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及提升途径探析
钟 真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新的探索。
高职 旅游管理 职业能力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概念与构成
职业能力可以定义为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一是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二是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三是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指职业角色成功地从事旅游管理相关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它由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构成。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知识与实际需求的差距职业能力可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方面来考察,目前高职院校往往在强调专业学生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职业知识的教育。而职业知识是影响职业能力提高的最基本因素,没有扎实的职业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掌握不断变化的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何说起?结果学生的职业能力自然就达不到旅游企业要求。
(二)职业技能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目前,高职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都非常看重,很多院校根据专业实践的需求,加大投资的力度建设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尽管如此,学生对于知识的实践并没有直接应用到现实的岗位上,而是不断地在模拟实践、虚拟实践,最终导致学生所掌握的职业技能和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相差甚远。
(三)职业素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从现在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来看,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旅游管理职业素养,尤其是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无法适应旅游类工作的实际需要,在竞争中经常处于不利之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无法顺利实现对口就业。这与整个社会崇尚学历,要求高素质人才的趋势有关,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形成特色,还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形成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途径
(一)改革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很多发达国家都把处理人际关系、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力等列为课程的核心内容,而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还停留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层面,一方面是部分学校或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意识,另一方面是职业技能的转变是有形的,而职业素质的提高是无形的,所以职业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要比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困难得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围绕为旅游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定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为基础,构建培养职业素质的“柔性模块”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工作热情、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心理素质、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的内容融入到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融为一体,培养出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高职人才。
(二)强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理念的灌输使学生逐步学会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创新型学习。在追求客观事物普遍真理的同时,使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质疑、学会批判,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对待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每件事。
(三)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的实践学习,仅仅停留在基本层面(如宾馆前台、客房的服务工作,旅行社的导游工作),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心理方面产生转行的念头,还无法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尽量向旅游行业的管理层靠拢。基础性的实践工作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在教学实习中,应尽量安排学生与旅游企业或者旅游行政单位的管理层接触。同时,缩短学生基础性实践的时间,适当安排管理性实践的时间,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四)强化学生人际礼仪交往的培训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礼仪规范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自发学习旅游礼仪及交往行为规范,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过失;其次,培育学生的服务气质,良好的气质对于服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正面作用,主要教授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细节过程;最后,要求学生树立尊重他人,服务为先的职业意识,学会忍耐,在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
[1]杨京波.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范式构建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
[2]王钦安.基于岗位需求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构建与培养[J].滁州学院学报,2015(02).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钟真(1980-),女,湖南长沙人,教育学硕士,管理学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茶艺及校企合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