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0393
■殷 玲/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大学生们要担当起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其理想信念不仅和自身的成长紧密相关,同时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1]而新时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2]他们成才愿望强烈,自主意识突出,理想信念健康向上,对党的大政方针、对国家和全民族的发展高度关注,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全球化浪潮下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不断涌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仰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自媒体时代造就的网红经济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严重误导以及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缺位等等导致新时代大学生缺乏崇高而科学的理想信念,无法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一、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影响

新时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多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由于大学生主要在校园内学习,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辨别力较差,往往容易受到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一系列负面社会思潮的侵蚀。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鼓吹个人主义价值观,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权等观念,提倡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思潮,其本质是要使全世界资本主义化。由于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独特、思想独立,比较容易接受这种带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思想。此外,在当代社会,大学生承担的的考试、就业压力增加,形形色色的诱惑更为复杂,再加之社会改革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大量社会不公平现象存在,促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

(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

新时代大学生大多生活在快节奏、充满诱惑的都市中,他们心理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片面追求人在物质层面的无限满足,而忽视精神道德的营养供给,泯灭了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主要表现四种享乐歪风:拜金风、玩乐风、奢靡风和攀比风。它们消解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二、网红经济发展的严重误导

网红经济是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来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的一种自媒体时代的新经济形态。网红经济凭借其获利巨大、造星力强、影响力广等特点广受大学生的热爱和追捧,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严重的误导。

(一)对自我价值判断的偏差

当一个普通人成为著名网红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时,粉丝会提高对自身的价值判断。大部分网红与多数粉丝的生活状况和社会背景十分相近,他们的成功让粉丝看到了自身价值实现的新路径。而当粉丝群体也开始向网红发展而得不到预期的回报时,心里会产生巨大落差,从而怀疑自身价值,降低对自身价值的判断甚至对自身价值的取向发生偏差。个人价值的实现绝不是由金钱来衡量,而应与个人所实现的社会价值相联系,在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个人价值。

(二)对传统文化价值判断的误差

新时代,大众时间日益凸显碎片化趋势,人们更乐意接受点状的零碎知识。网红创作的内容迎合了受众对某种特定知识的渴望,这就让受众觉得相对于严谨的传统文化,零碎知识的获得更为直接有效,从而不愿意阅读、了解及学习传统文化以致对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价值产生质疑。但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3]

(三)对核心价值观的消解

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红经济的繁荣发展,不断消解着核心价值观。网红与普通劳动者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会让很多人淡漠本职工作而想成为网红妄想一夜暴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很多网红经济只是泡沫化的成功,并没有坚实的基础,想让这种成功一直保持活力,必须有一个正规的团队、严格的制度、无限的创意和对道德法律底线的敬畏。这种不良风气歪曲了敬业精神,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产生不良影响。而网红制假售假来谋取巨大利益的新闻事实层出不穷,这种欺骗粉丝的行为无疑在破坏人与人之间基本交往的诚信原则,在全社会范围内助长不讲诚信的风气,紊乱市场秩序,甚至导致市场的恶性发展。同时,网红的小付出大收益,对于在其他岗位上辛勤付出的劳动者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三、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缺位

当前各大高校的广大师生衷心拥护并信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宣传等手段达到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但是各高校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上的缺位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到位,内心理想信念缺失。

(一)教育观念上的缺位

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呈现出本本化、教条化的特点,高校的思政教师忽视了大学生是作为鲜活的个体而存在着,把理想信念教育单纯地当作教学而非教育,当作专业知识的传授而非精神心灵的关心,当作理论框架的讲解而非信仰追求的启迪。没有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内容的授予,而是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的认同,只有把教育内化为信念、把理想践行为现实才是教育的真是目的和本来意义。

(二)教育内容上的缺位

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内积极开展“两课一做“和“三会两课”等活动。但两课教学的教材和具体内容相对滞后,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脱节。大部分高校思政教师仅仅在书本、课堂等狭小范围对大学生进行说教和论证,看似卓有成效,事实上收效甚微,其后果是使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没有达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很多高校教师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标语化、口号化,忽视了引导大学生既要树立崇高理想,又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导致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变成空乏而枯燥的单纯说教,甚至促成大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造成对党的怀疑和理想信念的动摇。

(三)教育手段上的缺位

目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手段单一,只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不仅课时过少,而且内容松散,教育力度严重不足,考核制度不规范,纵向教育不到底,横向教育不到边等问题。大部分高校教师幻想通过少数课程、几次教育、几项活动、就对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极其不现实的。只有以理论为指导、现实为依托、多管齐下、多方联动,持续影响才能使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开花结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