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马克思异化理论对当代人突破生存困境的启示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8798
黄佰行

  马克思异化理论对当代人突破生存困境的启示

  黄佰行

  马克思异化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状态下、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环境中,人与人的劳动产品之间存在异化,劳动者和劳动本身存在异化,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异化。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挖掘,能够为当今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人的主体性地位、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启示价值,从而实现当代生存困境的突破。

  马克思 异化理论 生存困境

  异化理论是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以一种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度关切,在一生的理论思考中始终关注异化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其中就体现出马克思不仅仅满足于对劳动异化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劳动的异化问题进行批判以展现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形态,这个理想的社会形态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重矛盾的理想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提出的异化理论,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平等发展、全面发展,这和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梦”的实现等十分契合,马克思异化理论对当今推进我国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一、异化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异化在当代社会中已经在各个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之所以产生异化,从一个层面来看,是由于人类总体的生产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私有制度尚未完全消失,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产品所有权之间还处于一种相互分离的状态。正因如此,劳动者不可能拥有劳动产品所有权,同时也不可能依靠自觉而进行劳动。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当前的市场经济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的交换、商品的运作来实现的,这就导致人们对商品产生无上的推崇。就像马克思所曾经指出的:“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了拜物性质。”其原因在于,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劳动者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经过交换的过程才能实现其价值,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就必须进行相应的交换活动,但是,交换活动并不依赖于生产者,其属于一种异己的力量。不仅如此,人们在进行交换活动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转变成为一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们出于进行劳动和生存的目的,人的自觉活动转变成为一种对于人的物欲进行满足的活动,金钱、资本、商品等能够满足人们物欲的东西,最终却反过来统治人自身,人类最终沦为物质的奴隶。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一个令自己都十分惊叹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均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性时代。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高速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满足,便利的交通、舒适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都让人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一切由人类自身所创造的世界。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现实世界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降低人们生存质量的问题,比如,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之间关系的日趋冷漠、人的精神的匮乏、信仰的缺失等等,从而使人们逐步步入一种“无根”的像浮萍一样的生活。对于现代社会中异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我们必须予以清醒和充分的认识,只有如此,人类才可能知道以何种姿态继续生存发展。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异化理论,是指一种从自身分离出来的素质或者力量逐渐和他自身疏远,最后发展成为一种支配和控制其自身的异己力量或者素质的过程。马克思在其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经写道:“我们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吧: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这就表明,劳动实现的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对象化表现的是被对象奴役和对象的丧失,也就是被异化、外化。马克思在《手稿》中分析了工人同他劳动产品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还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按照马克思异化理论,异化并非反映任何社会现状的整体,而主要是一种主体的运动对于自身所发生的一系列作用的过程。马克思异化理论重要作用的表现之一在于,通过异化理论对资本主义的虚伪本质、剥削本性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有助于人们从本质上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就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基础上,马克思才提出了理想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社会下,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马克思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提出异化理论的,马克思在其提出异化理论之前,对许多各派哲学家的和此相关的理论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认真阅读了之前著名哲学大家的经典哲学著作,从著名哲学家的经典著作当中汲取他们哲学思想的精华,前人的不同派别哲学家的异化理论对马克思产生了思想启发,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后,提出了自己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异化理论主要包括:第一,工人及其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工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工人本身之间存在异化,产品是工人通过劳动产生的,是主体的产物,但是,又反过来制约工人,成为工人的异己力量。第二,劳动者和劳动行为之间的异化。在正常的情况下,劳动者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应该归自己所有,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随意的支配。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下,由于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而劳动者除了付出自己的劳动之外一无所有,劳动者通过辛苦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果实被资本家占有,劳动者受到资本家的残酷剥削。第三,劳动者与人类的本质之间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在其状态下工人的异化劳动不仅未能让工人享受到劳动的成果,相反地,让劳动异化成为工人为了维持生命运转的事情,这就变得和动物的劳动毫无差别,人类的劳动本质已经发生了改变。第四,人与人之间的异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必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劳动,本来就是劳动者的劳动,劳动产品,本来属于劳动者的,但是劳动和劳动产品均和劳动者之间成为对立面。在此种情况下,劳动者已经不再拥有其所生产的产品,并且劳动者的活动本身就已经脱离了劳动者而存在。劳动者付出了劳动之后收获的成果即劳动产品,最终被资本家所占有,资本家最终成为拥有劳动者和劳动的人,也就是和劳动者相对立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劳动者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和奴役,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三、马克思异化理论对当代人突破生存困境的启示

