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古典诗词内涵丰富,篇幅不长且语言简洁凝炼,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俱佳的古典诗词篇目不少,其丰富的内容、精炼的语言、美妙的意境吸引着人们去阅读、想象、品味、感悟,其经典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去学习鉴赏。我们可以将这些诗作为范本,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此,笔者从初中古典诗词的教学中的“品味诗境”方面进行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根据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童庆炳教授对“意境”和“意象”的界定,我们可以理解为:“意象”是文学作品中一个个具体可感的表意的主观的典型物象;“意境”是文人墨客的主观情思与客观风景彼此融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是抽象的。“意象”或其组合形成“意境”,但“意象”和“意境”都离不开想象,本文所说的“诗境”即是“诗词的意境”。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通读诗词,接下来就要品鉴诗词的妙处,体会其意境。那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品味诗词优美的意境呢?
一、把握意象,描绘画面
给学生一对“想象”的翅膀,可以更好地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意境。首先,抓住诗词的意象展开想象,不失为品味意境的一种好办法。诗词以形象说话,与绘画、音乐有相通之处,诗人往往是先在脑海将景物组合形成画面,以身带入具体感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首诗中主要的意象提炼出来,然后进行归类并体会,例如这样提问学生:能描绘一下诗中呈现的画面吗?这些意象给你怎样的感受?形成什么样的意境?于是,学生将诗中出现的景物在脑子里一一展现出来,形成一幅幅有意境的画面,然后再将人物、事件、情节、场面等穿插进去,让画面连续活动起来,将想象放飞,再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诗歌呈现的画面描述出来,这就是一个品味——感悟-表达的思维训练过程。
如讲授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先捉住诗中的“大雁、边声、长烟、孤城”等几个意象,向学生提问: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一幅什么画面?又给读者一种怎样的感觉?学生能明确这是一幅空旷寂寥的大漠图景,也能感受到其萧条凄清的氛围,于是再将人物、事件、情节、场面的想象补充进去:一个远离家乡的征夫站在空旷寂寥的大漠,看着眼前萧条凄清的景物,心中思念起远方的妻儿,想起难酬的壮志,久久不得平静。画面立体丰富起来,学生也逐渐地走近诗境。
在教师的启发下,我班学生将其想象后品味到的诗境用文字表达出来:“黄沙漫漫,晚霞中传来几声雁鸣,飘荡在大漠苍穹。塞北的秋来得寂寥,没有金风细细,有的只是游弋在云间的行行飞雁,不带留恋地离去……风吼马啸,声声号角,看那千嶂环绕的孤城,在夕阳的浅映下,拉长了瘦弱的影子,看那飘渺的孤烟,渐次升起又消散了思念。戎马一生的他,伫立于苍茫大地,多少次留下沧桑的叹息。豪情万丈的他,在这么一个落霜凄清的秋夜,又黯然神伤:远方的妻儿父老啊,燕然未勒,望归不得,身为男儿丈夫的我,责无旁贷啊!几杯浊酒入愁肠,泪洒千行。寒月低,朔风卷旌旗,羌管悠悠地响起。夜冷如冰,作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富有诗意的片段,让我们看到学生通过想象后对诗境确有更深一步的体会。
其次,调动生活体验展开想象,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意境。童庆炳教授指出:“意境是寓含人生哲学意味的诗意空间,并指出这种诗意空间是在读者参与下创造出来的。”如果学生能积极调动生活体验,将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情境,或曾经体会过与诗人相类似的感情进行对比想象,从而达到理解并产生共鸣,则更加容易融入到诗人营造的意境中去,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诗词的美感。
例如讲解辛弃疾的《西江月》,学生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行夜路的感受,尤其是有在农村生活过的同学,更加有体验。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诗人,并置身于乡间小路,欣赏这夏夜美景:皎洁的明月爬上了树梢,惊起了枝头的鹊儿,清凉的晚风拂面,不时吹来阵阵蝉鸣。在沁人肺腑的稻香中,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好年景,那此起彼伏的蛙声,似乎在为农民百姓们的丰登而欢唱着……多么美好的夜晚,多么迷人的景象,学生调动平常的生活体验,联系自己夏夜行走在乡间小路的感受与诗人的感情发生某种契合,进行想象,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觉,从而融入诗词的意境。
