境下完成图纸绘制,在许昌小火车站旅店租了一间客房,作为绘图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场地。他和几个技术员夜晚绘成草图,白天到许昌市电机厂技术科,利用他们的绘图工具绘制成图样,然后到许昌市农业局请技术员审改、定稿。

  因前边有了生产三行播种机的实践经验,加之添置了一些生产设备,全厂工人齐心协力,于1989年6月6日生产出第一台2Βj-6型精少量播种机。通过在田间播种试验,它的高效率、宽播幅、精播量、方便操作等多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現场观看并亲手操作的几百农民拍手鼓掌叫好,感谢刘少林带领的工厂制造出这么好的播种机,很多农民当场争先恐后定购。成功的喜悦挂在刘少林及其工人的脸上,大家在田野欢呼雀跃。当年种麦前生产的120台六行播种机,在十天内抢购一空。

  一农民买回使用几天后,来厂找刘少林反映:“六行播种机播种量可调大小,籽粒入土落地均匀,工作效率高,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可就是排种轴容易弯,致使排种量忽多忽少。能否改进一下?”刘少林听后,为自己设计时考虑不周,给农民使用带来的不便,内心深感愧疚,连连向用户深表歉意。当即带一个技术员随他到田间实地查看。经检查发现支撑种籽箱的支架,采用的是和三行播种机种籽箱相同的支撑结构,排种轴在种籽箱支架上缺少支撑点。导致在田间播种时,只要地面略有不平,链条就会把排种轴拉弯。对制造农机经验丰富的刘少林观察了一阵子,脑海里形成了解决方案:只要在种籽箱支架上增加一根支撑点,就能弥补这一缺陷。

  刘少林当场给这个用户解决问题后,回厂召集全体工人开会。他愧痛地说:“虽然我们销售了120台六行播种机,取得了成绩,可这些播种机天生不足,给农民使用造成了不便。用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的上帝,我们售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自堵生路。出现这一问题主要责任在我,是我带领的设计组图省事,沿着三行播种机的思路设计出如此低劣的产品,我向大家做深刻检讨,吸取教训,类似错误永不再犯!”他严肃的环视着已有同感的工人,又说,“对产品终身负责的承诺,我们要立即兑现。从现在开始停产三天,三人一组分片包村,对每一台播种机采取补救措施。用实际行动,换回农民对我们的信任。”

  第二天早上,电闪雷鸣,天下大雨。36名工人和刘少林一样没有迟疑,或身披雨衣或手撑雨伞,携带工具、配件,冒雨向120家农户赶去。经过三天的工作,给每一台播种机的种籽箱下边,安装上一根支架,结实稳固,用户十分满意。用户见刘少林穿着湿漉漉的衣服,边致歉边加装支架,很受感动。夸他们说话算数,对产品终身负责,值得信赖。

  刘少林在临颍县窝城乡许庄村,给一家用户安装支架时,了解到这家用户买了一台50马力东方红拖拉机、一台六行播种机、还想再买一台他们厂生产的灭茬旋耕机,准备种麦时大干一场,对土地先旋耕,后播种,一条龙为其他农户服务。刘少林看到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迫切需求,信心大增。他想起了毛主席曾经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认识到自己从事的农机行业,是给农民实现农业机械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一幅幅广阔的农机市场前景在他眼前出现,给他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刘少林带领职工艰苦创业勤俭办厂,率先垂范为大家做出榜样。他出差在外能省就省,从不多花一分钱。他和司机每次到郑州购料,出发前先把他那辆破自行车装在工具车上。到郑州后,刘少林不坐公共汽车,骑着破自行车到各经销点购料,当天办完事当天返回。如没办完,晚上躺在驾驶室过夜。他说,这样做既节约了时间,又省去住旅馆的费用。

  因工作关系,刘少林经常到周口市农机推广站洽谈业务。谈过业务后,他不顾一天的疲劳和饥饿,返厂途中在路旁买个烧饼充饥,连夜赶回工厂,不耽误第二天工作。

  职工们都知道刘少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夜晚从没睡过囫囵觉。只要不出差在外过夜,每晚他都到车间看望上夜班的职工,上前微笑着道一声辛苦。他亲切的问候,暖了职工的心,使他们工作起来干劲十足。刘少林夜以继日出现在工人面前,都说他像个机器人,日夜连轴转都不知疲倦,不知从哪儿来的那么大劲。

  1995年5月的一天,刘少林正在车间查看生产情况,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转,体力不支,一下子晕倒在车间地上。工人们吓坏了,眼里噙着泪水把他送进医院,医生诊断后,立即输液治疗。他刚清醒过来,接到鹤壁市农机推广站站长打来电话,告诉他,旋耕机在当地销售火爆,产品供不应求,要他赶快送去10台旋耕机救急,另有其它业务商谈。刘少林听到令人振奋的消息,忘了自己是个正在治疗的病人,瞬间变成健康人。对医生说,我回来再输液,拔掉针头,走出医院,安排装车送货。当天他支撑着病体,随汽车颠簸三百多公里把货送去,还签了一份可观的销货合同。

