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萌”的内涵的基本界定
“萌”一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说文》中讲到:“萌,草芽也”;《礼记·月令》中道:“草木萌动”。后传入日本,语义发生变化,在热爱游戏和动漫的御宅族眼里,萌用来表达对人或物的爱慕、爱惜、倾慕的心情,形容一种像是恋爱的兴奋和悸动的心理状态。2003年左右,“萌”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在亚洲各国流行起来,此时“萌”又流传回中国。在中文语境下,萌的语义又有了新的发展,与日本的萌相比,萌运用的语境更加广泛,当代的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萌”即天然萌、天生萌,初生的幼童、懵懂的眼神等自然而然的呈现出的一种萌萌的状态。还有一类是“卖萌”,即故意展现出一种萌的状态,属于“后天萌”。二、萌文化迅速发展的成因探析
萌在我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萌系文化,即包括“萌行为”、“萌语言”、“萌物”、“萌经济”的青年亚文化,萌文化的受众群主要以青年为主,近年来逐渐扩展到各个年龄段,成为整个社会的流行趋势。萌文化是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建而成,具有极大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萌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萌文化成因的多元性,我们必须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探究萌文化的成因,才能更好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一)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1978年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此后我国经济开始腾飞,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为各种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制度条件。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精神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人们开始寻求社会认同和个人价值的彰显,开始寻求多方位的精神满足,日本萌文正好契合了当代青年心理状态,因此萌文化在我国落地生根并枝繁叶茂,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萌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土壤和根基。“萌萌哒”一词最早就是起源于中国互联网,并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迅速传播开来。在网络世界中,萌文化信息的生产、表达与需求、以及表达主体的多层多元,促进了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互联网极强的互动性使萌文化在人们交流、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萌文化创作的生命力在互联网中得以体现。
(二)平民化、草根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萌文化的流行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以往的文化传播是自上而下垂直式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化的交流形式是平行的,交流关系是平等的。萌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也是一种快餐文化,它的平民化和草根性体现在覆盖范围的广泛性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上,萌也可以用来讨论各种各样的热点问题,大到强国富民,小到菜篮民生,任何事情都可以“萌萌哒”,比如央视段子手主播朱广权的“化身冷空气冻哭你”,幽默滑稽的播报方式一改以往主播正襟危坐的姿态,让人倍感亲切,萌感无限。同时人人都可以成为萌的主体,无论是年近半百的老人还是呱呱坠地的婴儿,都可以很萌。你可以头戴一个有萌萌的猫耳朵的发卡,可以睁大双眼嘟嘟小嘴巴,也可以养一只萌宠,买一只毛茸茸的可爱玩偶,都是萌的表现形式。萌不分阶层贵贱,不受时空限制,成为新一代“草根”即普通群众娱乐消费的新方式。萌文化作为一种休闲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人放松心情,使人开心快乐轻松愉悦,而萌文化自身低门槛、低姿态的平民化基因和可爱至上的特点,让萌文化迅速得到普通大众的认可并广为流传。(三)社会心理女性化特征趋势促进了萌文化的传播
萌文化的受众群体最初以青年女性为主,萌萌的话语、调皮的语气、可爱温柔的长相,萌文化更多的是具有“柔软、小巧、柔弱、无攻击性”的女性气质,近年来逐步扩展到男性群体中,小鲜肉的流行恰好印证了这一点,“萌萌哒”也广泛的用来形容各类男明星。男人的阳刚之气不再仅仅体现于身材魁梧与霜眉雪发上,还体现在对萌物的体贴、爱惜上,体现在手足无措等呆萌的可爱的行为上,体现在纯真无害的容貌上。男性魅力的体现从过去的“酷”到现在的“萌”,体现了大众审美标准和流行趋势的转变。一这种社会心理女性化倾向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一种女性解放的体现,说明大众对女性温柔气质的认可,男性气质不在主导社会潮流发展方向,同时体现了人们对亲和、温暖的渴望。参考文献:[1]王洋.“贱萌”文化特征及兴起原因分析——以“小黄人”为例[J].大众文艺,2017(17):245.
[2]曹原,张立伟.从“头上长草”探究网络萌文化[J].科技展望,2016,26(20):30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