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学生对于“修辞”的误区
(一)何为“修辞”
高中阶段学生对于修辞的概念比较单一,刻板,他们认为的“修辞”就是“修辞方法”,认为其只是润色言辞的工具,而这种观点的视角无疑是狭隘的。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导论》中明确了“修辞”一词的定义,“修辞”若作为一个动词,“指的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努力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的活动”;“修辞”若作为一个名词,“指的是语言中有关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的总和”。在江苏高考试卷中所出现的“修辞方法”,实为“辞格”,辞格是在特定语境中,为了使读者对语言文字有准确、灵活的把握和理解而运用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若将“修辞”这门学问仅仅归结于“修辞手法”或者“辞格”,就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太过简单化,甚至影响学生进入大学阶段的中文课程的学习。(二)修辞格之间的区别
1、比喻和比拟用集合的角度来看待两个辞格,比喻是一个大集合,而比拟是个小集合且是比喻的真子集。如果再精细一点,比拟属于比喻集合中的借喻集合。在江苏语文高考考纲当中,将借喻仍归属于比喻辞格,却将比拟单独划出,这使得学生对于两者极易产生混淆。例如:
①春风如母亲一样温柔。②春风是那么温柔。
①句所用辞格为比喻,②句则为比拟中最为常见的拟人辞格。①句是比较典型的比喻句式,本体(春风)+喻词(如)+喻体(母亲);②句则是隐藏的比喻句式,即比拟句式,本体(春风)+隐藏的喻词与喻体(拟体)。②句是①句的缩写版,但是两句的意蕴却截然不同。①句作为比喻句,强调的是本体与喻体具有某种相似点,即春风给人的触觉感受是温暖且舒服的,母亲给人的关怀在感觉上同样是温暖且舒服的,因此具有相似点,构成了比喻的条件。②句作为比拟句,是将母亲所具有的动作、性格特点直接赋予本体,使它具有拟体的特点。正因为意蕴不同,因此比喻句更强调喻体,比拟句则更强调本体。比喻句可以在句中不出现本体和喻词,但是必须出现喻体,即借喻;而比拟句中只出现本体,喻词和拟体不出现。
2、借喻和借代
借喻仍属于比喻,但是在语言结构中不出现本体和喻体,而是直接以喻体的形式直接出现在句子中。借代的基本语言结构包括本体与借体,直接以借体的形式出现在句子当中。因此,两种辞格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模样来迷惑高中学生,对他们的辨析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借代与借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代体与本体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系,例如: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句为借代句,用“芳菲”即花的芳香代替“桃花”。花具有香气是花的本质属性,一旦花失去了香气就与普通草木无异,因此本句是用本体的本质属性来代替本体。由此可以看出,借代中的本体和借体必然存在着某种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关系构成了借代形成的条件。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部分替代整体;“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以特征替代整体;“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以具体替代抽象……②句是借喻,本体是雪花,喻体是梨花,在自然界中这两种物体是不存在任何关系,只是由于在这个语义场中呈现了相同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借喻的条件。
二、建议高中语文老师采取的教学方法
(一)系统性教学
高中老师不应将“修辞”仅仅作为一个江苏高考考点进行复习,而应当将它作为一个专题利用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进行专题讲解与训练。系统性教学会让学生形成一套“修辞”的知识体系,并且两周的时间足够让老师从修辞的定义讲起,进而提及修辞的重要性,最后讲解辞格及区分易混淆的辞格。(二)语境教学
语言环境又叫交际场,是交际活动中各种因素组成的一种关系网络。波兰学者沙夫曾说:“一个表达的意义是随着它所在的那个领域而不同的。”句子中的语境既包括主观语境,又包括客观语境。主观语境指的是学生以答题者的角度考虑的语境,而客观语境则是句子通过人物、景物、语言等要素呈现出的语境,在试卷中则为以出题人的角度设立的语境。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与实际思考能力的不足,在答题中会出现主客观语境的语境差,学生会以自我为中心审视句子从而曲解出题人的意思。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句子语境,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以一定的高度看待句子,审视修辞。三、结语
《说苑·善说篇》载:“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一个人在交际场中的言辞不仅关乎个人的得失,有的时候更关系着民族的危亡。修辞在日常生活人与人的交际中不可或缺,而处于知识体系尚未牢固时期的高中生在此方面的修养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欠缺,这需要引起高中老师的高度注意,并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扎实牢固地为学生搭起知识框架。我希望如吕叔湘先生所言:“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1]王希杰.修辞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吕叔湘.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