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心理韧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6943
马 艳

  心理韧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马 艳

  心理韧性( resilience) 是指一个人面对压力情景、挫折事件或者创伤等消极情绪或生活事件时在个性、能力等方面及所拥有的资源。本文从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心理韧性的实践工作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心理韧性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研究综述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当前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概念, 是指一个人面对压力情景、挫折事件或者创伤等消极情绪或生活事件时在个性、能力等方面及所拥有的资源[1]。国外对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非常广泛且深入,大多数研究者都同意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所组成的动力系统,能够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影响[2]。近年来我国对心理韧性的研究也逐渐丰富了起来,研究者们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心理韧性的因素,但缺乏对心理韧性影响因素的系统阐述,本文将近年心理韧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心理韧性的实践工作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一、性别对心理韧性的影响

Shelley Taylor指出,不同性别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时的反应不同。女性更倾向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采用和他人共同应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3]。郭君君(2011)发现女性高职生在心理韧性的家庭凝聚和社会支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高职生,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善于利用各种人际关系,同时也更善于建立各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张妮斯,2012)。黄玫(2015)发现女性高职生在心理韧性的力量性、乐观性因子方面显著高于男性高职生,对于此结论,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女性比男性在面对问题时情绪更稳定,因此具有更加稳定的控制力和耐受力、在处理方法上显得更灵活(Wiebe,1991;Hannah,2001 ).

二、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心理韧性的影响

宗立(2001)的研究发现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子女的素质显著相关,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身体素质越高、科学文化素质越好、思想道德素质也越高,这与王翠丽(2011)的研究结论一致,即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儿童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郭君君.(2011)发现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高职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母亲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特别是在在个人能力、社会能力、社会支持因子上,家庭中除了母亲对孩子的心理韧性有影响外,父亲在孩子心理韧性建设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戴志敏(2012)认为父亲对子女的智力、能力、个性、道德、社会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影响,民主型、管理型和精神型的父亲会给予孩子良好的社会支持,而社会支持本身就是心理韧性的构成成分,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心理韧性的发展。夏小林(2010)发现父亲受教育程度高的高职生在社会支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受教育程度低的高职生。以往的研究也发现父亲在教育上的缺失会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并妨碍儿童道德的发展,进而影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而受教育程度高的父亲多采用健康的教育方式,能够给子女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家庭经济状况对心理韧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对高职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并不显著[3]。段素梅等(2009)的研究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并不显著,即家庭经济条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不大。赵薇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情况不同的护生心理韧性得分表现为:贫困生大于富裕生,但差异没有显著性[4],这说明贫困的护生具有较高的心理韧性水平,即大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这可能是因为无论是贫困生与非贫困生都可以使用积极的防御、应对方式(赵云龙2009),而积极的应对方式本身就是良好心理韧性的体现,也肯能是因为相对较低的家庭经济条件反而使个体的心理弹性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韧性的影响

Werner&Smith (1982)指出如果家庭成员中能有更多的支持、爱心,尤其父母能够有效的应用良好的教育方式,这样的家庭能够培养出充满信任、具有良好交往能力的孩子。研究发现,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能与孩子建立友谊关系,并且在孩子取得成功时能及时的给予鼓励会有效的帮助孩子发展其心理韧性(Masten , Best,&Garmezey,1990)。曾昱等人发现(2013)假如个体所在的家庭环境能够彼此良好沟通,个体就容易在遭遇挫折和困境的时候向家人倾诉,获得家人的情感支持,进而有力量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如果一个人在儿童及青少年期能获得良好的教养,那他就更容易面对逆境,更容易将逆境看成时发展个性的资源而非仅仅有挫折体验(MastenA. S.,1999)。

  代辉(2008)的研究发现影响个体心理韧性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依恋风格三个方面。其中,影响心理韧性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以及亲密的家庭氛围(雷璇,2010)。Joseph,Williams 和 Yule(1992)认为女孩子较高的心理韧性与拥有较强独立性并且不过度保护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关,而对男孩子来说,严格控制的、有规矩的、注重情感表达的父母教养方式会有利于其形成较好的心理韧性。此外,我国的杨莉,赵品良,史占彪(2012)的研究指出,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而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则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黄玫(2015)在对高职生的研究中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韧性影响显著,越温暖的父亲、母亲,越容易造就具有良好心理韧性的子女,父母亲的拒绝、过度保护不利于高职生的心理韧性的发展。

