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升级?提速?崛起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1044
陈宝良

  愧无太白生花笔,写尽昌南风流。

  ——题记

  “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十三届七次会上提出的“十六字方针”,高屋建瓴地阐明了擘画兴赣的远大宏图,提纲挈领地指明了现阶段全省科学发展的明晰方向。

  “十六字方阿进位的实践,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十六字方针”给出了一个具象的注解,一个实在的诠释。从2001年始至2007年,南昌县朝乾拼搏,夕惕冲刺,历七番春秋,经万般努力,才得以如愿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排名第96位。而在2007年到2013年短短的六年间,南昌县像是装上了“核燃料”一般,疾步赶超,飞速跨越,百强进位排名直线上升到了67名,一跃前移了29位,领先中部,独步全省,载声载誉江西第一县。

  这是一个奇迹。一个绝对空前震撼的奇迹。

  小蓝开发区多措并举、盘活存量土地的做法,在全省有普遍意义,应总结推广。

  ——前任江西省委书记 苏荣

  如果说2007年南昌县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震撼步伐跻身全国百强县不易的话,那么站在一个历史性的高点上再百尺竿头,无疑是一个更加不易、更高难度的非凡挑战。

  现实就是如此严峻。

  座落在县城莲塘西侧的小蓝经济开发区,是全县经济发展的不二“引擎”。自2007开始,小蓝开发区的年税收贡献率就占了全县财政收入的40%以上。全县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也并列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双料冠军。自然,县委县政府临高望远,把关山重度的目光定格在了开发区壮大升级、奋力拼争国家级开发区的目标上。在这个欲速发力、加快发展的当口,被过去“拣到蓝子里就是菜”的招商引资模式所掩盖的问题,蓦地拉近放大。世纪之初立园之时,依据当时发展形势制定的入园门槛设置较低,亩地八千、一万元,从而吸引了大批企业涌入。园区因此而声名鹊起,隆兴鼎盛。然而企业发展凭的是经营、是实力。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市场定律无情,游戏规则是不会为人的投资初衷和愿望而转移的。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企业沦于半停产、停产的困境,有的甚至“关门大吉”。而另有一些企业本就是为圈地、囤地抑或炒地而入园的。因而不开工建设、少量建设、时停时断的拖皮建设,还有私下转让、股权套现,五花八门,违约昭然。如此“鹊巢鸠占”“人造瓶颈”,堂皇然地阻碍了优质企业进入落户,导致了开发区90%的税收却出自10%的土地这般严重失衡的怪象。

  前者纯属无奈。市场原本就有“零利润”定理,企业还有破产法。后者却是刁玩。玩的就是低价买地,坐等升值。在物质社会,那里有投资,那里就有投机。拣到蓝子里并非都是菜。猴子拿根金箍棒成不了孙悟空!

  欲要飞向更高远的天空,就必须挣脱束缚手脚的绳索。

  “收复失地”,“腾笼换鸟”,弯道超车,进位赶超。2010年7月南昌县委县政府铁碗给力,祭出了“项目清理重组、土地盘活存量”的创新新举。按说,土地姓了私,绝对是个资。使用权无需多言。但合同是法定,违约当不行。清理也在法理之中。南昌县采取“法律服务外包”的形式,委托律师事务所对照合同约定,约谈、律师函、民事诉讼,多管齐下,依法清理,依法执行。征收闲置费、征收使用税、补缴出让金、限期开发,协议收回、等价置换、合理流转,诸多弹性方法,综合利用。既情法相融又刚柔并举,对“拣到蓝子里都是菜”的思维定式,一次性地颠覆摧毁,犁庭扫穴,不留遗恨。