  一种新型的农机问世后,要在使用中不断发现存在的缺陷,经过改进,不断完善,直至定型。刘少林对第一代六行播种机,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刚入学一样,经常向老师了解“儿子”表现如何。经过对用户“老师”麦播期间使用时的跟踪了解,发现地轮焊合工装需要革新改进,利用车床上更换的卡盘,成功地制造出全新的地轮焊合工装。使地轮的径向跳动量、轴向跳动量大幅度减少。由于对六行播种机再次实施了革新,不仅使播种量达到了精准,第二代六行播种机的播量调节装置,还获得国家专利。

  又经过三年的创新改进,六行精少量播种机受到了全国各地农机管理、推广部门的好评。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国家机械检测中心来厂检测鉴定,给予的评语是:“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项成果,1997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六行播种机功能齐全,用着得心应手,各地慕名来厂购买的用户络绎不绝,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六行播种机,打开了一个小厂迈进农业机械制造的大门。

  1993年,在国内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农机具制造行业大部分由兴盛走向衰退,河南省近十家与该厂实力不差上下的企业相继破产。而刘少林率领的工厂却在逆境中异军突起,实现了年销售三行畜力播种机8000台、六行播种机4500台、单行追肥播种机2200台、秸秆粉碎旋耕机30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骄人业绩。

  征地招工扩厂房

  加速培训搞科研

  1994年,在全厂生产、销售、利润喜人的情况下,目光远大的刘少林不满足现有业绩,不满足小打小闹小富即安,他要更上一层楼,求得大发展。他清醒地意识到,一个企业能否继续发展,人是决定的因素,他要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大功夫,培养建立一支技术过硬,攻艰克难战斗力强的团队。

  1994年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刘少林主持招工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通过文化素质考试,招收了一批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新工人。刘少林看着这批年轻力壮,朝气蓬勃的工人,期望他们以后成为工厂的主力军。为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技术水平,专门成立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每天坚持学习两个小时,由劉少林和其他老工人授课。为加深工人记忆,每月考试一次,测评应知应会,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刘少林授课时说:“咱们不仅是一个工厂,还是一所学校,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提高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掌握尖端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发展壮大。”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新工人一上岗都能单独操作,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了工厂的中坚力量。为弥补工厂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在原有技术员中,挑选五人到外厂学习铸造、热处理技术。他们学成归来后,建立铸造车间和热处理车间,满足了农机生产需要。

  随着农村分田到户,农民对土地施肥,由原来大量靠用庄稼秸秆沤制的农家肥,改为施含氮磷钾的复合肥,既省事产量又高,秸秆成了废弃物扔在田间地头,堆积如山,影响耕种。每到麦后种秋和秋收种麦季节,农民把秸秆在地头点燃烧掉。一时间各地大火熊熊,火烧连营,烟雾弥漫,浓烟长时间笼罩高速公路,使司机看不清前方道路,各地时常出现汽车追尾,百十辆汽车连环相撞的恶性交通事故。既污染环境,又浪费秸秆资源,还造成火灾,出现烧死人烧伤人的人间悲剧。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刘少林,看到这些现象,心里十分着急。他设想,如果能将秸秆用机械粉碎直接返还农田,既能当肥料进入土壤增加肥力,又能改善因多年施化肥而出现的土壤板结现状。农民最讲究经济实惠,一旦有了秸秆粉碎机,把秸秆埋入土壤变成肥料,减少购买化肥的钱,何乐而不为?你让他再烧秸秆,他还不愿意呢!设想一旦变成现实,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一年两季产生的秸秆出路问题。

  刘少林说干就干,带领技术员成立了课题研究组。他的设想是,一机多用途,前边粉碎,后边旋耕。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潜心研制出4FX-120型秸秆粉碎灭茬机。在田间操作试验,达到预期效果。经许昌市科委、河南省科委鉴定,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鉴定会上,许多市、县农机推广站同该厂签订购销合同。此项成果当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当年产销三千多台的优秀业绩。

  1997年春季,许昌县农机厂改名为许昌县农机总厂。刘少林感到原有生产场地狭小,严重制约扩大生产。他审时度势,决定扩大规模,向规范化、社会化、集团化经营迈进。当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征地50亩,建高大明亮的车间五栋,每栋1200㎡,配建600㎡的仓库一栋,职工宿舍1300㎡,办公楼2600㎡,建筑面积共计9900㎡。

