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汉族岁时节日逐除习俗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7439
郭彦鑫

  岁时节日是特别的时间点,比日常更容易发生各种灾祸,因此人们利用各种方式在岁时节日中驱邪避凶,求吉纳福。随着时间的积淀,逐除习俗逐渐形成并传承。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些逐除习俗逐渐消失,但是仍有一些被传承下来。

一、岁时节日中的逐除习俗

(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是汉族岁时节日中时间最长的节日,因此其逐除习俗也是较多的。

  1、腊八粥

  腊月初八为腊日,即腊八节。旧时,举行大规模的驱傩活动,《荆楚岁时记》云:“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的人们已经将驱傩活动取消。腊八粥由赤豆粥演化而来,古代的人们认为赤豆粥具有辟邪驱疫的作用,因此腊八粥承续了这种作用,具有避灾、辟邪、驱疫的逐除功能。

  2、扫尘

  汉族人民有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扫尘的习俗,其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人们希望可以通过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等,把一切病疫、邪祟统统扫出家门,迎接新的、美好的一年。而腊月二十七、二十八的集中洗澡、洗衣也是如此。

  3、祭灶

  祭灶即祭祀灶王爷,这一习俗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火是原始人类崇拜的自然神之一,当火崇拜发展成为神袛崇拜后,人们将自己的内心期望寄托于灶王爷,希望灶王爷烧掉一切邪祟,降福给自己的家庭。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灶的习俗渐渐淡化,慢慢远离人们的生活,但是笔者在内蒙古通辽发现蒙族人在过春节时仍会祭灶。即使他们已经将其变化为祭祀祖先,但是对于火的崇拜,对于神灵的期盼仍是一样的。

  汉族至今对于火的崇拜的习俗也有保留,譬如笔者家乡山西临汾的一些地区在除夕前会用砖头垒火炉,并在大年初一凌晨点燃火炉,将怪兽“年”或所有的邪祟用火逼退,祛除旧年的晦气。另外还会彻夜灯火通明,防止鬼怪的到来。

  4、贴对联与门神

  《荆楚岁时记》记载我国古代元旦有在门上悬苇索、松柏、插桃符的逐疫习俗。虽然随着社会发展,悬苇索的习俗已经消失,但是民间仍有一些逐除习俗流传下来,譬如桃符。

  古时候的人们抵御灾难的能力较低,所以便将自己的期望寄托于各种各样的保护神。而源于道教的符箓被认为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因此人们利用它“镇魔压邪”。人们在桃木的木板上画避鬼符,挂在大门上保佑自己的家不受恶鬼的侵袭,即桃符。除此之外,人们还会雕刻人们认为鬼最惧怕的神茶、郁垒、金鸡和老虎的形象,后来简化为在木板上写神荼、郁垒的名字。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变为纸制的,即对联,而且其种类根据使用的场所,也会有不同。譬如有的农村会用红纸写一个“酉”字贴在家里的器物上,“酉”即白虎,可以驱妖、镇邪,表示主人家祈求平安、驱除邪恶的愿望。

  贴门神也是人们的逐除习俗之一。最初人们贴神茶、郁垒的形象,后来换成了大将秦琼(即秦叔宝)、尉迟恭(即尉迟敬德)亦或是钟馗,表达人们镇邪祟、驱邪避鬼、卫家宅的美好希望。

  5、燃放爆竹

  爆竹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譬如传说中的怪兽“年”或是东方朔《神异经》上提到的怪物“山魈”。唐代时,李田利用爆竹驱除山间的瘴气与瘟疫,后来人们也用此法驱瘴避邪。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选择在除夕夜晚上零点和大年初一的凌晨燃放爆竹表示驱疫病、除恶鬼,祛除一年的秽气,辞旧迎新。

  6、压岁钱

  压岁钱在汉代时叫“压胜钱”,也叫“厌胜钱”、“花钱”。钱币的正面是一般钱币上的文字和一些吉祥语,如“去殃除凶”,背面是具有驱鬼逐邪作用的龙凤、刀剑、星斗等图案。唐代时,宫廷内流行的“洗儿钱”,即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驱魔的护身符,与民间的“压胜钱”融合、演变为压岁(祟)钱,希望其能祛祟除邪,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除了以上习俗,古人还有借食物驱邪的习俗。譬如过年时饮屠苏酒、椒柏酒,正月初一吃五辛盘(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等。虽然这些习俗已被吃饺子、年糕等求吉习俗取代,但仍表明了人们祛邪除瘟的愿望。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又叫“灯节”,起源于汉武帝在正月十五祭祀“泰一神”。人们相信灯火可以驱除黑暗中生存的百虫和一切不详的邪气,保佑人畜平安,因此祭祀时会彻夜点灯。清道光九年《阜阳县志》说:“(上元夜)门户、碓、井等各设灯,谓之‘照耗’。”“耗”,即“虚耗”,为一种使财物消耗之鬼,“照耗”,即燃灯照明以驱除“虚耗”之鬼,保佑一年吉祥如意。另外,古时的妇女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目的是祛病除灾,将家里的病邪驱散。

