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弢
艺术借鉴
浅析岭南舞蹈晚会作品《狮吼》
——舞与武之缘
谭 超
岭南文化博大精深,文学艺术雅俗并茂,具有丰富的内涵,有着自身重要的开放性与兼容性特点,创新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流派风格。岭南之地的民族甚多,因此它的民间舞蹈种类也非常的丰富。文章通过对岭南舞蹈晚会作品《狮吼》的分析,去了解舞蹈与武术之间密不可分的缘分。
岭南文化 舞 武
一、岭南舞蹈文化概述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世界文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是因为中华文化不仅有着深厚的渊源,更加有着广博丰厚的内容[1]。而岭南文化在这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它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主要以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与潮汕文化为主体,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地域文化特色。岭南舞蹈文化的来源,主要由三大部分而组成:(1)原有的南粤本土文化,为底层支柱。(2)南迁的中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由于战中的出现,自然灾害的影响,迫使大量的民族侨迁南移,因此岭南文化吸收了这强大的中原文化。(3)舶来的域外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流入了外来文化,广东作为始发地,为岭南文化注入了先进思想的新活力[2]。
二、浅析《风起岭之南》舞蹈晚会作品《狮吼》
《风起岭之南》此风起于这几千年来的文化根脉,是这山水如画的美景,是这古色古香的西关大屋,是这孕育我们的江水之情,它,风起潮涌了这片岭南之地,吹出了这股引领之风。岭南舞蹈晚会专场由《鼓?脉》《江?情》《山?风》《城?雨》《潮?涌》这五个篇章组成,从南越王古墓的玉舞人到乡村田野的杯花声声,经过古老的西关小巷再奔向大海的波涛潮涌,情景的层层铺垫,使作者体验到这岭南的文化魅力,她的精神让笔者为之振奋。
《狮吼》作品位于“潮涌”篇章,此篇章为整个舞蹈晚会的精神篇,此作品在整台晚会上起到了一个点睛作用,推动了晚会中的一个高潮,作品人物的原形是叶问,叶问是广东佛山人氏,伟大的武术家,性格内敛文雅,对人谦让有着民族大气之风,是个有情有义,重情爱家之人。
《狮吼》这部作品的动作元素是提炼于广东的咏春拳,咏春拳,南拳之一,此拳初传于福建永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名“咏春拳”,此拳主要手型为凤眼拳、柳叶掌,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3套拳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主要步型有二字钳羊马、偏马等。
在舞台上可以看到咏春拳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之一的木人桩,那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道具之一。木人桩立于五米长宽的舞台上,整个平台可以旋转,旋转的高台能将木人桩与演员的各个角度表现的淋淋尽致。故事的发展,是从演员站在五米的小台上与桩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
在轻轻的女子哼鸣声中,大师沉雄古逸身穿白色长袍,背对于观众站在小台之上,从视角上观看,整个舞台显得非常寂静,从演员的服装上来观看,人物显得非常大气。舞台上灯光也只给出了一束白色的定点光,此种眼观视觉更突显出了人物中的形象。
第二段描写的是日军轰炸的场景,叶问看到家乡、人民被迫害的惨象,他悲愤不已,第一段中的点点红色灯光开始在这加强了,红色,如同鲜血的色彩,有着革命、激情、斗志与愤怒的象征,伴随这黑夜的蓝光闪烁,给观众带来与提供出这故事里的现象。从这段可以清晰的看出舞蹈特有的感情色彩。
第三段描写的则是叶问准备拼死一搏,重振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此时灯光以红色为基调,加入蓝色灯光在其之中。这一段再一次的将咏春拳的特色招式加入舞蹈之中,我们通过舞蹈形美将蛇鹤意形拳改变,运用身体的腰部与脚底放大武术动作,并且将其美化,使武术动作成功变形为舞蹈动作,使作品完美的表达。
三、舞、武之缘
在中国自古有着“武舞同源”之说,因此中国舞蹈与武术结下了这不解之缘。而众所周知,广东佛山有被誉为武术之乡的称号,在这块领域上,出现了一代又一代宗师,他们的出现丰富了中国武术界的这块文化之碑。舞蹈与武术本身就有着这深厚的渊源,这份缘分要从几千年前开始说起,在原始公社时期,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们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在劳动中,生产了最古老的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而在那一时期他们的舞蹈有着强烈的功利目的,对于原始人来说,审美或艺术创造并不是他们的跳舞的目的,完全是出于实用的需要,因此原始舞蹈于狩猎、祭祀、战争、性爱、祈祷等活动密不可分,这一点可以从考古学专家所发现的多处崖画与古籍记载中能得到证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与武术的两者结合,非常的自然,游刃有余。舞、武本身就是同出一辙,它们在形式上没有本质的差异,都是以肢体来作为表现形式,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着舞武结合的先例,正是这一先例的发展,使作品《狮吼》的完成得到了成功。发展,在于继承之上,是继承的更高阶段,只有对文化进行彻底的摸索,得知文化之根底,并兼容中西新文化,不断创新文化新元素,丰富领土地域文化,才能使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1]李北达.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8.
[2]刘波.岭南舞蹈的历史发展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2(18):79.