  刘少林在扩大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充实和壮大技术创新力量,他求贤若渴,从外地招聘数名有真才实学,有实践经验,在技术上造诣很深的老工程技术专家,加入创新团队。他带领工人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又研制出2Bjm-(6)型多功能灭茬播种机,此机一机多用途,前边能播下大小不同的种籽,后边紧跟灭茬。顺利通过河南省质监局委托省农机鉴定站的检测验收。产品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得到国家机械检测中心专家们的交口称赞。

  1999年8月20日,河南省农机局主办,河南省农机推广站承办,许昌县农机总厂协办的三秋工作及农机具展示、演示会在该厂举行。河南省主抓农业的副省长到会视察指导工作。国内近百家知名农机企业,省内各市、县农机局长、农机推广站站长参加会议。上千人的农机大会,规模之大,堪称是河南省建国以来,农机演示、展示会之最。所有与会人员对该厂的产品、对该厂的现状、都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于厚望。

  由于刘少林对农机研制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河南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中共河南省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遇到挫折吸取教训

  宁愿赔钱坚守诚信

  1989年,随着生产设施的不断扩大,初具规模,羽翼渐丰的许昌县农机总厂,在刘少林的带领下,研制出国内第一款“秸秆粉碎还田机”。经河南省农机鉴定中心农田试验鉴定,认为达到设计要求,效果很好。来自四面八方想购机致富的农民,闻讯相约带现金来厂提货,仅仅几天功夫,400台秸秆粉碎还田机销售一空。此批产品收回55万元货款,赢得利润十多万元。全厂上下为之欢欣鼓舞,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小马力拖拉机拉不动,大马力拖拉机买不来,还田机不能下地干活,等于买回一堆废铁,刘厂长,俺庄稼人的钱来之不易,退货吧……”

  本来正为产品销售一空喜不自胜,准备购料继续生产的刘少林,接到用户同样内容的电话,实在出乎意料,使他大跌眼镜!由于在农机市场上,买不到与之配套的大马力拖拉机,导致此机无法下田使用。用户在电话中操着各地方言,说出的每一句话,就像铁棍一样,一下一下敲打着刘少林的脑袋。出身农民的他,和农民同呼吸共命运,他知道农民筹集买机器的钱,是卖粮、卖猪、卖羊、卖鸡蛋,甚至给儿子攒的娶媳妇的钱,都拿了出来。还不够,又找亲戚朋友借来的钱,每一张钱都被汗水浸泡过。农民买机器,指望它给家里挣钱,那是全家人的希望,买不到为之配套的拖拉机,放家里成了摆设,人家心里是啥滋味……为人要讲诚信,宁愿赔光,也要退货退钱!

  “当时,厂里的固定资产刚积累到40万元,收回产品,光成本至少要赔40万元,等于赔光家底也不够……”我采访刘少林时,他提起这件往事,仍心有余悸。他长长地深呼吸,舒了一口气,喝了几口茶水后,双眼一亮,语气坚定地说,“‘豪丰牌农机是农民的口碑立起来的,宁愿赔成穷光蛋,也要按原价全部退货。你看信字咋写的,左边是人,右边是言,人言为信,无信不立。人说出来的话,就要让人信,说话不算数,还算人吗?宁愿赔光倒贴,也要坚守诚信二字,不能砸了牌子!”退完这批货款,精神上受到打击,不到40岁的刘少林,掉了很多头发。处理完这件事,刘少林在职工总结会上,责备自已考虑不周,以后吸取教训,牢记在心。

  刘少林告诉我:“人生道路不平坦,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不栽跟头的。”对刘少林打击更大,让他赔更多钱的事情还在悄悄地等着他。

  1998年春天,刘少林看到农机市场小麦联合收割机非常紧俏,与东北一家农机生产厂家联合生产小麦收割机。技术指导、图纸、零部件全是这家工厂及它的配套厂供应。当时许昌县农机厂没有懂小麦收割機技术的人才,全听合作厂的技术人员指挥。虽然零部件质量不可靠,但交货时间紧迫,别无选择,只有组织人员组装。麦收前投放市场后,经过用户在麦田使用,故障层出不穷,用户意见大,纷纷提出退货。灾难又一次无情击来,四百多万元的亏损,将企业再次陷入深渊。

  同年冬天,同另一个厂家联合研制的旋耕机因设计有缺陷,造成先天不足,又一次全军覆没,损失两千万元……

  春节将至,往年此时几百名职工带着丰厚的工资、奖金,喜气洋洋办年货。可今年却无钱发工资,家家老小过新年的指望成了泡影,职工情绪低落……消息不胫而走,社会上众说纷纭:这个说,刘少林步子迈得太大,一头栽坑里出不来了……那个传,工厂垮了,太可惜了,谁都会三昏三迷……