  清理“晒荒”闲置地,精细耕耘种“庄稼”。南昌县把强化“工业地产”创新举措,融入项目强力重组中,作为弯道超车的杀手锏。为了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南昌县强化合同条款完善,明文规定新入园企业亩均投资强度不能少于100万元,亩均贡献税收不能低于4万元。刚性的门槛,法定的条款,让投机者望而却步,令投资者欣喜欢颜。天纳克、三一重工、达利集团、亚洲啤酒和意大利VM集团争相进入。虎啸龙吟,风云焕变,让往昔晴雨赋闲、几近沉寂的土地顿然沸腾,活力四射,诞金生银。 仅是第一家租房入围的伟世通,年创税金就高达3000多万元。

  弯道超车在2010年那几年,是江西省各级干部中最风行的一句官方语言。这是一个富有辩证哲理的术语。缘自西方F1赛车竞赛。F1赛车都是世界上的顶级赛车。在顶级赛车手的精湛而疯狂的驾驭下,直道竞速相差无几。超车是天方夜谭。除非按慢车让快车的规则让道。因此,赛车超车的拐点就在速度较慢的弯道。这里是速度求变,形势立变的关键节点。机遇风险并存,极需挑战勇气。成功了是超车,占据一路领先位置。不成功很可能是驶出赛道,或是撞车退出竞赛。严重的车手受伤退役,抱憾一生。虽然大多数干部对弯道超车的出处、哲理并不了解,但是大体意思是理解的,那就是抢抓机遇、加速前进,奋力发展。

  南昌县弯道超车的实践,弯出了“工业地产”的更新思考,“改变单一的购地兴企投资方式,推进多元化的投资模式”。自筹资金建标准厂房,与投资者合作建厂房,建总部基地,引入专业工业地产开发商,多管齐下,各显神通,一举激活了园区土地高效益、高回报的使用,入园企业不必花费巨量资金购土地,不必劳神费力建厂房。即便是市场不测撤资走人,企业与开发区双方都免却了后顾之忧。“出租为主、出售为辅”的新法甫一问世,即受到投资者的亲昵。尽管附有“每年亩均税收10万元以上、高出省内一般园区两倍多”的择商选资门槛,名企大牌仍是趋之若鹜,心慕身追。先后建成的2.6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无一闲置,被闻风而至、捷足先登的大企业抢租一空。伟世通、天纳克、VM集团、达利集团亚洲啤酒、友星线束、优力凯普……,哪个企业都是域外名扬、蜚声绕梁的腕级品牌。

  世上没有解不开的死结,重要的是方法对与否。南昌县推进工业用地由粗放型使用向精密型经营转型的做法,收到巨大的成功。到2010年底,小蓝工业园清理盘活沉淀“晒荒”土地近万亩,为30家知名企业进入落地,腾出了珍贵地盘,开拓了成长空间,推进园区的壮大发展。这无疑给当时普遍遭遇用地瓶颈的国内园区,拓出了一条实用新路径,贡献了一味治理瓶颈新配方。

  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而应该问一问自己,我们的核心竟争力究竟是什么?究竟那一点是不可替代的。

  ——著名学者 于丹

  凡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南昌县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当然是小蓝经济开发区,是工业园。毫无疑义,其冲当然。面对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迅变形势,南昌县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新型工业化标准区,打造南昌市核心增长极的战略支点,不能沿习前法,安步守成。必须加快“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把聚焦点放在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和食品饮料两个优势产业集群上,以聚集裂变效应,化解土地产出失衡的性价比问题,实现产业升级。

  问题是百强首成,靠的是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医药医械、电子电器和纺织服装五业并举之力。小蓝开发区十年磨一剑,已成赣鄱翘楚。十年前,汇仁打个喷嚏,全县会感冒。(世纪之初,汇仁制药集团一家企业年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如今,小蓝开发区感冒,全县要打喷嚏。陡然风转,重新洗牌,难免要舍弃些眼前利益,难免遭遇些质疑非议。毕竟要改变一个既成见效的发展格局,是要冒事与愿违风险的。然而百强路上风紧云急,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位置转换弹指间。2009年贵溪黯然落榜、丰城闪亮登场,充分证明不进则退,朝夕可变。也是警醒,告之你我:时不我待,岁月不居。郑和之后无郑和。危中求机,抓准机遇,才能先人一步,才能领先一路。