“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和风风雨雨之后,仍然保持自己旺盛生命力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不可置疑的当代性质和当代价值。”对于马克思异化理论也同样如此,对当今我国社会具有重大影响、指导意义,只有掌握了马克思异化理论,才能实现当代生存困境的突破。

  第一,通过对异化的不断扬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异化理论,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异化虽然带来人们在诸多方面的困惑,但在异化形式下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对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工业和科学的意义进行了阐释。马克思指出,在工业活动中,人类的劳动具有创造性质,自然科学也是在异化形式上发展来的,异化是一种进步的革命的力量,其作用在于“为人的解放做准备”。放弃异化的力量,也就是放弃了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在异化的形式下,形成了独立的个人和个人之间的独立人格,完全摆脱了各种各样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就突破了狭隘的共同体的束缚,促使人们的活动超越特定家庭、特定地域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之内、更高和更多的层次之上和社会发生普遍联系,在通过对异化的扬弃之后,有利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通过对异化的不断扬弃促进生产力发展。之所以产生异化,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需要不相符合、存在矛盾。对异化的扬弃,克服异化现象产生的弊端,从根本上就是必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通过对异化的不断扬弃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完全消灭异化的条件,以马克思异化理论为指导消除异化,就必须想方设法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我们以马克思异化理论为指导推进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必须以制度创新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平衡协调,对不同的社会力量进行妥善的“整合”,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进行主动变革。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树立劳动者的主体意识,从而最后实现对“物”束缚的摆脱,逐步让“物”的因素从异化的主体地位恢复到正常的从属地位。

  第三,通过对异化的不断扬弃提高人的主体性地位。在物与人异化的环境下,物处于支配地位,而人却处于被支配地位,人的主体性地位无法有效发挥。在当代物欲横流的状态下,人们对物质进行永不知足的甚至变态的追求,从而让自己无法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没有精力对精神生活进行追求,物质的丰富、精神的贫乏形成鲜明的对比。古希腊人即便在生活上非常节俭,也力求在精神上愉悦,力求自己能言善辩、多才多艺和体格健壮,即便是有钱人也非常鄙视奢靡之风。这就启示我们,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片面的发展必然导致畸形和病态,而这些,我们均可从马克思异化理论中找到正确答案,马克思极力反对人的异化、人的片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的动力源泉。如果人们过于注重物质性的东西、忽视了精神性东西,按照物质的多寡评判人的价值,那么,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是没有主体性地位的,人被作为一种被动的消费者而存在,被作为一种攫取物质利益的工具而存在。按照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观点,解决异化产生的各种弊病,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更好地发挥、肯定和提高人的主体性地位,而这正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价值所在,即实现人的价值。

  第四,通过对异化的不断扬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正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在破坏生态自然的同时,也是在破坏人类自身的“肌体”。如果人们贪婪地从自然界中攫取,那么,人类自身的存在也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我国人口众多,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状态下,消耗了大量的生态自然资源,人类生存的环境有所恶化。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对自然界进行傲慢索取的态度,避免将自然界作为人类利用的对象,而是将自然界和人类作为相互影响的关系,人类在进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履行生态义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李西祥.辩证法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J].哲学研究,2009(2):10~17.

  [4]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J].学术月刊,2006(2):46~52.

  [5]姚顺良.从“异化劳动”到“谋生劳动”: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范式解构的开始——兼与张一兵教授的“穆勒笔记”解读商榷[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7):128~134.

  [6]潘宁,丁丽丽.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0(3):72~76.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平顶山学院2017年青年科研基金立项项目:《马尔库塞异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编号:PXYQNJJ2017016)。

  黄佰行(1986-),男,河南西华人,硕士,平顶山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