(三)清明节(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

农历三月是百虫繁衍生息的时期,因此古人有在清明节通过焚草木杀病虫害,驱除瘟疫、野兽,防止雷击与火灾的祛灾习俗。另外,清明节还有“吃清明团”、“送百虫”、插杨戴柳、折柳插门以及“水嬉”的习俗,用意在于驱除邪祟、祓除灾厄、洗涤污浊。

  清明节是祭祀日子,一般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但有的地方会祭祀饿鬼、孤魂幽鬼,防止它们成为恶鬼作乱。而祭祀时,一般避免在黄昏或晚上拜祭,因为这一时段阳气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容易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不能在坟场玩耍,践踏别人家的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进行评论,不然会被视为亵读,招惹阴灵;拜祭回家后,必须过火盆,除去拜祭时染上的阴气与晦气。

(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夏季病虫灾害多,所以古人认为整个农历五月都是不吉的,于是人们在端午节禳灾辟邪、驱病避瘟。

  1、挂菖蒲与艾叶

  菖蒲有提神通窍和杀菌的作用,艾草可以驱除蚊蝇,因此古人悬挂菖蒲、艾叶避邪驱恶,如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曰:“端午日,用菖蒲插于门旁,以禳不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2、饮雄黄酒

  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因此人们在端午节会喝雄黄酒驱毒;或在小孩头上用雄黄酒写“王”字,借猛虎即兽中之王镇邪;或将雄黄酒喷洒在房间的阴暗处,驱避毒虫;或贮藏起来,涂抹在被虫子咬到的地方解毒消肿;亦或者将雄黄用丝绵裹上,投入井中,祛除水中的毒。

  3、绑彩线与佩戴香包

  古人认为疾病是由鬼神作祟形成的,因此民间“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荆楚岁时记》)另外,人们还会佩戴装有味道浓郁芳香草药的香包,或用丝绸缝制的具有辟邪作用的老虎、桑葚等饰品。有些地方会有“躲五”的习俗,即将周岁以内的婴儿送到外婆家,并在小孩身上佩戴棉布缝制的狗或小人等。等到端五节过后,将佩戴的东西扔到水里,表示祛除灾祸,即“扔灾”。

  4、吃粽子

  旧时,人们认为动物的角是人与神沟通的灵物,因此人们用具有清火去热作用的苇叶(竹叶)将糯米包成“角”状,称为“角黍”(粽子),模仿动物的角趋吉避凶、辟邪。

  5、赛龙舟

  赛龙舟活动源于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通过划龙舟祈求龙神去邪祟、攘灾异,达到驱瘟的目的。有的地方会划旱龙舟,《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下人异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而一些地区的人们则会在划过龙舟后,用龙舟里的水熬煮百草,沐浴避恶。

  除了以上习俗,旧时端午节还有熏苍术、白芷;佩戴蒲人、蒲龙、蒲葫芦以及用艾做成的艾虎辟邪除秽;贴天师符、五毒符、桃符、赤灵符等端午符镇灾辟邪、驱魔逐祟;在端午节的午时贴对联即“午时书”辟邪祛魅等习俗。

(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是祭祀月神,家人团圆的节日。虽然现在祭月的习俗已经消失,但有的地区的汉族人会在中秋节时吃芋头避邪消灾。

(六)重阳节(农历九月九)

古人以九为阳数之极,认为九潜含着消亡的意思,是不吉利的,所以重九更是不吉利。著名的“恒景避难”传说中,恒景在重阳节通过将乡民带到山上来避免瘟疫,驱除瘟魔。又因“糕”与“高”谐音,所以人们还会在重阳节吃重阳糕,与登高习俗相合。茱萸与菊花有驱虫、逐风邪、治寒热的功效,古人称二者为“辟邪翁”、“延寿客”,认为其可以避瘟禳灾,所以人们还有在重阳节戴插茱萸与菊花的习俗。