  南昌县毅然抉择,改广铺摊子为五指攥拳,变轻车熟路为另辟蹊径。2007年未雨绸缪,喊出了“江西汽车在南昌,南昌汽车看小蓝”的豪迈口号。2010年遒劲发力,掀开了“新型工业化标志区”的战略帷幕,以“重大产业突破年”主题为抓手,把小蓝开发区的支柱产业,压缩为倾力推进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两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核心竞争力,锻铸跨越新“引擎”。

  尧舜禅让。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抉择。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抉择。体现的是主政者强烈的责任和非凡的担当。撑起的将是一方发展的前景和一方百姓的企望。

  锐变之路,风雷鼓板,集群之潮,澎湃激越。“去粗除杂”,“削枝减叶”,清理转移各色企业130多家。创立特色,广告天下,鼎力扯起了江西“汽车城”、中部地区“中央厨房”的特色标志大旗。并聘请世界著名的德国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把脉定位,编制规划,上国际化水平之档次,行差异化发展之新策。

  资本永远都是逐利性、流动性的属性。决定热钱涌入的决定因素是市场环境、市场需求和市场利润。南昌县凭着决择的对头、市郊的优势、专业的基地及产业集群、链式配套发展开掘出来的成本洼地,很快吸引了国内外一批大腕级企业的眼球。江铃专用车辆、直方数控电喷、亚洲啤酒、天津宝迪、新电汽车空调、吴越塑料等,翩然而至。这些响当当品牌落地开花、加盟小蓝,直把这方土地搅得风生水起、水涨船高,纷纷然、盎盎然。

  义乌小商品白沟纽扣。红花莲子白花藕。泾渭分明的特色,是市场竞争力的一大要素。工业园区概莫能外,全国工业园区成千逾万,竞争发展拼的不就是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是园区的生命。

  南昌县聚力“两产”集群发展,从本质上说,非是市井性盲然冲动,而是市场性睿智决策。一方面要赶超已经跑在前面的发达地区,必须开辟新道道,打造新特色。在旧道道奔走,终究是难脱其臼,行而难远,赶而难成。另一方面,江西汽车生发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江铃是当家花旦。后江铃联手福特、长安,逐渐成长为中国商用车的一线品牌。到2005年江铃退城进郊,小蓝工业园以优越的近城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近水楼台先得月,继而又吸引了江铃控股、江铃股份、铸造厂、协和动力等14家企业进园落户,成为园区扛鼎支柱。食品饮料同样,煌上煌在园区初建早期进入,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2008年接踵落户。一家国内驰名、两家世界500强的汇合,一下将整个开发区的食品饮料产业品牌推至比肩世界水平。“两产”优势,已然凸现。再一方面,到2010年,小蓝开发区已汇聚了美国福特、李尔内饰、伟世通、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上海宝钢、中粮集团、天纳克、人民电器、三一重工、天津宝迪、达利集团、康师傅、澳洲亨氏和江铃系列、汇仁、煌上煌等一大批“两产”行业大鳄。强大的产业阵势,澎湃的园区特色,积蓄了集群发展的巨大潜能。

  一艘辽宁号航母,就把中国海军的形象实力拉升了一大截。8家世界500强、10多家驰名企业汇聚小蓝,这么庞大强悍的航母编队,对南昌县的形象实力提升,勿容置言,可想而知。

