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二语习得自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其包含的研究方法备受关注。对比分析作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典型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其发展历史跌宕起伏,如今在二语习得的方法研究界地位却逐渐没落,但我们在日常的外语学习中时时都在用这种对比分析。据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二语习得中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而不是摒弃。
一、对比分析理论
1957年RobertLado《跨文化语言学》的出版,标志着对比分析理论的产生。Lado说对比分析是将学习者的母语和与其所学的第二语言进行对比,主要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文化系统等方面的对比,重点是找出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然后针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来预测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换句话说,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可能就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困难并产生错误之处。二、对比分析法的现状
对比分析由于其自身的致命缺陷——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等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困难,以预测为目的强势方法论导致学习有效性降低,遭到了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语言学家的强力批判。随着其他二语习得理论的问世,人们逐渐摒弃这种强势以预测为目的的方法,转而采用其它的方法。三、对比分析法的合理运用
名称 对比项目形态对比分析智能对比分析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社会文化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比内涵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语言在认知思与文化思维等深层次方面的差异。对比方式描述、选择、比较、预测。解释、比较、分析深层次的认知与文化思维。教学法机械训练、模仿、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在语言交际的情境中比较两种认知思维语言的差异,在交际情境中获得目的与思维,并学会内化。
汉语东、南、西、北/东—西/南-北英语northeastsouthwest/north-south/east-west
汉语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李明英语LimingLiteratureandjournalismschoolatsichuanuniversityChengduChina
21世纪之后,有学者认为在认知领域的框架内开展对比分析,有利于二语习得教学的发展。对此,将对新旧两种对比分析进行区分,前者称为“形态对比分析”,后者称为“智能对比分析”。顾名思义,前者不考虑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创造力,而后者充分考虑人的语言认知创造能力和文化差异因素,如表1。
(一)理论基础
智能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强调人自身具有一套语言习得机制,人类习得语言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积极主动的习得语言的结果。人的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人类习得语言和掌握其它的知识技能具有相同的规律。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的人们相距甚远,人们在认知思维上存在很大差距,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待同一件事物、概念的认识方式差别很大。在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告诉学习者,目的语的思维与认知方式,来对比和认识目的语。以汉语和英语认知空间地名为例,来说明汉语和英语由于在认知思维方式上的不同而表达上的差异。如表2和表3。表2可以看出汉语本族语和英语本族语在空间的表达顺序上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在表达空间顺序时,汉语本族语习惯于东、南、西、北的顺序,起点在东方,终点在西方。而英语本族语在表达空间顺序时,则是north east south west,起点在north,终点在west.如果是两个方向成对出现时,汉语本族语通常是先东-西,后南-北;而英语本族语通常是先北-南,后东-西。从不同思维的方式进行对比,就可以不仅让学生知道两种语言的不同,而且可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同。
表3可以看出在表达地名时,汉语本族语在感知空间关系是有很强的大范围向小范围的倾向,英语本族语则和汉语本族语截然相反。这无疑也给我们语言教师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在进行地名的表达方式教学时,注意区别汉语和英语的不同,在教学中也应注意给学生灌输汉语表达地名的思维方式。
智能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社会文化理论。语言具有双重功能,它既是人际交流的中介,反映社会的发展,又是个体内部思维的中介,体现个体认知活动的成果。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注意向学生传授与目的语相关的文化思维。以汉语本族语和英语本族语在非父母亲属称谓上的比较来进行说明如何在二语教学中传递目的语的文化思维。
(二)对比内涵
智能对比分析更多的是比较两种语言在认知思维、文化思维等深层次方面的差异,解释差异的原因,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快地建立目的语的认知思维和文化思维。以汉/英民族认知时间的方法为例。我们借用空间来表达时间,但是英/汉民族借用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却是不同的。如表4。
语言 空间词汉语英语上上个月我回家了。无下下个月我要去出差。无左右做完这个课题需要三月左右。无前前天我去了当了志愿者。MayisbeforeJune.后后天我要去当志愿者。Winterisbehindsummer.
汉语2016年9月1日下午3点英语9:00p.m,1October,2016
表4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都同时借用了前、后这两个方位词来表示时间。而在汉语中还借用了上、下、左右这三个方位词语来表示时间,这是英/汉这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智能对比分析法中,除了告诉学生这两种语言在表达时间用词上的不同,还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汉语语言使用非常灵活的原因造成的。更深的原因,我们汉语民族认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是不分明的,我们认为时空的是可以转换的。
(三)教学法
“智能对比分析”是在语言交际的情境中比较两种认知思维语言的差异,在交际情境中获得目的与思维,并学会内化。教学步骤是:解释、具象化、交际。解释:“智能对比分析法”教学法第一步,在这个步骤,教师对目的语相关概念的解释必须科学、准确、简介。然后将这个概念和本族语对应的概念进行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汉语本族语者,表达空间地名时,往往采用大地名向小地名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此相同,时间表达方式也是采用由大到小的表达方式,如表5。
具象化:“智能对比分析法”教学法第二步,具象化就是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图像化形式,这个步骤在初级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多种感官的综合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形成目的语思维。这个步骤,学会应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动态幻灯片的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目的语思维,积极,主动地内化。
交际: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际。书面语,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交际,都是运用语言的具体体现。“智能对比分析法”的交际活动,就是要学生把学过的目的语,通过口语交与书面语交际活动内化于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老师和同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加交流活动,动口实践,在实践的交流活动当中,锻炼语言能力,建立目的语思维。
四、结语
对比分析理论不应该被摒弃,而应完善它的不足,语言对比分析应该更多地考虑人的认知思维与文化因素。在二语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认识母语和目的语的思维差异。二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差异,还应明白差异的原因,即让学生知其然,也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参考文献:[1]Lantolf J.P.Socio cultural theory and L2:State of the art[J].SSLA,2006(28):67~10.
[2]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Ann Arbor,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1957.
[3]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2):4~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