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8033
刘 姝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

  刘 姝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标志着国家层面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越来越重视。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将重点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方法,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思想 政治 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适应新形势下党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不断创新学习方法,来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和互动性,让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一、“微”方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方法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学习教育活动中,教育活动内容陈旧没有新意,基本上都是以老师教,学生听或以讲座的形式学习文件为主,比如:传统形式的读文件,读报纸等,不仅要求简单,形式呆板,而且缺乏吸引力与创新性。

  今年南昌理工学院有不少思想政治老师通过和学生建立微信师生学习群,这一微信学习群让大学生们的学习内容不受书本限制,实现了思想政治课程老师和大学生们之间“亲密”“即时”“微距”的接触,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形成了“轻松自主学习、实时互动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为持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动提供了鲜活动力。

  微单页新颖的制作效果、强大的交互功能,让传播长出眼睛,插上翅膀。教师和大学生都可以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简单操作观看微单页,便可享受到图文、音乐、动画、多种要素熔为一炉的“两学一做”大餐了,让理论学习变得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并且党支部随时可以查看,了解传播效果和学习情况。

二、适应时代潮流,让学习更加主动

以往思政工作活动都要通过大大小小的会议来组织实施,这样首先要求大家都需要按时参加,在规定的地方进行学习,难免有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参加,造成学习不到位,然而现在通过创新的学习方式,这样就改变了以往的陈旧模式,通过微信群和微单页,在家用电脑或者用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减少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简便快捷,更加自主化。

  传统单一的,局域性、灌输式的方式方法,相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活跃,自主性强的大学生而言,已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和低接受度特征,通过“微”的创新方式不但方便了教师党员的自身学习,也便于大家及时交流学习,更容易让学当代大学生群体接受。

三、让党员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创新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实际。根据学院党委“两学一做”学习计划,要求各党员同志假期不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服务群众,乐于奉献,让“微能量”传递“正能量”,“微”党旗添光彩。思想政治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做一名合格党员必须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深刻体会在党的带领下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的国泰民安是多么的珍贵,党的基业需要代代稳固,党的信仰需要代代传承,秉承“革命歌曲天天唱,革命故事代代传”的思想,走进幼儿园,开展“革命歌儿天天唱,革命故事代代传”活动。我院思政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护理院,关爱护理院老人,用爱心传递正能量,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精神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进一步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成长。

  学院各党支部的党员老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了服务企业、服务校园、服务社区、服务医院、服务公园等各项活动。每项活动都是党员老师自己想自己做,形式多样,虽说是以“微”的方式进行,都是“微力量”,但影响力却不可小觑,同时也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最好途径。

四、教师党员感染力带动学生党员

教师党员是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引导者。教师党员通过“微”的方式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暑期充分利用暑期的时间,以各种方式深入社会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院各党支部开展暑假“微力量”我们在行动的活动,南昌理工学院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尊老、敬老,弘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像家人一样陪伴空巢老人;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以实际行动去关爱留守儿童,给孩子们去补习,帮助孩子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带给孩子快乐;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农民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点滴做起,倾情奉献。

  学院各学生党支部暑期携手行动,用心服务,让微小的力量凝聚成大大的爱,践行党的宗旨,展青春风采,回馈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力量”。

五、“微力量”促近交流、提升学习

拓宽交互渠道,搭建网络党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性、互动性,以“微力量”为宣传平台基础,搭建网络交流平台,使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方式变为双向互动、多向交流。做好“上”、“下”互动交流,做好“内”“外”互动交流,由此推动实践。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以人为本,进一步密切党组织同广大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群众的紧密联系,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把各方力量凝聚到提高党建工作成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来。

  [1]管永前.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7).

  南昌理工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