  擎起“领军”旗,号召一大片。南昌县精密筹划,乘势推进“两产”集群发展“项目推进年”。汽车及零部件重点推进江铃小蓝基地30万辆整车项目、筹建万亩汽车城,食品饮料项目重点打造中部“中部厨房”,把异禀的特色推向极致。2010年7月18日,该项目正式启动,时任省委书记苏荣,省委常委、秘书长赵智勇、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副省长洪礼和等20多位省市领导隆重出席。美国福特汽车全球副总裁,福特汽车中国公司总席执行官葛致诺现场致词。2010年5月25日,南昌县在香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招商会——2010年南昌(香港)食品产业投资环境说明会。招商会场面不大,受邀参加的嘉宾仅50人,但却是香港及至亚大地区食品饮料界的领军人物。如此动作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南昌县的工业化转型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成长期。不再铺大网满世界招商,而是定点定位、靶向性的精准招商。体现出一种怀瑾握瑜的自信。也意味着“两产”集群的影响力迈上了一个历史性新台阶,标志着产业升级的硬实力上升到了空前的新层次。

  产业集群发展,非同类企业的简单叠加,而是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共进.追求的是产业链充分延伸,激发的是聚变效应。来自市场的答案正是如此。美国伟世通汽车空调(南昌)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说:“选择南昌县,选择小蓝,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产业链”。

  精确定位,事半功倍。2011年,南昌县依托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两大产业,加快单个项目集群化、链式化发展,打造千亿产业群。2012年,根据产业发展业态再次对主导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加力调整,着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和建筑两个千亿元产业、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两个500亿产业,进一步强化特色,提质增效,培植壮大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引擎”。2013年,随着美国江森汽车项目慕名而来,落户南昌县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6家,其中落户小蓝工业园区14家。进入小蓝开发区成为了国内世界500强企业聚集最多的园区之一。目前,全县集群推进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123家,食品饮料企业77家,生物医药企业26家,建筑科技企业106家,“四大产业”的“龙头”贡献、扛鼎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目了然。地域品牌彰显出的是世界思维、扬名世界。

  不袭俗眼看风云,独具慧眼拓园区。南昌县依托小蓝开发区,但又不依赖、满足一个小蓝开发区,东立武阳中小企业创业园,北启南新滨江工业园,南兴向塘物流商贸园,以“一区带三园”为主战场,挥洒“大手笔”,吹响“集结号”,把更多的工业、招商引资等发展压力向各个工业园传导,鞭策其奋袂而起。国投物流、昌工控股、宁波厚业、福建八方物流、昌南钢城、中石油上海欧贝润滑油和台湾世邦国际物流选择了向塘,海尔虚实网、蓝玉玻璃、拓展科技、运泰实业、金辉彩印钟情于武阳,世界500强益海嘉里、世界级的建华管桩落地进南新。锋镝所指,捭阖纵横,雄姿各异,皆成文章。2013年,南昌县以超强竞争力保持了三个全省唯一:全省唯一连续六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市)的百强县;全省唯一获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殊荣的县级开发区;全省唯一年度财政总收入跨越70亿元大关的县(市)。

  要以绿色、循环、安全为主打牌,开拓绿色崛起新境界。

  ——江西省委书记 强卫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相伴相悖的世纪课题。解题相当之难。世界顶尖发达国家也未幸免。洛杉矶的“杀人尘”,日本的“水俣病”,伦敦、米兰的“毒雾”,都是工业发展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前车之鉴。类似的问题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存在,电视、报刊时有曝光。2012年12月国家海洋局发布监测结果,受测的44条入海河流,40条超标污染。缘何?我国首任环保局长曲格平揭密说:“谁都赞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可许多地方在具体决策时,还是宁可牺牲环境去保护经济”。南昌县在小蓝工业园建园之初那几年,雄溪河也曾河水质变严重,死过鱼、曝过光。

  一条宽不过二三十米的雄溪河,折射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真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南昌县的实践结论是,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发展,才会有绿色崛起。

