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翻译观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张锦辉
本文探讨并阐释了动态翻译观,并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微薄建议。现今,国内多数译者对翻译的理解趋于片面和静止,使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工作收效颇微。文化的转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其说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如说把世界的眼睛吸引过来。
中国文化走出去 翻译策略 翻译选材 动态翻译观 文化魅力
几十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也随之招致一些国家对中国别有目的的猜测和诟病。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有着与世界交流合作的迫切需求。如何让其他国家更加了解中国,解除敌意;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当前力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思维影响下,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其一,一些大陆学者迫切传播中国文化,往往采用直译的方法,即尽量保持原文内容和形式、注重保留原文化特色。在这种一腔热血的“灌输”下,所翻译的中国文化作品在国外往往因不符合语言和文化习惯而销量甚微。其二,为了追求在国外的销量而刻意篡改原文,刻意写符合国外受众胃口的东西,如此便失去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基本意义。犯这两种错误的原因在于译界思路的局限性,没有结合当前时代的条件和背景来考虑翻译的意义,造成对翻译的作用过分夸大,而忽视了本国文化才是翻译的根本载体。
众所周知,2012年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诺奖得主,和文学作品得到世界认可的成功范例,对莫言作品对外译介的研究就十分必要了。莫言的作品有多个语种和不同译者,英译版最著名的是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的翻译。葛浩文所采取的翻译方式,是在尽可能保留原作文化内核和文学特色的基础上,对部分超出西方读者理解范围的文化概念和不符合文化背景认知的故事情节进行删改、增注、重写,使原作有中国味道,又易于被目标语者接受。然而,此种翻译方式却饱受争议。争议的核心大致在对翻译角色的定位上。国内翻译的理想境界和传统的角色定位,是用另一种语言来完整再现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试图尽量实现文化的转码,这也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思维指导下形成的惯性理解。译者常以对原作品“忠实”为要事,葛浩文大刀阔斧的改动突破了许多中国译者的认知,被认为是“不忠”的表现。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来,我们要转码的究竟是莫言的作品所传递的中国文化特色,还是莫言作品的形式与文本本身?理想条件下,能实现完全对应的语言转码自是幸事,但限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能实现,译者在译作时需要根据翻译意图进行适当取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翻译不应当是一个语言转换器,而应当是一个媒婆,更多的是起到介绍的作用。翻译的角色目的应当是激起目标语读者的兴趣,引导其对原文化一探究竟。翻译不应当也无法独自挑起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梁,走出去的必须是形式多样的、立体而魅力独特的中国文化,而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翻译作品。原文化的传播,应当由对原文化本身的学习和了解实现。由此,在现阶段,以葛浩文英译莫言作品为范例的“以原文化内核传递为主,兼顾目标语受众阅读体验”的翻译策略值得国内译界学习与思考。
作为媒介,翻译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采取的翻译策略应当是动态的,阶段性的而不是静止的。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为动态翻译在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阐释。
从纵向看来,文化传播是一个层次由浅入深的过程,由此翻译方式也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翻译方式和策略的选择应当随着文化传播的程度而调整。初期,文化被认可度较低,应较重视目标语读者的感受,偏重归化的译法,以激起受众兴趣为目的;中期,原文化的一些文化符号和概念得到普遍认可,应倾向于文化内核的传递,即较忠实、完整的异化译法;后期,翻译以基本实现了引导读者的功能,文化的传播更多的需要忠实展现原文化自身的魅力,甚至于文化的亲身体验来实现。
从横向看来,文化传播的内容应当是尽量全面、多元的。目前,中西方译者选材不均衡。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目前主要可以划分为六个方面: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翻译,如鲁迅、老舍、萧红的作品就备受英译者的欢迎;现代文学史重新经典化的作家作品翻译,典型的是张爱玲的作品翻译,此外还有沈从文、钱钟书和金庸等;台湾作家作品的翻译,以陶忘机为例的美国翻译家就一直从事于台湾作品的翻译。在英译方面,由于蒋经国基金会对中国文学的强大支持,台湾的文学作品发展空间相较大陆更大更广;现当代中国诗歌的翻译,以顾城、北岛、多多等诗人为例;中国禁书的翻译,西方出版社为满足读者好奇心往往热衷于此类书籍,以此获得商业利益,而对作品价值却毫不关心;当代中国作家作品的翻译,比较成功的有莫言、高行健和余华的作品。由此看来,中方译者,特别是中国大陆译者多选择被视为文学经典或带有一定价值观念的作品,而西方译者偏向于有一定国际声誉或能够激起读者兴趣的“禁书”类作品。然而,文化传递的真正实现,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外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从根本上,这需要国内文化更加蓬勃而多元的发展,但也要鼓励各方面文化的对外译介活动及对文化作品的多种翻译方式,由市场和读者取舍。
总之,翻译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即尽其所能地发挥媒介的作用,将世界的目光吸引到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身上来。中国翻译界需要开放思维。如今,缺乏优秀的译者,是制约中国当代文化走出去的因素之一。而指望国外汉学家翻译,又可能有所失实,丧失我们文化传播的本意。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翻译的作用,采用新思路,灵活运用动态翻译策略,在中国崛起的大趋势中,更多的把世界的眼睛吸引到中国。
[1]马会娟.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J].中国翻译,2013(1):64~69.
[2]何晓静.当代中国翻译现状[J].考试周刊,2009(22).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