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素有“乐器王子”的雅称,也因为钢琴所演奏的乐曲旋律优美,所以受到了世界各地不同地域人们的喜爱,也使得在当今社会学习钢琴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幼儿阶段学习钢琴,不仅可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为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想象力、听觉能力、观察力以及解读能力,促使幼儿在成长阶段可收到高效的核心素养教育。基于此,为了使钢琴教育在幼儿阶段得到有效落实,对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落实方法进行探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幼儿钢琴教育现况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素质教育风行的新时代下,人们越发意识到在落实专业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通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更具创新头脑与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成长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钢琴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下产生的教学内容,虽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走入许多普通家庭,各类钢琴教育培训学校也屡见不鲜,但是在钢琴教育过程中却存在教学主体模糊、师生交互不到位以及素质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消极现象。基于此,当今教育界应首先明确钢琴教育积极作用,并在教学作用引导下有效开展教育创新与落实,促使幼儿钢琴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夯实基础。二、在幼儿素质教育中落实钢琴教育的作用
首先,在幼儿素质教育中落实钢琴教育可有效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在传统教育理念中,由于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体,把控教育主动权并无法与学生展开高效互动,导致钢琴教学内容无法得到有效落实,而素质教育则完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以自身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主导钢琴教育,使得钢琴教育内容在有效落实的同时,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析钻研以及主动沟通等综合素质,使得素质教育更具科学性,并符合幼儿健康成长需求。其次,在幼儿素质教育中落实钢琴教育可有效提高幼儿音乐性以及人文情怀。钢琴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幼儿不仅需要学习钢琴演奏技巧,还需要通过了解音乐性从而提升表演能力,而在深入挖掘钢琴音乐背后内容的过程中,幼儿将受到音乐性的熏陶,并在音乐性中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国度产生钢琴乐曲的人文情怀,促使钢琴音乐在教育过程中可有效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达到素质教育有效落实的目的。
最后,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开展钢琴教育可有效提高幼儿专注力、分析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得素质教育得以有效落实。由于钢琴学习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指法并学习乐谱,幼儿通常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自主练习,才可以较为流利的演奏乐曲,而幼儿在进行钢琴乐曲练习过程中,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并开展自主学习,促使幼儿专注力以及分析理解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中,幼儿将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学习需求的自学模式,从而使素质教育得以有效落实。为了使幼儿自主学习更具科学性,教师会在开展课程前询问幼儿在自学时遇到的困难,而教师则可通过幼儿的反馈灵活安排教育内容,让教育内容更具科学性,促使在钢琴教育下所开展的素质教育更加科学高效。
三、在素质教育中落实钢琴教育的方法
首先,在进行幼儿钢琴教育时应以幼儿为教学主体。受新课改深入发展的影响,也为了提升素质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越发意识到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并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在幼儿钢琴教育中亦应如此,只有在教育过程中紧密观察幼儿的学习需求与学习进度,才可使钢琴教育符合幼儿学习能力与心理成长需求,从而为提升教育质量奠定基础。在钢琴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依照幼儿的学习进度有效规划教学进度与教学方略,从而使师生之间可形成良好互动,让幼儿得以在钢琴教育中如鱼得水,促使钢琴教育更具科学性,其中在钢琴教育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不仅可使幼儿积极参与到钢琴教育过程中,还可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主动探寻等综合素质,使得素质教育更具成效。其次,在进行幼儿钢琴教育时应通过创设问题达到提升学生智商与情商的目的。幼儿处于智商奠基阶段,在幼儿阶段让孩子的大脑处于灵活运转状态,将有效开发幼儿的智力,介于钢琴教育需要幼儿对教学内容展开高效思考,并在思考过程中落实实践行为,因此可有效提升幼儿的智商。与此同时,幼儿与钢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展开互动的过程,也可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并在与钢琴教师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形成人际交往概念,从而达到提升幼儿情商的目的。为了使师生交互得以有效落实,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幼儿学习心理创设具有实践价值、探索价值以及趣味性的“学习问题”,促使幼儿可通过问题明确学习方向并开展自主学习,使得幼儿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自能力的解决问题模式,从而使幼儿智商得以提升,而幼儿与教师就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就是培养幼儿情商的过程,使得幼儿逐渐了解沟通的重要性,为提升幼儿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再次,在进行幼儿钢琴教育时应通过音乐赏析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达到培育幼儿综合素质的目的。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需要掌握演奏技巧,还需要掌握表演艺术性与音乐内涵,只有具备极强的音乐素养,才可使钢琴演奏更具艺术性,为了使幼儿钢琴教育更加符合素质教育培育目标,教师则应在钢琴教育过程中不断融入音乐赏析教育培养幼儿音乐素养,从而使素质教育更具科学性与高效性。在进行音乐赏析教育时教师应先明确幼儿理解能力与钢琴学习基础,从而科学选择音乐赏析曲目,使得幼儿可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并产生极大的钢琴学习兴趣,为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最后,在进行幼儿钢琴教育时应通过探寻音乐作家背景提升幼儿锐意进取的卓越创新精神。由于钢琴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且需要勤加练习才可有所建树,然而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并无法久坐于钢琴前,因此教师则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穿插钢琴家的背景故事,不仅可丰富钢琴教育内容,还可使幼儿逐渐明白只有勇于挑战、坚持不懈才可成为音乐家,并在榜样的力量下逐渐形成正确的钢琴学习意识,在主观意识引导下,幼儿将会更为高效的融入钢琴教育课程中,其中幼儿通过教师讲解钢琴家生平、有趣故事以及成长背景等内容,则可有效培养学生努力拼搏以及坚持不懈等优秀品格,使得素质教育得到有效落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教育作为可有效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应在幼儿群体中得以有效落实,促使幼儿可在以其为主体的钢琴教育过程中,感受到钢琴学习乐趣,并在教师引导下有效开展自主学习,为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达到素质教育在钢琴教育中有效落实的目的。[1]岑璐.浅谈钢琴教育对幼儿的影响[J].音乐大观,2014(17):104.
[2]滕丹.性格色彩学之于幼儿钢琴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3]杨明明.幼儿钢琴教育中的几点思考[J].大观,2015(11):133.
[4]刘新.浅析家长在幼儿钢琴教育中的作用[J].丝路视野,2016(26):31~32.
[5]刘瑾.试论中国钢琴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5):255.
[6]刘慧婷.幼儿钢琴教育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新校园(中旬刊),2014(1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