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激情的碰撞才有火花
——浅谈语文讨论课
周仕海
自新课改开始,语文课堂开始注入新的血液,变得百家齐鸣。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讨论课应运而生,但是这种讨论课,还只是以小组自由讨论为主,讨论的不够深入,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与新课标相符的“讨论课”。那怎么样才能上好讨论课呢?笔者觉得只有真正的情感、言语上激情碰撞才是好的讨论课。
讨论 碰撞 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老师开始注重“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讨论课”。但是这种讨论课,还只是以小组自由讨论为主,讨论的不够深入,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与新课标相符的“讨论课”。
那怎么样才能上好讨论课呢?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讨论的问题需要精心提炼、琢磨
(一)针对教材设计问题
教材本身已经进行一次革命,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进行改革,以讨论课来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共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讨论课上教师应该根据教材本身特点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1)谈谈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怎样处理?
(2)你遇到的哪件事或哪个人对你影响最大,有何感悟?
(二)研究学生个性及发展状况,提出适合学生心理的问题
首先,设计问题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避免用抽象的概念去发问,初中生的思维处于以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时期,想象思维是重点。所以提出问题要具体形象。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分析第二自然段中景色描写特点时如果问:这段景物是怎样写的?这样问太抽象了,学生不容易回答。如果改为这段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各具什么情态?如果问,他们是从哪些感观写的,哪些是描写色彩的,哪些是描写味道的?这样问就会使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了,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易于回答。其次,问题的设计要适度,有层次性,由点到面,由易到难,要全面具体形象化,问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问题就有了一定的意义。例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结局受周围哪些人的影响?现实社会中有没有孔乙己式的人物,是什么影响到他们的?教师设计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应该是个检测和提高,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学生的思维跳跃性,由点到线再到面,形成一个知识网。教师在启发思考时要因材施问,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注意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要求。让每个都有所思,思有所学,学有所得,让每个学生都有答出问题的愉悦感。
二、让语文课堂变得有活力,有诱惑力
(一)改变意识,转换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教师讲,学生记、听的“一言堂”式的语文课中学生永远是被动的。新课改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要让学生尽量自己去学,如《威尼斯商人》中从作家描写的角度看出安东尼奥是一个慷慨仁厚、珍重友谊的人,而夏洛克是一个爱钱如命、惟利是图、贪婪残忍的人。教师可以针对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让学生自主学习,各抒己见,讨论人物性格。(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问题,创造出浓郁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带动学生思路,集中学生注意力,摆脱死板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形式,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乐于学和主动去学。其次,教师要乐于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多种形式讨论问题,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自由组合,可以是两个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以多样的学习方式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让课堂教学出现一个又一个高潮。
教师要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做准确评判,对那些有独到见解,简洁明确的回答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应给予抚慰,找出形成错误的原因,以警示全班学生。同时还要注意,问题提出时要有恰当的提示语,有关键性词语,做到让学生对自己的结论有所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鼓励求异,尊重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相当重要,但讨论过后的研讨过程也十分关键,通过讨论,最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研究讨论时,不求统一,注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感受,允许有否定性态度,因为学生的层次不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问题的能力都有差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求异,提倡学生的创新精神。讨论课侧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它要求教师要具有很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与训练,所以我认为语文讨论课应大力提倡,积极推广,广泛实行。我们要共同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学语文。
[1]语文新课程标准[Z].
[2]郝明义.越读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范多伦,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乐清市城东第一中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