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在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不同形式的财富的一个内在的积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就包括了其内部包含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意识形态以及思维观念等等多种因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的影响,社会存在会通过社会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意识的形态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形式而改变。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门类,文化的进步和变化也就直接收到社会存在的影响。此外社会意识能动于社会存在,其发展的单向性也就决定了其继承性。文化也具有所有形式社会意识的这一共性特点,也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一个反馈性的能动作用。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实质
中西方文化由于地理差异、人文环境以及生产方式不同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总结起来说,中国文化以玄学为中心,重视人文主义,讲究的是人同自然的融合。而西方文化以科学为中心,重视的是理性主义,讲究的是人和自然独立存在。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当中将文化主要区分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三类。其中中国文化偏于中庸,重视人之间的事务;印度文化偏于反身向后,重视人与感情的事务;西方文化偏于向前,重视人于自然的事务,以科学为中心。书中认为相比于中国各类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设备而言,西方的物质设备,体现除了更多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风格。西方国家当中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于科学和民主都能够很好的接受。但这样的文化形式并没有太多可借鉴的地方。中国文化所蕴含的人生态度,相比于西方文化当中更具有本源性。西方文化虽然重视自然,但对于人生态度和哲学的认知比较浅薄,毕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追求将逐渐从物质向着精神层面过渡,而这也正式中国儒家思想当中最为关注的。冯友兰在《新事论》当中从文化类型的角度来探讨中西文化之间的区别。西方文化建立在工业生产的基础上,而东方文化则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中国文化当前面临的是其两类型之间的过渡并非形式上的转移。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就在于时代上的差异。西方文化在进行近代工业革命后也有了一个显著的发展,中国也只有遵循这一方式来改善自身的文化发展,才能够加快跟随世界的步伐。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将生产形式完成从家庭到社会的过渡,提升中国生产结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产业变革。书中沿用的马克思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将西方看做是城市,东方看做是乡下,乡下通常要依靠于城市,而经过了工业革命后,这种依赖性更加明显,即东方更加依靠西方。对于物质的生产方式会直接影响其他各个类型生活的过程,社会生产方式会直接决定着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文化,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类型也决定着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所以说,社会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差异是决定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二、辩证地对待中西文化差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对于一切事物都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因此对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要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谈到:“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长期发展形成的,并不存在孰好孰坏的差别,对于本国和外国的文化,都要保持着一种尊重的态度。在不同文化之间要相互取长补短,一起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都要采用吸取和审视的态度,对于其中先进的观念和技术要予以汲取,来帮助本土文化的更好构建。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出现了文化的封闭,都会使社会进步受到明显的阻碍。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发频繁,不同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交锋,我们要更好的发掘和利用西方文化当中具有的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思维意识,从中获取到优点于本地文化相互取长补短,不能够拿来主义完全的照搬照抄,要根据我国自身的具体情况来看待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当中也存在其自身难易解决的矛盾和弊端,所以在借鉴的过程中要进行仔细的甄别。要始终保持对于本国文化的敬仰和尊重,围绕自身的传统文化来开启对文化的建设。要针对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式来对本国文化加以更新,积极建设全球性的新文化类型。我们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借鉴程度,保卫我国文化制度安全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群众是社会活动的主题,更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要以包容的态度看待不同的文化,吸取不同文化中的精髓,构建起我国特色的文化构架。所以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方向,辩证的看待不同类型的文化,吸取先进经验,提出不良因素,用扬弃和创新的精神来构建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