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女权运动发展历程与女性解放
中国的女权主义是在五四时期传入,1920年的妇女解放思潮与五四启蒙运动主张的人权思想一致,但之后由于国家遭受侵略的情况,女权运动被搁置。直至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从法律层面上保障男女平等的权利,特别在毛泽东时代,大家崇尚“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妇女解放运动在民众间流行。此时的女权运动主题主要是追求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政府运用行政、宣传和教育等手段消除对妇女的歧视,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解放劳动力。但之后的三十年,因种种原因,我国关于女权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才有了较大的进展。1978年之后,中国大陆开启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自由主义的女权运动取代了毛时代的去性别化的妇女运动。1990年以来,随着大批国外研究女权运动的著作翻译传入中国,美国的自由主义女权理论深深影响了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随着社会组织的建立,如妇联、女性联盟等;政治文化的开放发展,中国的女性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现代女权主义结合现实情况发展而起。现代女权主义主张建立一个包容差异和多样化的多元化文化整体,在现代这样的一个多元化文化中,女性享有自身希望的,具有独特性的生活方式。现代女权主义的理论主张为“剩女”群体走出困境,两性平等的实现以及妇女解放的事业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广泛的手段途径。二、女权运动对“单身潮”现象的影响
埃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中叙述到,如今的美国3100万人选择独居生活,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正处于单身。女性构成了当代独居人口的主体,大约有1700万女性选择独居。无独有偶,亚洲也开始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如中国台湾妇女婚育就业调查的最新结果显示,2010年台湾省的单身女性有144万(占女性总人口的15%),其中持独身主义的女性有25.8万人,占18%。根据国家民政部最新统计,中国单身人口到2016年止已经达到2亿人数。单身独居群体正日渐庞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岁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达2.47%,比10年前增加近两倍,主动选择单身的女性显著增多。在国内一些城市,尤其是几个一线城市,“未婚单身女青年”越来越多。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女权主义是在建国初期通过政府扶持实现的,此时正是我国的第一次单身潮发生之际。1950年的《婚姻法》实施一夫一妻制度,封建社会制度下一夫多妻制的传统被打破,许多妾被迫离婚,致使妇女单身的人数上升,女性得到了婚姻自由。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社会思潮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女权主义学术研究在我国取得长足发展。受女权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第三次的单身潮发生。
三、女权主义视角下对“单身潮”现象的评述
如今女性正作为独立自由的个体积极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在参与社会交往,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充分展现着女性独具特色的女性力量。女性的社会角色也不仅仅局限在相夫教子的职能上,反而在各个领域中都有职业女性的存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提高。但另一方面女性追求独立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冲击,“单身潮”现象中,女性所占比例持续上涨,长期以往将会造成社会的严重失衡。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女性的独立自主在社会关系中发挥出积极作用。通过现代女权主义提倡包容、多元共生、话语即权力、重构女性主体等这些视角,本文认为,在一个提倡包容、差异、多元共生的后现代社会,女性的解放一方面离不开其自身主体性的确立与提升,掌握话语权,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婚姻家庭关系中“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陈旧观念的变革,而这需要男性的支持与参与。女性社会资本的提升不应该成为其婚姻上的阻碍,女性对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强制和干扰,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不仅为单身女性摆脱困境指明了道路,同时也为女性的自我提升,两性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西方在女权主义激进发展之后,80年代西方人又开始重视家庭。在中国,即使“单身率”居高不下,单身现象仍未被普遍接受。公园里不乏为子女婚姻操劳的大爷大妈,单位里经常举行各种单身青年联谊会,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引导促进单身男女结合家庭。
和谐社会包括两性和谐与女性多重角色的和谐发展。正如旧金山的一位性心理治疗医生所说:“我们已经走过了一个唯独有‘我’的时代,现在我看到了人们又要回到‘我俩’的时代”。钟摆又荡了过去,人们的心理似乎又回到性革命以前的年代,他们希望有更持久的关系,也希望有孩子,并再次发现了忠贞、责任和结婚的传统价值。①不过,在未来社会两性关系的发展趋势究竟如何,还是值得继续研究下去。
注释:
①金沙曼.中国妇女运动特点历史转变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25(04):54~58.
参考文献:
[1]谭琳,丁娟,马焱.论新时期中国妇女运动发展的主题:平等、发展与和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04):142~148.
[2]姚培锋.论女权运动及其对西方国家婚姻家庭的影响[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78~8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