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感恩品德探究
陈黎辉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心怀感恩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学校的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如何加强小学生感恩品德的方法。
感恩教育 教育内容 感恩意识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从,人们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很重视礼仪的培养,并将这些礼仪代代相传,这些优秀的礼仪文化通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现在的道德文化遗产。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感恩是一个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标志。感恩的心态是从小培养的,无论是学校的教学方式还是教育内容,都会对小学生形成很大的影响。
一、教育的缺失,致使孩子不懂感恩
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和以往的不同。但就是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家长对孩子的宠溺越来越多,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孩子做任何劳动,生怕累到孩子,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对孩子的溺爱过于严重。很多孩子都将别人做的事情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慢慢的很多孩子都失去了感恩的心,他们都不会去替别人着想,也从不会去关心别人,做事情总是为所欲为不计后果和别人的想法。据有关调查显示,有一多半的学生只记得自己的生日,对父母的生日一概不知;还有少数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的年龄。这样的成长如果不能及时改正,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很不利。二、加强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
孩子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只有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能够将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国家的地未来才会有希望。假如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没有感恩的心,那么这个国家将不会永存[1]。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思想道德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一)形成系列,开发德育课堂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行为习惯,在课堂的教育上,学校可以根据小学一些有关思想品德的书本来撰写一些有关感恩的校园读物,通过校报或者校园杂志的方式让学生传阅。(二)多方协作,形成教育合力
很多时候,学校、家长和社会要形成三剑客,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培养方式,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多开展一些有关感恩教育的课程。也可以通过开展有关感恩的活动让学生学习,在活动中学生可以相互结伴,这样的小组活动最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2]。学校还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开展一些有关感恩的班会、演讲比赛或者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加强;孩子除了上学外,很多时间都是和家长在一起,这时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所以家长朋友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在家里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这样能够让他们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学校可以和社区相联合,让孩子参与志愿者活动,为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唱歌跳舞等,让孩子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习感恩,有利于学生懂得回报社会,形成感恩的良好行为习惯。(三)运用策略,培养感恩行为
二十二天能够形成一个好习惯,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从被动再到主动,所以在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中,教师和家长要做到管理作用,适当给孩子一些压迫感更有助于他以后对自己的管理。在培养小学生感恩行为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在环境中营造感恩的氛围,让孩子的意识中有感恩这个观念的形成;其次就是言传身教,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在对孩子进行说教时,要懂得运用语言,让孩子在民主中学习;然后就是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道理进行运用,或者开展感恩活动让学生小组参加,这样便于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策略锻炼和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行为习惯,例如:学科渗透训练能够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然后通过交流培养感恩[3]。行为训练策略是把语言变成了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明白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或者学校可以采用评选的方法让学生去努力学习感恩。(四)注重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教育孩子感恩前要让孩子知道“感恩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会感恩?”,当学生明白这些后就不会盲目学习。而且家长和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感恩的道理,还要教学生如何感恩,例如:尊重长辈、教师和其他人、多帮助父母分担、在别人有困难时要给予帮助等。在这些简单的教育中都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感恩的心[4]。三、结语
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够变得更好。感恩包含的东西有很多,它不单单只是字面上的报恩,在它的最深处还有理解、宽容、帮助、尊重。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并不简单,一个人做好这些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个社会做好这些就会进步。常怀感恩之心不单单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更是整个社会、民族的事情,只有学会感恩,人和人之间才会融洽,社会才会和谐。[1]李文萍.小学生感恩行为现状与培养策略的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海珠中路小学为例[J].教育导刊,2012(10):58~61.
[2]李志侃.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35~55.
[3]于兴东.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教育,2011(02):55~56.
[4]马文芳.培养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07):168.
福建省漳浦县盘陀中心学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