  百事可乐落户小蓝开发区,给了南昌县人刻骨的体味和记忆。2003年秋,南昌县千方百计与这个世界500强的庞然大物取得联系,想引进当时省内空白的瓶装饮料项目,赢取第一杯羹。一个非省级开发区工业园招揽一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需要足够的底气。底气来自哪里?一方水土。4年后,百事可乐投资小蓝,特意委托美国食品检测机构FDA对小蓝的水质进行检测,结果196项指标194项优、2项良,这是百事可乐有史以来在全球得到的最好的水检报告。下自成蹊,百事可乐成了小蓝开发区食品、饮料产业的领袖旗帜。2010年百事再投巨资新建了果汁生产线。如果当时水质检查不过关,结果势必适得其反,无从谈起。如今,小蓝的“绿色环保水”发育起了一个食品饮料产业,其中有世界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有园区食品饮料大碗福建达利集团(旗下有达利园、和其正等品牌)和亚洲啤酒等十多家驰名企业。敏锐的记者以《饮料“大鳄”争喝小蓝水》这样抓人眼球的新闻标题,给予专题报道。

  一方水土,一方名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崛起之基。基础缺失,神马都是浮云。水抓源头污抓根,草木抓植景抓变。南昌县满弓拽弦,把绿字当头的理念,揉进一方发展的总体盘子,渗进“三城同创”的各个方面,强化绿色意识自觉,加力打造“昌南绿城”。

  还说那条雄溪河。河水变质,根在企业。小蓝工业园内企业多达600多家,治表显然不行,治本方为上策。2007年,南昌县率全省之先,采取BOT投资模式,投资4700万元开建一期小蓝工业园污水处理厂。2010年,投资1.36亿元的二期工程再续。到今年6月,整个工程全面竣工运行,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年处理量为2880万吨。如此大的动作在全省是独一份。南昌县朝着“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的目标迈进了关键性的一步。

  这一步意义重大。今日的投入有限,明天的产出无限。一个颇具化学反应的转换。

  2010年7月,南昌县投资2200多万元,建成的南昌市首家县区环境自动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对小蓝经开区、县城莲塘地区25个重点涉污企业、赣抚总干渠和赣江2处自来水取水口以及环境敏感区进行实时监控。系统科学的治防手段,严谨负责的自觉态度,把经济开发区、主城区的绿色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这个新的水平,折射出的是南昌县委县政府为一方碧水蓝天,追求鱼和熊掌兼得的信心和决心。

  自信是成功的阶梯,决心是成功的保证。

  南昌县在工业治污的同时,双管齐下,启动了县城莲塘的城乡治污攻坚。2008年投资1亿元投建,省内首批县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县城截污管道工程建设,日处理生活污水3万多吨。为确保治污效果,南昌县辅之于制度化的查排防污专项行动。近三年,共关停“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小造纸厂、小化肥厂及污染较严重的餐饮企业60多家。重点防治对象“一企一档”,长效管理。全县16个乡镇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18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村收集、乡(镇)转运的处理模式,走向成熟。同时对“出城四门”5大道、县乡(镇)相连16条主干道及沿线百米范围内的房屋全面进行了“五化”整治,道路实现了长效保洁。与此同时,南昌县每年投入亿元植树种草,人工造绿,构建公园城市、森林乡村。

  绿色崛起理念的嬗变,使得千年古县、鱼米之乡的南昌县,今日展现出绿色尽染的画图,焕发出绿气逼人的青春。3大商圈,8大专业市场、3条特色街竞相繁荣,沃尔玛、大润发、华润万家、维也纳、肯德基、华莱仕、煌上煌、绿滋肴系列大牌闪熠昌南。260多个绿色食品、无公害农品;26个绿色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冠盖全省。3条旅游专线,畅连起如珍似珠的100多个生态休闲景观点。国鸿生态园、青岚生态园、国旺现代种植园、湖光山舍农庄、海湾农庄,争奇斗妍;黄马的山水画,蒋巷的田园诗,三江的古镇风,塔城的水乡景,幽兰马游的寺钟幽远,惹人流连……尤其是黄马凤凰沟继2011年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后,2012年再获“全国十佳休闲农庄”、江西日报名记宋海峰撰文直赞:“凤凰沟媲美九寨沟”。江西省“园林县城”“卫生城市”的名头,顺理成章加冕南昌县。

