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边州红色文化资源概况与特征
延边州作为东北地区反侵略斗争的主要地区之一。从1907年开始,延边地区进入了长达近40年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中。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和精神传承,在战后逐步演化成为红色文化资源。(一)延边州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从人文历史角度上看,延边州红色资源具有一大显著特征就是将近百分之九十的资源所围绕的均是反抗日本外来侵略所展开的。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部分是甲午战争时期,第二部分则是由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军事武装入侵,在这种背景下的红色资源多是反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产物。因此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规划旅游路线的时候可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主题式开发设计,弘扬民族精神。(二)延边州红色文化资源特征
(1)民族性特征。延边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受到延边朝鲜族的影响,其资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延边地区自清末起成为朝鲜族的聚居地,近代以来朝鲜族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抵抗外来侵略者,在这个过程中也使朝鲜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建立起的深厚的革命友谊。朝鲜族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这在当时中国是具有相当先进的思想地位的。纵观近代中国革命史,类似于延边地区这种跨境民族的合作抗战的例子并不多见。因此,民族性成为延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
图1 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统计
(2)跨国性特征。延边地区的革命时间长,介入的国家和势力复杂,因此延边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其独特的跨国性。延边州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区,珲春地区更是位居日本海的出海口,地理位置特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陆军企图从珲春防川张鼓峰攻入苏联地区,与德国法西斯一同对苏联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日苏两国在张鼓峰地区爆发激烈的战役,最终苏联以微弱优势胜利。更有学者指出张鼓峰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延边地区作为边境地区受周边各国的影响较大,因此延边地区无论是在精神文化上还是在物质遗产上均具有较大的跨国性特征。研究延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跨国性特征也将有利于促进延边州红色文化的对外发展和跨国交流。
(3)内涵先进性特征。延边地区较早的传入马克思主义,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反侵略斗争,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特征。在抗日战争中,延边朝鲜族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延边地区进行局部抗日活动,极大程度上打击了东北地区日军的嚣张气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创新地将延边地区设为朝鲜族自治州,将朝鲜族人民接纳进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可以说延边地区虽地处边疆,但是始终以先进的思想武装其独特文化,延边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因此熠熠生辉,内涵具有先进性的特征。
二、延边州红色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一)旅游资源种类单一,交通不便
客观因素上,延边州旅游资源相对单一,通过对延边州红色资源进行甄别和挑选,共挑选出97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这97处资源进行类型统计,如图1所示:根据统计图表1可以发现,当前延边州的主要红色资源以烈士墓、纪念碑(馆)、陵园和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为主。在县市的资源分布方面,以延吉、龙井、珲春、汪清为主要资源集中地区。通过上图不难发现延边地区的旅游资源类型单一,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在交通方面,基于GIS空间分析将挑选的97个红色旅游景点分布图与延边地区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图进行叠加,如图2所示。

图2 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与交通线分布图
由图2可见,红色资源以延吉市为中心,向外辐射数条线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较为松散,受战争影响,通常红色旅游资源都处于远离人群聚居地,隐匿于丛林,具有交通不便等特点,这些特点均成为制约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阻力。
(二)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缺乏与地区高校的互动
红色旅游的根本属性与传统旅游略有不同,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极强教育性和政治性的社会活动。而这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求不谋而合。当前高校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当前高校在教学工作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更要关注与地区间高校的互动,真正实现产品定位精准,目标客户明确等要求。红色旅游的开发与地方高校的关系犹如一个处于买方市场,一个处于卖方市场,而二者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沟通互动的合作模式。这种现象也是当前红色旅游无法真正起到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红色旅游的功能性也因此被减弱。
三、针对延边地区红色旅游的产品开发及问题解决措施
针对当前延边州红色旅游存在问题,通过进行线路开发和高校实践联动等方式带动地方红色旅游发展,一方面带动地方全域旅游实现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带动地方高校实现思政实践教育改革。(一)地区间资源一体化管理,开发创新旅游路线
资源损失数量大,分布松散是当前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瓶颈之一。对此,笔者认为可以打破传统地区间的资源管理模式,通过以时间或事件为标尺,对现有资源进行定性分类。通过整理可以将现有资源以县市为单位整合成为四条旅游线路,分别为:1、延吉市——图们市——珲春市
2、延吉市——龙井市——和龙市
3、延吉市——汪清市
4、敦化市——安图县
在这四条线路中,每条线路都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资源特征,其中延吉—图们—珲春一线着重表现延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跨国性,在线路规划过程中,可以将珲春作为教育目的的重点,图们则作为线路过程中辅助表达的设置。另一方面通过珲春历史景区的屈辱史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图们发展现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对比效果。
第二条线路延吉—龙井—和龙一线则重点表达延边红色文化的民族性,龙井作为延边朝鲜族的内地发源地,一度成为延边朝鲜族的重要聚居地。而近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东北后,龙井也是作为延边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前沿阵地,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此外和龙的红色旅游资源保存较好,资源集群性高,在线路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
第三条线路为延吉—汪清一线。该线路重在表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延边朝鲜族的反侵略斗争史。汪清在地理位置上交通用时比其他地区多一些,然而汪清在历史性和故事性上均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因此将汪清作为单独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设计,更有利于线路主题的完整性和表达。
最后一条线路是敦化—安图一线。敦化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处于延边地区较为领先的地位。著名的陈翰章将军陵园正是坐落于敦化。安图地区的红色资源在延边州七个县市中最为匮乏。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考虑,以敦化作为出发点,目的地设置为安图,一方面是为了突出敦化在红色旅游开发中的先导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借助敦化的发展优势带动安图的地区发展。
(二)创新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首先,在理论学习上要关注到对学生的系统性教育,通过结合延边州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史实材料,丰富理论学习中的真实性与趣味性,从理论知识上对于延边州抗战革命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我们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此外,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培育学生对于延边红色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激发学生们对延边红色文化的兴趣。从另一角度上说,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就是在培育学生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发学生对于历史以及当代世界环境,肩负的责任等一系列的思考,真正使地方红色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珍贵财富。其次,实践学习在当前环境下是丰富学生阅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有力手段。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这些实地调研来丰富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在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人翁意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及习惯,更加全面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结语
当今社会发展日益加快,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已经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延边州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旅游业与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注释:
①习近平.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