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文化自信的生成路径及当代价值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5355
耿敏敏

  文化自信的生成路径及当代价值

  耿敏敏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总体认可和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自豪感和坚定信念。要着力推动国家硬实力是文化自信生成的物质基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外来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文化基础。它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撑、是彰显中国软实体提升的显著标志、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化自信 中国崛起 生成路径 当代价值

  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其中文化起了关键性作用,文化自信这一新的话语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要对文化自信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要对文化自信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对其生成路径和当代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文化自信:中国崛起的精神标识

理论研究都是以概念的明确为基础的,要研究文化自信首先就要弄清文化、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等基本问题。

(一)文化

卡希尔指出;“文化是人的思想首先客观化并且具有一种稳固而长久的特殊能力”。文化(culture),就词的释意来说,文就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而“文化”一词的在文化研究领域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但一个较为共同的定义就是:文化是在一切的社会生产的活动中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文化自信

全球化局势为现代的国际文化交流创造了优越的平台,特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我们有非常多的机会向世人展示自己,同时也让世界各国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越来越大。但中国的崛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崛起仅仅依靠中国本身的意愿是不行的、更要靠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只有世界各国为中国提供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使中国的文化和策略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中国才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所以“文化自信”一词也就应运而生。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政党非常认可自身的文化价值,并且坚信自己的文化具有坚强的生命力。”[1]也就是说,文化自信就是表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这里指的中华文化,一指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二指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普遍原理;三是指对近期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文化自信能够使我们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能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之更加完发展完善。在卡西尔的著作《人伦》认为完整意义的人是“在一定传统文化所影响的前提下,还可以在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着新的文化”的人[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就是对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高度的自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高度的自信。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所以文化自信的核心也就是对价值观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

二、文化自信的生成路径

文化自信的生成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其中国家硬实力是文化自信生成的物质基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外来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文化基础。

(一)要着力推动国家硬实力是文化自信生成的物质基础

世界上用一种文字记载历史并且连续绵延四千年之久的只有中国文明,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并且兼容其他各家思想的特性使中国文化一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化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3]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也就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人们对中国文化非常的自信。但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闭关锁国以及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他们急需获得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他们用船坚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我国也逐渐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也逐渐削弱,没有了以往文化的优越感,伴随着西方文化逐渐兴起,中国也就越来越落后。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科技力量也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正是在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巨大推动下,我国的军事力量也在得到飞速的发展、在世界上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的增强。最近以来,很多国家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火车头,国际社会也对中国模式、中国制度、中国道路采取了广泛关注,很多国家和学者开始研究和学习中国。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民族的复兴,我国的文化自信也必将得到不断的恢复。从鸦片战争以前我们对文化的高度自信,到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化自信的失而复得,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自信的逐渐恢复。可以明显的看出,国家硬实力的强大是文化自信产生的物质基础。凡是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的时期,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的时期。

(二)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外来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文化基础

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一特性,只有具备包容性的文化才能称的上是优秀的文化。只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外来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四种文化成分在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的实现文化自信。首先,在传承中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根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农耕文明为经济基础、以宗法制度为社会政治结构、以道德为核心的一种伦理类型的文化。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的基本精神,并且形成了以修己养身、克己奉公、精忠爱国、尊重自然等为代表的传统美德。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继承和弘扬。其次,内容丰富的革命文化促进了文化自信内容的完整性。革命文化就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产生、积累、总结、最后提炼出来的精华部分。革命文化也被总结为这六个方面:心中有理想、有艰苦奋斗的决心、百折不挠的信念、团结一致的氛围、顾全大局气概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改革过程中,这些革命理论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自信的底气。再次,在发展中借鉴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自信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从历史来看,那种可以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文化,主要是它不断吸收借鉴一切外来的先进文化,可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延续性,这是文化自信产生的历史基础。而这也与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充分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也是分不开的。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核心内容。中国文化之所以自信主要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沃土中得以成长,体现在中华先进文化的繁荣中。坚定文化自信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本和指引。正是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人民的精神才由被动转为主动。

三、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

文化具有包容力、影响力、凝聚力等一系列特征,对国家的兴旺发达、中国的软实力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撑

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一个国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就不会长远的发展,当然没有文化自信这个国家就不会兴旺发达。在三个自信之后加上一个文化自信,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文化的决心,通过文化进一步带动中国的崛起。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我们只有不忘历史才能进一步展望未来,我们只有继承传统文化,才能使文化得以创新和发展。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传承和发展。如果没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国家就没有了精神命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4]近年来,中华民族从以前的倡导经济的作用到现在提倡文化的作用,说明国人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灵魂,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中华文化,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我们的行为习惯,并且积极的渗透到社会的制度、道路、理论当中去,使充分发挥其作用。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曾明确说过:“中国人民在积极推进中国梦的过程中,将会按照时代进步的新标准,使中国文化得到创造性的发展,使其更有新颖性、充分发挥其生命力、使其更具有当代文化价值”。

(二)文化自信是彰显中国软实体提升的显著标志

一个民族只有文化繁荣,其生命力才能更持久。国家富强不仅要靠经济更重要的要靠文化。我国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曾明确表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弱可以用这个国家的文化来衡量,这个国家的民族力量也只有靠文化才能得以凝聚。我们之所以要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面提出一个文化自信,

  是因为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最基础的。中华文化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一直为其他国家望尘莫及。只是中国深受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在鸦片战争中,深受西方各国的侵略,封建性质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在近代以来的积极探索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相互交融,好的坏的一起传入中国,中国更应加大力度保护中国的传统的优秀文化,使其更为流传,在传承中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以便更好的伟社会主义服务,使中华民族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中华文明,是历史优秀文化积淀的结果。

(三)文化自信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人类告别自然界并且和其他动物有区别的基本活动方式就是掌握了文化。正是有了文化才会有“人猿相揖别”这一重大的世界意义。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衡量尺度只有文化。恩格斯也曾说过:“在文化上的每一次发展前进,也就是向自由迈向的重大一步”[5]。一些文化学教科书也很明确地讲:“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当然,文化前进能够促进人的思想的开放从而促进人的思想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人的发展,可以这样认为,人的发展以文化的发展为前提,人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人得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才能变得有价值。只有发展先进文化才能够促进人的发展,落后的文化不仅不会促进人的发展,还会禁锢人的思想阻碍人和社会的进步。而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当然是发展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对先进文化的自信,代表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要。它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舆论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来说,能够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提高人的创新思维和体现人的个性和自主性,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

  [2]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林毅夫.21世纪全球多级增长格局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J].北京大学学报,2012(1).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5.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耿敏敏(1989-),女,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当代价值研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