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是能够直接构成句子的单位,从形态上看,有长有短;从结构上看,有单纯有复杂。因此,不同的语法学家对句子成分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山田语法将句子成分称为“位格”,共分为七种;桥本语法将以句节为基础划分出来的句子成分分为五种;时枝语法虽然也是五分法,但是与桥本语法的划分标准和种类不同;渡边语法则是从形态、意义、功能三方面来规定句子成分,共分为七种。在句子成分划分问题上出现的不同见解,也是基于语法学家们不同的语言观。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句子的定义,然后主要介绍构成日语句子基本成分的主语和谓语,以及同位语和插入语这两个特殊的句子成分。
一、句子的定义
要介绍句子成分,那就有必要简单地介绍一下句子的定义。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也是句法研究的最大单位。但是,怎样的单位才能叫做句子?很显然,不同的语法学家对此也持有不同的看法。下面简单地介绍几位语法学家对句子定义的不同看法。山田孝雄认为句子(山田称之为“文”)是由小句(山田称之为“句”)构成的,“所谓的小句就是由一次统觉作用的活动组织起来的思想的语言表达”。因此,在结构上小句并非一定要具备主语和谓语。小句和句子的关系是“该小句运用后构成一个整体即称为句子”。由此可见,山田所谓的“句”实质上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分句、从句的概念,他所谓的“文”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句子。谈到句子是什么的时候,还要提到当时日语语法学界与山田孝雄齐名的松下大三郎,他的语法学说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松下提出了“断句”这个概念,关于其定义,他是这么说的:“断句是表示断定的一串语言。例如虎是猛兽、下起雨来了等就是。……话语由断句或断句的积累构成”。由此可看出,他认为“断句”就是相当于句子的单位,之所以不用“文”这个名称,是为了避免和文章概念的混淆。由于本文重点不在此,因此,关于句子的定义,就简单地介绍到这里。
二、日语句子的主要成分
一个句子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部分构成。构成句子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一定的职能,按其不同职能命名的单位就叫做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等,若一一介绍,内容太多,篇幅过长,因此,本文只介绍一下构成句子主要成分的主语和谓语。(一)主语
首先来介绍一下主语。主语是日语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是主语究竟表示的是什么样的概念成分?日本学术界对此有很大的争议,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一般的语法书将主语定性为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主体或判断的对象的成分。但这不能概括所有的主语,因为在被动句、使动句中,主语表示的并不是主体。根据主语在不同类型的句子中表示的意义,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判断句中判断的主位概念;(2)描写句中状态、属性的主体;(3)存在句中存在的主体;(4)主动句中动作、作用的主体;(5)被动句中动作、作用的主体;(6)使动句中动作、作用的使动者;(7)请求表达中的请求者。在英语中,谓语要根据主语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形式,即根据主语的人称、性、数等语法范畴来决定采用什么形式,也就是说主语有决定谓语的功能。但在日语中,主语除了能够决定谓语的敬语形式外(且并不是全由主语决定),对谓语并没有强制性限制的功能。因此,可认为主语是和宾语、定语等其他成分一样,是补充谓语意义不足的成分,在句子中的地位跟其他成分基本上是等同的。有些语法学家认为这样的主语不是句子的必要成分,甚至主张废除主语,而有些语法学家则认为主语是有必要的,主张保留主语。对这个问题,各人各持己见,并没有所谓正确的答案,但最起码可以说,在日语教学学习当中,主语这一概念有其存在的价值。
(二)谓语
在日语句子中,谓语是主要成分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他的成分都是为它服务,以它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句子也是以它为中心展开的。谓语是句子中对人或事物的活动、状态、性质等进行描述、说明、判断等的部分。根据其核心部分的构成,谓语可以分为体言性谓语、用言性谓语、副词性谓语、格成分句节谓语等。1、体言性谓语
体言性谓语通常指体言与某些助动词、惯用型或终助词一起构成的谓语。
2、用言性谓语
用言性谓语根据用言的种类可分为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和形容动词谓语,它们都可以单独作谓语。
3、副词性谓语
副词性谓语包括副词谓语和副词性词组谓语。用来构成副词性谓语的副词必须能够置于指定助动词等之前,因此,这样的副词为数不多,但是疑问副词及指示副词常常作谓语。
4、格成分句节谓语
格成分句节谓语是由与格成分结构相同的“体言+格助词”形式后接指定助动词、惯用型或终助词来构成的谓语。
谓语是句子成分关系的核心成分,没有谓语成分就没有成分关系的成立。因此,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应把握好谓语,这样才能有助于对日语句子的理解。此外,日语的谓语结构相对复杂,核心部分通常表示客观的内容,而远离核心部分的句末要素通常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也就是说,谓语结构包括客观内容和主观态度两部分。所以,在把握谓语的时候,切不可忘记这一点。
三、日语句子的特殊成分
对日语句子成分的分类方法,上面也提到了,各人各异。有的相关研究中还将句子成分分为同位语、提示语、独立语、对象语以及插入语等特殊的成分,但是以下只简单地介绍一下同位语和插入语。1、同位语
最先接触到“同位语”这个词,不是在日语学习当中,而是在英语的从句学习当中。英语的同位语从句指在复合句中充当同位语的名词性从句,同位语从句常放在部分名称后面,对前面的名词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例如,“The news that our women volleyball team had won the championship encouraged us all greatly”一句中,that…team这一从句就是对同位语的the news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而日语中对同位语的定义如下:在一个句子中充当同一句子成分、 表达同一事物的两个词或句节等连用在一起,其中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称为本位语,另一个对本位语起着说明、解释作用,处于从属地位的,便是同位语。
同位语多由体言或体言性词组构成,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标志。但本位语跟同位语之间有时可以通过“tokuni”、“iwaba”“tumari”等 副 词 或接续词等来连接,这时一般前项是本位语,后项是同位语。
2、插入语
插入语是谈话人对所谈内容进行题外补充或表达个人态度、评价、情感等而独立穿插在句中的一个特殊成分。因此,可以认为,插入语是出现在句子中间的、独立的句法单位,跟谓语之间没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它一般由一个短语或简单句构成,常常放在句中或句首。书写时需要用标点符号与句子结构分开。
插入语在形态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从句,末尾往往带有表示轻微转折语气“ga”、“keredomo”的助词。
总之,不论是同位语还是插入语,作为日语句子的特殊成分,在句子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因此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切勿忽略了这些特殊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