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1、簡2:“循天之則,何去何服?行地之德,何范何極?用兵之極何服?”整理者:極,《爾雅·釋詁》:“至也。”刘钊:按注释训“极”为“至”非是。“何范何极”四字相对为文,“极”与“范”含义应该相近。简文“极”应该训为“准则”。“极”本意为中、中正。《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郑笺:“极,中也。”中正又引申出准则之意,《墨子·非攻》:“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汉书·倪宽传》:“唯天子建中和之极……”“范”训“法式”与“极”训“准则”正相呼应。简文“用兵之极”的“极”也应如此训释。何有祖:“致”,原釋文作“范”,注釋曰:“范,《說文》作‘笵’,云:‘法也’。極,《爾雅·釋詁》:‘至也。’”細審圖版,此字與12號簡“笵”字有別,與《二年律令》74號簡“致”字同。字當釋為致。《論語·子張》:“君子學以致其道”,刑昺疏:“致,至也。”劉寶楠正義:“致者,極也,盡也。”“致”與“極”義同。“行地之德,何致何極?”當是針對“地德”提出來的問題。
接下来的第3、4两簡提及“行地之德,得時則歲年熟,百姓飽食;失時則危其國家,倾其社稷。”當是從“壞”與“好”兩個極端來作囬答。“地德”之得失對國政的影響可見一斑。典籍也有對“地德”重要性的闡述,如《管子·問》“《制地》,君曰:‘理國之道,地德為首,君臣之禮,父子之親,覆育萬人,官府之藏,彊兵保國,城郭之顯,外應四極,具取之地。’”便是將“地德”放到首要位置。案:劉說可從。審圖版“范”字與《二年律令》74號簡“致”字並不相同。又,“何范何極”與“用兵之極”兩“極”字義應該相同,“極”訓為極致、極端則“用兵之極何服”不可通。
簡5“大(太)上用意。”邵鴻:意,此指心所無慮。《禮記·禮運》:“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鄭注:“意,心所無慮也。”《淮南子·覽冥訓》:“消知能修太常,墮肢體,絀聰明,大通混冥,解意釋神,漠然若無魂魄,使萬物各復歸其根。”案:邵說誤。《禮記·禮運》正義:“言聖人非是以意測度而已,必知民之情。”朱彬《禮記訓纂》:“《廣雅》:‘無慮,都凡也。’猶今人言‘大槩’或‘模量’也。”孫希旦《禮記集解》:“意之者,謂以私意測度,不能實知其理之所以然也。”顯然,邵鴻對《禮記》“意之”理解有誤,由上可知,鄭玄所謂“心所無慮”指以一己之意揣測臆度,不同於道家之玄默無為,故不能以之訓釋此處之“用意”。
簡16“德在土、木在金可以戰。”邵鴻:古代刑德術以刑德隨時間在九宮中移徙推測人事吉凶,軍事須順適刑德所在方位時機才能趨吉避禍,克敵制勝。德在土,指德徙移至戊戌日和中宮之位。馬王堆帛書《刑德》乙本:“(德)在土,戊戌為根。”“木在金”不辭,木當為刑字誤。“刑在金”指刑游居於庚辛日和西宮之位。案:邵說是。《後漢書·蘇竟楊厚列傳》:“德在中宮,刑在木,木勝土,刑制德,今年兵事畢已,中國安寧之效也。”《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今年三月甲戌,時加雞鳴。甲戌,歲位之會將也,青龍在酉,德在土,刑在金,是日賊其德也。”張覺《吳越春秋校正註疏》:“五行之說稱天干為‘德’,稱地支為‘刑’。此年太歲在己酉,所以‘德’為‘己’、‘刑’為‘酉’。己,在五行配‘土’;酉,在五行配‘金’;所以說‘德在土,刑在金’。”按張覺所說,則此處所謂“德在土,刑在金”指太歲所在天干屬土、地支屬金的年份。又《淮南子·天文训》:“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即丑、辰、未、戌),土也。庚辛申酉,金也。壬癸亥子,水也”,則六十甲子中符合“德在土,刑在金”的只有戊申、己酉兩年。
簡17“招搖在上。”邵鴻:招搖:《漢書·天文志》:“杓端有兩星:一內為矛,招搖;一外為盾,天鋒。”《禮記·曲禮下》鄭玄註:“招搖星在北斗杓端主指者。”“招搖在上”,《淮南子·兵略訓》作“順招搖”,知其亦即“隨斗擊”之謂。所謂“在上”、“順”和“隨”,即指右、背。《淮南子·天文訓》:“斗杓小歲,小歲東南則生,西北則殺,不可迎也,而可背也;不可左也,而可右也。”《禮記·曲禮上》:“行前朱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後白虎,招搖在上,而急繕其怒。”《淮南子·兵略訓》:“所謂天數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招搖在上,從事于下。”馬王堆帛書《刑德》丙篇:“此用斗之大方也。故曰左青[龍而右]白虎,前丹蟲而後玄武,招搖在上。”本文與此數句意思相近又有所不同。許學仁:《禮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前有水,則載青旌;前有塵埃,則載鳴鳶;前有車騎,則載飛鴻;前有士師,則載虎皮;前有摯獸,則載貔貅。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急繕其怒,進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注:“以此四獸為軍陣,象天也。急猶堅也,繕讀曰勁。又畫招搖星於旌旗上,以起居堅勁,軍之威怒,象天帝也。”案:邵說可從。《禮記·曲禮上》正義:“招搖,北斗七星也。北斗居四方宿之中,以斗末從十二月建而指之,則四方宿不差。今軍行法之,亦作此北斗星舉之,以指正四方。”許學仁引《禮記》所云朱鳥、玄武、青龍、白虎、招搖皆畫於旌旗之上,所謂“招搖在上”指中央之旗舉之於上,而本篇所說似指依據天象來決定作戰時機,而不是排兵佈陣之法。
