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2640
胡孝林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胡孝林

  情境教学法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一种常用办法。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与教学知识相关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历史知识内涵,加强品德教育,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本文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势。

  情境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 优势

  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历史课是一门用智慧启迪智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授课老师采用科学智慧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元化。在各种教学方法中,设置相应的课堂教学情境始终是广大历史教师的常用方法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历史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叙述和评判之中,也就是史学大家王国维先生所提倡的历史要“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要想更好地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理解课堂教学知识,充分调动起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合适的课堂情境,既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下面结合本人的历史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感受和收获。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的主动性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背书。随着现在考试内容的转变,对知识的理解要求早已超过识记要求。这就要求学生上课能主动参与课堂探究,理解教学内容。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原动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启发到位的情感态度和现代视听工具的综合运用,则能有效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再现场景与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渲染中,在历史现场版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

  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时,我拿了一个奔驰汽车的模型,让学生自由发言为什么这款畅销全球的汽车叫“奔驰”?又接着问学生们:“汽车最早在什么时候哪个国家出现呢?”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马上就各抒己见,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教师通过语言、实物、声音的综合运用,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

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借助于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更有效地完成传授历史知识这一基本任务,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现象的实质、把握内涵,完成自我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如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教学中,我整堂课运用了电影《井冈山》的剪辑片段,在开始放映的时候,学生就跟着电影的音效回到了“1927年那个寒冷的春天”。学生通过观看后续相关的视频材料,体会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什么必须要用“革命的枪杆子来对付反革命的枪杆子”?理解毛泽东等人为什么要上井冈山?在影片材料的启发下,学生们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理解了“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通过借助于电视剧资料创设情境,既化解了教师的教学难点,学生也通过参与辩论,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培养了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有利于加强品德教育

历史教学以弘扬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价值观目标,使得历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也就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品德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高尚的情感。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事件发生的情景和历史人物做出的个人抉择,通过语言和事件深入到历史人物的内心,形成学生与历史人物同悲欢、共命运。

  2016年,我在参加市“百节优秀课”的教学比赛中,我的题目是《戊戌变法》。当戊戌政变讲到这一事件时,我播放了3分钟的带有评论历史视频短片。通过再现戊戌政变的场景,既让同学们课堂中途的疲劳有了一定的缓解,更重要的学生真切地理解了谭嗣同感天动地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教学素材,配合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语言,创造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就为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在上人教版新教材《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时,以“烽火戏诸侯”这一故事组织学生讨论:“烽火戏诸侯”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游戏骗局最终害了谁?为什么说害了周幽王?这个故事与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哪个故事很相似?他们的骗局导致了什么后果?从而引入新课。在新课学习中,又穿插讨论:“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都是围绕着教学中的知识重点、难点而精心准备的,问到了“点”上,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有坡度、有层次,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了发现的快乐。

  通过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情境教学法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初中学生的发展阶段特征,能有效地让学生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去感悟历史,生成必要的知识。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应更多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自主地去学习、感悟历史。

  (作者单位:昆山国际学校)

  胡孝林,昆山国际学校初中部教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