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5264
■ /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于传统文化的不重视

首先是学校的不重视,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考虑到传统文化教育,也没有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指示。学校没有将教学资源合理的分配,也没有提供足够的教学设备。其次,是教师的不重视,教师由于没有学校的指示,自身很难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落实到实践中去,再加上自身的素质不高,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应付学校。最后,是学生的不重视,学生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已经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不能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二)教学模式不正确

在课堂上,教师过于依赖于教材,利用学术语言讲课,让课堂枯燥、乏味,吸引不起来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活动范围就在讲台之上,无法观测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中快速讲述知识,不管学生的接受程度,让学生遗漏了很多的知识点。教师仅仅是将教学局限在课堂之中,没有让学生将传统文化知识真正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实践活动不足或是脱离教材,无法起到实际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重视传统文化意义

学校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意义,将传统文化教学放入教学目标之中,并为教师提供教学计划,让教师依照学校的教学指示操作。学校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设备供教师和学生使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途径。例如在学校的报告厅播放传统文化电影,丰富学生的视听享受。学校还要在图书馆中购置大量的传统文化图书,供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使用。学校要扩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例如在班级的墙壁上张贴名言警句,印发传统文化知识手册,在食堂、超市等公共场所播放传统文华知识宣讲视频,让学校弥漫起文化气息。学校可以定期聘请文学教授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味传统文化。学校要阶段性组织教师进行开会,针对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并制定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二)提升教师文化素质

第一步,教师要提升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传统文化教学热情,主动投身于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将传统文化教学落实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教师在讲课中流露出的感情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散发出的文化魅力。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被激发。第二步,教师要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用自身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知识的拓展有助于学生对于课程更好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出师表》时,教师可以将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陈述,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文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时,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要将教学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言、善于发言、乐于发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发言中可以表示出自己对于语文知识的见解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要主动走下讲台,走入学生当中,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避免学生走神,还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拉近了师生的关系。教师要积极提问课堂上没有主动发言的同学,让班级同学的文化素养共同提升,实现班级的均衡发展。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还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强其学习语文的信心,对于落后一些的同学,教师还要为其找出问题根源,并帮助进行制定新的学习计划。

(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教师要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开办传统文化故事表演大赛,让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在故事的表演中更能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在表演之后学生还可以说出自己对于整个故事的理解,教师对其加以点评,指出学生的理解错误,方便学生进行改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将知识延续到生活当中,例如在学习《背影》时,文章主要体现的是父爱,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为父亲洗一次脚、锤一次肩,让学生在服务父亲时,反思父亲对自己的爱。教师可以开展经典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师可以开展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之中,用各种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传递,让学生将传统文化学以致用。

三、结语

初中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符合语文教学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再次创新。传统文化能为语文教学赋予文化意义,语文教学也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实力,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让文化的气息弥漫在校园之中,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创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