簡30“埃氣亂孿。”整理者:“孿”,疑為“變”字之訛。刘钊:按“亂孿”之“孿”疑讀為“攣”,“攣”為牽繫糾結之意,乃形容塵埃之像。因亂而牽繫糾結,故顯現“濁”之像。邵鴻:孿字不訛。《玉篇·子部》:“孿,變也。”萧旭:《玉篇》:“孿,變也。”依其說,則不必指為誤字。竊謂孿讀為?,《說文》:“?,亂也。一曰不絕也。”二義相承,於此簡正合,言煙塵亂而不絕也。案:“孿”字不當訓變。《方言箋疏》:“《廣雅》:‘僆,?也。’?與孿同。孿,從?聲。《說文》:‘?,一曰不絕。’不絕即連也。《小畜》九五‘有孚攣如。’馬融注:‘攣,連也。’攣與孿與聲同義亦相近也。”由此可知,“孿”、“攣”、“?”三字聲同義近,“亂孿”形容塵埃牽繫糾結、連綿不絕之象。
簡32“軍眾則?(mi)。”邵鴻:?原意為罟。此字從米得聲,當通“糜”、“靡”,意為浪費,此指軍隊麇集,效率低下。何有祖:“?”,原注釋曰:“?,字見《說文》,在此疑讀為迷”。“?”之或體作“”。《說文》:“?,周行也,從网米聲……,或從歺(e)”。“”可讀作“敹(liao)”。《說文》:“敹,擇也。”“軍衆則?(敹)”指軍衆有所柬擇,則易造成混亂。與同簡“軍少則恐,衆則亂”意相呼應。蕭旭:《說文》:“?,周行也。或從歺。《詩》曰:‘?入其阻’。”本從网作,或作“冞”,當訓冒進、深入。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曰:“按此字從网,當訓‘冒网也’,‘周行’是誤字。”朱說是也,“周”為“冒”字之誤。《說文》所引《詩》見《殷武》,今本作“冞”,陸德明《釋文》:“毛:‘深也。’鄭:‘冒也。’《說文》作‘?’,從网、米,云:‘冒也。’”戴侗《六書故》卷25:“鄭箋訓冒,于《說文》則合,于詩義不通。”則陸氏、戴氏所見本作“冒”。《集韻》:“?,一曰深也,冒也。”《廣韻》:“冞,深入也,冒也。”何有祖讀“?”為“敹”,引《說文》訓“擇”,謂軍眾有所柬擇,則易造成混亂。何說未洽。案:“?”疑當讀為“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靡,柀靡也。分散下垂之皃。《易·中孚》九二曰:‘吾與爾靡之。’孟王皆曰:‘散也。’”“軍眾則?”意為軍隊人數眾多則人心渙散,不能團結一致,故下文又說“將爭以乖”。
不入倫雉。劉釗:按注釋讀“雉”為“第”非是。“雉第”一詞從不見於古書。簡文“雉”應讀為“彝”。“雉”字古音在定紐脂部,“彝”在喻紐脂部,聲皆為舌音,韻部相同,可以相通。簡文“倫彝”即“彝倫”,指倫常而言。《尚書·洪範》有“彝倫攸敘”的句子,蔡沈集傳謂:“彝,常也,倫,理也。”邵鴻:連劭名謂“倫雉”當讀為“倫秩”,《爾雅》:“秩,常也。”連說不及劉釋。蕭旭:《方言》卷6、《廣雅》並云:“雉,理也。”倫雉,猶言倫理。劉釗謂“雉”讀為“彝”,訓常,未允。似以不改字為得。案:蕭說可從。《玉篇》:“雉,陳也,理也。”《方言箋疏》:“昭十七年《左氏傳》云:‘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杜預注:‘夷,平也。’正義云:‘雉聲近夷,雉訓夷,夷為平,故以雉名工正之官,使其利便民之器用,正丈尺之度斗斛之量,所以平均下民也。樊光、服虔注云:“雉者,夷也。夷,平也。使度量器用平也。”’是雉為正理也。”查先秦秦漢典籍不見“倫彝”、“倫秩”之說,“倫雉”不當改作“倫彝”或“倫秩”。
注释: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②刘钊.《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注释商榷(一)[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3):1~4.
③何有祖.張家山漢簡釋文與注釋商補[Z].
④邵鸿.張家山漢簡《蓋廬》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⑤邵鸿.張家山漢簡《蓋廬》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⑥邵鸿.張家山漢簡《蓋廬》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⑧刘钊.《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注释商榷(一)[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3):1~4.
⑨邵鸿.張家山漢簡《蓋廬》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⑩萧旭.張家山漢簡《奏讞書》《蓋廬》校補[Z].湖南省博物馆馆刊[年刊],2008.
?邵鸿.張家山漢簡《蓋廬》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何有祖.張家山漢簡釋文與注釋商補[Z].
?萧旭.張家山漢簡《奏讞書》《蓋廬》校補[Z].湖南省博物馆馆刊[年刊],2008.
?刘钊.《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注释商榷(一)[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3):1~4.
?邵鸿.張家山漢簡《蓋廬》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萧旭.張家山漢簡《奏讞書》《蓋廬》校補[Z].湖南省博物馆馆刊[年刊],200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