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洋彼岸,楹联随华人华侨的脚步漂洋过海,远离故土的游子,用楹联寄托对故乡的思念,海外游子的心意在一副副楹联中呼之欲出。在全球华人地区以及受汉语汉字文化影响的地区,总能找到楹联的踪迹。这是对故土的依恋,也是文化根脉的延续。
庚子春节期间,央视热播的纪录片《楹联里的中国》,其中第六集《根脉相连》,镜头跟随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张小华博士,采录了其『北美华文楹联专题研究』四个素材,其中三个是使用或应用的场所,一个是楹联创作人。三个使用或应用的场所包括:新文华阁、纽约东方书店、美丽屋。本文叙述这三个场所。
新文华阁
乍一听『新文华阁』以为是书店,或者经营文房四宝之类带有古色古香味道的处所,实际上,它是一家广东人开的中餐馆。虽然其经营范围与翰墨书香没有关系,但餐馆主人努力在餐馆营造中国文化氛围。新文华阁的老板娘罗碧儿曾经是一位专业的粤剧演员,现在经营这家餐馆同时任纽约八和会馆主席。据她介绍,她是粤剧世家,父亲一生唱粤剧。她去美国之前在广东粤剧团工作。虽然移民了美国,但因从小在父亲身边的耳濡目染,工作后对专业的努力追求,让她从内心里深深地爱上了粤剧,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到美国四十多年来她都一直在坚持自己这一爱好。爱好之外,她认为自己有责任把中国国粹,把粤剧推广。她的演出场所在八和会馆,每逢演出,也有非华人观众观看演出。
新文华阁的墙上挂了很多罗碧儿粤剧扮相的照片,以及她组建的八和会馆粤剧团的演出活动照。据她介绍,演出时需要配角,找不到配角,她就拉丈夫和弟弟配,现在他们都被培养成了活跃在八和会馆舞台上的粤剧演员。至于为什么选择家人,她说,因为是自己家里人,相处的时间会多一些,用碎片时间指导容易一些,毕竟,在纽约,首先得生存下来,大家都有基本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或者专门时间来学习。
新文华阁面积不大,一百平米左右的用餐区域布满了对联。内容上是鲜明的生意人的祈愿。如:
一帆风顺兴骏业;
万事如意展鸿图。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这些对联的展示形式多样,如:
出入平安;
生意兴隆。
以中国结下带挂饰的形式吊在进门的地方。一张财神画,画像两边配有一副对联:
荣华富贵年年在;
宝玉满堂福星照。
用红纸书写的『吉祥如意』横披。左右两边配有
大吉大利;
恭喜发财。
从对联内容及对联形式来看,他们对对联的平仄及属对没有概念。如,财神图配的对联中『年年在』对『福星照』,平仄和用字都存在问题。『生意兴隆通四海』仄声结尾贴在左手,『财源茂盛达三江』平声结尾贴在右手,而『一帆风顺兴骏业』仄声结尾贴在右手,『万事如意展鸿图』平声结尾贴在左手。
新文华阁里的对联与横披不是成对匹配,甚至分开悬挂、张贴。横披有匾额形式,装裱后用木框加玻璃镜面装饰挂在贴许可证等其它资料的墙上,有用锦旗形式悬挂,内容分别为:『财源广进』『生意兴隆』。对联:
一帆风顺兴骏业;
万事如意展鸿图。
则在餐馆的东墙和西墙各贴一比,上下联穿过来往的人群遥遥相望。
新文华阁里相当于中堂的位置有一个活动背景墙,庆寿、庆婚之类的宴席上会调换不同的背景画,背景画两侧贴有对联,但这副对联是固定的,联文内容为: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这副生意人的祈愿联在婚礼上充当婚联,在寿宴时充当寿联。罗碧儿说,他们就觉这里需要挂一副对联,只是觉得应该有,没有就感觉少一点什么。所以,在中国城,美国文化包围的孤岛,对联是中国元素,是表现形式,与内容无关。二零一八年八和会馆举行了庆祝会馆成立三十一周年的纪念活动,罗碧儿粤剧社团参加演出,活动手册上有很多贺联。
东方书店
东方书店位于曼哈顿伊莉莎白大道,成立于一九七六年。在售书籍约七万册,主要以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中文图书为主,报刊杂志近一百种,另有民族乐器、文房四宝等。东方书店在全盛时期,店内中文图书品种达三万多种。书店的宗旨是:『让华人在这里寻找中国文化的根,让美国人在这里找到汉语学习图书和中国文化产品,让中国文化在北美更广泛地传播。』二〇〇一年之后,美国受到九一一恐怖袭击,经济严重滑坡,加上网络书业发展迅速,随后美国各大图书馆新增免费下载电子书功能,对实体书店带来冲击。东方书店重新部署转型,继续为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做出贡献。书店除了坚守曼哈顿本埠,也积极寻求向外扩展,每年到不同城市参加展览。如华盛顿、休斯顿、盐湖城、芝加哥等。除此以外书店还与时俱进,拓展在线业务,设立网上销售平台及亚马逊销售点,把影响力覆盖整个北美。实体店亦划分为亚洲文创、中国音乐、阅读中国、儿童天地、文房四宝、文具礼品等六个特色专区,并增设各类文化服务与课程——如裱画、篆刻、书法班、国画班、古筝班等,是纽约乃至整个北美地区文化界交流的理想平台。
