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津门名士 联圣大方(连载六)——记天津近代楹联名家方尔谦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22950
文 |朱彦民

  在这类嵌名联中,往往有一些典故寓含其中,使得这些嵌名联典雅韵致,平添魅力。比如“马上琵琶千古恨;掌中歌舞一身轻。”(赠马掌)此联即为一个名叫“马掌”的青楼女子而题,以鹤顶格嵌入受赠者“马掌”名。上联化用王昭君典故,下联化用赵飞燕故事。并点化杜牧《遣怀》诗。“马掌”之名本来俗不可耐,但经作者独运匠心,竟以王昭君、赵飞燕两大美人之典嵌名入联,工巧无双,真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又如:“杨柳岸晓风残月;牡丹亭姹紫嫣红。”(赠月红)“花开堪折直须折;君问归期未有期。”(赠歌妓朱花君)等等,都是这样妙用典故的嵌名联。

  还有一些嵌名联,联句中不见嵌名,但细读联意,却是“明隐暗嵌”,合起来正是被赠对象的名字。这被称为暗嵌法。比如:“吹彻玉笙寒,休去倚栏,絮絮说东风昨夜;生愁金漏转,偶来听雨,匆匆又深巷明朝。”

  (赠妓女小楼)该联就用暗嵌法隐寓联者名。上联典出南唐李璟词“小楼吹彻玉笙寒”句,下联典化陆游词“小楼一夜听春雨”,上下联都寓含“小楼”二字,反复强调,效果比明嵌还要好。同样,“灵药未应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明月几时有,怕琼楼玉宇,依依高处不胜寒。”(赠妓女嫦娥)上联典化李义山《嫦娥》七绝诗句,下联借意苏东坡《水调歌头》词,上下联都隐涵“嫦娥”。“疑是玉京来,眼底花枝谁仿佛;不愁明月尽,人间烟气太迷离。”(赠妓女寒珠)玉京指玉帝所住之地,在天的最高处,寓高处不胜寒意。下联用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诗“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上下联暗藏“寒珠”二珠。

  此外,还有一些采用合字格、拆字格、叠音格、双声叠韵格等的对联,此处暂且不表。

  与方尔谦极有情缘的青楼女子小凤去世了,多情仁义的方尔谦专门为她写了挽联:“相对号寒,敢道凤凰不如我;何时大觉,果然蝴蝶是前生。”号寒指号寒鸟,夏日,它生长一身五彩羽毛,鸣声如“凤凰不如我”。大觉即大梦,下句用庄周梦蝶故事。不仅如此,第二天方尔谦与袁克文一起将她殓葬。最令世人津津乐道的是,方尔谦替名妓小凤仙为蔡锷将军撰写的挽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反袁将领蔡锷去世后,蔡将军的红颜知己小凤仙转写了挽蔡锷联:“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这副挽联,诉说平生,抒写胸臆,一咏三叹,情词并茂,一时震动文坛。但方尔谦看后,认为写得太长,不能给人深刻印象,于是就给她改成上述的七言联。联语将蔡比三国的周瑜、大唐的李靖,分别取用小乔与周瑜、红拂与李靖的典故,情绵意切,含蓄雍容,传出之后,似一声雨后惊雷。不仅用典精当,寓意深刻,而且也是对袁世凯倒行逆施,颠覆共和,危害国家和民族大业丑恶行径的一种认识与评判。

联圣去矣 谁主蘸坛

方尔谦曾自题一联:“依于金石能长寿;但善词章非壮夫。”方既善词章,又是壮夫,可惜未能结缘金石以致长寿。他有好色之欲,又不乏青楼女子为红颜知己,多欲伤身,再加上饮酒无度,不大讲究卫生,所以到晚年方尔谦身体虚弱,终于一病不起。

  1936年12月14日,方尔谦在天津病危前夕,医生上门应诊,劝他服药。他对医生笑道,我为君诵唐诗一句以为谢,即以手指满嘴胡须,吟道:“蓬门今始为君开。”医生大笑:“先生真名士也。”临死还不忘开玩笑,其乐观性情,令人叹服。第二天方尔谦就去世了。

  方尔谦去世之后,世人多为之惋惜。名士文友多有挽联祭悼这位“联坛圣人”:“清风明月谁作主;酒仙联圣今何人?”(巢章甫挽)“地荒天老当歌哭,小凤有约,胭脂三生空色相;山炅水色资卧游,大方无隅,文章千古独幽明。”(巢章甫挽)“泪尽眼先枯,默默思公行自念;世衰身亦赘,殷殷望我复何言。”(陈易挽)“联堪称圣,书自成家,沽上早知名,遗墨顿成和氏璧;病已濒危,心犹念国,中原何日定,思君怕诵放翁诗。”(《北洋画报》社挽)都对于方尔谦的才情联艺,特别是他那荦荦大节的爱国情操,予以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