  此时的刘少林正为自己求大心切、不顾客观现状、决策失误、给工厂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悔恨万分。同时也为贷不来款,不能给工人发工资而心急如焚。那段日子里,老天也雪上加霜,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刘少林为贷款发工资,顶风冒雪,踏着泥泞,奔走在各个银行,可处处受到推辞。此时的刘少林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腊月二十七那天,许昌市财政局一位张姓领导,得知刘少林的困难处境后,主动找到他,为其协调银行解决一笔贷款,帮他渡过难关。身处绝境的刘少林感动万分。贷款取出后,刘少林马上回厂,分派多名干部包村包户,给工人送工资到家,再三嘱托代他向大家致歉。刘少林见送钱的干部出了厂门,这才黯然神伤地独自一人返回许昌小火车站旅店。他没钱朝自己家送,自责没把工厂领好,深感愧疚,孤单一人在小屋里熬过了终生难忘的那年除夕和大年初一……屋外响起了人们过新年燃放的爆竹声,刘少林蒙着被子悄然落泪……

  使刘少林心情宽慰的是,在企业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他的凝聚力无形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工人舍不得离他而去,主动提出不要工资,让他带领大家,齐心协力从头干起,共渡难关。

  “几次灭顶之灾,让我赔干,使我心灰意冷,曾想过放弃。”在刘少林的办公室里,我看他说到此处,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沉思了一下,转过身来,久经苍桑的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对我说:“工人這么通情达理,给我信心和力量,我不能放弃,我趴下了,跟我打拼了十几年的弟兄咋办?吃一堑长一智,我要在惨败中吸取教训,以后决策时头脑不能发热,三思而后行……”

  制定措施促创新

  选派职工外培训

  全厂职工在刘少林的带领下,经过几年艰苦奋斗,工厂渐渐恢复元气。随着生产任务日益增长,原有车间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廹切扩大科研场地、生产车间、农机展示、职工宿舍、办公地点等多项急需解决的工作,摆在刘少林面前。此时的许昌县农机总厂,已不是当年仅能焊接抓钩齿的三人路边维修店,它的生产规模和省内外同行业相比,业绩遥遥领先,早已“隔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

  2000年在刘少林的主持下,农机总厂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河南省工商局批准为省级单位——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刘少林被公司董事会推举为董事长。全体董事一致同意刘少林的提议,征地450亩,建标准车间30栋、展厅1栋、科技大楼1栋、职工礼堂1栋、三包中心教学楼1栋、职工宿舍1栋;招收新工人158名、招收大学生46名。

  刘少林提出:“把自主创新的战略变为战术,把战术变成每个员工的行为,把行为变成规范,把规范变为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来讲,必须是自觉的。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不断成长,创新是企业的立足根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人人讲创新、人人想创新、人人干创新的浓厚气氛蔚然成风。

  刘少林为吸引人才,鼓励全厂职工参与科技创新,制定出如下奖励措施:

  有创新成果的一线员工,按高出专业人员创新成果的10%给予奖励。

  凡在豪丰公司工作的设计人员、大学毕业生、创新人员,每人分配一套两居室,一间厨房;上述人员工资比其他员工高一个档次,给上述人员晋升各类技术职称提供帮助,安排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

  在上述措施的激励下,调动起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新成果接连涌现。

  2003年,根据生产需要,车间急需购进一台拉边机,刘少林找到技术员范利勇,希望他自制一台自动拉边机。范利勇挑起重担,在刘少林的关心支持下,和几个工人一起自制了一台自动拉边机,投入生产使用,效果良好,省力省时,还节省了一笔购机款。

  2008年,在刘少林的主持下,成立以范利勇为组长的课题组,研制出程控烟草播种机、自动烟叶剪切机。经鉴定,国内首创,技术达到领先水平。

  2009年,刘少林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提出解决旋耕机刀座自动对焊的思路。从构思、绘制图纸、购料,他带领范利勇课题组严把各道环节,精心设计。经过多次校对调试,成功研制出刀座自动对焊机,并且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范利勇为代表的研发队伍,先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条农业装备自动化生产线,为“豪丰”的快速腾飞插上金翅膀!

