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母语权威”在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合理性的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6817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一、母语者“权威”的建立

在早期的语言学领域中,理论语言学占据着主心骨的地位,研究者们把语言看作是人类自身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机能,所以研究的重点多在语言本身,焦点也大都放在了被当作母语使用的各种语言上。同时,由于研究范围的限制,语言学和很多其他相关学科的早期语料几乎全都来自于母语者,例如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研究以及语言使用中的话语分析。这些研究为旁观者认识语言创造了一种错觉,久而久之,人们就下意识地认为只有母语者的语言才是真实可靠的语料,只有母语者,才称得上“权威”二字。

二、母语者“权威”地位的争论

在二语习得领域,还因为母语者的地位问题引起过一场大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在讨论语言学习者的行为时,研究人员是否把学习者放到一个屈从于母语者的地位?一些提出疑问的研究者认为,二语习得领域的很多传统研究都在用一种较为消极的眼光看待语言学习者,在大量地将学习者和母语者的语料作对比的研究中,二语学习者的语言经常被当作“有缺陷”或者“不完整”的。比如,研究人员会把学习者在对话模式中呈现出来的停顿和重复形容为学习者在理解和表达方面出现了困难,是一个值得指出并进行分析的问题。但即使是母语者,在日常的对话中也会经常出现停顿和重复,这只是正常会话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母语者和非母语者还在研究中被非常笼统地当作两个内部完全统一、同时又可以明确区分开的整体,它们经常被当做一个定量出现在研究中。但是,不管是母语者还是非母语者,这一概念所形容的群体内部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于是一些研究者们开始倡导拓宽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方向,不再将学习者简单地看成没有具体身份的对象,或是将他们塑造为需要不断向母语者靠拢的人。对于二语学习者,研究者们在讨论其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困难的同时,也应关注学习者如何成功地用二语进行交流。

  针对外界的种种批评,传统领域的二语习得研究者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表示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关注的是“语言是如何被学会的”,因此研究者们的关注重点一直都是“语言的学习者”,而非“语言的使用者”。母语者的语言只是从 “非学习者”的视角出发和“学习者”的语言进行对比,以便进一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及其发展,这个过程并没有要把母语者的语言当作“正常的”目标语言来比较的意思,“神化母语者”只是质疑者们在偷换概念之后提出的一面之词。

  即便如此,大量区别母语者和非母语者语言的研究还是在无意中加深了这两种身份之间的对立,并且将这原本各异的身份抽象化,忽视了其作为具体存在的现实生活身份背后的语言水平、社会以及文化等差异。这场争论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学习者当作外语使用者来研究,把关注焦点放在了被使用的语言本身。研究通用语的语言学家就指出,当今世界上把英语当作通用语来交流的人数远远大于母语者,一些研究人员目前就在建立英语作为通用语的语料库,他们的目标是研究清楚这个语言系统,最后用相关的语料来指导英语教学。这些研究人员自然也不认同把母语语料当作规范和标准的做法,他们认为那些母语中的语言错误,如果被世界上大多数的二语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的话,就不能再将它们简单地判断为错误。研究人员还建议,语言的教授者可以在教学中将熟练的外语运用者的语言作为学习语料,展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外语的例子。同时介绍一些成功的外语使用人士,让学生看到顺利的外语交流是什么样子的。

三、“母语者”和“非母语者”划分背后的问题

除了在二语习得领域引起的争议,随着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对“母语者”和“非母语者”的简单划分还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

  首先,当我们强调“母语/非母语”的区别时,就已经在无形中给不同语言进行了分级和排序,一些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被边缘化了。我们在谈论母语者时,更多的时候指的是那些说“标准语”的人,这样一来不仅忽略了语言的多样性(例如不同的方言),也强化了对“标准语”地位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公平。比如目前汉语教材中频频出现的“京味”和“儿化音”,会让很多留学生在提到“汉语母语者”这个影像时,第一反应是北京人,而不是中国人,但显然在南方很多没有“京味”、也不讲“儿化”的地区,汉语依然是他们的母语,对于在这些地区进行汉语学习的留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其次,现在很多留学生都是在中国学习汉语,对于身处目的语环境中的语言学习者来说,语言认同尤为重要。当本土的语言教授者在课堂上过度强调

  抽象的“母语”和“非母语”的区别时,无形中也在暗示留学生作为“局外人”的身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认同感和课堂交流的自信心。

  最后,盲目地把学生的语言需求和民族身份挂钩也是不妥的。当学习者来到中国的不同城市学习汉语,如果当地的语言教学机构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一致的,统统给他们教授当地的“标准语”,往往会忽略学生背景的复杂性。虽然一些学生可能来自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但是他们来华时间的长短、生活环境、语言水平可能都不相同,所以在语言学习的需求方面也会有所差异。很多研究都显示,仅仅依靠“母语/非母语”的标签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政策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会破坏语言教学中的活力和多样性。

四、“母语权威者”神坛的降落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中,用那些传统的对语言和身份界限的划分来谈论人们的语言运用已经不再合适。很多社会语言学家都通过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语言交流的研究,展示了人们如何灵活和有创造力地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构建不同的身份。而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中,“母语者”也渐渐走下神坛,不再拥有坚不可摧的权威身份。

  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对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确实很多时候需要对学习者和母语者进行划分,但这并不代表研究者认同母语者的语言是绝对规范的,一些非母语者对于语法的掌握也有可能会高于母语者。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关注点放在了语言使用本身,倡导用更加积极的眼光来看待二语学习者,强调学习者的身份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调查学习者爱具体情境中灵活的语言使用。在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亦是如此,如果继续笼统地将“母语者”这一抽象的概念作为学习目标,或是把“标准语”的语言当作权威,那么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过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平面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的收获得不到肯定,而他们可能遇到的现实的困难也会被忽略。因此,不论是教学政策的制定者还是语言的教授者,都应该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现实的评估,明确学生的需求,尊重和强调学生本身自己拥有的语言资源,讨论不同的语言如何互相影响和促进,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制定更为科学的教学计划,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1]Gass S.Apples and Oranges:Or,why apples are not orange and don’t need to be a a response to Firth and Wagner[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8,82(1):83~90.

  [2]Leung C.,Harris R.,Rampton B.The idealized native speaker,reified ethnicities,and classroom realities[J].Tesol Quarterly,1997,31(3):543~560.

  [3]乔姆斯基.语言的科学[M].曹道根,胡朋志,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5.

  [4]盖伊·多伊彻.话/镜:世界因语言而不同[M].王童鹤,杨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