  不久前,一个投资35亿元的超大型茵梦湖国际旅游度假村在县城南侧的银三角动工投建。未来这里将矗起江西的迪斯尼乐园。

  诺言是桥/把爱的生命/从这头一直铺到那头。

  ——江西诗人 蒋为农

  共产党人的诺言是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落脚点是全面小康、人民幸福。家国春秋,百姓福祉,二者皆重千钧,共为中国梦之基。

  “提升群众的民生幸福指数,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切身利益问题上”。强卫书记的话,强力传导了提升民生福祉的指向。这若是放在改革开放前或者初期,难有可能。农民负担重、税费多,种田无利润、倒贴钱。县乡(镇)也举步维艰。据历史资料表明,百万人口的南昌县20世纪末年财政收入才2.38亿元。其中8000多万元是汇仁集团一家的贡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十年拼博,沧桑巨变,2点多亿上升到72.6亿,南昌县已像赵本山说的那样:不差钱。蛋糕做大了,连续六年全国百强的南昌县,毅然告别了“小步前行”式的民生福利,甩开步子大踏步地朝“幸福昌南”目标挺进。

  新农合全覆盖,新农保全覆盖,纯女孩家庭建房补肋全覆盖,村级幼儿园建设全覆盖,城乡公交社区巴士全覆盖,教师住房公积金全覆盖,县乡公路主干道五化整治全覆盖、行政村电子办公设施配送全覆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普惠民众,反哺基层,年度财力投入,那项动辄都是千万元、几个亿。

  不由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咏叹:或许/过去你穷困/无法能够/但/如今你已富有/可以能够

  能够之后的一个问题,就是舍不舍得把蛋糕切分于民生。往往态度比财力更重要。作为全国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南昌县坚持强县、富民并举,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逐年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舍得用改革的红利尽可能地滋润老百姓的日子。投资20亿元建设城镇安置小区、公租房、廉租房;投资14亿元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12亿元完善全县五片区电网建设;投入12亿元启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投入5亿元进行农村“五化”综合整治;投入1.1亿元造林绿化;投入4000万元推进村级卫生所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直接让利百姓2950万元);投入670万元完善交通设施;投入180万元畅通社区巴士;投入5240万元收购开通乡镇短途班车,完成“乡村通”;每年投入1160万元为赣抚总赣灌区农民买单,终结农业流灌用水缴费历史;免费实施职工技能就业培训,免费给60个行政村提供720套健身器材,斥资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让28万农民喝上放心水……近三年来,南昌县为办民生实事,累计投入高达80多亿元,在全省实现了“五个率先”。用一个个虔诚的能够,把改革发展的“红利”,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落实到广大百姓身上。

  经济增长,民生增福。南昌县不仅把新增财力尽可能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社会事业环节倾斜,不断扩张能够空间,把能够变成一个个实在的现实。而且还跳出自身的能够,先行先试,争取外力能够,把民生文章做实做好。2013年7月,南昌县成功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发行了12亿元城投债,资金全部用于棚户区改造,利惠中低收入人群。

  爱亦深投入比重亦大。南昌县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的实事,用大笔大笔的“银子”,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爱,从桥的这头铺到了那头,一直铺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在全国百强县评比分项指数中,南昌县“幸福县域建设”指数排名居中,比百强排名位次还靠前,单项得分比一些经济远优于南昌县的县(市)还高。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说:“人是万能的尺度”。“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的践行,动力来自人的自身,支点在于实干。“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由省府南昌市的“南大门”变身“南中心”,南昌县正在快速缩短距离,跨越奋进。

  全国百强进位赶超,南昌县人正在路上,

  争当中部地区发展升级排头兵,南昌县人正在路上,

  脚步铿锵,梦在前方。

  责任编辑/赵吉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