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诗歌素材提炼的技法
——以青年诗人王近零作品为例
郭道荣
当今诗歌创作成为诗人调节精神状态的一种方式。现代诗歌创作中,素材提炼至关重要。本文以王近零诗作为例,探讨生活素材提炼的技巧、素材提炼注重形象表达等,为广大汉语诗人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现代诗歌 诗歌素材 创作技法
当前,诗歌阅读与创作已成为了诗人身心调节的一种独特方式,同时作为缪斯的追求者,因为有诗歌的熏陶,在人群中不至于显得焦躁,更多的益处是,诗歌作品本身对诗人精神方面常有一定的回馈。在诗歌阅读中,我深知这些道理。尤其是近年来,阅读广东中山青年诗人王近零的诗歌之后,我深感现代诗歌创作中,素材提炼的技法尤为重要。
一、生活素材提炼的技巧
在王近零的诗歌作品中,自然地沐浴“生活气息”当中,令人从中获取美的享受。从王近零的诗歌创作来看,他深谙“诗歌素材取自于生活”的道理,他那敏锐的眼光,扫视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阳光、妓女、瓜子壳》一诗中,他写道:她们嗑瓜子,闲聊。谈到东莞和生意/一张印有奥巴马抗议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报纸,她们用来垫屁股坐着/那一地的瓜子壳在失去瓜子仁后被抛弃”。这里写到受鄙视、冷落的社会底层从事性工作的女性,她们“谈到东莞和生意”,这里的“东莞”是地名,也是2014年广东扫黄行动的“代词”。短短的一句诗,能够蕴含着经济发达时代的一种现象,那就是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对这个群体的严格管理,或者指“清理”。对于诗歌来说,也许是对这个群体命运何去何从的一种拷问。而接下来,诗人写道:“一张印有奥巴马抗议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报纸,她们用来垫屁股坐着”,这一诗句颇具玩味。首先,也许一些读者会问:难道你经过妓女身旁时看到人家屁股下面垫着这份报纸吗?其实,在不破坏整个素材的前提下,对作品的某个细节进行必要的渲染,从而更能充分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其次,这样的叙述其实是“战争”或“打压”的一种隐喻。
二、素材提炼注重形象表达
徐有富在《诗学原理》一书中提到:“诗用形象表达思想感情。”[1]他列举了古今中外诗论家的有关论述,无可辩驳地阐述了这一问题。关于“形象”的概念,早在我国的《周易》中便有阐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里提及的“象”,是指人们见得到的日月星辰与山川草木等事物的样貌。“形象”一词在广大群众看来已经耳熟能详。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文艺是一种‘象教’,它诉诸人类最基本、最原始而最普遍的感官机能,所以它的力量与影响永远比哲学科学深厚广大。”朱自清也说过:“任何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香气、一些味觉、一些触角,也都可以有诗。”优秀诗人总是自觉地通过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艾青曾说:“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世界,一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2]
王近零的诗歌作品吸引人在于“形象表达”。他对诗歌中的客观物象,进行具体的白描,像画家一样,找准一定的角度之后,凭借着自己的眼光深入地刻画,譬如在我较喜欢的一首诗歌《阳光下的红领巾》中,他捕捉到零碎的意象物,然后进行筛选、分类、分析、思考,再进行艺术化梳理,最后一首颇具生活味道的诗歌作品便展现出来:“那叫的最大声的小肥仔/像不像拿着稿纸站在台上发言的政客?/他们当中会有人成为我吗?/脱掉警服,我走在人群中的样子/他们能认出我吗?”从《阳光下的红领巾》这首诗中,诗人特意使用的“形象表达”手法。不难看出,这首诗不仅从视觉对外界的感知来刻画诗歌中人物角色的形象,而且还从耳、鼻、舌、身等肉眼获得的实物的特征上加以表达,令人耳目一新,欲罢不能。“最大声的小肥仔”与“拿着稿纸站在台上发言的政客”,这是两个不同的意象物,但在诗人的精心创作之后,本来不相关的两个“人物”被串连在一起,成为典型的“人的蜕变”,即是“幼儿”到“政客”的成长过程。诗歌的形象表达,画面感如此强烈,诗人的诗作《想》《母亲》等,其“形象表达”艺术手法应用在创作实践中。
近年来,诗歌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传播,包括官刊、民刊、网络,展现了诗歌的无穷魅力。这让诗人的智慧在诗歌中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王近零的诗歌素材取自现实生活,又回馈给广大读者的是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邃的思想。这彰显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更是诗人通过观察,以及率真的认识与大胆地剖析,在诗句之外,呈现出诗人高尚的品性与人格力量。
王近零的诗歌正是呈现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他的诗歌《阳光、妓女、瓜子壳》《路边的烧烤档》等,虽说平铺直叙略显平淡,但这些作品凝聚了诗人的智慧,其内涵丰富,不迭是一首首闪光之作。诗歌的确需要有智慧的读者去品读,而不像小小说、小段子那样一眼让人一笑而过,结果徐了娱乐,没留下深刻的东西。现代诗歌,助推当前社会价值观的支出,同时培育下一代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尤其是网络盛行的今天,自媒体传播更是让现代诗歌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为此,现代诗歌的素材提炼,需要以先进的思想为准绳。无疑,王近零的诗歌作品,为广大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手法,令现代诗歌的未来充满信心。
[1]徐有富.诗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艾青.关于诗的散文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