  刘少林始终坚持“加速科研、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发扬“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公司先后和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吉林大学等12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从而使公司技术力量、研发能力迅速增强。由于产、学、研紧密结合,先后承担了国家“948”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及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与此同时,“豪丰”公司为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先后派出129人赴高等院校对口深造学习。研发科技创新成果127项,参与创新成员381人次。

  在刘少林的带领下,“豪丰”公司研制的4FX-120、4FX-150型秸秆粉碎灭茬机、4J-120、4J-150型粉碎还田机、1GQN-180型旋耕机等11种型号产品,先后通过了河南省农机鉴定站的检测,省科委鉴定意见:技术国内领先,并获得了河南省农机鉴定站颁发的推广许可证。其中4JX-120—150型秸秆粉碎灭茬机,获河南省星火科技二等奖。

  2000年8月,河南省农机局主办、河南省农机推广站承办、“豪丰”公司协办的农机具展示、演示会,又一次在“豪丰”公司举行。他们研制生产的系列旋耕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多功能灭茬播种机,投入市场后,深受各地农民欢迎。秸秆粉碎还田机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国内占有率达35%以上;多功能灭茬机在省内市场达80%以上,国内占有率50%以上。河南省农机局表彰“豪丰”公司为河南省农机具制造业的一面旗帜。获得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60万元的奖励。5T-45型脱粒机,荣获河南省“免检产品”,秸秆粉碎还田机获河南省“优秀产品”称号。

  投入经费搞科研

  更新换代占市场

  “豪丰”公司的掌门人刘少林,虽然带领员工取得了骄人业绩,但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有了成绩不沾沾自喜,从不故步自封,危机感在他心中挥之不去。每天所思所想的是,公司900人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队伍,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善于学习,时刻掌握着国内外农机市场的产品产销动向。清醒的意识到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扩大科研队伍,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为此,刘少林召开董事会研究决定:积极聘请高级技术人才,借脑生财、借梯上楼、加大科研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以上作为科研经费,仅2015年就投入研发经费高达4026万元。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由于刘少林带领的公司舍得投入,得到了丰盛的回报,每年都有十几个农机新产品研制成功。真正做到了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存一代。累计获国家专利130多项,获国家、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68项。

  刘少林一手狠抓新产品研发,一手狠抓产品质量,把产品质量当成企业的生命。他要求员工像对待个人生命一样重视质量,把“迁就”的痼疾转变为“讲究”。一丝不苟地把产品制造成精品,成为一流品牌,确保产品质量100%合格。为鼓励公司员工出精品,制定了奖罚制度。对涌现出的千件无废次品,万件无废次品的质量标兵、模范人物给予重奖。几年来奖励轿车者6人、奖励摩托车者67人、奖励自行车者320人、获奖金者786人。

  我在采访中,听工人们说的最多的是:“作为‘豪丰的一名工人,我自豪,我骄傲!在家门口上班,既能挣钱,又能照看年老的父母,还能抚养儿女,一举三得。比出外打工强到天上,是‘豪丰给我带来福祉,我要努力工作,把‘豪丰发展得更强大!”

  在刘少林的主持下,“豪丰”公司自办一份四开八版彩色胶印《豪丰人》报纸,每月两期。公司劳模、标兵、先进员工的事迹,在报纸上大力宣传。营造出“模范标兵是榜样,你追我赶争第一”的学赶超氛围。刘少林每期都亲自撰稿、审稿,针对不同时期的需要,为实现上档次、上规模、创品牌、加快“豪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宣传鼓劲。

  刘少林在科技创新中率先垂范,亲自承担参与旋耕机研制开发课题、研发免耕施肥播种机、拔烟秆机、智能覆盖旋播机、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SBL-200型数控薄膜拉边机、4JW-150型茎块挖掘机和根茬收割方草捆压捆机。

  2007年,“豪丰”公司生产了3000台旋耕机,投放市场不久,频频接到“过渡轴”断裂的反馈。一向以诚信为本的刘少林当即决定,将断轴的旋耕机全部召回。

  “生产3000台,断轴700台左右,这对企业来讲是致命的!”谈及此事,刘少林一脸严肃。他立即请来五名国家级专家,对断轴的旋耕机拆开“把脉会诊”。经过三天逐机认真复检,专家给出的结论十分一致:材质、耐热度、装配工艺均合格。

  “既然专家鉴定合格,可为什么会断裂,究竟症结在哪里?”刘少林对我苦笑着说,“那几天,我的心里像塞块砖一样沉重。”

  刘少林面对一台台放在厂院坏掉的旋耕机,茶不思饭不香。如同看到生了怪病的“儿子”一样,看着结实却有病,他逐台扶摸着不会说话的机器,十分心疼,为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而着急……忽然,他来了个逆向思维:找不到断轴的原因,为啥不找一找不断轴的原因?他立即找来几个技术人员,把没有断轴的旋耕机拆开,检查几个重点怀疑位置。最终在一些细枝末节处找到了断轴的原因。

  “细节决定成败,还得认真从细节做起。”刘少林深有感触地说,“通过优化结构设计,以“非固定”过渡轴,代替原有变速箱的“固定”过渡轴,从而使变速箱断裂率降低到0.1%左右,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农机制造业的箱体过渡轴断裂问题。

