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意义
在『亚洲文明对话』『一带一路』倡议下,全面推进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发展的新空间。作为丝绸之路的甘肃段,是民族聚集区,形成了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的特点。其中天水麦积山、平凉峒山、临夏炳灵寺、张掖大佛寺等地,不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作为甘肃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受文化全球化、教育多元化、西方体育思想和文化变迁、自身理论体系的薄弱等因素影响造成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断层与流逝之际,结合甘肃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提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存续和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文化生活、促进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文化基础
⒈伏羲文化:天水武术
延续。在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蔡家拳、八卦养生掌等因文化底蕴深厚、技法独特深受人们的喜欢。尤其是被列为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的秦安壳子棍。壳子棍是西北四大名棍之一,据传人的口述,壳子棍传入秦安高家屲(高堡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棍术具有很强的技击性,棍法多以单头棍、双头棍为主,从防守与进攻的实战出发,一招一式无一不体现武术的技击性。由于高家屲(高堡村)客观上自然地理条件的『绝缘』和保守封闭的人文地理环境致使壳子棍『不出门』的外源性因素,及无清晰传承的图谱、无仪式、无基本功训练等内源性的问题,制约了壳子棍的发展。
然而,天水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物质基础及崇文尚武的风俗迎来『问道伏羲、寻根天水』为主题的『羲皇杯』国际伏羲太极武术联谊赛。赛事的成功举办为促进各民族、各个国家武术文化的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的『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天水伏羲文化的影响下,为共建甘肃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促进世界各国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⒉道教文化:崆峒武术
道家文化是中国大地上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宗教文化,其思想体系从汉朝逐渐形成之后,在魏晋南北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道家主要受老庄思想的影响,非常注重导引养生之术。崆峒武术养生康健身心修炼与道家文化中的『五行相生相克』『阴阳』的思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文化内涵以及道家武术中实战技法渊源深厚。崆峒派武术群体通过肢体的活动沉静在『自然仙景』之中,进行呼吸吐纳练习来达到对自我身体和心灵的修炼。因此,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凉崆峒武术,该门派除了风格独特、实战能力强的特点之外,最主要的是能够将道家的文化精髓融入拳术之中,强调习武者通过武术的外在肢体活动来『驯化』习武者的心理,从而将身体肢体活动转换成对生命健康的积累。
平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地,是异质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通道。而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多国之间的贸易活动,而且可以扩大与别国人民的交流范围,有益于促进多元文化承载者之间的不断交流。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象征,在这种异质文化交流中,更加有利于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到『走进去』。
三、结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一带一路』甘肃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存在保护措施缺失、保护主体与客体模糊、文化法制环境建设不够足、数字化建设缺失等问题,制约着『一带一路』甘肃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一带一路』甘肃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文化基础探索体育非遗建设,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共建文化共同体。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