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青城山上赏佳联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4668
□潘民华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享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青城山不但景色美,而且沿途桥亭楼阁、宫殿寺观皆有对联。现选录部分旧联与大家分享。

  西蜀第一山联

  云作玉峰时特起;

  山如翠浪尽东倾。

  千峰凭槛立;

  九曲抱城来。

  风光如锦绣;

  山色自清幽。

  以上皆为宋代陆游诗句。陆放翁曾任四川宣执史幕僚蜀州通制期间,多次游览青城山,留下不少诗篇。

  山门联

  我爱阴符三百字;

  谁留清气一山幽。

  旧题轩辕黄帝撰,又说为唐代李筌所伪托。阴符,指《阴符经》,共三百八十四字,言虚无之道、修炼之术。《阴符经》作者共有四种不同说法,较为普遍的观点是:黄帝所撰,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所注。

  天然阁联

  烟霞怀旧侣;

  山月盼游人。

  清人黄云鹄诗句。

  山阴亭联

  苔深不雨山常湿;

  林静无风暑自消。

  清人陈桂林撰。上联写山阴处的青苔,像海绵一样饱吸水分,即使天不下雨,也常常湿润。下联写林静不嘈杂,无风也消暑,一种心静自然凉的感觉。

  观日亭联

  试从平旦时观我;

  直到最高处昂头。

  民国甲子仲秋宜宾谢翕如题。

  问道亭联

  聿开草昧三皇后;

  收尽川原一望中。

  一九二六年华阳颜凯撰书。

  斗姥殿联

  道堪总摄群流,神秘启诸天,偶窥玄妙应如海;

  我亦遨游万里,丈人尊五岳,漫说归来不看山。

  晓钟历历,晚磬泠泠,细参个里机关,凡处境,无非梦境;

  岚气重重,云峰乙乙,饱看天然图画,不学仙,也是真仙。

  宋代古联。泠泠,声音清越。乙乙,难出貌。

  三圣殿联

  宝殿巍峨,睹金像庄严,已接三清法界;

  天香缥缈,对玉容整肃,如游九府神宫。

  天鹤观联

  松桧稳栖三岛鹤;

  楼台闲锁九霄云。

  南唐李中《游北山洞神宫》颈联。

  五洞天山门前亭榭联

  心清水浊;

  山矮人高。

  清郑板桥题天师洞前门,在青城山腰,始建于隋大业年间,相传东汉天师张道陵曾于此讲道。

  亭势翼然,占福地十分之一;

  道心得了,把瑶琴再叠而三。

  清代黄位中撰。

  小憩且登楼,万千顷雨笠烟蓑,遥瞻槛外;

  清谈频入座,卅六峰云蒸霞蔚,细数心头。

  清代艾彬如题天师洞前门。

  五十二梯旁联

  胜地冠两川,放眼岷峨千派绕;

  大名尊五岳,惊心风雨百灵朝。

  清代李世瑛撰书。

  灵祖楼及两廊联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撰书。

  三清大殿联

  启草昧而兴,有四百兆儿孙,飞腾世界;

  问龙蹻何道,是五千年文化,翊卫神州。

  民国于右任题。草昧,蒙昧,原始未开化的状态。龙蹻,《龙蹻经》的简称,道教谈飞行术的经典。晋代葛洪《抱朴子·杂应》:『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龙蹻,二曰虎蹻,三曰鹿卢蹻。』翊卫,辅翼卫护。

  龙蹻仙踪牌楼联

  笔点犹新,此日磨崖增胜概;

  剑痕尚在,当年劈石想仙踪。

  清代赵瑄撰书。

  曲径通幽门联

  开门溪绕先生宅;

  渡壑云藏帝子家。

  光绪五年高伯游书。

  斋堂联

  里为冠盖星辰近;

  案有琴书雨露清。

  何绍基撰书。

  祖师殿联

  偶作青城游,得寻洞府须求道;

  何劳黄帝问,但到名山便是仙。

  朝阳洞联

  古洞亲迎光照耀;

  苍岩时有凤来仪。

  民国三十二年徐悲鸿撰书。

  上清宫山门联

  于今百草承元化;

  自古名山待圣人。

  民国三十二年于右任题。元化,指造化;天地。

  内山门联

  钟敲月上,磬歇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

  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

  清嘉庆年间张星楼题。

  道德五千名言通圣典;楼台十二仙境在人间。

  清同治庚辰菊月高志元题。

  还有不少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妙对,这里不一一列举。当然,青城山也有不少当代佳联。如中国楹联学会已故会长马萧萧题老君阁联:

  阆苑奇观,东来紫气无双阁;

  人间仙境,直上青城第一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