  对此工艺改革,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专家罗锡文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高度评价:此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旋耕机单向双螺旋刀具排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十多年来,我们走过不少坎坷弯路,从中体会到创新是‘豪丰公司发展的前进动力。”刘少林以自身的体验,这样总结。

  刘少林负责研制的智能免耕覆盖旋播机,2003年10月,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为:该机国内首例将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红外线技术、数字显示技术综合运用到农机具上,实现了集成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含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六项,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科技研发的10名技术人员向国家科技部门申请机械工程系列中级职称,经过严格评审,刘少林获得高级工程师证书,并被河南农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在科技创新中,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实用新型专利11项:

  1、秸秆粉碎灭茬还田机;

  2、玉米收获机储粮仓往复移动机构;

  3、旱地激光平地机;

  4、旋耕深松联合耕地机;

  5、履带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

  6、根茬收割方草捆压捆机;

  7、花生分段收获机;

  8、开启式旋耕机罩壳;

  9、双轴水田打浆机;

  10、花生落果捡拾机;

  11、全自动烟叶育苗播种机。

  在刘少林的带领下,“豪丰”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压捆机、智能免耕播种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激光平地机、旋耕机等19个系列,130多种产品,是同行业生产品种最多的企业。

  “豪丰”牌旋耕机年销售六万多台,产销量全国第一。

  建立院士工作站

  “豪丰”如虎添双翼

  由于“豪丰”公司始终坚守“用户至上、信誉第一”的原则,“豪丰”牌各种农机产品,用户满意率达98%以上,“豪丰”作为中国驰名商标,已根植于亿万用户心中,成为农民种田致富首选。此时的刘少林不忘把农机做强做大的初心,看到国内外农机技术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唯恐落后,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虽然‘豪丰公司拥有国内农机制造行业现代一流的激光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数控塔式冲床、数控折弯机、线切割机、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磨床等各种加工设备,国内领先的机械手焊接机床、还田机流水装配线、旋耕机流水装配线、免耕机及旋播机底盘流水装配线等现代化生产设备。但仍須加强科技力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刘少林如数家珍地说出一连串已拥有的设备名称,又强调了一番。

  2009年3月,河南省人事厅《关于在全省各行业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及博士后科研基地》的通知下发。能把博士级的高学历人才引进公司,注入更科学更先进的知识,刘少林求之不得,十分兴奋。根据通知精神,“豪丰”公司得到许昌市人事局领导的大力支持,申报“河南豪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河南农业大学结合,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

  2011年9月8日,“河南豪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成揭牌暨科研大楼落成仪式隆重举行。中国农业大学的傅校长、毛院长、李教授、罗博士,及许昌市、县领导,各局委代表等一千多人参加这次盛会。

  作为董事长的刘少林,在农机发展道路上,思想敏锐,目光远大,能比常人多看几步棋。他看到近几年随着洋货、外资农机企业进入我国,农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危机感时刻挂在心头。刘少林意识到,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把“豪丰”公司产品进入世界农机之林,仅仅依靠公司现有技术力量远远不够。居安思危,胸怀宽广的他,下决心引进国内精英、高端技术人材,承接高精尖科研成果,促进“豪丰”公司健康快速发展。于是他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借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东风,竭力把在全国农机鉴定会上结识的国内农业机械装备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请到“豪丰”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

  刘少林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经过几次登门诚恳邀请,终于把罗锡文院士请来。罗锡文院士细致地考察了“豪丰”公司,他被刘少林及其员工胸中的远大抱负、积极创新的浓厚氛围、初具规模的研发队伍、先进的制造设备、已取得的辉煌业绩所感动、所吸引,他决定要在“豪丰”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请看罗锡文院士带领的13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国家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名单,你就会为之眼前一亮,惊呼他们个个都是农机泰斗,璀璨夺目:

  长江学者中国农业大学李洪文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张东兴教授、东北农业大学赵匀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普特副校长、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春江、山东理工大学杜瑞成副校长、内蒙古农业大学王春光副校长、哈尔滨农机研究所许春林所长、华南农业大学赵作喜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丁为民教授、青岛农业大学尚书旗教授、河南大学余泳昌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张智刚副教授。

  2012年2月17日,“河南省现代农业机械装备院士工作站”,在“豪丰”公司隆重挂牌成立!它标志着国内权威农机专家,为“豪丰”公司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引领中国农机进入精品新时代,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向国际农机市场进军吹响了号角!

