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儿”词尾产生的声音之美——以老舍的《月牙儿》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7164


  武汉大学

  儿化是在实词后附着一个卷舌动作的发音动作,使实词韵母原本具有的读音产生音变带有“儿”的发音特征。儿化具有很强的口语性,在抒情性的文章中出现频率很低,老舍先生却在《月牙儿》中用到了73处儿化表达。

一、加强词组的整体性

定中结构类型中的两个或者多个成分的在语音地位上是不对等的,这种不平等地位导致词组结构中的各成分在语音上有轻弱、高低、长短的区别。这种语音上的高低轻重层次使词组读起来并不统一,缺乏紧凑感。《月牙儿》中的儿化的量词的读音使整个量—名结构语音形式变短,结构显得更加紧凑,如:

  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

  在上例中,“钩”原为一种顶端尖细,主体弯曲的金属制品,在此借用为量词,表示细而弯的月牙儿。钩[kou]韵尾[u]是舌面后元音,发音时舌位靠后;浅[t‘i an]的声母[t‘]为舌面前辅音,发音时舌位靠后。在这两个音节衔接时,[u]发音靠前,[t‘]发音靠后,音节发音的一前一后导致舌位运动的距离比较远,儿化是添加在这两个音素中间的一个圈舌动作,正好成为了两个音节衔接的过渡区域,使发音衔接自然不至于突兀。

  音节内部各个语素的拼合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音节与音节组合时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界限和分端。这种分界在语流中具有明显的分界信号,音节间韵尾和声母相连便是一种信号,它标志着前一个音节的结束下一个音节的开始。“一钩[kou]儿浅金”变为“一钩[kour]浅金”,儿化动作将韵尾[u]与声母[t‘]隔开,韵尾和声母相连的信号并不明显,因为在儿化的过程中“钩[kou]”的韵尾已经被磨损,使第二个音节的声母[t‘]越过了第一个音节中原本的韵尾,变得更接近第一个音节的韵腹。儿化便这样模糊了“钩[kou]”和“浅[t‘i an]”这对音节的界限,使儿化后短语的语音形式比量词直接加名词的语音形式更加紧凑,淡化了两个成分的不对称关系,加强了词组的整体性。

二、量词精准化

“儿”字其组合能力非常强大,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名词、量词等多种词类之后,并能和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很好地融合同时也为被儿化词增添了相应的情感色彩。“儿”本意为小孩子、孩儿之意,《说文解字》载:“儿,孺子也”。“儿”最初作为词尾时,与其本意联系紧密,儿化最原始的基本语义是表示人们对事物的小称,人们对小巧伶俐的事物很容易产生怜爱之情,故而儿化也有喜爱、轻松的有语义特征。人们在交际中,如果出现了被选择的量词所表示的量值比意愿中想要表达的量稍大一点但是暂时又找不到表示的数量稍微小一点的量词去替换的情况。这时,将这个量词儿化后,“儿”的小称意义也被带入了量词的词汇意义中并与之协调,它表示的量比儿化之前量词表示的量稍小。在不增加新量词的情况下,量词的儿化使量值的表达寻找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满足了交际的需求。在《月牙儿》中,老舍先生利用量词儿化将数量表达地很准确。如:

  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

  上例中“钩”为名词暂时借用为量词,在日常交流中,“钩”暂做量词的频率较低,所以“钩”表达的量值在语境中依然不是明确。借用量词“钩”儿化后,使这个量词在量化新月的形态时处在一个恰当好处的状态:一丝儿<一钩儿<一钩,在层级增加的序列中,“一钩儿”是老舍先生内心表达的最恰当的量。

三、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在语音上寻求最舒适的发音方法,音值如能磨损后不影响表情达意就会被说话者自发地磨损,音量随之弱化,语音形式整体变得简明甚至含糊。

  统计《月牙儿》中出现的62处“儿”词尾,其中被儿化的音节中,以鼻韵母[]和[n]为韵尾的音节有21处,约占到总数的34%;以前元音[i]为韵尾的音节有14处,约占到总数的23%;鼻韵母[]和[n]发音靠后,前元音[i]舌位偏前,唇形扁平开口度较小,这两个音节对唇形和气流的控制要求较高。以鼻音[]、[n]和前元音[i]为韵母的音节在儿化的过程中,韵尾由于与儿化的发音动作不协调而失落,直接在主要音节的韵腹上添加儿化的动作,这样便大大减轻了舌头在发音运动中的负担,省力省时。

  在语音音流中前一个语素的发音常常影响下一个语素的音值,如“”一堆土”说话者在发出“堆”[tuei]的韵尾[i]时,马上要转变发音方法发出送气清塞音[t‘],这之间必然需要一段调节过渡的间歇。将音节[tuei]儿化,前元音[i]失落后变为[tuer],儿化卷舌的动作使舌位在运动发音的过程中过渡到居中的位置,此时,唇形及其开口度都比较适中,为下一个音节的发音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再用这种舒适状态去发出下一个声母就比较顺畅。儿化的发音动作正好也成为了两个相连音节的衔接过渡动作,为两个音节的衔接提供了一个时间的过渡和发音过程的间歇,使发音器官获得了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去完成整个发音过程。

  参考文献:[1]老舍.老舍经典作品[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0.

  [2]李恩江,贾玉民.说文解字[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