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联中清明 款款风神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4056
□娄希安

  又到清明,人们自然想起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不但有经典的诗作,也有不少优美的联作。如对联大家江峰青就为此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寻得了一位『佳偶』,配成了一副佳联:

  歙县神社戏台联

  歌管楼台声细细;清明时节雨纷纷。

  将苏轼《春宵》中的名句与杜牧的《清明》相结合,作为神社戏台联,可谓别具一格了,但《对联话》作者吴恭亨更进一步,将清明请到了春联之中:

  民国六年春联

  添丁延寿称心过;上巳清明转眼来。

  吴先生新年添丁延寿,称心如意,又想到上巳清明转眼就来,更是不亦乐乎。此联称得上『匪夷所思』了。然而,真要写出清明的婉转情致,还需要我们请出清代的许太眉先生:

  花神庙联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风尔宜慢到;

  碧澥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且住为佳。

  上起出自宋·王诜《忆故人·烛影摇红》,下起出自宋·梁栋《念奴娇·春梦》,全联亦优美如词,清明的款款风神,也便随着联家的春风词笔尽付其中了。

  一般说来,清明节有两个礼俗主题,一个是踏青郊游,另一个是扫墓祭祖,我们欣赏了清明的缠绵景致,不妨再来跟随陈鉴湖前辈慎终追远:

  挽杨奎章母联

  登堂不见断机人,况兼子妇同归,庭院荒凉,萱草秋霜增痛泪;

  会葬忝为执绋客,正是清明将近,旗幡掩映,杏花春雨送仙灵。

  作者巧择联材,用『荒凉』『秋霜』渲染了气氛,用『痛泪』『会葬』『旗幡』『仙灵』说明事件,均与清明相切,加上句式灵动,对仗工整,收到了『哀而不伤』的艺术效果。

  同样是哀悼清明前的逝者,清代李维翰的《挽张百熙联》却是另一种风格:

  兴学遍二十一行省,任艰难于穷变通久之交,煞费经营,敢云精力竭矣;

  惊心届一百六清明,正怅触乎期功强近之戚,感怀朋旧,能无涕泪潸然。

  张百熙是清末大臣,先后任四部尚书,为著名教育家。所以上联赞其『兴学』之功。

  同样是哀悼张百熙,另一位联家钱文选却选用了清明的『近亲』——寒食:

  寒食最销魂,看凄凉麦饭鱼羹,正是重三令节;

  心香来膜拜,愿终古海枯石烂,长留丈六金身。

  作为清明的『近亲』与『前身』的节日,除了寒食,还有上巳,与二者相关的佳作也有不少,下面各举三例:

  酒店春联

  红杏一帘寒食雨;绿杨十里酒旗风。

  ——民国 倪星垣

  挽吴葆晋妻联

  风雨我来频,忆昨宵宾簋朋尊,屏后捣重阳菊叶;

  佩环仙去早,祝来岁绣绷文褓,墓前拜寒食梨花。

  ——清代 龚巩祚

  太湖万顷堂联

  满地干戈,故老伤春作寒食;重湖风月,有人招隐结茆庵。

  ——民国 孙揆均

  九月九日

  愿叩平安歌上巳;牲陈集福赛重阳。

  ——民国 陈梦池

  贺吴中某令长母六十寿联

  众母奉寿母,江南大母;三春祝千春,上巳长春。

  ——清代 严保庸

  贺李鸿章妻寿联

  三月上巳辰之前,六旬大庆;两宫皇太后以下,一品夫人。

  ——清代 李寿蓉

  清明除了传统节日的含义外,还有清正廉明之意,比如下面一联便是如此:

  挽张之洞联

  与伊训说命相方,登廉屏贪,知初政清明,端资元辅;

  为四海九州文式,抚众威敌,愿乡邦兴起,常奉良规。

  ——清代 杨钟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