(作者单位: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篆刻艺术概述
孙 弢【摘 要】篆刻艺术是我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可能更早。最初的印章是实用性的产物,但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本文试顺着历史的脉络,简述篆刻艺术的重要类别及其风格特征。希望能对篆刻艺术的欣赏和学习,指明方向并提供一个大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篆刻 玺 印 线条 结构 疏密
篆刻,又名玺印、印章。是指以篆文书体为主的,以刀在不同材质上锲刻的艺术。篆刻艺术,是我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具有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历代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丰富的形制和风貌,并最终和我国的传统的书法,绘画,文学相互融合。篆刻艺术的“印”与“诗、书、画、”并重,互为表里和衬托,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深厚文化内核。我们在欣赏书画之美的同时,一枚枚鲜红的印章,如“画龙点睛”般点缀着画面。我国的书画作品中,没有印章的书画作品是不完整的作品。元代之后,篆刻艺术蓬勃发展,产生了专业的篆刻大家和篆刻流派。
篆刻更是与书法密切结合的姐妹艺术,同根同源。众所周知,远在笔和纸张没有发明之前,我国就出现了最早的文字,一般都是用刀刻在金属或石头上的流传下来的。
最早的篆刻作品发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时称玺印、印或印章。目的是以实用性为主,做为权威部门的标志或经济来往的信物而存在。是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产物,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记载。刘朢《释名》中说:“印者,信也”。自春秋战国时代起直至近代,印章的材质、大小、形式、字体、等历经变革,印章的制度却一直沿用至今。
一、春秋战国印风,古拙天真,千变万化
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称霸,分地而治,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不安。而正因为如此,文字的使用则具有多样化,地域化的特征。异体纷呈,繁简无定,反映在篆刻作品的印面上,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方寸空间内所营造出的自由自在的状态。文字的独立含义淡化,在空间的处理上大开大合,线性多变,用字古奥,或诡异多变,或流美飘逸,或装饰趣味浓厚,自然灵动,揖让之间常有自然错落之妙。楚玺文字冲破了西周金文的理性枷锁、注入楚人的浪漫气质。大印结字雄肆,用刀法酣畅淋漓,最见荆楚风尚;小玺字形圆转流畅,秀而不媚。此外还有一类特殊形制的三合玺,非常有地域特色。
齐玺文字笔画均匀,体势修长,装饰趣味浓厚,一些大型官玺造型奇险,线质粗犷。还有一部分陶印,印面大,字数多。为古玺中的恢宏巨制。洋洋洒洒,恢宏大气。
燕玺多以正方及长方形居多,阳文章法或大开大合,疏密对比强烈,揖让之间自然错落而灵动多姿,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阴文多为凿制,线条匀称,结体工整自然,分朱布白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三晋官玺多为阳文,体型偏小,笔画细劲坚韧,结构端庄整饬,小巧之中自有风致,因其印面尺寸较小,布局多为精巧之作。
秦国地处西隅边陲,各方面都具有保守性。文字更多承袭了西周晚期铭文的遗风,规范整饬,结体方正,大多有界格,用方折笔画对字形加以改造,秦玺与六国玺相较,其字形修长,线质流畅而具有笔意,稚拙古雅。
二、秦汉印风,庙堂之气,宽厚雄浑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丞相李斯创立了标准书体——小篆。这一时期的篆刻皆以小篆入印,线条细劲,体势修长,章法古雅中寓有灵动之意。汉代印章在秦印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和发展。汉印之风延续八百年之久,真正确立了纯正中和的汉印典范,留给后人大量精美的篆刻作品。成为了篆刻艺术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学习汉印是后人研究和学习篆刻的不二法门。
西汉印章,印面文字分布均衡,笔画平整,结构平稳妥帖,显得严整庄重,敦厚朴实。新莽时期,印制独特,体势拉长,平直中略寓圆融之意,有小篆笔意。刀法极为细腻准确,做工精美。东汉印章以方劲沉雄为主要特色,文字笔画大多方劲挺直,刀法凌厉痛快,笔画肥满,白文印稿所留红地较细,空间虚实对比极强。真可谓“疏可走马,密不容针”。
三、元明清印风,秀丽典雅,文质彬彬
篆刻有朱文,白文之别(即俗称阳文,阴文)。发展至元代,大画家、书法家赵孟頫大力倡导淳雅的治印风范,吾丘衍从理论上剖析篆法,梳理出一套文人治印的规律,著有影响深远的《三十五举》。王冕更首创以花乳石治印。创作出文人意味独特的篆刻佳作。可以说,从元代开始,印章的美学价值才真正被从实用性中剥离,提炼出来,自此,篆刻的艺术性逐渐增强,而实用性极度弱化,可以说元代是篆刻艺术和实用印章分野的里程碑。赵孟頫在鲜明的审美标准和表现创作的动力的支配下,把小篆移入印面苦心经营,形成有具有一定规律的篆刻朱文印的方法。后人称之为元朱文,其字形线条纤秀,婉约流美,章法紧凑合度,在制治印过程中努力表观“印从书出”的审美追求,线条的提按,起收笔的形态都收拾的恰到好处。
明清以降直至近代,篆刻艺术历经数代文人雅士的继承和发扬,早己形成了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繁荣局面。如明清时期的“浙派”、“邓派”、“浙派”,弟子众多,各有千秋,或雄浑大气,或古拙天真,或精致优雅,不一而足。回首数千年的历史进程,无数先贤为篆刻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付出了大量心血,成果令人嘱目,但毫无疑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意趣的深化,印文化中可开拓空间的还极宽广,篆刻艺术的明天将更辉煌。
参考文献:
[1]祝竹.汉印技法解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尹海龙.古玺技法解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安徽交通技术学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