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苏州城门作品赏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9414
文 |卜用可

  盘门

  城起春秋,画天下吴中,千年水墨;

  门通水陆,迎南船北马,八面春风。

  此联起笔先点出苏州悠久的历史,接一“画”字,后面的水墨就自然而出了。下联回到城门,门通水路和陆路,有水即有船,有路即有马,这种细节的呼应,看得出作者的心思缜密。最后落笔到春风,整联切合苏州特色和春联要义。干净、稳妥。

  金门

  春开玉局,醉十里姑苏,莺歌燕舞;福映金门,连三千海气,霞蔚云蒸。

  起笔即从“春”入笔,写春天的姑苏,莺歌燕舞。下联收回视角,落笔到眼下的金门,金门濒临大运河,故而“三千海气”所出有本。“莺歌燕舞”“霞蔚云蒸”都是熟词,春联年年写,久而久之,春天的元素形之于文字,都成了熟词,因熟而审美疲劳,故而写作者都力求出新,写作出新是作者永远需要追求的,但如何出新?另辟蹊径固然是好,但像春联这样的框架范围内,其实蹊径并不多,那么在不摒弃熟词的前提下,做到句式灵动,文字干净洗练,或也为补救之法。比如此联有细致的对仗,干净的文字,读来也颇觉爽口。

  阊门

  沐阊阖风光,醉了江南千里景;

  藉姑苏锦绣,织成天下万家春。

  阊门而联想到阊阖,阊阖是传说中的天门,后亦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故而阊阖自带雍容气,很切合春联吉祥气氛。下联写姑苏,从“锦绣”到“织成……春”,看作者用字,能感觉到每一字都有所照应,使得分句间语意衔接得丝丝入扣,加上有了姑苏和春的元素,文字虽不夺人眼球,但胜在稳当、规整。

  平门

  烟柳画桥,大美家园铺锦绣;

  吴侬软语,小康日子话和谐。

  柳如烟而桥如画,这样的景,也只有江南水乡当得。吴侬软语,既是点出了“吴”地,字面的温软,也营造了江南固有的柔美气息。“大美”“小康”“锦绣”“和谐”虽都是熟词,但因为两前分句的唯美,而使滑熟感有所中和。“日子”“家园”对仗略宽。

  娄门

  苏绣缤纷,望画里家园,春光正好;

  吴歌温婉,倾杯中美酒,绮梦长圆。

  苏绣和吴歌,两不可移易的地方元素,可谓稳切。“画里家园”“杯中美酒”“春光”“绮梦”,这些词春联气息浓郁,时代感强,对于需要吉祥喜庆的春联,用熟了,但似乎又避无可避。整联来看,有地方元素,春元素,时代元素。“家园”“美酒”对仗略宽。

  相门

  粹工匠精神,铸得千秋剑气;

  掬姑苏风月,绣成万里春光。

  原名匠门,位于江苏苏州城东,因曾是各种手工工匠聚居之地而名。据传吴王阖闾曾命铸剑高手干将于此设炉铸剑,故又名干将门。了解了这些背景,上联就一目了然了。下联则是把视野拉大,拉到整个姑苏城,先门再城,由点而面。萃取关键的风土人情,有层次感,同时能烘托城市底蕴,表达春联喜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