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带一路”下如何走好德语专业的丝绸之路——驻青高校德语专业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8748
别昕艺 程 云

  “一带一路”下如何走好德语专业的丝绸之路
——驻青高校德语专业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别昕艺 程 云

  本调研基于对驻青5所高校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做详细深刻地分析,透过现状,深入发现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德语专业的发展、德语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完善、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依据。

  德语 就业 青岛

一、就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一)就业现状

  参与问卷调查的驻青高校德语毕业生中选择本专业相关占24.16%,其中本专业相关工作人数排列顺序是翻译、德语老师等。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占75.94%,其中专业不对口的有从事网络销售、金融、会计、服务业、个体等工作。多数德语专业学生对于就业方向和就业选择更加趋于现实。极少数德语专业人士从事与德语相关的工作。这一现状违背了学生选择德语的初衷,同时与专业能力达不到社会需求也有一定关系。德语专业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德语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部分德语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符合社会需求,存在就业愿景和就业现状差距大的情况。对于德语专业选择即时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利弊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二)招聘德语专业的岗位

  招聘德语专业的岗位大致有导游、电商运营、翻译、护工、教师、采购、文案、项目助理,大部分专业招聘要求德语口语能力、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也要求具备优秀的英语水平。针对具体岗位,具体要求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企业性质来判断,招聘德语教师的大多是外语培训机构或学校,歌德学院较为突出,德语采购、项目助理、电商运营都是类似于私营性质的企业、中方投资的企业比较多,大多是需要扩展德国市场,开展项目合作等,德语专业公务员相对而言岗位很少,但是也在逐渐增多,大多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国企比如宝钢国际、工行等,外资企业如上汽、奥迪、西门子、巴斯夫、德固赛、德意志银行对于德语人才要求相当高,国航和民航每年也会招聘德语专业,一方面从薪资和稳定性考虑,德语公务员最好,德语翻译、老师、助理、外贸员也是不错的岗位,其次是德语导游、秘书、客服等工作。

  (三)求职渠道

  最普遍的求职方式是通过网络,但是网申和海投是盲目且没有效果的,德语专业市场需求量不多,应该及时关注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和动态,校园招聘会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求职渠道,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做好沟通,尽早获取就业信息。德语专业招聘单位和所需人才都相当较少,招聘时间也不确定,所以这个时候人脉也是可以利用的,德语老师、专业前辈都是潜在的人脉资源。

二、建设性意见

(一)针对社会的建议

  德国学者威廉?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国家应增加公派留学名额和扩大留学规模,推动建立区域双边多边学历学位关联认证体系,实现各领域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双向交流和跨地区自由流动。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之下,应该尽早出台国家语言战略,从国家宏观层面给予通盘规划和布局,建立关键性语种人才的培养、使用、保护机制。

  (二)针对学校的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陆有26个以上大学招收德语本科生。设置德语专业的学校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性质,考虑培养什么样的德语专业人才和怎样培养德语专业人才这两大问题。按照驻青高校的德语专业培养目标,驻青设置德语专业的院校可以对比学习兄弟院校和国内国际优秀高校的德语专业培养目标,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培养目标,从而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1、改进德语人才培养模式

  驻青设置德语专业的高校可借鉴优秀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德语专业人才,制定自主选择专业制度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例如上外德语系开设德、英双语专业、与德国大学合作开设本科、硕士连读德语经济专业。积极探索以“创新”为核心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双学位班、试验班、中外合作班。开展德语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如笔译、口译等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其次,还可以选择兄弟院校的联合教学及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鼓励教师面对德语职业实践开展科研项目。比如同济大学与德国多所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专家讲学,组织教师培训或开展合作科研。

  2、改进德语学科专业设置

  德语专业的设置应结合学校自身性质和社会需求,根据经济和政策以及相关调研,预测德语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合理科学地设置,避免出现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的情况。学校应适当地取舍课程,科学合理地根据学生需求设置课程,比如南京大学德语系重视引导学生将大学学习与职业准备相结合,除了鼓励和组织高年级学生进行现场翻译等实习以外,还邀请职场专家举办主题讲座,支持学生选修商学院、法学院的经济或法学课程;上外设置“多语+”课程。高校应该特别注意加强与社会人力资源部门和兄弟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及时了解德语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就业方向,设置课程。

  3、校企合作教学

  加强与驻青的海尔集团、亚马逊电子商务、语言培训机构等企业的合作,尤其是入住中德生态园的企业,抓住这一地域优势,就近取“才”,利用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同时,也可以尝试合同培养制度,可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培养,就业上的定向培养,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

  (三)针对德语相关专业学生

  首先,德语专业学生应根据学校课程认真学习,过硬的专业技能是招聘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一个方面。翻译、口语、笔译等能力是必备的专业技能。同时,招聘德语专业的用人单位对于英语的要求也非常高,大都要求同时具备德语英语翻译能力。在校期间,应该努力取得德语专业四级、八级证书以及英语CET-6证书。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多企业要求具有较强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人才。学生应多阅读相关书籍,积极参加校院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电商和销售以及秘书等德语岗位要求应聘者熟练操作计算机及办公软件。以上都是德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招聘单位应聘时会第一时间看能够证明能力的相关资料,所以取得相应的证书是大学期间的必要环节。

  其次,据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德语专业学生对于就业很迷茫,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德语专业毕业生会在最初就业时就经历挫折。所以,德语专业学生应多了解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案例,进行总结并从中寻找自己的差距,及时找到改正方法。一个清晰的就业规划对于其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职业规划时,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

  1、了解自身现状。通过进行一些相关职业兴趣测试、综合能力测试,从多方面深入了解和分析自我,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2、全面了解德语就业市场。通过网站查询了解就业信息,也可以利用就近资源,参加校园招聘会、经老师的介绍、联络学长学姐等方式,多收集一些专业相关或者感兴趣的招聘信息,积极了解社会对于德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状况、职位具体要求等,以确定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和专业要求,可以对工作前景进行初步分析。

  3、确立在校期间学习目标。设定学习计划并为之努力。目标明确后,应该及时设定学习计划,了解德语学习方法,向前辈借鉴良好的学习经验,在课余时间和假期,培养其他技能,广泛涉猎,储备自己的知识和素养,以便更好地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

  随着“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不断壮大,语言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德语专业虽然已不再是小语种,但人才储备也存在不足的现象,德语专业学生应抓住这一时代机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加入“一带一路”的队伍中,社会和高校应为“一带一路”铺好语言服务之路,德语专业也应该借此找到一条自己的“丝绸之路”。

  [1]庄利.中国高校经济德语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及其对浙江大学经济德语课程的适用性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2012:5~24.

  [2]孙秀云,陈琪,龙玉.当代大学德语专业本利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J].时代报告,2012(10).

  (作者单位:青岛工学院)

  本文系青岛工学院2016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6CX031,驻青高校德语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前景分析。

  别昕艺(1993-),德语在校生,青岛工学院;通讯作者,课题指导教师:程云(1984-),讲师,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