二、解读节日习俗中的双重含义

自从人类有思维能力以后,也懂得何为恐惧与绝望,于是人类开始通过自然神、祖先神等神灵解释自己所遇到的各种事物。岁时节日是神圣的时间点,比其他时间更容易招致邪鬼恶神,所以人类会在节日时通过各种形式驱邪避祸,达到逐除目的。例如: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请求神灵帮忙逐除或战胜邪鬼邪神,祛除不吉,获得“清洁”;通过禁忌,譬如除夕忌打破碗盘或在祭祀神灵时高叫小孩名字,防止引来妖魔鬼怪等;用巫术的力量驱赶恶鬼邪神的秽气,如旧时春节举行的“大傩”仪式以及现在贵州安顺地区仍会举行的地戏仪式;利用符箓镇魔驱鬼,确保家宅平安,如春节贴的对联与门神等。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指出,尽管社会文化现象非常复杂多样,甚至极度的无序,但在其中却蕴含着某种深层的统一和系统性,只有极少的关键原则在起作用。这些原则是一种基本的关系,反应的是文化在深层内涵上的对立统一,是一种共生共存但又互相冲突的关联。驱邪避凶与求吉纳福相互对立、冲突,但驱邪的目的是为了求吉,所以二者又是共生共存且统一的。因此,岁时节日的逐除习俗作为社会文化现象也蕴含着对立统一、共生共存又相互冲突的二元结构,即双重含义。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逐除习俗求吉纳福的含义衍生为庆贺佳节,如:春节燃放爆竹辞旧迎新、庆贺丰收;清明节欢聚一堂,踏青折柳;端午节龙舟竞技,驱瘟求福等等。

  由此可见,逐除习俗是二元结构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们思维中二元观念这一文化深层结构的外化,不仅是旧时驱邪避祸的手段,更是“神”味淡薄的现今庆贺佳节的手段。

三、逐除习俗的存在意义

纵观节日逐除习俗的传承历史,虽然经过千年的积淀,其在人们心中的逐除含义已渐渐消亡,但它仍始终围绕着二元结构的民俗思维,存在的意义则是为了表达民众的内心祈望,正如人类学者莫妮卡?威尔逊(Monica Hunter Wilson)所说:“人们在仪式中所表达出来的,是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

  首先,驱邪避凶、求吉纳福是民众自古就有的民俗心理现象。节日逐除习俗通过各种形式将妖魔鬼怪驱除、阻挡在家门外,给予人们心理上的满足,创造吉祥和谐、美满幸福的气氛;也通过心理暗示,将灾祸想象成可以通过逐除仪式来解决,达到心理上的安慰,从而调动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性。同时利用祈祷和祭祀神灵与祖先,释放内心的不满,得到心理上的平衡,缓解心理压力。

  其次,节日逐除习俗的施行是群体性行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节日时的集体氛围可以满足民众的情感需要,譬如春节时一家人一起进行贴春联、扫尘活动等,彼此之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以及相互鼓励的温暖氛围,能满足民众内心对安全、爱和归属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还能表达人们的家庭和睦意识,增强家庭或民族内心认同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另外,还可以使在外漂泊的人在参与逐除习俗时展现出“不忘本”、“不忘根”的民族特质,得到情感的抚慰。

  最后,民众可以从节日逐除习俗中获得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行为和精神上的安慰、理解、尊重等体验。在节日时,人们通过逐除习俗与家人、亲戚、邻里、朋友,甚至是陌生人进行交流互动,得到彼此的情感支持,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愉悦。

  节日逐除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民众生活的构成部分。虽然到了现代,这些习俗中关于“神”的部分已经逐渐消失,但充满人情味的部分并没有变。所以它们才可以一直传承至今,并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一直起到表达民众内心祈望,凝聚家庭或民族情感的作用。

  注释:

  ①燕小雨.《辉煌的中国》系列.中国择吉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23.

  ②陈奕良.吉利乡民俗[M].香港:博士苑出版社,2014:60.

  ③④向柏松.元宵灯节的起源及文化内涵新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0(02):35.

  ⑤叶大兵,乌丙安.中国风俗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63.

  ⑥《大中国上下五千年》编委会.中国择吉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41.

  ⑦叶大兵,乌丙安.中国风俗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45.

  ⑧张俊伟.解读端午节[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41.

  ⑨⑩李国江.春节与禁忌信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01):76.

  [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

  马定松,向泰.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探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16.

  [1][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奕良.吉利乡民俗[M].香港:博士苑出版社,2014.

  [3]李国江.春节与禁忌信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01).

  [4]佘时佑.中国节日[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5]燕小雨.《辉煌的中国》系列:中国择吉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

  [6]叶大兵,乌丙安.中国风俗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7]张俊伟.解读端午节[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

  [8]《大中国上下五千年》编委会编.中国择吉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9]马定松,向泰.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探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

  [10]向柏松.元宵灯节的起源及文化内涵新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0(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