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当今生态生活方式的启示
米庆艳 华章琳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阐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明确分析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对于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系统的要素,个人的生活方式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影响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每个人转变生活方式,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活理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生态文明 生活方式 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伴随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时代性问题,也是哲学界不断探讨的课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涉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怎样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
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人类社会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生活生产领域的逐步扩大,渐渐出现了一些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因素,使人与自然的平衡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愈发突出。在生态危机全球化的今天,生态环境的变化产生的影响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无不跟自然观相关的生产发展趋势相联系。其中,生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生活方式的一种,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最初的动机是为了生产“必需的生活资料”,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包括对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选择不仅对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目前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在生活方式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人们生态意识淡泊,其根源在于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解的缺失。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的自然观指导当今大学生的生态生活方式,对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他认为,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即主观能动性,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对自然产生影响,这是人较其他生物优越的地方。马克思创立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这种崭新的自然观是马克思在新唯物主义阶段对自然的理解和看法,既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也创造性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即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谱写了人类哲学思维的新篇章。
(一)人类与自然界共生共存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较人类而言,具有优先的地位。人类属于自然界,人本身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知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马克思明确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认为人类一方面具有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同其他生物一样,人类的生存、生产都要在自然界中进行,其自身的活动也要受到自然的制约,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就失去了生产生活资料的来源,失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可能性,人类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不仅是自在的自然,也是属人的自然。自然界先于人而产生,在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之后,自然界就不再单纯的作为独立的存在而演化,而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离开了人的活动一切都是无”,说明了人和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人来说,自然被定义为产生人并依次由人所产生的环境物质和力量;而人则被定义为一种与他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生成物。人与自然界的这种辩证有机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同旧的自然观相区别的突出体现。
(二)实践中人类将自然“人化”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通过实践,人类改造了世界的面貌,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都要依靠自然界生活,但是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只能适应自然,其自身无法改造自然。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通过实践,人类把自己的智慧融入自然,作用于自然,使自然界转化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而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人类的这种实践行为在自身被“自然化”的同时也使自然被“人化”。因此,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自然的改造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精神财富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的发展,将自然界从“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推进。但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应该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即按规律办事,做到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意义重大
当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的力量开始控制自然和替代人们的劳动和创造时,人们的思想和文化也被这种反自然的力量引上了一条与自然相悖的发展道路。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成功,都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上。“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一系列环境问题让我们意识到,人类绝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甚至面对自然的报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
(一)人与自然关系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我国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当代,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也表现的愈发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土地逐年荒漠化,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水资源面临枯竭,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国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全国各地雾霾现象持续发生,因雾霾导致的学生停课工地停工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了人民正常的健康生活,也将对我国国家建设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突出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引起了强烈的社会不满,由此甚至引发了很多群体性事件。这说明人民对于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质量要求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生态良好在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中所占地位不断凸显。老百姓由过去的“盼温饱”变为“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然环境状况的好坏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习近平在谈到环境问题时曾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我们人类是我们用金山银山也换不来的宝贵财富,是人民生活健康、安全、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
(二)人与自然和谐是个体发展的保障
在恩格斯看来,人类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和直接的效果,难以察觉到只追逐眼前利益所造成的后果,更不用说着眼未来,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进行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人类这种单纯功利性的发展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不顾自然的规律任意妄为,自然就会毫不留情的报复人类。正如雨果所说:“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人与自然和谐与否,其实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广大人民群众既是享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主体,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是营造与自然之间和谐氛围的主要力量。生态文明的建设关系到每一个人,需要每一个个体的细微贡献,且最终的或好或坏的结果也将反作用于每一个个体。作为整体与局部,“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体的生态生活与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始终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
生态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环境利益冲突。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当一部分人过度使用环境资源的时候,其他人使用同类环境资源的利益就会受到挤压或损害。人与人之间资源的激烈竞争源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异化,其中最突出的是消费的异化。工业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资本家一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断扩大物质资料生产的规模,为了刺激大众的消费来使物质资料的生产得以快速运转,商家不断以各种销售手段来改变人们的消费理念,人们消费不再是以自身需要为前提,而是追求所谓的“时尚”、“潮流”。这种人为打造的消费理念及生活方式实际上是消费异化和生活方式的异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异化的生活方式渗透到各个地区、各个阶层。但是它并没有带来真正的繁荣,这种生活方式以消耗大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甚至人类的生命安全为代价,生态生活方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树立生态的生活观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是人类在日常活动中对待自然的态度、观念问题。生活观念是生活价值取向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念的体现,生态的生活观念包括处理自身身体与精神、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所信奉的理念,树立生态的生活观念,就是要从人的自身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追求自身身体、心理、精神的满足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将人类的生活方式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来分析,从人类自身和自然生态系统的长远利益出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地发展。(二)践行生态的生活方式
转变生活方式要从口头落实到行动,从理论落实到实践。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要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从政府和社会角度,应该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环境问题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并利用媒体宣传合理的生态生活方式,做到激励引导与惩戒兼顾,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热爱绿色生活的氛围;个人应该使“生活方式绿色化”,爱护自然,生活中做到以环保为前提,提倡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积极参与现实的生态环保实践,为生态文化观念的建构和现实的环保实践作出自身的贡献,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马克思认为,人与人的关系的对抗是引起人与自然关系对抗的原因,两者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同步发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由人类生活方式的异化所引起,因此也要求每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选择生态的生活方式。
[1]陈文.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
[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3.
[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0.
[9]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家,小说家.
青岛理工大学)
米庆艳(1992-),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