另外,通过诗词“字(词)眼”进行想象,可以细致地揣摩出诗词的意境。前人写诗十分注重炼字,字炼得好,可以激起读者的想象,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更深远的意境,从而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很多时候,诗词中的“字(词)眼”,都由动词或者表修饰的形容词、数量词、叠词、拟声词等充当,老师可以指引学生将这些字(词)放回原来的诗句中去描绘景物,思考该字(词)衬托了怎样的情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以此更好地赏析诗词所表达的意境。
比如宋祁的《玉楼春》那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单写出了红杏的数量繁多和长势茂盛,还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蓬勃生长的生机。这个“闹”字读起来不但“有色”,还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点评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又比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的“枯”和“老”也是锤炼得非常好的形容词。原本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树藤,多一个“枯”字之后,就完全变了样。想象一下,稀稀落落的枯藤无力地耷拉着,往日的生机和活力荡然无存。再加上“老”字,更能想象那棵秋风中的老树就像一位老者在诉说着垂暮的沧桑。而“古道西风瘦马”的“瘦”字,更使人联想到一位游子牵着一匹因奔波不息的艰辛困顿而变得瘦骨嶙峋的马,独行寒秋。与作者一路相伴的马都变得弱不禁风了,更何况人呢?路途上的苦难以及对家乡殷切的思念之情就都在诗句上体现了。通过对几个字的想象,无需多言,整首曲的丰富意境也自然而然地表现了出来。
二、运用技巧,感悟诗境
很多选入教材的古典诗词,其精巧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技巧都极具代表性,诗人经常会用各种表现手法来深化意境。所以,熟练运用古诗词鉴赏的一些技巧,如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对感悟诗境也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如梅尧臣的《鲁山山行》,就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将诗歌的意境发挥到了极致。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诗句中表现动与静的诗句找出来,然后再进行比较,感悟体会这动静结合的技巧是如何给诗歌增色的。诗人前面极力营造极为静谧的环境:深秋的鲁山清晨,诗人独自走在的蜿蜒曲折小径上一路游玩。只见远处的山峰延绵起伏,重岩叠嶂,时高时低,不久,太阳升起,树枝上的霜花融化慢慢落下,视野更加宽阔,一只笨拙的狗熊正缓缓爬到树上嬉戏,乖巧的小鹿在溪边静静地喝着溪水,树林里的一切是那么幽静、闲适,诗人陶醉于和谐优美的美景之中,似乎迷了路。忽然传来一声鸡啼,打破了沉寂,把作者惊醒。这一声鸡啼,虽从天外传来,却如石破天惊,造成静与动的反差,听觉与视觉的交融。此处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手法将鲁山人家那种渺远神秘的意境表现得多么耐人寻味啊!
三、辅助教学,深化诗境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还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比如学习之前播放符合诗词主题的音乐,让学生先投入并沉浸在音乐所营造的某种特定的氛围中;课后再播放名家点评诗词的视频,加深学生对该诗词的理解和认识等,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和方式,来提升诗词教学的多样性,让学生对诗词学习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学生如果掌握了多种鉴赏技巧,相信对诗词意境的品味会更加有深度。
沐浴古风,含英咀华。在古诗词教学的道路上,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用“死记硬背”代替了极具个性和创造力的“诗词鉴赏”,势必会浇灭学生对诗词的热情之火。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作为主体去品味诗境,去体会中华诗词的魅力,进而培养其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巧思维,多创造,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诗意中享受快乐,让诗词教学大放异彩!
注释: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4.
②童庆炳.童庆炳谈古典诗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