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作品:
寿越八旬,心犹少壮;
书香三代,笔写春秋。
作者: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赵望进创作说明:
不知不觉就是八十有余的老人了,可是一工作起来,竟然从未有老了的感觉,仿佛仍停留在少壮时期,笔耕不辍。除夕前两天,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我撰写了《伟业千秋》四言诗四首:救国,兴国,富国,强国,计32句,用四条屏书写出来。还用长卷抄写了武正国先生《诗颂红色景点》七绝十首。两日内完成,确实很累,但真有“笔墨不知老已至”的劲头,遂成上联。我们家受我影响,儿子、孙女都喜欢静心读书,研磨习字,春夏秋冬,自得其乐。所以,“书香三代,笔写春秋”,是我们家的生活写照。每年春节,我都要自己编写春联。今年,用此联与大家交流。
春联作品:
依新中国课本全球传形象;
靠少儿队歌声世界亮嗓音。
横批:牛年更牛
作者:太原市政协退休干部 刘大寿创作说明:2020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周年。这年12月23日晚,CCTV4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播出《新中国课本》第一集《基业初创》。其中,我以“刘大寿 77岁 新中国第一套小学教科书使用者”身份出镜,画面是我在唱《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我们新中国的儿童……”当时,我的手机霎时被刷爆。在由我1963年入学的山西大学数学系同学组成的“数六三”微信群里,老同学们欢欣鼓舞。郭同在同学给我发的短信是:“大寿:衷心祝贺你的形象通过荧屏传向世界,你的歌声响彻全球,(你)是我们同学的骄傲!”于是,我自撰了这副豪横的牛年春联。
“牛年更牛”。我保存有自己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大学的毕业证。我将力求写好“我的毕业证”系列文章,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春联作品:
四年守望,展脱贫画卷;
一镜重开,续圆梦新程。
作者:中央电视台一套纪录片导演 柴红芳创作说明:我是山西万荣人,现任中央电视台一套纪录片导演。2017年,我和我的团队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的领导和支持下,进驻云南怒江之畔、高山之巅的沙瓦村。4年来,我们与村民朝夕相处,用镜头记录下这个山村干群同心脱贫攻坚的每个脚步和历史性巨变。纪录片《落地生根》在央视和多省市电视台播出,受到广电总局表彰。牛年春节来临,愿以镜头继续见证中华民族圆梦的崭新历程,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春联作品:
秃几支得意紫毫,老于书案;
藏一粒相思红豆,寄予春风。
横批:林泉坐老
作者:晋城市人民医院 王斐斐创作说明:春联完全从自身生活出发,上联写自己的书斋生活,为书为文,静中度日。下联讲我的爱人因工作调整,今年需要到外地工作一段时间,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所用“藏”“寄”表意含蓄,并不做热烈语。“寄予春风”相思淡淡,忧愁又有寄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