  有研究认为在面对创伤性事件或困难情境时,假如个体在具有良好的教养方式的家庭长大,其对困境的解决能力也较高,在对汶川地震中的青少年的应激障碍的研究中发现,父母的关怀和鼓励有利于在其面对地震等创伤性事件之后能有较好的适应和恢复能力,这一过程是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实现的,也就是说,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青少年提高其应激能力[5]。 在对父母离异的儿童的研究中发现,父母和善的教养方式对他们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正向保护能量Stahl(1994)。如果儿童生活在婚姻冲突剧烈的家庭中,但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时积极的,父母之间的冲突对儿童造成的消极影响可以被这种教养方式的积极影响减弱,且能够后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基础(陈信英,2001)。也有研究认为青少年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心理韧性,是因为通过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通过与父母的良好互动,通过观察父母如何处理日常问题来学习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技能(Butter,2000)。

五、分析及建议

对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发现,女性心理韧性要高于男性,进化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因为女性相对于男性具有抚养后代的任务,为了保证后代的存活和成长,女性进化了 “照料和结盟”这一应对方式。因此,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善于建立和利用各种人际关系,同时建立各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张妮斯,2012)[3]。

  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儿童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王翠丽2011). 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子女的素质显著相关,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身体素质越高、科学文化素质越好、思想道德素质也越高[6],且父母一致性的养育方式及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塑造孩子良好的心理弹性[7]。子女在温暖与关怀的家庭氛围中比在拒绝与惩罚的家庭氛围中更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支持[8],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能更加坚强更有勇气。父母对子女保护过度会使得其心理韧性的坚韧性、力量性减弱,使其从小失去感受挫折和经历困境的机会,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子女的心理韧性的建立就有困难,在需要处理挫折与困境时应对方式可能处问题,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自我概念较高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和更高的自信度,这使其在遇到挫折的时会更加坚强和乐观;自我概念较低的学生显得自卑和怯懦,这使其当遇到困境的时会选择回避(王瑛,陈建群2003),因此,自我概念高的学生更自信、自尊,且自我认同和接纳程度,可见,自我概念是心理韧性动态理论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因子,个体可以使用这个因子去面对挫折及迎接挑战。

  家庭经济状况心理韧性有一定的影响,艰苦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养成其坚铺、勇于挑战各种困难的个性,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具有较强的“反弹能力”。Werne的研究也发现,在经历长期贫困、父母患病、生长环境恶劣等情况的高危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好的适应,甚至实现了教育与职业上的目标。

  基于以上讨论,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心理韧性:

  (1)发现并挖掘自我优势,构建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心理韧性最重要的就是使个体发现自我优势,学生可以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例,认识到心理韧性在人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和构建自身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增加自我成就感,从而提高心理韧性。

  (2)寻找社会支持,培养健康心理。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对个体的支持资源,它是心理韧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家庭方面,努力去创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 ,与父母建立起的亲密关系,进行良好的沟通。学校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保持对自身的高期望值,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3)要注重培养自身的优秀品格。有许多研究表明,高自尊、高自我效能感、以问题为导向的应对方式、乐观且有责任感的人在经历高危或重大消极生活事件后仍能发展良好。在日常生活重这些优秀品质的培养对提升心理韧性,促进护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1]Masten Ann 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Am Psychol,2001,56(3):227~238.

  [2]Tugade MM,Fredrickson BL.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 [J].J Pers Soc Psychol,2004,86(2):320~333.

  [3]郭君君.高职生的心理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4]赵薇.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13.

  [5]孙仕秀,范方,等.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病理心理,2012(4).

  [6]宗立.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素质的影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05).

  [7]雷璇,闫瑞红,张澜.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相关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06).

  [8]曾昱,张灵聪.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0).

  (作者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马艳(1984-),女,宁夏隆德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