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1557
王 芳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王 芳

  在“学讲”课堂上,教师要作有效指导,学生才能思维活泼,辩论激烈,发言踊跃,积极地大胆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渗透了对学生进行生存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小学科学 学讲计划 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

  “学讲计划”在我市有效实施并广泛走进课堂已经四年多了。一开始,部分老师对“学讲计划”是持怀疑态度的,有的甚至是持反对态度的。通过四年多的实践,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了。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大胆运用“学讲计划”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小学科学内容虽然不是太难,但所涉及的具体知识比较多,可以用“繁杂”两个字来概括;而且教材要求学生动手实验也比较多。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决定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非常适合运用“学讲计划”。运用“学讲计划”,其实就是在课堂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说、多动手、多讨论、多交流、多展示。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握好课前的“自主先学”这一关。每学一课,笔者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导学单认真预习,在阅读课文过程中要把疑问标出来或写在纸上,阅读课文结束后,先整理并独立思考问题,确实不会的,再在课堂上提出来向大家请教或供大家讨论。

  学生讨论,时间要给足,老师要参与其中,并要作指导和点拨。如学习《植物的根》,笔者让学生充分讨论,在学生明确了根的概念、根的种类及根的作用后,笔者作了总结和适当的拓展延伸:(1)指导学生将水稻、玉米、狗尾草、蟋蟀草、大豆、棉花、蒲公英、胡萝卜、榆树等植物,按根的形态归类。(2)出示不同植物的根,指导学生画。(3)讨论马铃薯、大蒜头、藕、生姜等植物的根是不是贮藏根?玉米下部长出来插入泥土中的是什么根?通过这样指导和拓展延伸,学生巩固了所学的关于植物的根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运用“学讲计划”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灵活地运用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我们老师切不可漠视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要观察学生的神情,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提问(有时学生可能只是在嘴里咕噜了一声)。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倾听,而且要善于鼓励学生把疑问提出来。

  笔者在讲《动物的驯化》中的“根据野猪的驯化过程,推想马是怎样驯化来的”时,让同学们观察了课本中的彩色插图(远古人追捕野马的场面),然后问道:“第一幅图画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远古人在追捕野马。”这时有个学生杞人忧天似的发问:“野马跑那么快,远古人咋能追上呢?”“人家不会在前面设个陷阱吗?”一位同学也不顾课堂纪律,唇枪舌剑地应答。原先那位学生也不甘示弱,立即作出反应:“掉进陷阱里,远古人能把它拉上来吗?”如果是以前,笔者为了顺利完成授课计划,笔者会用眼神或干脆用语言中止他们的争辩。但是,自从推行“学讲计划”以来,笔者就非常关注学生的反应。笔者发现了这两个学生的唇枪舌剑,马上意识到有价值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来了。既然学生对“野马是否能上来”那么感兴趣,何不就势引导,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立即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假若在远古人的追捕中,一匹膘肥体壮的野马掉进了他们设置的陷阱(姑且不考虑那时的远古人是否会设置陷阱)里,在不伤害野马的前提下,请你替远古人想办法把它拉上来。看看谁的办法好?(板书:拉野马上岸)

  首先是一阵激烈的讨论。紧接着是一派争抢回答的情形:举手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还站了起来,且嘴里不住地说着:“叫我、叫我……”接着,笔者组织了一下课堂纪律,就拉开了探求拉野马上岸的序幕。有的学生说:“用几个人把它拽上来不就得了?”笔者说:“陷阱较深,远古人用手够不着野马。”有的学生说:“用绳子把野马捆绑好,再找几个人把它抬上来。”笔者说:“那时没有绳子。”有的学生说:“挖一个斜道通向陷阱,然后顺斜坡把它赶上来。”同学们都说好办法。笔者说:“这个办法挺新颖的(暂且不考虑那时是否有挖铲的工具),可是太费劲了,况且这样也破坏了陷阱,下次还想用怎么办呢?看谁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有的学生说:“用木板在陷阱里搭个斜坡就好了。”“那时还没有发明锯,怎么得到木板呢?”笔者说:“是的,得不到木板。”有的学生说:“用树干搭。”“树干从哪儿来?”“大风刮断的。”笔者说:“即使有树干,让野马走钢丝?玩马戏吗?”同学们哄堂大笑。“可见,不行。”笔者又说。(多并几根树干或许行,说不行是想让学生多动脑)。此时,班级一个同学把手举得很高,并说他有好办法。同学们把目光都投向了他。于是,笔者指名让他回答。他说:“向陷阱里填石块、土,阱底就会越老越浅,这样野马就可上来。然后再清除石块、土,陷阱仍然用。”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笔者说:“这个办法倒不错,可是清除石块、土太费劲了。继续开动脑筋,看谁有高见。”另一个同学举手了,他说:“向陷阱里投一些树枝、柴草。”教室里又响起了掌声。笔者连连说:“妙!妙!妙!这样好清除。”还有的说,等到下雨了把陷阱灌满水,野马也会上来;还有的说……

  然后笔者总结说:“同学们真会给远古人出主意啊。可见一匹野马掉进陷阱里想生擒它并不难。同理,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思考,也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最后笔者说:“同学们下去以后,再动脑想想,看谁还有好办法?可不要忘记告诉我呀!”

  这堂“节外生枝”课同学们很感兴趣。课堂上,笔者只做了简单的引导,同学们却能思维活泼,辩论激烈,发言踊跃,积极地大胆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堂课上得很轻松,很愉快。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渗透着对学生进行生存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中心小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