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百尺城头露脸 千层浪里翻身——2021年辛丑新春中国城墙征联获奖创作谈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8876
文|范青山

  “中国城墙全球征春联”活动。共收到3.5万余副作品,但54座城门需要63副作品,中奖率很低,这无疑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翻到浪里的不知其数。我是幸运者,从千层浪里一跃而起,“百尺城头露脸;千层浪里翻身”,是我这次“中国城墙全球征春联”的感受。

  今年又侥幸获了二等奖,对联是:

  西门(西安城门安定门)

  西望那羌笛春风,催万丝柳绿;

  门许这铜驼银雁,看一日花红。

  这两副获奖联,都是嵌名联,并且都是鹤顶格。

  下面谈谈我的成联思路。

  写作对联,首先要审题,准备联料,西门又名“安定门”,象征着或者说希望着“和平”。西门就得从西部地区做文章,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一首“埋怨诗”,是边关的将士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是因为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但当今时世已变,国家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向西部大幅倾斜,拓宽了丝绸之路,这就要反其意而化用,但联料还是“羌笛、春风”,春风是有意吹向玉门关外的,何愁杨柳不抽芽?便得出上句:“羌笛春风,催万丝柳绿”,“羌笛”是西部的典型联料。

  下联如何对,我便想到骆驼,就要设置场景,在宽广的丝绸路上,看到骆驼往来,银雁穿梭,骆驼也是西部的象征。这些骆驼、银雁都往长安赶来,赶来干什么呢?我便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赶来也是来看长安的春花,但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岂能“看尽”?或者这里省略了“恨不得”三个字,表达急迫的心情,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一日”,当理解为“整日”“每日”。便得出对句:骆驼银雁,看一日花红。

  上联的“羌笛”“春风”自对工整,下联“骆驼”“银雁”自对不工,咋办?首先想到颜色词相对,“金驼”对“银雁”,这样有画面感,此处属于金属小类词。“金驼”比“铜驼”更好,为什么不用“金驼”而用“铜驼”呢?因为“金驼”一般人都能想到,我要求变,让人耳目一新,不能让人审美疲劳。后定稿为:

  羌笛春风,催万丝柳绿;

  铜驼银雁,看一日花红。

  大框架出来了,我要美化一下,如何将“西门”二字嵌到句首,夺人眼球?上联加了三个领字则成:西望那羌笛春风,催万丝柳绿。

  下联如何来对?第一个字肯定是“门”,不用质疑,“门”又如何与后面的句子连贯在一起,这又要费脑子。首先从脑海蹦出了“门容这”三字,就这样“容”字也不是我生造的,是前人就有的。苏东坡在黄州居住期间的一年春节,写了一副对联:“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尽管如此,但反复推敲,感觉“容”字太平淡了,没有分量,必须进一步处理好“被动”与“主动”的关系。开“西门”的目的,也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的,向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倾斜的目的,就想到“许愿”一词。最后定稿:

  西望那羌笛春风,催万丝柳绿;

  门许这铜驼银雁,看一日花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