  2012年2月17日至2月21日,院士工作站专家团队与“豪丰”公司举办了技术对接交流会,与会专家、教授分别讲解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会上转让五项科技成果:

  罗锡文院士研究的系列水稻直播机、水田激光平地机、旱地激光平地机。

  许春林教授研究的重型耕整机。

  王春光教授研究的节水喷灌成套设备。

  刘少林知道上述五种研究成果,一旦制造成定型的农业机械,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非凡的重大意义。他如获至宝,带领“豪丰”公司科研队伍对他们提供的图纸,集思广益,经过进一步改进、完善、定型、生产出样机。经田间测试,效果很好,已批量生产,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

  刘少林从科技引领中尝到了甜头,把科技创新当成永恒的主题。2016年刘少林主持研制的37项新产品,经河南省农机鉴定站鉴定,全部通过。其中新研发的秸秆浅埋旋耕(免耕)播种、窄行交错三角定苗排种器、籽粒收获机、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等三十多项成果,全部投入生产,并获得发明专利三项。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多次到作业现场指导,对“豪丰”公司的成果给予高度赞誉,他说:“这些成果是中国农业机械发展史上一次重大技术革新,产业化后必将对我国农业做出重大贡献。”

  2016年“豪丰”公司靠科技引领,立足行业技术前沿,抢占市场制高点,实现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利润2.1亿元,比上年度增长9.7个百分点。“豪丰”牌农机产品以过硬的产品质量、科学的多种功能,赢得了亿万用户的盛赞。产品不但畅销全国,还走出国门,销往朝鲜、南非、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牢记两任总理嘱托

  加快进军工业4.0

  随着“豪丰”公司在农机研制征途上跨越式发展,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嘱目。2008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冒着雨雪,专程来到“豪丰”公司视察。他在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许昌市委书记毛万春、市长李亚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到金加工车间、还田机生产线、农机成果展示厅视察。回良玉副总理对“豪丰”公司的研发能力、生产流水线、产品质量、销售成就十分满意,他握着刘少林的手,殷切期望:“你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希望再接再励、加快创新、扩大规模、当好农机先锋,成为民族农机制造业的脊梁。”

  国务院副总理的期望,就是“豪丰”人奋斗的目标。刘少林庄重地点头答应。

  2010年的中原大地三夏大忙季节,在候鸟“吃杯茶”清脆的叫声中来到了。

  清晨时分,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一根根冲天直立的麦芒尖儿,顶着无数个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在初升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灼热的南风吹来,只用了半晌功夫,就把微黄色泛绿头的麦海抹上了金黄色,应了“蚕老一时,麦熟一晌”的农谚。放眼望去,麦浪滚滚,南风吹来,阵阵麦香。

  成熟的麦田里,没有了往日农民头戴草帽,挥汗如雨弯腰割麦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农民们拉开距离,驾驶着一台台小麦收割机正在收麦。站在地头手持粮袋,等着装麦的农民,一个个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一喜小麦丰收,亩产千余斤,二喜机械化收麦,不再弯腰挥镰割麦,三喜同机播下秋玉米,省去了收、种、打场的辛苦,小麦直接装袋入库。

  中原丰,天下足。共和国总理温家宝时刻关心着素有天下粮仓之称的中原大地。2010年6月8日—10日,他專程来许昌视察农村“三夏”工作。

  2010年6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及许昌市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在长葛市召开河南省农村工作座谈会。会上,温家宝总理第一次接见刘少林,像见到熟识的老朋友一样,十分热情地和他握手、示坐。温总理和蔼可亲的言行,让十分激动的刘少林,一点儿也不紧张。轻松愉快地把“豪丰”公司对农机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生产经营现状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向温总理作了六分钟的专题汇报。温总理认真地边听边记,肯定了“豪丰”公司的成绩,嘱咐刘少林:“继续努力,把‘豪丰事业做强做大。”刘少林连连点头,把温总理的话牢记心中。

  2010年6月10日上午,温总理在许昌县陈曹乡后孙汪村一块收割完毕的麦田里,迈步走到一台农机前,端详着机身上醒目的标识——“豪丰牌”、“河南豪丰”制造,并念出声音。

  正在现场服务农户耕种的刘少林,近前指着农机介绍:“温总理,这是‘豪丰公司新研制的数控深松多用机,可一次性完成深松、化肥深施、播种、覆土镇压、农药喷施等多项农田作业。”

  温家宝总理连连说:“好!好!好!”

  刘少林前天已向温总理作过汇报,这次在麦田又见面,已是熟人,微笑着邀请他说:“温总理,能不能请您开一下我们生产的多功能播种机?”

  “好!好!”温家宝总理满面笑容,十分乐意地答应了。

  温家宝总理登上驾驶室,亲切的问一旁的机手:“右边是油门,左边是离合器吧?”

