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创业品质培养的大学生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7805
■ /

  玉林师范学院

  创业品质就是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者意志与情感的综合体现。要求创业人努力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显示出独立性,也要以正确的合作与交流排除障碍,增加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度。在创业过程中,要想成功创业,就要具备敢闯敢拼的勇气,努力将理想变成现实,更要自觉接受法律与道德约束,将社会利益置于首要位置。同时,也要摆脱功利思想,以强大、阳光的心理面对困难,踏踏实实、砥砺前行。

一、培育高校大学生创业品质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想成功创业除了具备一定的创业资金、创业能力以外,还应具备创业品质。培养大学生创业品质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

高校进行创业教育,其宗旨就是为了培养一大批具有开创意识、勇于奋进的优秀人才,使学生具备创办企业的能力,使部分学生通过创业实践获得成功,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在进行创业品质培养过程中,就要包含创业能力、意识、心理、内容等方面的教育,既要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创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帮助他们健全心理,拥有现代创业意识,为创业成功做好铺垫。

  因此,要想扎扎实实地开展创业教育,就要将心理教育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要点燃他们的创业激情,使学生能客观公正地认识到自身优势与劣势,准确找到最合适的起点,把握机遇。同时,不能抱着立竿见影的心理看待创业,创业之路不可能洒满阳光,必将充满困难与艰辛,要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努力,在各种困难面前都不要轻易改变初衷,将创业热情转化为意志与追求。

(二)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如果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就会在创业实践当中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创业热情是创业实践的有力引擎,而创业心理品质才是创业过程中最有力的守护神。自古至今,无论在哪一个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人,都拥有着强大的心理素质。创业心理品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创业本身就是一种积极主动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创业行为起到调节作用;第二,健全的心理,会使大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保创业不是一种激情与冲动;第三,创业认知会对创业成效起到最直接的影响;第四,在创业过程中,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会起到“添加剂”的作用;第五,培育大学生坚忍的意志,会使创业者迎难而上、不言放弃。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是社会择业的必然趋势,要想使更多的大学生取得成功,学校在进行创业教育过程中,寻求理智与冲动之间、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间找到制衡点,提高他们的创业心理品质成为最关键的环节。通过创业教育,引导学生以平常心看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帮助他们消除恐惧、畏难、嫉妒等负面情绪,鼓励学生从自身找原因,勇于挑战自我,树立创业自信。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品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

本文在系统地阐述培育大学生创业品质的重要意义基础上,重点围绕基于创业品质培养的大学生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进行具体的探讨。具体如下:

(一)完善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课程体系

学校层面要意识到创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最短时间内构建起完善的课程体系,就需要做好充分的调研活动,切实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创业心理现状,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两方面的专家,编撰出科学合理的教材,为教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在编写教材过程中,要以解决实践问题为目的,将心理学知识与训练内容穿插到一起。

  例如,为了增强教育实效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情商教育》、《创业心理品质陶冶》等选修课程,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创业心理知识,将心理知识内化为创业心理品质。首先,学校要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课程,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建立学生创业心理测评系统,根据每个学生的测评分数,使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是否拥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使大学生具备乐观、坚韧、向上的意志与情感;再次,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咨询室,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此项工作,耐心、诚恳地对待前来咨询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创业过程中会引发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与他人合作,持之以恒,逐渐健全创业心理品质。

(二)创新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教育培育方法

高校应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借鉴其他院校在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品质教育方法予以创新。例如,可尝试采用的培育方法有:一是榜样激励法。聘请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商界知名人物来到校园,为学生带来精彩的专题讲座,以他们的现身说法来激发学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创业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二是抗挫磨砺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仿真性情境,或是模拟创业活动,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战胜失败与困难,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三是心理咨询法。在咨询服务过程中,了解学生个性优势与不足,对他们的不良心理进行矫正与指导,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创业个性。

(三)强化大学生创业实践锻炼

良好创业心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在实践中进行锻炼。在创业实践过程中,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创业有全新的意识,使学生在接受锻炼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健全心理。因此,只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锻炼形式有:

  一是组织丰富多彩的创业竞赛活动,如案例剖析、创业计划大赛、考察企业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文化氛围,使创业精神浸润学生心灵,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二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创业实践,如到企业兼职,参加志愿活动,加入社团组织等。鼓励学生销售各种小商品,也可以自己开店经营,增进与他人的沟通,丰富社会阅历,积淀创业经验,对社会有深一步的了解,避免盲目创业。

  三是学习深化与合作建立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平台。例如,孵化基地、创业园、实习基地等,为更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资金与制度两方面给予学生大力支持。

  四是学校可以成立各种类型的小型公司,如学生超市、科技服务公司、家教中转站等,鼓励有创业意识的同学自主进行管理,安排责任心强的教师为学生实践提供指导,使学生在真实的创业情境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增强信心,在日后的创业活动中少走弯路。在参加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对创业流程、创业目标有更加清晰的了解,才会坚定创业信念,形成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三、结语

总之,创业品质培养对大学生的创业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高校应着力于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及方法予以创新,从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培育方法以及强化实践等方面,不断地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社会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丹.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112.

  [2]王炜丽,彭鹏,毕磊.创新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6):26~27.

  [3]隋莹莹.大学生科技创新心理素质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3.

  [4]徐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