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于戏曲音乐创作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7017
吴际广

  关于戏曲音乐创作的思考

  吴际广

  对于戏曲音乐的创作,不但传承其精华,摒弃其糟粕,还离不开创新,在创作的过程中推陈出新,不断进步。本文介绍了戏曲音乐创作的发展和演变,从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得出几项应对措施促进戏曲音乐实现更好的发展。

  戏曲音乐创作 创新 作曲家包揽制

  戏曲是属于中国所独有的,是依靠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传承创新下来并发扬光大的。它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它的艺术性是在历史演变中无法磨灭也无法否认的。戏曲的创作对于戏曲来说,就好比戏曲发展的工具,缺少了戏曲的创作,戏曲就像缺少灵魂的木偶,只有一副架子。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重视剧种音乐体制重要性,却忽视了音乐创作机制对于戏曲传承发展的贡献,这就使现在的很多戏曲音乐只有形式,缺乏内容,使现在的人们对戏曲越来越不感兴趣,对戏曲的传承影响很大。因此,如何认识戏曲音乐创作机制对于戏曲音乐和戏曲生存发展的意义不仅至关重要,且极其紧迫,为今后戏曲音乐发展更上一层楼提供理论基础。

一、戏曲音乐创作机制的发展和演变

(一)演员创作制

这个时期的戏曲音乐创作,没有作曲声腔设计,演员就是作曲家,没有专门创作歌曲的作家。演员会根据剧情需要,在台上即兴发挥,或者依靠乐师的音乐辅助。但主要还是以演唱为主,乐师为辅。这是个“以中为体”的传统机制。在这个机制演变八百年的过程中,是演员创作了数百个剧种和声腔。这种机制发展至“三结合”机制的出现而逐渐消失。

(二)三结合制

简单来说,三结合制是中西结合的产物:中国把西方的作曲特点与中国的作曲相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古今中外的有利于戏曲音乐创作的思想都被吸收进来,容纳百川。但是它的缺点在于很难坚持,出成果缓慢。

(三)作曲家包揽制

在“三结合”制偏离的基础上,戏曲音乐的创作和发展主要依靠作曲家,作曲家自此开始全面进行所有的戏曲音乐创作。尤其改革开放后,文革的错误思想还没有完全清理,西方的一些不好理念侵袭人类思想,致使戏曲音乐的创作更加急功近利。包揽制发展至今,它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戏曲带来的贡献是不可否认,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曲家,为传统戏曲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它有着先天缺乏中国传统戏曲的根基的缺憾,这是原本可以弥补的但没有弥补。它的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没有“三结合”时期优秀。

二、戏曲音乐创作发展和演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中国戏曲历来的特征以演员为主,要在演员个人的声腔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事实上,戏曲音乐的创作大多数都是故意或无意的都以个人演唱方式或材料为基础,与剧中的人物风格进行结合,每个演唱的唱腔虽然不同,但演员的个人唱腔风格都很突出。这不但保留演员个人的唱腔特色,也是运用到个人唱腔的特点来促进歌剧发展的创造和再现过程。

  而西方的音乐创作是在演员演唱之外的,直接为剧中人物的形象所服务,所以每个作品的特点主要是突出剧中人物,而没有演员个人演唱声腔特色。作品中更多的体现作曲家的风格。作曲家包揽机制正如此。

  因此,不管是学习西方音乐还是传统的民族音乐,一旦是作曲家包揽机制,创作出来的戏曲音乐都是以作曲家和剧中人物为中心,演唱者不能唱出其中的灵魂,因为唱的是别人的东西,没有把自己融合进去,所以现在很多演唱都是唱不出感情,失去自己的个性,这也是侵害演唱者和观众创作的权利。作曲家包揽制是可以以技巧代替能力的,这样就使很多演唱家、戏曲家自己的创新能力尽丧失,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三、应对方法

(一)正确对待“作曲家包揽制”

吸收西方的优秀音乐创作,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创作相结合。不要一味的追求一致相同,也不要互相攻击,要做到共同发展,互相借鉴。不同剧种、不同剧团、不同人员条件制宜为好。在戏曲音乐创作中还是要融合演唱者个人的特色,以演唱者个人的唱腔为主,是中国戏曲音乐创作历来的传统,恢复戏曲演员的创作戏曲权利,既可以全面提高演员的唱腔水平,把唱腔特色融入到作品中,为作品注入活力,吸引现在更多的观众眼球。

(二)重视乐师的创作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乐师在一个作品中发挥的作用很重要,就好像现代中,一首歌曲的演唱,没有乐师的音乐衬托,就显得非常干燥。在戏曲音乐创作中乐师对提高演唱者的唱腔能力起着辅助作用。他们是创作的主力军。

(三)培养更多专业的戏曲专业人才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学校和专业培养戏曲音乐人才,一方面是音乐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人们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是对戏曲音乐的投入少。所以,可以要着力支持基层戏曲院团发展,加强地方戏人才培养。

四、结语

创作音乐发展到今天,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也离不开机制的依托。要想我国戏曲音乐发扬光大、繁荣,为广大群众所喜欢,就要正确对待现有机制,改善机制中的不好因素。不断注入创新活力,不失其传统根本。要努力培养吸收更多的戏曲创作人才,创造戏曲音乐的自主创新环境。

  [1]韩溪.关于戏曲音乐创作机制的思考[J].大舞台,2008(06):42~44.

  [2]周来达.关于戏曲音乐创作机制和戏曲生存发展的思考[J].戏曲研究,2007(02):13~28.

  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