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博弈思考
曾玉彬
纸质书和电子书都是帮助人们阅读的工具。纸质书拥有其独特的触感,可以进行细细品读;电子书的便捷性强,其可以实现阅读的高效化和便捷化。本文主要对数字时代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博弈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数字时代 纸质书 电子书
电子书拥有纸质书不具备的便于携带、浏览快捷、功能全面等特点,这对纸质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许多的书店和出版社迫于电子书风靡的压力而关门或是倒闭,这为纸质书的生死存亡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纸质书究竟是否会因为电子书的风行被彻底淘汰沦为历史,成为了当今社会被众人关注的问题。
一、浅谈纸质书和电子书
书籍是记载人类情感、历史发展的重要媒介,同样也是人们了解历史、获得经验、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书籍在人类的文明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纸质书是利用纸张记录文字的传统书籍,纸质书包括图书、报纸、记录和文献等。而电子书则是近几年来风行的、便于携带的电子阅读工具,其通将图片、文字、影音等利用数码方式进行存储,并通过特定的设备读取,电子书被誉为世界百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尽管如此,电子书也让阅读失去了情趣和格调,即使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书在视觉上为人们带来的疲劳会被完全消除,但其在精神上为人们带来的疲劳是永远无法消除的。所以,很多人仍然会选择通过纸质书进行阅读。但尽管如此,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存在并不是对立的,二者相互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互补互助的共存关系。二、纸质书的长处
(一)纸质书拥有独特的质感纸质书随着几千年的文化发展,早已不单单只是阅读的工具,其中更凝聚了浑厚的精神内涵和生命力,纸质书凝聚了前人无数的心血和文化精神。对于爱书之人来说,纸质书的质感是无可替代的,在拿起纸质书一页页翻阅的时候,不仅仅是在阅读书本内容,更是在感受书香气息、传承纸质书的文化和生命。
(二)纸质书较为稳定和长久
电子书的搜索定位方式非常精准,这就导致内容较为片面、文章逻辑存在缺漏等问题。而纸质书通过模糊索引可以了解目标内容的前后文,便于读者把握文章完善的逻辑。并且纸质书的记录载体是纸张,其内容存储方式较为稳定和长久,在不损毁和丢失书本的前提下,纸质书可以随时在任何环境下进行阅读。
(三)纸质书具有收藏价值
纸质书不单单只是阅读的工具,同时还是一种承载了文化发展和岁月进程的收藏品。纸质书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纸质书在当时发型的时期是有一定的印刷数量局限,因此绝版的优秀纸质书籍将会具有更多的收藏价值。
(四)纸质书可以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由于纸质书的媒介是纸张,纸张的材质相比起电子书的屏幕来说具有更好的阅读体验,纸张在灯光的漫反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并且只要不是在十分昏暗的环境下阅读,纸质书对于保护眼睛来说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并且纸质书不同于电子书存在辐射,其对人体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
三、电子书的长处
(一)电子书携带便捷、占用空间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电子书正是存在着便于携带的优点,在地铁或是公交上随时都可以进行阅读,不需要考虑温度或湿度对纸质书造成损害的问题。
(二)电子书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电子书的传播正是以网络为媒介,作者基于互联网,利用QQ、微博、网页论坛等方式都可以畅所欲言,同时还可以浏览其他人发表的文章和感受。并且通过互联网,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之间都可以进行密切的交流,这样一来可以为作者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作空间。
四、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未来发展
(一)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共存电子书和纸质书在不同的需求环境下各自拥有其最大的实用价值。电子书适用于高效、短时间的阅读需求环境,其阅读方式碎片化。而纸质书适用于细细品味、长时间的阅读需求环境,其阅读方式整体化。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往往是碎片化和整体化并存的,因此将电子书和纸质书互相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其最大价值。
(二)纸质书的使用率会被降低,但绝不会消亡
在可见的未来,随着电子书越来越普及,只看纸质书的人将会大大减少,而大多数人会选择纸质书和电子书相互结合的阅读方式,但纸质书的生命力和文化传承是不可否认的,并且很多人偏爱纸质书的质感和书香气,因此纸质书的使用率会越来越低,但纸质书绝不会消亡,传统的出版商也不会消亡。
五、结语
总之,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书和纸质书都拥有其独特的价值。图书馆应当为读者提供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将两种阅读方式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优势、优劣互补。为读者带来更人性化的阅读体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发展。[1]马翃.数字时代纸质书与电子书之博弈[J].晋中学院学报,2016(06):99~101.
[2]汉娜·贝内特,龚楚麒.数字化机遇——电子书为出版业呈现的新选择[J].出版科学,2014(03):10~15.
(作者单位: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曾玉彬(1986-),女,湖南邵阳人,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助理馆员,就职于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图书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