东方书店书法班课堂有时候以楹联为教学内容。现任的教师里没有自由遣词造句创作对联的经验,但他们毕竟在国内接受教育,所以对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非常熟悉,他们会摘取这些著名诗人的诗句成联,如摘李白《渡荆门送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有的还非常『切』,如摘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摘句的李文毅老师说,不单是我喜欢这一句,学生们也喜欢这一句,因为我们是游子呀。有的时候他们还会进行简单改编,如:
宝剑磨砺出;
梅香苦寒来。
省掉了『锋从』『花自』。
纽约东方书店在春节的时候会开展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来领春联的人大部分是华人,但也会有其它种族的人。这些来领春联的其它种族的人要么来过中国,要么他们的直系亲属正在或者曾经在中国工作生活过,他们景仰中国文化。
这些春联写得节日气氛盎然,如吕文老师创作:
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他们也从一些对联书中抄录成联,有的联有一定水平,如:
九野春风梳绿柳;
五阳瑞气吻红梅。
当然,一如国内,也有一些用词烂熟的新春联语,如:
翰墨呈祥;
四海同春。
朱门北启新春色;
紫气东来大吉祥。
春到堂前添瑞气;
辉盈庭内起祥云。
有的春联从属对上看甚至不是真正的『对联』,只能算是两行书写在红纸上的句子。,『鹰』是美国文化的标志,美国国徽、美元纸币及很多建筑上都有鹰,『狮』则是华文文化的标志。在一个兼有中西文化气派的庭宇之前,新年来临,作者将自己门户的气派描绘出来,同时,祝愿子孙昌顺,事业有成。他们把四句分开分别竖着书写在四张红纸上,然后,两句算一副联。联文的内容是他们对新年的愿望,春联体现最原始的迎新祝福功能。在纽约中国城,这一浮出西方文化海洋水面的华文文化小岛上,与新文华阁一样,春联,乃至所有的对联,是一种符号,是一种文化的标记,是华文文化重大节日里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
美丽屋
美丽屋是一个礼品精品店,临街的橱窗挂有一副婚联:鸳鸯福禄成佳偶;
龙凤呈祥结良缘。
美丽屋里一片中国红,除了中国结、小红挂饰、小贴子之外,有非常多的对联,最多的是婚联、春联,也有少数乔迁联。老板说过年的时候他的生意很不错。老板夫妻俩是在越南出生的第三代华人,原籍福建,他们寻找美国梦去了美国三四十年。虽然从未在国内生活过,但店主夫妇一直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来到美国谋生,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售卖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在平时,店里同样挂有春联,老板说他们平时也会卖出一些,只是中国农历年年底卖得特别多。这些买联的顾客基本是华人。
在美国华埠,商店店面两边门框基本不会有对联,在居住区,就算过年,户外门框两边也看不到春联。不在大门贴对联的原因至少有三。第一,入乡随俗,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世界。第二,相当一部分华人不想自己的家从外面一看就是中国人的。第三,在美国,其它种族的人也都知道中国人喜欢存钱,华人不想自己的房子在外面有显明的中国标志从而被贼惦记。这是我一个已经移民家住纽约的朋友告诉我的。她说,纽约的老华侨都知道,千万不要让贼知道这家房子主人是中国人。
美国的楹联,严格来说,是美国华人圈的楹联,因为其它国家、种族的人不懂。从内容角度,其它国家、种族的人不认识汉字,不懂意思。从形式角度,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群对颜色的认同感不一样,不是地球上所有人都认为红色象征吉祥,其它种族人对春联在喜庆中渲染气氛的效果没有感受力。在美国,非以汉语完成高等教育的人,就算认识汉字,汉字的内核之美他们仍然领略不到,他们在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基本止步于生活层面,深层次的,除非是汉语言专业的,但这十分罕见。

