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美丽”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白艳姝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而校园建设又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得出了建设高职院校“美丽”校园建设的途径,提出了建设“美丽”校园,培育 “美丽”学生的观点。
美丽校园 建设
一、高职院校的学业知识建设
(一)指导思想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学业知识建设应包含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训课三部分。其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重中之重。
(二)加强学业知识建设的主要措施
(1)全员(教师、学生)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加大实习实训课时,切实抓好实践教学环节。
(2)可以通过“冠名班”、“委培班”、“订单培养”等形式,开启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拓宽实践教学新思路、新途径,开办“校中厂”“厂中校”,建立多模式的实习实训基地,更好的落实实践教学。
(3)加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安排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师进行“双师型”素质培训;也可让教师到生产、管理的一线进行实践学习,只有教师的实践经验丰富了,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从社会和企业中引进有丰富经验的“双师型”人才,也可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兼职任课教师,建立一支强大的理论与实践素质兼备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能力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指导思想高职学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加强和推进此项工作,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二)加强高职学生思想建设具体措施
(1)发挥班主任、辅导员作用,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学生座谈会、谈心谈话等活动进行思想建设教育,时刻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思想,及时为学生解决困难,减轻学生遇到的各类压力、建立特殊关注学生档案库,并制定帮扶办法,建立跟踪调查制度等,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1]。
(2)通过党课、团课的形式,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热点,对高职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社会、收获知识、锻炼自我、提升自我。
(4)整合网络资源优势,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及时发布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息、新闻,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一些敏感事件和话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三、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指导思想校园文化不仅能体现出学校的基础建设,还能反映出学校的管理模式,校园文化在影响师生审美情趣的同时还作用于师生的智能,对大学生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先进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为载体,创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是建设美丽校园的必要环节。
(二)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加强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加强“三风”建设。“三风”就是指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三风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首先,全院师生统一认识,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创建良好的校风;同时树立师德[2],严格考核,加强教学管理,共建严谨的教风;在校风、教风的影响下积极引导,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思政方法,推动形成勤奋严谨的学风。
(2)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是高职学院校的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要努力保障社团运作和发展的专项经费,引导其健康成长发展。
2、加强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起到规范、约束校园活动、师生言行的作用。特别是在生源情况较差的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一要完善健全制度;二是要学习普及制度。三是要认真落实制度。
3、加强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显像,实质上就是指学校的布局、设施、美化等外在的文化,所以它往往会起到舒缓情绪、美化心情的作用。高职院校因近年来招生人数扩大,往往都是新建的校区,校园的各类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都较为齐全,如何将校园建筑合理布局,与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艺术性、实用性融于教育中,是现今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关键。
四、结语
对于学生这栋大楼而言,三大建设对学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大楼的奠基石,学业知识建设就是这座大楼的砖和瓦,而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这栋楼的内涵格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高职校园的教育来说,建设“美丽”校园是培育“美丽”学生的关键![1]张茜秋,成祖松.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向度[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闫辉.高校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作者单位: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