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在2015年提出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指乡镇以下、学生数少于200人的学校(含村小和教学点)。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对保留和恢复的村小和教学点,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这体现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转向,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的主体,尤其是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学质量,从注重外在规模转变到关注农村教育内部“软件”建设上。而学校的“软件”建设的关键是学校的师资建设,它是影响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因此,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建设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难以跨越的重要研究主题。
但是,近年来,农村小规模学校因内在和外在的一些影响因素使其师资建设面临多方面困境,本文从在编数量、培训机会、小科师资、岗位吸引力等方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在编师资数量不足或不均
2001年国家颁布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中指出城市、县镇和农村小学分别按照19:1、21:1、23:1的生师比标准配备教职工。从这项教师编制政策上看在同一规模化、标准化办学的情况下,城市和乡镇学校教师的在编数量多于农村学校教师的在编数量,政策更多向城镇倾斜。然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班级人数大部分不会超过23,如果按照上述规定教师编制或分配教师的话,每个班级也会出现一个在编教师都没有的现象,对这些学校和教师来说将无法体现教育公平,更不能起到激励和吸引优秀师资的作用,这将会导致师资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甚至在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人数是5-10人,过少的教师人数也很难形成规模,难以发挥到教师的力量。经调查显示:乡镇中心校师资缺编率高达49.3%[1]。二、对于农村师资素质提升的培训机会少
有研究显示,农村小规模学校中一年从未外出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占18.1%,参加过4次以上培训的教师只有10.9%,而非小规模学校教师一年参加4次以上培训的比例为20.2%[2]。同时,对于国家级或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培训会议,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参加的可谓是少之又少。有学者调查发现,县城、乡镇和村屯小学教师近三年来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培训的比例分别为16.8%、13.1%和0%[3]。在培训机会上看,与城镇学校教师相比,农村小学教师大都进行较低层次的培训,接触到高层次培训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参加培训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缺少必要和实时的各种素养培训将使教师们仍处于封闭的教学状态中,无法接触到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自身素养无法得到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阻碍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农村教育的进步与改善。三、对口小科师资缺失严重
在农村学校,大多学校都没有专门从事小科教学的老师,它们是教师们在能够完成自己大科教学的基础上才进行的,而在师资相对紧缺如两个班级就只有一个教师进行教学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这些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就只能进行大科课程的教学,甚至还完成不了如语文、数学这些大科课程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音乐、美术等小科课程的教学就更谈不上,甚至会搁置。经调查显示,村屯小学在音乐、体育和美术等课程上的专任教师缺编率均达30%以上[1]。这些专任教师的缺编也说明了专职教师的缺失与对这些课程的忽视。与初、高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小学阶段例如语文、数学,这些课程不像音乐、美术等课程那样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它们比较趋于常识化,教师们经过一定的训练就可以进行教学。但小科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教师如果没有经过相应的专业化训练通常很难胜任[3]。
四、教师岗位吸引力低下
有研究以数学能力为例对县城学校、乡镇学校和村屯学校教师素质水平进行了比较,县城学校、乡镇学校和村屯学校教师的数学能力得分分别为60.8、45.9和38.5分,能力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城镇学校对教师的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更倾向于进入到较好的城镇学校,而素质水平较低的教师更多选择农村小学。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离城镇稍微远一点,交通不发达,环境、发展潜力和条件等都比不上城镇学校,从而使其缺乏对很多优秀教师或优质师资的吸引力。
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外延上,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对农村教育的研究,我们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各个小规模学校的境况不尽相同,需从其实际出发进行探索,要求学校自我主动性改善和外力帮助倾斜相结合,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科学化和实际性发展,从而达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目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