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精英,无论在文化学习、思想意识还是工作表现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发挥其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部分缺乏党员意识;理论学习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高;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不能很好的贯彻党的宗旨,服务的意识差;此外,有些学生党员的价值取向有所偏离,部分学生党员在对人生价值追求方面,出现了多样化的选择。上述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在普通学生心中的形象,阻碍了大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及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党员形象塑造,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以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为切入点
一方面学生党支部应该不断地加强党员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建设。针对理论学习期间迟到、旷课党员积极分子给与严肃处理,违纪党员给与党内通报批评,违纪积极分子则取消其积极分子资格,建立严肃而有原则的管理体系。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带头作用,吸纳了一些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党员到重要的学生工作岗位上来,撤掉了个别工作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和一些对自己要求不严的学生党员干部,将学生工作引导上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另一方面要严把党员入口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宁缺勿滥,把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党组织中来。为了贯彻这一精神,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党支部应该采取“三级考核机制”,全面对拟发展对象进行测评:
第一步,严格按党员发展相关要求从优秀的积极分子中推荐拟发展党员。
第二步,各支部交叉对拟发展党员进行全面的考核。
(1)支部到班级对拟发展党员进行群众基础测评。(2)支部到相关工作部门考核拟发展党员工作能力。(3)支部对拟发展党员生活、学习、工作中接触的同学进行谈话,近一步了解拟发展党员的实际情况(包括班级同学、寝室同学、班级干部、学院或系学生干部)。
第三步,支部召开联席会议,对拟发展党员进行综合考核和表决,最终确定拟发展党员名单,并报送党委组织部。
实践证明,实施“三级考核机制”发展的党员思想素质过硬,群众基础深厚,工作能力突出,业务水平优秀,真正地提高了党员群体的素质。此外,学生党支部加强组织建设工作,应该多开展理论学习和党建活动,形成一个连续的系列体系,这样的工作有助于加强了党员的使命感[1],提高了党员的理论素质和责任意识。
二、以建立学生党员自治管理体系为创新点
为了充分调动党员自觉意识,学生党支部可以建立学生党员自治管理体系。下面结合本人所负责支部工作简单介绍学生党员自治管理体系工作的开展:学生党支部建立起学生党校机构。党校设有校长、副校长、组织部、宣传部和纪律检查部。学生党校主抓全院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负责组织全院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各项组织活动;负责全院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考核及评定;负责全院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组织发展工作;负责全院学生党员的党费收缴工作;以及全院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原则的前提下,学生党员可以自行开展各种党建活动,进行党员管理。
实践证明,党校的建立促进了党支部建设和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提高了学生党员的管理组织能力,调动了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积极性,使学生党支部的组织机构建设更加完善。党校的建立将支部的党建工作推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夯实了基础,铺平了道路,指引了方向,照亮了前景。
三、以重塑党员形象为工作重点
党员形象的塑造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2],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是发挥好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所在。学生党支部应该本着“发现问题→追溯问题根源→寻求解决办法→有效实施办法”的工作程序开展本项工作。首先应该了解大学生党员在普通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此项工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开展,以本人所负责支部调查情况为例,调查得到问卷1468份,通过对1468份调查问卷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党支部发现了党员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理论知识;党性观念淡薄;模范带头作用不强;关心帮助同学不够。针对出现的问题,支部深究了问题的根源,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例如:针对学生党员理论知识缺乏,党性观念淡薄,学生党支部开办党校学习,号召全体学生党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履行党员义务,树立党员威信,在广大同学中切实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强,学生党支部为每一名党员配发一名党徽,让同学们知道谁是身边的党员,一方面让党员受到监督,另一方面调动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积极性。针对党员关心同学不够问题,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员与你同行”活动,让党员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带动周围的同学,与周围的同学共同进步。总之,要根据党员中不同问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重新塑造党员的形象,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雷西合,赵健,高黎.对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构建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10): 84~86.
[2]姜雪.浅析高校大学生党员先锋组织发挥作用方式的嬗变与提升[J].人才资源开发 ,2017(2):23~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