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推动作用分析
王小波
本文以精准扶贫政策为背景,详细阐述群众文化建设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从推动扶贫机制、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群众综合素质三个方面来论述。
群众文化 精准扶贫 作用
一、群众文化及精准扶贫的相关概述
群众文化,是指人民群众职业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开发、自我娱乐的社会性活动,它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群众文化带有鲜明的群众性、自娱性、继承性,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群众性。群众文化包含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队伍。精准扶贫是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然后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落实救助,开展长期扶贫机制。区别于粗放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进行扶贫的方式。二、群众文化建设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丰富基层群众文娱生活,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群众文化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不仅能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而且能为扶贫工作营造和谐的社会气氛。如近年来传遍大街小巷,广受群众欢迎的广场舞,运动休闲的方式有助于基层群众在放松的状态下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村委会还可以利用特殊节日如春节、元旦,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举办文艺演出活动和舞龙舞狮等民间团体活动,让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文化建设。除了群众性的参与度以外,负责群众文化宣传工作的村委会、社区办、妇联等基层组织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群众文化建设中。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无疑会激励群众自力更生,创造物质财富,最终摆脱贫困的信心,只有从主观意愿上鼓励农民通过劳动来改善经济状况,辅之以一定的帮扶手段,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脱贫目标,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提高农民素质
随着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而言,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干部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用先进的农村群众文化推动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观念上影响他们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推动精准扶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当农民众彻底摒弃原来固有的“靠他人吃饭,填饱肚子就是满足”的陈规陋习,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以贫穷落后为耻,以勤劳致富为荣的精神理念,扶贫工作的方针和先进文化的作用就凸显出来。所谓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群众文化活动增添了扶贫工作的后劲和活力[1]。三、群众文化建设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群众文化建设管理机制
国家在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贫困户排斥的情况,但实际帮扶工作中,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帮扶措施往往简化为提供部分资金、赠送一些生产资料 (例如种牛、种羊、果树苗等)、修建或改造贫困群体住房,甚至只是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而已。[2]没有真实考虑贫困户的需要。一旦处理不当,有可能会造成群体规模排斥,不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农村贫困户建档并登记,并形成负责人与贫困户一对一责任制度。把精准扶贫的每一个步骤具体细化,做到合理帮扶,把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二)以贫困群众为中心,做好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的主体对象是贫困群众,而群众文化建设进一步的加强了贫困户的主体作用。第一,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村委村干部及扶贫工作人员宣传国家扶贫政策,极大程度的影响贫困户的思想行为,调动贫困户的劳动的积极性,以便于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其次,群众文化建设以文化为载体,开展扶贫工作,目的在于更好的推进扶贫工作,让更多的贫困户配合和理解。贫困群众是精准扶贫的主体,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也是为了服务于农民。精准扶贫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贫困户的帮扶工作,还承担着帮助该村全面发展的任务,除了开展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外,必要的技能培训、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也是扶贫工作者的重点内容。(三)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一方面要求基层干部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农村文化的宣传教育普及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农民朋友传播正能量,改变贫困户安于现状的思想。坚持思想改造和技术改造并进,在群众文化建设基础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和现代商务知识,如果贫困户能意识到自身问题的存在,并积极应对,那么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的难度就会大大减轻,精准扶贫的长期效果也会越发显著。四、结语
大力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村群众的业余精神生活质量,而且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扶贫工作的顺利展开,更进一步改造了贫困户的思想,提高了贫困户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铺平了道路。[1]郭建良.建设农村先进文化助推精准扶贫[J].四川戏剧,2016(6):152~154.
[2]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78~81.
浙江省云和县元和街道办事处)
王小波(1959-),男,汉族,浙江云和人,浙江省群众文化馆员,研究方向:乡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