  年轻的机手见温家宝总理坐在身旁,一下子有点儿紧张,可温总理话语亲切,眼神温和,让他觉得像自家长辈坐在身旁一样,不再紧张,边回答“是,”边帮温总理挂上低速一档。

  温家宝总理紧握方向盘,松开离合器,目视前方,脚下轻踩油门加油,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稳稳向前行驶,在收割过的麦地里深耕、施肥、播下玉米种子。播完一个来回,温总理走下驾驶台,笑着问围拢来的农民:“我的驾驶技术还行吧?”

  “開得很稳,很好!”大家热烈鼓掌,田野里响起一阵欢声笑语。

  温家宝总理满脸微笑着,紧握跟随在一旁的刘少林的手,殷切地嘱托:“这几年国家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这是农机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你们要抓住机遇,把企业做大做强!”

  刘少林向温家宝总理保证:“请温总理放心,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指示,把企业做强做大!”

  红薯鼓起肚,棉花咧嘴笑,玉米像棒槌,谷穗压弯腰……金秋时节,中原大地,一望无际的田野,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2015年9月2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到河南省禹州、长葛、许昌视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李克强总理沿途看到秋季田野里的丰收景象,心中踏实,满脸笑容。当他在长葛市老城镇千亩玉米示范田里,看到“豪丰”公司研制的玉米收获机正在作业,兴致勃勃地快步走到收获机旁,扬起手来给机手打招呼。

  李克强总理见机手停下车来,面带笑容健步登上驾驶台,和机手刘学建并肩坐在一起,亲切地询问农机购买费用是多少,一台补贴多少?

  刘学建回答后,总理又问:“你帮农民收获玉米,一亩地收多少钱?”

  “一亩地80块,带拉走是100块。”刘学建回答。

  “这价格比前几年高了啊!”李总理立即问。

  “因为带送货。100块钱一亩,包括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还包运送到家。”刘学建又告诉李总理,现在农民种地四统一:统一犁耙、统一机播、统一机收、统一秸秆还田。过去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方式,已经成为历史。

  李克强总理环视周围一台台“豪丰”牌玉米收获机,正在田野里来往穿梭收获玉米,农业机械化已把农民从繁重地劳动中解放出来,感到十分高兴,微笑着赞同地连连点头。

  李克强总理走下收获机,察看机器收获玉米棒的净度情况。当他看到收获率达100%,可一次实现玉米摘穗、输送、苞叶剥皮、集中装箱等功能,还可收获倒伏玉米;又见籽粒回收箱采用液压卸粮,更加方便快捷,驾驶室配有信息集成化系统(倒车影像监控、粮仓影像监控、发动机故障智能检测等智能配件),对陪同他的省、市领导十分满意地说:“这机器很好,收得干净。”他亲切地拉着刘少林的手,谆谆嘱托:“‘豪丰要向工业4.0进军,(智能化工厂、智能化制造、智能化物流、企业资源计划与制造执行管理系统)打造世界级品牌。”受到两任共和国总理嘱托的刘少林,满怀信心地向总理承诺:“请李总理放心,‘豪丰人一定能做到!”

  刘少林向李克强总理的庄重承诺,一年后实现了!

  2017年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刘少林,凭借他带领的“豪丰”公司研制的技术项目“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装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本人以农民的身份,同时也获得该项成果的二等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装备”,是刘少林倾二十余载心血,破解我国秸秆还田技术重大难题。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里,中国农学会对“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装备”项目的推荐意见,赫然写道:“刘少林通过20多年的深入研究,创新‘表硬心韧高耐磨抗冲击合金刀,刀具使用寿命提高5倍;创新“非固定”过渡轴变速箱体,使变速箱断裂率降低到0.1%左右;创新‘单向双螺旋刀轴排列,解决了原有刀轴易缠绕、振动大、耕后地表不平整、中间部位易漏耕、集条等问题;创新旋耕刀轴自动对焊技术,焊接精度由80%提高到100%,漏焊率由5%降为0,合格率由85%提高到99%。”

  更为关键的是,该项目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为每年全国农田产生的大量秸秆焚烧转向粉碎还田,增加肥力,改善因长年施化肥造成土地板结的现状,提供了技术和装备支撑,助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来华考察农业机械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机专家巴莎莉博士,在“豪丰”公司试验田里,看到一台秸秆还田机在玉米地操作,一个小时就把十多亩玉米秆,包括直立的、卧倒的,全部粉碎成2厘米左右的碎片,又被同机配套的旋耕机埋入地面以下12厘米的浅表层。巴莎莉博士由衷赞佩,学中国人夸赞别人时的动作,伸着大拇指:“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秸秆粉碎还田机!”

  身为中国农机化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机学会理事、河南省农机学会常任理事的刘少林——一个农民企业家,站在中原大地许昌这片热土上,放眼世界,决心把“豪丰”农机挺进国际市场,让中国的产品在世界农机之林迎风傲立!

  责任编辑/卢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